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分析了新组合菌系SCB329-SCB933发酵过程特征的基础上,对流加发酵工艺中的种子培养、pH、溶氧的控制,以及发酵液初始培养基中的L-山梨糖浓度和流加起始点进行了优化,获得了比分批发酵更为满意的结果:发酵最终总糖达13%(w/v)左右,发酵周期40~50h,产2-酮基-L-古龙酸达115-130mg/ml,克分子转化率达88mol%左右。  相似文献   

2.
新组合菌系氧化葡萄糖酸杆菌SCB329-苏芸金芽杆菌SCB933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高的转化活力且具有极强的抗杂菌污染的特性。在一次投糖分批发酵的基础上,探索在控制溶氧、PH,温度等条件下,分批加入L-山梨糖发酵生产2-酮基-L-古龙酸新工艺。采用新工艺,既充分利用了菌系的优良特性,又避免了高糖浓度可能对菌系造成的不良影响。L-山梨糖最终浓度达到14%(W/V),产酸120-135g/l,转化率90  相似文献   

3.
采用紫外照射,化学诱变和原生质融合等方法选育到一株性状更优良的突变株SCB329,并与新筛选的一株芽孢杆菌SCB933搭配组成新的组合菌系,产酸小菌SCB329与其亲本菌株氧化葡萄糖酸杆菌性状相似,伴生大菌SCB933属苏芸金芽孢杆菌(B.thurngiensis),新组合菌系列L-山梨糖的发酵液提取后经纸层析,元素分析和红外吸收光谱等项鉴定,其发酵产物克系2-酮基-L-古龙酸,对新组合菌系的生物  相似文献   

4.
L—山梨糖脱氢酶的纯化及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从5L罐发酵L-山梨糖的Gluconibacter oxydans SCB329和Bacillus thuringiensis SCB933混合菌株中差速离心收集SCB329菌体,破碎,离心获得无细胞抽提液,硫酸铵分级沉淀蛋白后依次经DEAE Cellulose 52和Q Sepharose FF柱层析分得到了L-册梨糖脱氢酶(SDH),它能将L-册梨糖脱氢氧化为L-册梨酮,SDS-PAGE电泳测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发酵基质和发酵关键参数的优化,确定了发酵培养基的磷酸盐浓度为0.15M,甘油浓度为1.2ml/L,补料中甘油浓度为20ml/L,发酵过程中溶解氧控制在30%~60%,pH控制在6.85左右。在5L在NBS-Bioflo3000型自动控制发酵罐中采取加速补料的补料分批培养,重组大肠杆菌YK537/pSB-TK经10h30°C培养和5h42°C诱导培养,最终密度达到60OD600,rhTNFα-DK2的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50%以上,每升发酵液纯化可得到近2g的rhTNFα-DK2。  相似文献   

6.
在5升发酵罐上对L-Arg和L-Lys作了单级连续培养试验。从嗜醋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acetoacidophilum)产L-Arg的突变型MC-13的连续培养液中分离出的SC-190菌株能连续超过250小时稳定地产L-Arg达60g/L。用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glutamicum)产L-Lys突变株B-6进行连续培养,可稳定维持500小时之久。连续培养产L-Lys·HCl浓度达105g/L,体积产率为5.6g/L/h,是流加培养的2.5倍。产率提高依赖于氧气的供应,实验表明连续培养是分离适于连续培养菌株和提高产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在B.Brau ES-10型15L和NBS DioFlo3000型5L发酵罐中,利用补料分批培养技术高工表达培养含重组质粒pSBHL-11的大肠杆菌YK537,生产重组人白细胞介素-3(IL-3),发现在发酵过程中,限制性流加甘油,控制溶解氧在30%-40%左右,30℃生长,11h,42℃诱导培养4h,能将发酵液中最终菌体密度从OD16600提高到OD53600,并且保持了白细胞介素-3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8.
重组人生长激素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高效表达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重组人生长激素基因工程菌pET-11b/rhGH/BL21的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在NBS MPP-40发酵罐中实现了高密度培养和高效表达,三批实验结果表明,在较短的发酵时间(12h)内细菌干重达85g/L,重组人生长激素占总蛋白量的25%左右。  相似文献   

