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干淳  蔡泳  徐刚  施榕  朱永寿  周菱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21):1968-1970
目的 通过对上海浦东建筑工地的民工进行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了解其艾滋病相关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上海市浦东区22个大中型建筑工地,选择2287名民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 建筑工地民工艾滋病病毒自愿咨询检测(VCT)知晓率为17.7%.不同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月收入及打工城市数量的民工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部分人对艾滋病患者及携带病毒者都有歧视和偏见.发生婚前性行为的130名未婚民工均为男性,16.2%为商业性行为,46.9%的人从不用安全套.结论 艾滋病相关知识和VCT知晓率在民工中水平普遍不高,因此开展建筑工地的民工预防艾滋病综合干预模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艾滋病知识、态度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积极作用及促进社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WHO编制的"艾滋病知识、态度问卷",对西安市992名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有关艾滋病的知识、态度进行测评。结果调查对象对83.4%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条目回答正确率在56.1%以上,16.6%专业性较强条目的回答正确率低于30%;角色、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与单位的关系、有无接受专业培训及社区有无HIV阳性者等特征不同,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83.9%的人对艾滋病的态度不明确,16.1%的人持正性态度;角色、性别、文化程度、与单位关系、是否接收过艾滋病的专业培训等特征不同,对待艾滋病的态度也不同(P<0.01);知识与态度之间呈正相关,但相关性不高(r=0.283,P<0.01)。结论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社区卫生保健人员的培训和指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进城民工对艾滋病的认知程度,探索适合该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的途径与方法。方法选择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家属楼建筑工地和第四军医大学建筑工地民工集中地的民工为干预对象,通过现场宣传、授课宣传、发放干预材料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教育前后采用问卷调查收集资料。结果572名进城民工在健康教育前后对艾滋病的认识明显提高,态度和行为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医学实习生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照顾意愿现状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湖南省某医院医学实习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采用定量方法描述和分析调查结果。结果知识得分为(14.29±2.92)分,艾滋病的一般特点及传播途径知识得分高,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及预防知识得分低。同情因子均分(30.70±4.76)分,逃避因子均分为(48.62±6.42)分。照顾意愿均分为(101.50±15.51)分,意愿高的操作是测量生命体征、更换床单、喂饭,意愿低的操作为清洁大小便、床上擦浴、剃胡须。艾滋病知识与学历呈显著相关(r=0.476,P=0.000),态度与照顾意愿呈正相关(r=0.142,P=0.0335),但未发现学历及知识与态度及意愿之间有关系。此外,照顾意愿与针刺伤呈负相关(r=-0.29,P=0.004)。结论实习生的艾滋病知识掌握不全面,存在艾滋病传播途径泛化,传染性夸大现象,态度和照顾意愿需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初中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及相互关系,为制定防艾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整群随机抽取重庆市主城、区县初中生共1059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学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平均知晓率(56.5%)高于基础知识(36.3%)和非传播途径(31.5%)知晓率;年级(OR=2.453)、学校学过否(OR=1.937)、报刊书籍(OR=2.041)及街头广告栏(OR=1.602)是艾滋病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知识得分与态度得分呈正相关(0.283,P<0.01)。结论学校防艾教育是薄弱环节甚至缺失,而防艾知识与态度呈正相关,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分析护理人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及态度的现状。方法对103名护理人员通过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其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疾病的态度情况。结果护理人员对于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比较高,但仍存在部分掌握度不足情况;护理人员对艾滋病的态度相对较好,但仍需进一步改善。结论加强对护理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培训力度,提高其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让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正确、积极、热情地引导患者及关怀患者,对减少和避免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农村母亲婴幼儿喂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农村母亲婴幼儿喂养知识、态度、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整群抽取山东省临沂市梅埠镇6~36月龄婴幼儿的母亲222名,对其进行喂养知识-态度-行为(KAP)问卷调查。结果母亲喂养KAP得分的及格率为48.2%;大部分母亲对营养素的主要食物来源等问题认识不足;喂养态度普遍较好;母亲K、A、P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192~0.333,P<0.01);年龄大、文化程度低及子女多的母亲喂养知识、行为得分及KAP总分低(t=2.72~8.29,P<0.01)。