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T仿真内镜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峰  郑凯尔 《铁道医学》1999,27(5):351-353
  相似文献   

2.
螺旋CT容积扫描和计算机仿真技术的结合产生了CT仿真内镜(CTvirtualendoscope,CTVE)技术。CTVE一般用于消化道、血管、呼吸道、喉、中耳、鼻旁窦、膀胱、胰胆管等部位。我院用螺旋CT(HispeedCT/i,美国GE公司)检查156例,其中消化道56例,呼吸道51例,血管10例,喉16例,其他23例。CTVE检查成功与否与诸多因素有关,现将我院应用CTVE技术的体会介绍如下。无论病人作何部位检查,均应向其讲清检查的意义及注意事项,以消除病人恐惧心理,这一点很重要,这关系到扫描能否一次成功及医疗服务质量的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CT仿真内窥镜(CTVE)的成像方法及技巧.方法使用GE Light Speed 16排螺旋CT扫描设备对43例检查者低张充气后进行螺旋CT容积扫描,运用CTVE、透明技术、多平面重建等对胃进行观察.结果32例运用CTVE、透明技术及MPR相结合,对胃腔内粘膜、胃周组织能显示清晰,能部分代替常规纤维内镜,11例显示效果欠佳.结论 CTVE是一种非侵入性、无痛苦、无创伤、安全的检查方法,是纤维胃镜的一种补充检查方法,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5.
白尚杰 《吉林医学》2013,(25):5135-5136
目的:分析CT仿真内窥镜技术(CTVE)在鼻内镜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选择耳鼻喉科自收治的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分为两组各30例,在鼻窦内镜手术围手术期分别使用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和纤维内窥镜,然后对其效果进行分析。结果: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显示鼻腔器官腔壁或腔内的病变形态的效果,与纤维内窥镜显示的效果类似。并且可以从窦口的远端对病变情况进行观察。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诊断患者29例,准确率为96.7%;纤维内窥镜诊断患者为27例,准确率为90.0%;两组诊断的准确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VE技术不但可以作为鼻窦内镜手术围手术期的无创伤的诊断手段,也是纤维内镜的补充,但是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螺旋CT中耳仿真内镜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螺旋CT中耳仿真内镜的检查方法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例正常及15例耳部流脓、耳部外伤、外耳道闭锁和听力下降的患者进行容积扫描,层厚1mm,螺距1.0~1.5,对两侧颞骨用高分辨骨算法小视野重建,重建间隔0.2~0.3mm,利用Navigator软件对容积数据进行三维重建,获得中耳仿真内镜图像。结果:螺旋CT中耳仿真内镜能清楚显示外耳道以及中耳腔内、外、前、后内表面,还可从不同角度观察听骨链,但是不能区分内表面密度差异。结论:螺旋CT中耳仿真内镜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可以清晰地显示中耳的结构,为临床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CT仿真内镜成像技术检测结肠及胃腔肿瘤和息肉的诊断价值,现对我院1997年5月~1998年11月经纤维结肠镜、胃镜检查及病理确诊的30例患者的螺旋CT扫描及结肠或胃腔内成像检测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0例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35~76岁,平均554岁。CT检查前或检查后一周内均行纤维结肠镜或胃镜检查,并经病理检查证实,大肠息肉11例,大肠肿瘤12例,正常结肠1例,胃息肉2例,胃肿瘤4例。1.2检查方法均使用美国GE公司HisPeed型螺旋CT扫描。胃CT…  相似文献   

8.
结肠CT透明法(Raysum)是现代CT图像处理工作站专门的一种软件技术,即用螺旋CT连续扫描充气结肠获得的图像,进行薄层重建,经透明结肠软件三维重建后使肠腔透明,获得透明结肠图像(类似气钡双重造影图像),以观察肠腔内及肠壁情况。仿真内镜(CTVE)技术是将螺旋CT连续扫描获取的图像数据进行后处理,重建出肠腔内表面的立体图像,在透明结肠基础上,于肠腔内移动光标模拟真内镜多方位观察肠腔内黏膜改变。二者均是非侵入性影像学检查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9.
