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钠与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将已经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31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罗格列酮纳、二甲双胍及单纯饮食运动治疗6周,以空腹血糖(FPG)与空腹胰岛素(Fins)乘积的倒数作为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评价胰岛素敏感性.结果 罗格列酮钠组与二甲双胍组ISI均有所上升,但罗格列酮钠组上升更为显著,单纯饮食运动治疗组ISI无改变.结论 罗格列酮钠较二甲双胍更有利于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廖涌  黄健  孟平  艾智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25(11):999-999,1012
本研究对经饮食、运动、口服药物治疗后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176例,分组后分别予以预混人胰岛素诺和灵30R加二甲双胍和单用诺和灵30R治疗,其疗效比较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王鹏 《当代医学》2014,(33):125-126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优降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江苏省彭城监狱医院收治的64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就诊序号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n=52)。对照组给予单纯优降糖药物治疗,研究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优降糖治疗。结果研究组降糖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低血糖发生率仅为6.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81%(P〈0.05)。结论应用二甲双胍联合优降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可获得满意疗效,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可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NIDDM)是临床常见病,发病机理在于存在胰岛素抵抗和/或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胰岛素治疗不仅能改善胰岛素抵抗而且补充胰岛素的相对不足,是口服降糖药物继发失效后的有效治疗方法,但胰岛素用量过大且血糖难以有效控制。近年来许多医学杂志报道口服药物与胰岛素联合使用,疗效较好,且胰岛素用量减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测定所有受试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血压,血脂,HBA1c.测量患者的身高体重,计算出体重指数BMI.所有入选患者均接受胰岛素泵治疗两周.分为metformin+insulin和insulin组.记录两组患者的每日血糖监测结果(三餐前、三餐后两小时及睡前血糖).计算出每组患者的达标率及治疗两周后的胰岛素日用量.结果治疗两周后,insulin组的血糖达标率为54.3%(19/35),metformin+insulin组的血糖达标率为92.3%(36/39),两组具有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P<0.05).insulin组胰岛素的日平均用量为26.5±12.3u,metformin+insulin组胰岛素的日平均用量为10.2±9.4u,两组具有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两周后,insulin组有2人(5.7%)停用胰岛素治疗,metformin+insulin组有12人(30.8%)停用胰岛素治疗,两组具有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P<0.05).metformin+insulin组患者9人有胃肠道不适,腹泻,恶心,但可以耐受,给与抑酸药治疗后症状缓解.insulin组无胃肠道反应.未发现不良心血管事件.结论 初诊的肥胖糖尿病患者,早期联合二甲双胍和胰岛素治疗,使更多患者血糖达标,并节约胰岛素用量.同时,二甲双胍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一般资料:2型糖尿病病人60例,符合99年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有感染等应激因素或肝肾功能损害者不列入观察范围。随机将病人分为A、B两组各30例,A组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3.4±8.4岁,病程2个月~6年,空腹血糖(FBG)12.6±2.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P2hBG)22.2±2.4mmol/L。B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54.2±9.2岁,病程2个月~7年,  相似文献   

7.
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我院住院治疗的80例糖尿病患者观察预混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已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单纯预混胰岛素治疗,B组给予预混胰岛素加用二甲双胍治疗,分别记录二组血糖达标时间、日胰岛素用量、体重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A组和B组相比血糖达标时间、日胰岛素用量差异非常显著,体重改变和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显著。结论:预混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以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减少胰岛素用量,减轻胰岛素治疗所致体重增加,可以更平稳的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8.
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万晓霞 《四川医学》2007,28(5):513-514
目的探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经磺脲类治疗失效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6例磺脲类治疗失效的T2DM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胰岛素组用胰岛素(诺和灵30R或50R)早、晚餐前皮下注射;联合用药组在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二甲双胍。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用药组三酰甘油、胆固醇水平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体重指数下降,糖化血红蛋白下降(P<0.01),与胰岛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磺脲类治疗失效的T2DM患者应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脂代谢,降低体重。  相似文献   

