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福岛核事故后, IAEA将操作干预水平作为核与辐射应急战略的一部分, 并要求核电厂预先制定操作干预水平值。本文介绍了福岛事故后IAEA和几个主要核国家防护行动的时间步骤、防护行动范围, 以及各自的防护行动判据(如:操作干预水平、导出响应水平和参考应急水平);应用IAEA EPR-NPP-OIL的操作干预水平计算公式, 得出我国5个压水堆核电厂10种事故源项下OIL1和OIL2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同时, 分析了堆芯存积量对操作干预水平的影响;为操作干预水平默认值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着重介绍几个核事故应急决策支持系统中风场预报模式的集成情况和世界气象组织的应急响应行动,并讨论核事故应急响应行动对数值天气预报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操作干预水平(OIL)是指对应于某一特定公众防护行动通用干预水平的易于测量的辐射量,用于在核事故期间直接与监测结果比较给出应急防护行动建议。福岛核事故后,我国核应急准备和响应向着多机组方向发展,本研究提出了一种针对多机组事故优化的OIL应急决策辅助系统,将每个机组发生的事故后果进行单独计算和评价,最后将它们对环境辐射后果的贡献进行迭加并代入原先计算公式中,即得到多机组事故下的OIL值。在优化方法的基础上,系统实现了单机组和多机组事故情景下的OIL查询、计算、修正以及后续的应急辅助决策功能。目前,该系统已应用于秦山、田湾、宁德、阳江等核电基地,其模式和功能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不断验证和完善,为核事故应急提供了重要的辅助决策手段和工具。  相似文献   

4.
核事故情况下场外早期应急防护措施的决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静原 《辐射防护》1994,14(6):437-444
本文分析和阐述了与核事故情况下场外早期应急防护措施决策的重要问题,例如干预原则对决策的意义及决策分析,并简要介绍了早期应急防护措施的决策模式以及目前国际上这在领域的有关研究。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历史上对核事故应急响应行动中监测方面的经验教训,及我国在核应急监测工作上的不足。提出了应急监测方案制定的基本原则,并给出了应急监测方案的主要内容和应急监测的工作模式,以及质量保证与人员培训方面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6.
操作干预水平是依据防护最优化原则制定的,它是以环境监测数据来实施响应行动,使防护行动满足实际应急需求。因此操作干预水平作为事故应急响应的重要依据,是后处理厂应急预案中关键一环。本文根据后处理厂操作干预水平制定的特点,分别采用以可避免剂量和预期剂量导出操作干预水平的两种方法,计算后处理厂操作干预水平。其中采用可避免剂量作为隐蔽、撤离的防护行动准则,计算得到后处理厂严重事故操作干预水平OIL1计算结果数值很小,在常用γ剂量率仪的探测限以下。以俄罗斯Tomsk红油爆炸事故源项为例,使用可避免剂量导出操作干预水平的计算方法,得到了操作干预水平OIL1、OIL2和OIL3的值,可以为后处理厂场外公众防护行动提供指导,完善后处理厂应急准备和管理。  相似文献   

7.
为了使应急响应情况下的信息收集及报送、响应行动决策等更加科学、高效,同时提高应急演习的实战性,保障核安全,海南昌江核电厂在充分吸收福岛核事故应急经验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已有应急软件系统,考虑积极兼容、功能实现等方面,开发建设了应急辅助决策系统。系统建设满足了可靠性、安全性、开放性、可扩展性、易用性等设计要求,采用科学合理的软件架构和硬件布置,解决了与事故后果评价系统、堆芯损伤评价系统、KRS系统等应急软件系统的接口问题,实现了应急信息数据集约化利用并在指挥部集成显示,通过将应急行动水平电子化及判断逻辑中的相关参数实时传输,实现应急状态辅助判断。在日常管理及应急演练中的应用实践表明,系统各项功能能够有效发挥作用。同时,根据实际应用经验,本文也提出了后续系统功能改进扩展的一些建议和方向。  相似文献   

8.
于红  刘汀  程诗思  李兰 《辐射防护》2022,42(5):491-494
朝鲜宁边地区有1座正在运行的5 MWe石墨反应堆。如果发生核事故,我国可能因放射性环境释放影响不得不采取应急响应行动,因此需要作出适当的应急准备。基于有限信息,从国际应急计划区和距离、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跨国应急实践两方面分析了宁边5 MWe石墨堆核事故跨国紧急情况。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领土不太可能在宁边5 MWe石墨堆应急计划区和应急距离以内;我国对其核事故跨国紧急情况的应急准备重点是当地食品和贸易限制。  相似文献   