曹林德  廖锦元  唐勇 《华夏医学》2000,13(1):111-112
CT仿真内窥镜 (CT Virtual endoscope简称 :CTVE)技术是以螺旋 CT资料为资源 ,采用特殊的计算机软件对空腔器官内表面具有相同像素值的部分进行立体重建 ,以模拟光学纤维内窥镜效果的方式来显示其内腔的结构 ,并附加伪彩着色 ,以获得人体腔道内三维或动态三维解剖学图像的一种方法 ,1 994年 Vining[1 ] 等首先报道了 CTVE成像技术在结肠及支气管病变诊断中的应用后 ,此项技术的应用范围逐渐拓宽。近年来国内的一些医疗机构已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 ,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1  CTVE成像技术条件1 .1 螺旋 CT容积扫描 ,即在床进和曝光同…  相似文献   

10.
贾成彦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4):137-138
螺旋CT仿真结肠内镜(CT VIFtLlal c0101205eopy,CTVC)是在CT仿真内镜(CT virtual endoscopy,CTVE)的基础上进一步应用的结果。在螺旋CT容积扫描的基础上,利用工作站的计算机软件重建出肠腔的内表面,进行体积漫游。达到类似纤维结肠镜(fibercolon:scopy,FC)检所见,为CT在肠道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成为可能。现将我院2007年4月~2009年7月经FC或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大肠息肉患者的CTVC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龙华分院就诊的20例进行肠镜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CT仿真内窥镜检查,分别获得检查部位的仿真内窥镜及立体剖面等3D图像,并对其成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0例患者诊断结果19例与手术结果一致,1例误诊病例,准确率为95%。CT仿真内窥镜能清楚地显示检查部位的内部结构,其成像较纤维电子内窥镜清晰,能准确反映病灶病变的位置。结论 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用于结肠患者中可准确地对病灶进行观察,能清晰准确地反映肿物表面细节,同时还能发现异常粘膜纹。采用CT仿真内窥镜对患者进行检查,具有无痛、无创、快速、准确的优点,其图像显示清晰,诊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CT检查能直接显示肠腔本身及其病变的横断面像 ,因此 ,特别适用于肠道的占位性病变的诊断、肿瘤的分期、手术切除可能性的预测等。运用专门软件 ,进行三维重建可获得肠道三维图像 ,产生纤维内镜的观察效果。用于结肠者称结肠仿真内窥镜。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新方法 ,它安全、快捷、病人无痛苦。因此 ,在诊断结肠直肠占位性病变上是结肠纤维内镜的补充手段。尽管该技术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 ,但在减少侵入性、影像诊断、医学教育方面有很大发展潜能。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就此技术的原理、方法、临床应用的价值和局限性作一综述和评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双源CT仿真内镜技术(VE)在胸主动脉夹层破口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利用心电门控技术进行双源CT对比剂增强扫描并确诊的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50例进行分析,将原始数据在工作站上进行VE后处理重建。利用断面图像观测破口是否存在,利用VE对破口及内膜片成像。为确定对比剂浓度与破口显示情况的关系,测量破口附近真腔的CT值;根据VE对破口的显示情况将本组病例分为VE显示清晰组(n=40)及不清晰组(n=10),观察VE显示的主动脉夹层破口及游离内膜片的形态及特点,分析两组之间测得的CT值的差异。结果 50例主动脉夹层病例中Stanford A、B型分别为22、28例,其中40例(80%)VE图像可清晰显示主动脉夹层的破口;10例(20%)VE图像破口显示不清,其中4例VE及其他断面图像均未发现破口,6例破口显示不佳;VE图像显示清晰组与不清晰组之间破口附近真腔的CT值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但不清晰组破口周围均可见明显的伪影及噪声。VE图像显示清晰组中破口为梭形或椭圆形16例,其余24例为不规则型。50例主动脉夹层病例中VE图像能显示清晰撕裂内膜的为45例(90%),其中包括螺旋型35例,其余10例。结论双源CT仿真内镜技术可清晰、直观地显示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内膜及其破口的三维立体结构,腔内对比剂的浓度并非是导致VE图像破口显示不清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5例主动脉夹层的多层螺旋CT(MSCT)和CT仿真内窥镜(CTVE)表现,探讨CTVE技术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5例主动脉夹层进行MSCT增强扫描,将原始数据在AW工作站上进行CTVE成像。5例中Ⅰ型主动脉夹层2例;Ⅱ型主动脉夹层1例;Ⅲ型主动脉夹层2例。结果:2例Ⅰ型和2例Ⅲ型主动脉夹层均清楚地显示了狭窄的真腔和扩张的假腔,以及假腔内的血栓,主动脉夹层的部位、范围和分支受侵情况。清晰地显示1例Ⅱ型主动脉夹层的内膜裂缝。结论:CTVE技术是一种无刨伤、无痛苦,快捷、安全、有效的检查,是诊断主动脉夹层有价值的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16.
