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指导下,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与几十名包括院士、教授等在内的专家联合发布2014年国内外食品安全热点问题解读报告。报告显示,微生物污染成为2014年食品安全首要问题。报告显示,2014年,食品安全恶意造假事件受到扼制并开始逐渐减少,微生物污染、重金属超标及原料污染等常态食品安全事件成为主要的食品安全问题,并且这一类问题将是未来我国食品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38个热点共涉及肉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食品企业产品质量,更好实行QS制度,在评述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常见的食品质量问题基础上,对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食品安全法律制度、法律责任,食品安全技术支撑体系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企业自律和市场监管相结合、整合现有检测资源、提升检测能力、建立企业诚信档案等对策,以保障食品企业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3.
食品安全是保障人类健康、提高人类生活品质的基础,同时因我国当前所处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食品安全问题在中国日益凸显。目前,食品安全检测领域主要面临检测方法不多、快检技术不成熟,尤其是缺乏超痕量的检测分析技术导致的检测灵敏度不高等问题。信号放大技术为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的解决途径,将信号放大技术与传统检测方法相结合,实现食品中重金属、生物/化学毒素、微生物及违法添加剂等方面的痕量检测正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从四种主要的信号放大技术与该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两方面进行了概述,并展望了信号放大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研究重点和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简讯     
土壤选择影响食品安全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检测,一直是保障食品安全所强调的。然而,目前在我国主要的检测方法还是市场销售例行终端的抽样检测,有关专家提出:从源头抓起,做好土壤选择与分工是有效、高效保障食品安全的首要举措。为了保证奥运食品安全以及我国食品安全的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成为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而食品检测成为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食品快检技术迅速发展相关企业加大检测投入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在多年的研究和应用中取得了迅速发展,在食品安全问题防不胜防的情况下,检测技术紧跟市场潮流,日益趋向于高技术化、系列化、速测化和便携化。另外,分子技术与生物传感器等现代检测技术,还有诸如快速检验纸片法、免疫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等,也  相似文献   

6.
陈国南  张津 《色谱》2011,29(7):571-571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大局。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现:“瘦肉精”事件尘埃未落,“染色馒头”、“牛肉膏”、“毒豆芽”、“塑化剂”等等又接踵而来……。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发生食源性疾病约十亿人次,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人类面临的最大健康问题。因此,食品安全监督检验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各种新颖的食品安全分析检测技术也应运而生。在众多的食品安全检测方法中,色谱技术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色谱芯片、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等在食品安全分析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复杂基质中目标残留物检测的分析速度、灵敏度和准确性。为了集中展示我国科研和质检人员在食品安全质量分析方面的最新成果,《色谱》杂志特此编辑出版了“色谱及其他分离分析技术在食品安全分析中的应用”专栏。我们有幸邀请到活跃在食品安全分析领域的专家、学者撰写相关的学术论文和综述。本专栏的文章中既有资深学者高屋建瓴的综述评论,也有来自质检第一线的案例分析。既有最新热点的介绍和应用领域的扩展,也有集样品富集技术、分离技术、高灵敏检测技术于一体的联用研究。此外,本专栏还前瞻性的报道了基于芯片电泳的食源性物种鉴定的新技术,相信该技术在我国的食品溯源体系建设中会得到快速的发展和普及。 “智慧在此,思想无疆”。希望这期专栏文章所呈现的理念和精髓,以及这些学术思想的碰撞和交融所产生的智慧的火花,能够给读者以启迪和收益,从而为不断提高我国食品安全分析的研究和应用水平,取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化学分析计量》2013,(6):96-96
为加强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交流和标准等技术领域的国际合作,学习国际先进经验,不久前,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食品安全研讨会。食品安全专家围绕当前食品安全热点话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简讯     
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现状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 ,主要存在五大差距。(1)缺乏系统监测与评价资料食源性 (生物性与化学性 )危害是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 ,而我国现在缺乏食源性危害的系统监测与评价背景资料。我国目前尚缺乏定点主动监测网络 ,没有对引起中毒事件中常见的重要致病菌 ,如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肉毒梭菌、李斯特单核细胞增生菌和大肠杆菌O15 7∶H7等进行危险性评价的背景资料。在化学污染方面 ,对于一些重要污染物 ,如农兽药、重金属、真菌毒素等方面仅开展了一些零星的工作 ,缺乏系统的监测数据。(2 )…  相似文献   

9.
正"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从古至今,食品都是关乎每个人生命和健康的头等大事.生活在当今社会,放眼望去,从主食到副食,从饮料到保健品,食品的种类琳琅满目,在丰富人们消费体验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食品安全问题.目前,许多国家的食品安全问题似有愈演愈烈之势,一些不法分子处心积虑、翻新花样,甚至利用高科技手段非法牟利,问题食品的涉及面越来越广,危害程度越来越深.在我国爆发的众多食品安全事件中,多数是因环境污染、生产环节控制不严、在加工过程违法或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及在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10.
序言 食品安全是关系到亿万人民健康生活的大事,是中华民族富民强国繁荣兴旺的根基。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就是说食品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最重要元素。然而,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的形势十分严峻,各类食品污染的事件屡屡发生,严重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和健康,同时也在国际上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由三鹿奶粉事件引发的关于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引起公众谈“食”色变,有人甚至提出“中国的食品怎么了?明天我们还能吃什么?”的疑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