9.
易祖华  陈东 《微生物学通报》1995,22(1):29-31,13
本文对真养产碱杆菌突变株65-7在台式2L发酵罐中利用葡萄糖积累PHB进行了碳源和氮源补料分批培养的研究。结果表明72h发酵液中细胞干重达50g/L,PHB占细胞干重的77%,糖对PHB的转化率为25%。制得的PHB产品纯度与Sigma公司的相当,熔点174℃  相似文献   

10.
使用转酮醇酶变异株-枯草芽孢杆菌C1-B941进行了D-核糖发酵中间试验。3000L发酵罐试验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中的葡萄糖浓度为18%时,发酵周期约为64h,发酵转化率达36.84%,发酵液经离子交换树脂纯化后,可以直接用于生产VB2合成的中间体-N-D-核糖醇基-3,4-二甲苯胺。  相似文献   

11.
欧文氏菌和棒杆菌的属间隔合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获得欧文氏菌和棒杆菌的融合细胞,串联发酵D-葡萄糖产生2-酮基-L-古龙酸的第一步发酵菌株欧文氏菌SCB247经0.8mg/mL溶菌酶酶解0.5h后,原生质体的形成率和再生率分别为99.8%和27.8%。第二步发酵菌株棒杆菌SCB3058经预处理后由1.3mg/mL溶菌酶酶解2h,原生质体的形成率和再生率分别为99.5%和56.3%,用携带氨苄青霉素抗性标记的SCB247和  相似文献   

12.
欧文氏菌和棒杆菌的属间融合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获得欧文氏菌和棒杆菌的融合细胞。串联发酵D-葡萄糖产生2-酮基-L-古龙酸的第一步发酵菌株欧文氏菌SCB247经0.8mg/mL溶菌酶酶解0.5h后,原生质体的形成率和再生率分别为99.8%和27.8%。第二步发酵菌株棒杆菌SCB3058经预处理后由1.3mg/mL溶菌酶酶解2h,原生质体的形成率和再生率分别为99.5%和56.3%。用携带氨苄青霉素抗性标记的SCB247和经热灭活的SCB3058为亲本,在40%PEG6000和0.2mol/L新生磷酸钙等适宜条件下融合,融合频率为3.6×10~(-6)。在非选择和选择培养基上连续传代十几次后,对融合子的单菌形态、染色结果、菌落形态、色泽、总蛋白量、同工酶、发酵性能等方面与亲本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融合子确系棒杆菌和欧文氏菌的融合细胞。摇瓶发酵结果显示,所得的38株稳定的融合子中约40%能转化葡萄糖为维生素C前体2-酮基-L-古龙酸。  相似文献   

13.
L-异亮氨酸产生菌选育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黄色短杆菌(Brevibacteriumflavum)ATCC14067为出发菌株,经硫酸二乙酯(DES)、紫外线(UV)和亚硝基胍(NTG)逐级诱变处理,α-氨基-β-羟基戊酸(AHV)、S-2-氨基乙基-L-半胱氨酸(AEC)、磺胺胍(SG)、乙硫氨酸(Eth)、α-氨基丁酸(α-AB)、异亮氨酸氧肟酸(IleHx)等氨基酸结构类似物及琥珀酸为碳源平板定向筛选,获得一株L-异亮氨酸高产菌ZQ-4(AHV~γ、AEC~γ、SAM~γ、SG~γ、Eth~γ、α-AB~γ、IleHx~γ)在含13.5%葡萄糖培养基中,摇瓶发酵72h、L-异亮氨酸积累可达2.8-3.0%。  相似文献   

