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从和谐观的角度,探讨了当前环境伦理学研究中的两种基本立场:“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传统思想中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  相似文献   

2.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现代科技的浪潮一方面开阔了人的视野和活动范围,增强了人们的创造力;另一方面使人的本质在对象化过程中发生异化,人类与周围环境处于一种紧张的矛盾关系之中,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由此也带来了危及地球生命和人类社会的“全球问题”。伴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日益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类生存环境危机日益严峻,人开始反思自己曾经奉行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得与失,于是出现了各种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潮。其中,生态伦理学和生态哲学关于“人类中心主义论”和“非人类中心主义论”的论争尤具代表性。从表面上看,二者观点似乎是对立的,其实,二者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要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二者的争论是非常有意义的,通过二者的争论,促使人类理性地进行自我定位,努力探寻并走向一种“合理”的人类中心主义,或称为可持续发展的人类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4.
人类中心主义是作为一种价值和价值尺度而被采用的,它是要把人类的利益作为价值原点和道德评价的依据,有且只有人类才是价值判断的主体。当人类由于罔顾自然规律,对自然的肆意妄为而导致了自然界的报复,使得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了人类进一步的生存和发展的时候,人们也开始了对人类中心主义这种观点的反思,逐渐产生了自然中心主义。在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的争论之余,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也许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人类中心主义可分为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对前者应采取反对态度,批判地加以继承;对后者应采取赞同、支持态度。在坚持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基础上,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为二者并不是矛盾的,而是相融的。  相似文献   

6.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是在生态危机日趋严重的情况下,人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的结果,它的建立有助于生态危机的解决。不同的学者从生存论、主体论、和谐论角度建构了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本文主张从和谐论角度建构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人类要解决当代的全球性问题,走出人类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仍然离不开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在价值取向上与可持续发展观“以人为中心”是一致的,是可持续发展观的哲学基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原则,大力培养和践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8.
9.
环境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应当是以环境问题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其目标应当是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原因在于可持续发展内在地包含了公正、平等的道德规范;可持续发展逻辑地包含着人类应当保护生态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含义;可持续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人类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人类中心主义"对其责难之声不绝于耳。而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解却不一而足,在面对"人类中心主义"可否超越的问题上,更是莫衷一是。自柏拉图以降,人类就踏上了"自我中心"的超越之路,但此种"超越"并非等同于"废除",而应该是扬弃,因为"人类中心主义"的确又具有不可超越之处。笔者认为,人们改进自身思想,从敬畏人类到尊重自然的转变,恰恰正是解决矛盾,统一超越与不可超越辩证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美”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追求的美的境界。文章从美学的角度探讨了人与自然和谐美的特征要素及其实现途径,使人们认识到提高美学意识以保持良好社会秩序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正逐渐被视为解决人与自然对立关系的精神良药。“天人合一”生态自然观,提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视角,蕴含了与现代生态文明相吻合的自然观。本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天人合一”自然生态观为典型表征的生态伦理思想进行了诠释和剖析,阐述了“天人合一”自然生态观的现代价值,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问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相似文献   

13.
人与自然和谐包含着丰富和深刻的内涵 ,从理论层面上看 ,它应是人与自然互相适应的辩证统一 ;从实践层面上讲 ,它应是人与自然双方均处于既被改造又应保护的关系之中。必须反对在这个问题上的各种片面的观点与看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维多利亚时代伟大女作家乔治*艾略特的半自传体小说和代表作《弗罗斯河上的磨房》中人物塑造的分析,结合作者的个人经历和创作思想,试图透视作品的深刻主题人生无处不在的心理困境,复杂而又永恒的人类天性,受环境、教育、遗传等因素影响的人物个性等,进而传达出作者对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宽容,从而达到和谐的渴望与呼唤。  相似文献   

15.
社会和谐有赖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然而遗憾的是人们往往忘记这一点。如今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和谐,影响到社会和谐的诸多方面,直至威胁整个人类的生存。文章指出,作为依法治国重要组成部分的环境法治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具体途径主要有:建立和完善保护环境的法律体系,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严肃执法,维护环境的公平正义,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增强后盾力量。  相似文献   

16.
生态伦理学是20世纪中叶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摒弃了传统伦理学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哲学基础,开创了西方伦理学的深刻变革。然而生态伦理学要得以确立,还必须寻找到自身的哲学依据。为此,一些西方学者把视野转向东方,对古代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观表示出浓厚兴趣,我国的一些学者也把天人合一观作为生态伦理学的前瞻而推崇备至。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西方哲学历史上和谐思想的演变,指出和谐发展是客观世界表现出来的趋势和属性,它包括数学的和谐、物理的和谐、生物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和谐是客观自然存在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和谐概念的新特点:在后现代哲学中,和谐的本质可以诉求于客观世界生存价值的多样性、生存价值趋向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8.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通过简要回顾人类从“敬畏自然”到“征服自然”的历史,以及“征服自然”的惨痛教训,分析和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得出了必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途径是:重视人际道德关系对改造自然的作用;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健全法制,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天人合一的思想,模拟四时划分,将咨询的过程分为春夏秋冬四个阶段,并分别阐述各阶段的工作原则与工作重点。咨询各阶段的工作原则,依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分别为:韬光养晦,积蓄力量;纵横驰骋,追逐梦想;俭德辟难,守护希望;功成身退,高飞远翔。咨询各阶段的工作重点,依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分别为:观察、聆听和温暖(春);调查、分析和建议(夏);求同、存异和展望(秋);分离、评估和提高(冬)。遵守这样的原则和安排,心理咨询就可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