结论农村母亲缺乏科学喂养知识,应加强科学喂养知识的宣教与普及。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AMI患者QTV及HRV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比较2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24h动态心电图,分析心肌梗死组和健康对照组心率变异性、QT变异度、QT变异系数等。结果健康对照组QT间期与心率呈直线相关(r=-0.822,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QT间期与心率呈直线相关(r=-0.891,P<0.01)。SDNN与心肌梗死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r=-0.511,P<0.01);QTV与心肌梗死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r=-0.613,P<0.01);QTCV与心肌梗死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r=-0.648,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平均心率、QTV、QT间期、SDNN均发生变化,对预测室性心律失常及猝死的发生可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某医校学员艾滋病(AIDS)知识、态度、高危行为认知的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某医校1117名学员进行AIDS知识、态度和高危行为认知水平的现况调查分析。结果①AIDS相关知识的正确回答率最高为98.93%,最低为21.22%;态度期望回答率最高为94.99%,最低为7.43%;高危行为认知正确回答率最高为96.42%,最低为38.59%。对AIDS预防措施的认知水平正确回答率最高为94.18%,最低为16.20%。②对AIDS知识态度行为认知得分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总分与年级、入学前是否学过医有关联(t=5.49,P0.01;t=2.60,P0.01),进一步分析发现高年级学员其知识、行为认知分值及总分明显高于低年级学员(P0.01),医学本科和医学大专学员的知识、态度、行为认知分值及总分明显高于护理大专和药学、检验、放射大专(P0.01)。入学前学过医的学员的行为认知分值和总分高于未学过医的学员(P0.05)。③相关分析发现,AIDS行为认知与态度、态度与知识、行为认知与知识分值呈正相关(P0.01)。结论某医校学员对AIDS知识的掌握尚不理想,其态度和行为认知尚不乐观,应加强对学员AIDS相关知识的教育,端正态度,引导其行为,以确保其掌握更准确的知识,将来更好地完成医疗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在艾滋病流行的农村地区,针对建筑工地流动人口开发以礼品扑克为信息载体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的效果。方法通过需求评估,确定目标人群、材料核心信息,开发出艾滋病防治知识图文的扑克,在建筑工地流动人口中发放并使用;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基线调查和效果评价。结果共印制礼品扑克2万付,抽查的建筑工地100%的民工都认真看了扑克的内容,有61.8%(248/401)的民工已经使用;99.3%的民工喜欢礼品扑克;99.3%认为从礼品扑克上了解到的内容对自己有帮助或有些帮助;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更多的建筑工地的流动人口掌握了艾滋病防治知识(P〈0.01);对待艾滋病及艾滋病患者的态度及个人参与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和意愿有了明显提高(P〈0.01)。结论在艾滋病流动地区,对建筑工地的流动人口免费发放印有艾滋病防治知识图文的礼品扑克,是引导、动员民工参与预防艾滋病活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树立正确态度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同伴教育综合模式在上海市外来制造业女工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预防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上海市浦东新区两家规模、性质相近且以女性农民工为主要员工的制造业工厂作为样本单位,共329名女工作为调研对象.采用整群随机抽取方法,将样本单位之一的所有女工纳入同伴教育干预组(n=211),而另一样本单位女工全部纳入常规干预组(n=118).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两组调研对象进行基线调查后分组实施干预;其中同伴教育干预组采用结合同伴教育的综合干预方式,常规干预组则采取除同伴教育外的综合干预措施.干预后10 d,再次向两组发放与基线调查相同的调查问卷,回收后根据AIDS相关知识得分水平及知晓率评价干预效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 结果 干预前同伴教育和常规干预组调研对象AIDS相关知识得分的中位数均为11分, 干预后分别提高至15分和13分,两组干预前后自身比较以及干预后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17项AIDS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比较发现,同伴教育和常规干预组分别有12项和6项显著提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干预后AIDS相关知识总得分与调研对象是否接受同伴教育和AIDS健康教育,以及是否与工友讨论感情或性等有关(P<0.05).结论 在上海市外来制造业女工AIDS预防中实施同伴教育模式的干预效果优于常规干预.同伴教育是干预后AIDS相关知识总得分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上海市外来未婚女工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婚前性行为现状,并探讨婚前性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上海市3家工厂的800名外来未婚女性务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回收769份,回收率为96.1%;有效问卷762份,有效率为99.1%。问卷内容主包括人口学基本信息以及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婚前性行为。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婚前性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应答正确率为56.4%,对婚前性行为持反对态度的占38.1%,有36.1%的调查对象承认发生过婚前性行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婚前性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25岁组与〈20岁组比较:OR=2.16,95%C1=1.12~4.17)、居住状况(租房组与集体寝室组比较:OR=3.67,95%CI=2.03~6.63)、家乡(东部地区组与中西部地区组比较:OR=3.13,95%CI=1.64~5.97)和婚前性行为态度(赞同组与反对组比较:OR=9.23,95%CI=4.90~17.39;中立组与反对组比较:OR=3.85,95%CI=2.16~6.86)。