多层螺旋CT仿真内窥镜的应用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T仿真内窥镜成像是能重建出管道器官内表面三维立体图像的一种虚拟内镜技术,因类似纤维内镜所见,故称"仿真内窥镜(VE)".该技术主要优点是属于无创伤性检查,并可重复观察,不受时间限制.;能从梗阻部位的两端以任意方向观察;并可达到真实内镜无法达到的部位;可补充纤维内镜的某些不足之处.但目前对其应用价值尚存争议,随着MSCT的发展,其VE效果有明显改善[1].笔者拟就MSCT VE与纤维支气管镜(FB)在观察中央型肺癌的各种影像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电子束CT仿真内窥镜成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0 引  言  电子束 CT(electron beam computed tom ography,EBCT)、仿真内窥镜成像 (EBCT virtual endoscopy imaging,EBCT- VEI)技术乃是电子束 CT与仿真内窥镜技术相结合 ,将 EBCT快速扫描所获得的大量资料 ,输入工作站后通过一系列重建处理及经管腔导航技术 (flythrough) ,使受检器官三维成像 ,逼真模拟内窥镜检查过程 ,可用于消化道、气管和鼻旁窦等部位的检查。本文对该技术作一简要介绍。1  EBCT- VEI物理学原理   EBCT由电子束扫描替代了 X线管与检测器的机械扫描 ,扫描速度较普通 CT提高几十倍。采用连续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喉部CT仿真内窥镜(CT virtual endoscopy,CTVE)的成像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84例喉部螺旋CT扫描者行CTVE成像,根据喉腔内部结构、病灶、黏膜皱襞的显示情况和有无伪影将CTVE图像分为3级,分别比较CTVE技术在不同的扫描层厚、重建层厚及阈值的情况下图像质量的优劣。结果:CT原始扫描层厚为2mm、3mm分别与5mm、8mm的CTVE图像质量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重建层厚为2mm、3mm与5mm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阈值为 -800— -600HU与阈值为-300HU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的CT原始扫描层厚、重建层厚及阈值对CTVE图像的质量影响有明显差异。选用合适的原始扫描参数及重建参数,可以提高CTVE图像的质量,对喉部疾病的诊断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仿真内镜(MSCTVE)在膀胱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运用不同方法对10例分别经膀胱镜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膀胱疾病患者进行MSCTVE检查。结果 MSCTVE能较好地显示上述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范围,但在动态观察方面则不如传统膀胱镜检查。结论 MSCTVE具有无创、图像清晰、无盲区等优点,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T仿真内镜(CTVE)技术诊断小肠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20例小肠疾病的患者经胃一十二指肠插管小肠内充气行多层螺旋CT检查,应用CT仿真内镜技术对病变进行研究分析。结果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小肠充气螺旋CT检查,小肠充盈良好,达到了预期效果。20例小肠病变CTVE表现能较准确地反映其在肠腔内的形态学改变,结合多平面重建(MPR)图像,对病变位置、大小、形态、腔内外和周围淋巴结情况等方面的判定具有优越性。结论小肠cTVE检查技术操作简单,安全,结合MPR对小肠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