9.
梁瑞勇 《海南医学》2008,19(3):73-73,108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迅速增加,尤其像我国的发展中国家情况更为严重。2型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其慢性并发症是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大量循证医学表明,良好的血糖控制是防止或延缓慢性并发症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使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二甲双胍或单独使用胰岛素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61例2型糖尿病患者,每日应用胰岛素达30~40U,分2~4次皮下注射,所有患者均有使用胰岛素的适应症并且无使用二甲双胍的禁忌证,所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胰岛素组(单用胰岛素治疗),B组为联合组(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单独胰岛素治疗与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疗效.方法 将60例通过饮食、运动、糖尿病教育及磺脲类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用胰岛素,观察组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观察12周.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糖达标快,体重减轻,每日胰岛素用量渐少20%以上.  相似文献   

12.
张远莲 《海南医学》2005,16(7):80-81
目的评价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降血糖作用,观察其有效性。方法对52例应用胰岛素治疗而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加二甲双胍0.25~0.5g日三次)与对照组观察随访12周。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IC)水平明显下降(P<0.001),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水平明显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明显上升(P<0.05),体质指数(BMI)明显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上述指标也分别具有显著性差异。结果应用胰岛素治疗而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联合应用二甲双胍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脂质代谢,减轻体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使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二甲双胍或单独使用胰岛素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61例2型糖尿病患者,每日应用胰岛素达30~40U,分2~4次皮下注射,所有患者均有使用胰岛素的适应症并且无使用二甲双胍的禁忌证,所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胰岛素组(单用胰岛素治疗),B组为联合组(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格列美脲、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 151例T2DM患者分别接受格列美脲、二甲双胍及二药合用治疗,比较三组治疗1年前后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三组的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格列美脲组下降的幅度较大(P〈0.05);治疗后三组的HOMA-IR均较治疗前下降(P〈0.001),但三组间治疗前后的变化无差异(P〉0.05)。结论 格列美脲与二甲双胍均可有效改善T2DM患者的HOMA-IR,与二甲双胍相比格列美脲在减轻高胰岛素血症方面作用更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对血糖控制不佳的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对86例体重指数(BMI)≥24 kg/m2,并且使用口服降糖药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制定合理的饮食加运动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采用甘精胰岛素加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根据血糖水平调整甘精胰岛素及二甲双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的强化治疗效果.方法:联合应用甘精胰岛素(来得时)或中效胰岛素(诺和灵N)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 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用量以及低血糖出现次数等疗效指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FPG、2hPG、HbA1c水平及出现低血糖次数均显著低于B组,来得时使用量大于诺和灵N.结论:应用来得时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 型糖尿病患者,具有更显著、更安全的降糖效果.  相似文献   

18.
文献报道[1] 拜唐苹对降低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作用显著。我院于 1999~ 2 0 0 2年对 6 1例 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拜唐苹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了对比观察 ,结果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本组 6 1例均按WHO 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为 2型糖尿病 ,经 4周以上饮食控制或加用磺脲类药物后 ,空腹血糖 (FPG) >7 8mmol/L ,餐后2h血糖 (2hPG) >11 1mmol/L。随机分为两组。拜唐苹组 31例 ,男 13例 ,女 18例 ,年龄 34~ 76岁 ,平均5 1 2岁 ,平均病程 5 2年。其中单纯饮食控制 6例 ,控制饮食加磺脲类药物 2 5例 ,均除外肠道疾患、接受影响胃肠…  相似文献   

19.
20.
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殿 《徐州医学院学报》2007,27(10):652-653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在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血糖未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口服二甲双胍3个月,观察联合治疗前后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联合二甲双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清甘油三酯较联合前均有显著降低(P〈0.01),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血清胆固醇降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能够很好地控制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控制体重,改善脂代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