结论上海市外来未婚女工的艾滋病知识相对薄弱,婚前性行为态度较为开放,婚前性行为发生率较高,有必加强安全性行为的健康促进,减少艾滋病及其他性传播疾病感染和意外妊娠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同伴教育综合模式在上海市外来制造业女工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预防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上海市浦东新区两家规模、性质相近且以女性农民工为主要员工的制造业工厂作为样本单位,共329名女工作为调研对象。采用整群随机抽取方法,将样本单位之一的所有女工纳入同伴教育干预组(n=211),而另一样本单位女工全部纳入常规干预组(n=118)。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两组调研对象进行基线调查后分组实施干预;其中同伴教育干预组采用结合同伴教育的综合干预方式,常规干预组则采取除同伴教育外的综合干预措施。干预后10 d,再次向两组发放与基线调查相同的调查问卷,回收后根据AIDS相关知识得分水平及知晓率评价干预效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干预前同伴教育和常规干预组调研对象AIDS相关知识得分的中位数均为11分,干预后分别提高至15分和13分,两组干预前后自身比较以及干预后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7项AIDS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比较发现,同伴教育和常规干预组分别有12项和6项显著提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干预后AIDS相关知识总得分与调研对象是否接受同伴教育和AIDS健康教育,以及是否与工友讨论感情或性等有关(P〈0.05)。结论在上海市外来制造业女工AIDS预防中实施同伴教育模式的干预效果优于常规干预。同伴教育是干预后AIDS相关知识总得分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已结束课堂学习并即将进入临床的实习护生的死亡态度与临终关怀态度,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在本科与大专护生间的差异。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调查232名高年级在校护生的死亡态度与临终关怀态度情况。研究工具包括中文版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修订版)和中文版佛罗梅尔特临终关怀态度量表-B表。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护生死亡态度各维度均分为:中立接受(4.10±0.43)、死亡恐惧(2.76±0.66)、死亡逃避(2.73±0.74)、趋近接受(2.61±0.58)、逃离接受(2.48±0.75)。临终关怀态度总分为(107.63±8.45)。临终关怀态度与死亡恐惧(r=-0.247,P<0.01)、死亡逃避(r=-0.278,P<0.01)及逃离接受(r=-0.145,P<0.05)呈负相关,与中立接受呈正相关(r=0.405,P<0.01)。本科护生死亡逃避得分明显低于大专护生(t=-2.043,P<0.05),且临终关怀态度得分明显高于大专护生(t=2.639,P<0.01)。结论护生的死亡态度与临终关怀态度有较大改善空间,加强临终关怀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健康干预工具包对在建高速公路沿线社区居民进行艾滋病知识和态度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在建高速公路沿线社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世界银行提供、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翻译调整的健康干预工具包对社区居民进行系列干预,对目标人群进行基线调查和绩效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卡方分析、分层分析及相关性分析对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由干预前的65.5%提高到干预后的71.5%(<0.05),8个艾滋病知识点中5个知识点知晓率显著提高(<0.05),3个无显著变化。艾滋病综合态度率由干预前的53.6%提高到57.8%(<0.05),5个艾滋病正性态度中2个发生显著变化(<0.05),3个无显著变化。不同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的调查对象艾滋病知识知晓存在显著性差异(<0.05)。不同文化程度的调查对象,其艾滋病正性态度率存在显著性差异(<0.05),知识与态度间存在正相关(r=0.633,<0.001)。结论:采用健康干预工具包对目标人群进行系列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在建高速公路沿线社区居民的艾滋病知识和正性态度。  相似文献   

16.
重庆市农民工艾滋病/性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重庆市农民工人群艾滋病/性病知识、态度和性行为现状,为农民工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重庆市主城区的农民工进行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况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39.55%,对常见的7种性病知晓率为31.97%.47.09%的农民工认为蚊虫叮咬可以传播艾滋病;只有49.72%的农民工知道哺乳可以传播艾滋病.57.66%的未婚农民工有性伙伴,发生性行为时有31.25%的人从未使用安全套;19.63%的已婚农民工有婚外性伙伴,其中有55.41%属于商业性行为人员,发生性行为时有30.51%的农民工从未使用安全套.结论 农民工对艾滋病/性病有一定的认识,但存在一些误区,高危性行为问题依然很严峻.应该加强对艾滋病/性病传播途径和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并促使他们在行为上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中小学生及其家长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态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的横断面调查研究,抽取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及其家长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及其家长的基本情况、艾滋病相关知识及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态度,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及多水平模型分析数据.结果:共回收学生及家长有效调查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