9.
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护准备是核事故总体应急准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发生核事故时能迅速采取有效的医学救护行动,最大程度地减少和控制辐射危害,以保障核电厂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本文从场内医学应急救护组织建设、技术准备(文件准备、急救培训、医学应急演习)、条件保障及应急准备状态的维持等方面,介绍了秦山第二核电厂医学应急准备工作,以及应急救护响应行动实例(非核事故).结果认为,秦山第二核电厂现场医学应急准备体系基本建立,技术力量、相关设施配备,与所承担的医学应急任务相匹配,应急状态维持良好.并对今后进一步做好医学应急准备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辐射防护通讯》2022,42(1):30-30
本出版物吸取前苏联切尔诺贝利事故和日本福岛事故的经验,提供了在重大核事故情况下保护人和环境的框架。在事故管理方面,委员会区分了早期阶段和中期阶段,即应急照射情况和现存照射情况。在应急照射情况和现存照射情况下,减轻对人和环境的辐射后果是通过“决定的正当性”和“防护的最优化”基本原则来实现的。对于事故的所有阶段,委员会为一般公众和场内场外响应人员推荐了一套防护最优化的参考水平。  相似文献   

11.
放射性气体活度绝对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描述了一台β放射性气体活度绝对测量装置以及测量结果,装置建成之后,用^8^5Kr及^3H对端效应,壁效应,吸收效应以及电子在玻璃绝缘体表面上的吸附效应等作了认真仔细的实验测定和研究,最后测得该装置的系统不确定度为0.24%,重复性为0..1%。本次测量的^8^5Kr及^3H样品的标准误差分别为0.06%及0.1%,合成不确定度为0.26%。  相似文献   

12.
辐照后的葡萄糖碱性溶液在267nm 处有一特征吸收峰。当葡萄糖溶液浓度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浓度都为0.1M,受照剂量在1×10~5—1×10~7rad 范围时,吸光度峰值与吸收剂量呈线性。温度从5℃至35℃时,温度系数为 0.9%/℃。吸收峰值有衰退,但在低温下衰退大为减慢。本文还讨论了葡萄糖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浓度及其它因素对辐照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微剂量学在辐射诱发染色体畸变原发过程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根据微剂量学的基本概念,用改变 Rossi 型正比计数器(LET-SW1/2)腔内组织等效气体压力(体积比分别为 CH_4:64.4%,CO_2:32.4%和 N_2:3.2%)的方法,测量了~(60)Coγ射线在50—200mmHg 的气体压力范围内所相应的模拟组织直径(0.92—3.7μm)上的事件大小的分布谱。从而,建立了单次能量沉积事件比能的剂量平均与模拟组织直径的经验关系。并对照辐射诱发染色体畸变产额与吸收剂量的关系,推论得到淋巴细胞辐射敏感区的直径约为0.93μm。  相似文献   

14.
盘荷波导通带特性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计算带耦合器的盘荷波导通带特性的一种方法。计算结果与实验资料基本相符。利用它可以分析各种公差对加速系统通带特性的影响和探索改善通带特性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5.
应用色谱—质谱(GC-MS)及裂解色谱-质谱(PGC-MS)测定了乙烯基三甲基硅烷等离子体聚合反应中的气体冷凝物及聚合物,研究推导了等离子体聚合反应历程。单体在气相中被电子撞击,然后扩散到基底,在基底发生链增长和链终止反应。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在微型堆零功率实验装置上用脉冲法、断源法和周期法对原型微堆中心控制棒及反射层效率测量的结果,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在 X 线诊断照射中受检者所受剂量的一种估算方法。对自行设计制作的非均匀人体模型进行了实验,测定了几种 X 线诊断时体模内的吸收剂量;并应用 ICRP 第26号出版物所推荐的权重因子,估算了有效剂量当量与体表射线入射口的照射量之比值。  相似文献   

18.
辐照卷烟的生物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60)Coγ射线对香烟的生物毒性的影响。用香烟烟气冷凝物做了Ames试验,人胚肺细胞遗传毒理实验,及吸烟对小白鼠生殖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吸收剂量低于10KGy~(60)Coγ辐照并不增加烟草的生物毒性。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盘荷波导腔间的耦合特性主要由相邻腔间的直接耦合系数k_0和与下一个腔(即第n和n+2腔)之间的间接耦合系数k_1表征。k_0主要反映盘荷波导相对带宽的大小。在盘荷波导中,通过栏片孔的电耦合古主导地位,k_0为正,是一种向前波结构。k_1主要反映通带曲线中部的微小变化。由于耦合谐振腔链模型也可用来分析工作于行波状态的盘荷波导的一些重要特性,了解耦合系数与结构参数的关系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e~+云团中反应的机制及其对正子素形成几率的影响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激发分子也有可能对Ps形成作出贡献的观点,并提供了描述三重态正子素(O-Ps)形成几率(I_3)并能反映激发能转移方向的理论近似式。通过对含弱电子清除剂的二元分子介质中I_3值的分析,提出了“共振复合反应”机理。在此基础上解释了弱电子清除作为添加剂对分子介质中I_3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