14.
L-异亮氨酸产生菌选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黄色短杆菌(Brevibacteriumflavum)ATCC14067为出发菌株,经硫酸二乙酯(DES)、紫外线(UV)和亚硝基胍(NTG)逐级诱变处理,α-氨基-β-羟基戊酸(AHV)、S-2-氨基乙基-L-半胱氨酸(AEC)、磺胺胍(SG)、乙硫氨酸(Eth)、α-氨基丁酸(α-AB)、异亮氨酸氧肟酸(IleHx)等氨基酸结构类似物及琥珀酸为碳源平板定向筛选,获得一株L-异亮氨酸高产菌ZQ-4(AHV~γ、AEC~γ、SAM~γ、SG~γ、Eth~γ、α-AB~γ、IleHx~γ)在含13.5%葡萄糖培养基中,摇瓶发酵72h、L-异亮氨酸积累可达2.8-3.0%。  相似文献   

15.
蔡敬民 Piet.  M 《真菌学报》1996,15(2):121-128
在YEPD培养中添加NaCl,可以诱导酿酒酵母细胞内3-磷酸甘油脱氢酶的形成,当NaCl浓度达5%时,酶比活从0.05U/mg提高到0.5U/mg;若再限制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在100mg/L以下,酶比活可达到0.89U/mg。酶比活与培养基中的NaCl浓度的函数关系式为:Sa=0.129C^3-0.038C^2+0.034C+0.063。粗酶液经Sephadex G-25凝胶过滤,Blue Sep  相似文献   

16.
真菌还原Cr(VI)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不同来源的样品中分离筛选出几株抗Cr(VI)的真菌,他们能在含300 ̄500mg/LK2Cr2O7的蔗糖合成培养基中生长,其中BS-1菌株抗K2Cr2O7达900mg/L.BS-1等4株真菌在含200mg/L K2Cr2O7的培养基中生长4 ̄6d后,培养液中的Cr(VI)已全部消失。这些真菌经鉴定为青霉菌BS-1和BS-3,黑曲霉BR-4和黄曲霉BX-1。经紫外可见光扫描及化学分析证实,高毒的C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脐带清(CBS)在骨髓造血祖细胞培养中的效应。方法:用人骨髓细胞进行CFU、GM、VFU-E、BFU-E、CFU-GEMM培养。结果:CBS能直接刺激骨髓细胞CEU-GM的形成。与血型相同害无关。四人份以上的混合CBS(MCBS),刺激活性高且稳定。10%MCBS相当于65.6μg/L GM-CSF、0.23、0.3、0。.46kU/L EpO对CFU-GM、CFU-E、BFU-E、C  相似文献   

18.
戴纪刚  魏泓 《四川动物》2000,19(4):216-217
用PCR-SSCP方法分析BALB/c等7个近交系小鼠线粒体DNA(mtDNA)的多态性,探讨其遗传起源及亲缘关系,结果发现,这些小鼠mtDNA的高变异性区,D-loop 5’及3’端的SSCP电泳带型完全相同,未发现多态性。表明TA2、615、T739、BALB/c、C3H、C57BL/6J、DBA/2等近交系小鼠的mtDNA具有高度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19.
天花粉蛋白Y14F/R22L定点突变及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天然天花粉蛋白(nTCS)基因在Tyr14和Arg22两个保守残基处同时进行定点突变,即Tyr14变成Phe,Arg22变成Leu,然后克隆到pET-8c高效表达载体上,构建成重组质粒pETY14F/R22L.经序列分析,定点突变的结果与预先设计的完全一致,突变后的天花粉蛋白命名为Y14F/R22LTCS.将pETY14F/R22L转化到E.coliBL21(DE3,pLysS)中,进行表达.经CM-SepharoseCL-6B柱纯化,SDS-PAGE鉴定,纯度可达90%.RIP活性测定显示,Y14F/R22LTCS的活性比nTCS降低了7.5倍,活性变化不显著,因此,TCS的Try14和Arg22对维持其活性部位构象并不是必需的.但由于Y14F/R22LTCS在E.coli中的表达量与nTCS相比明显下降,因此,Tyr14和Arg22可能与TCS翻译后的折叠有关.  相似文献   

20.
红豆草耐盐愈伤组织的筛选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将红豆草种子在含1.2%NaCl的MS培养基上萌发以消除盐敏感的幼苗,把存活的幼苗下胚轴切段在含1mg/L2,4-D、0.5mg/L6-BA及1.2%NaCl的MS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通过连续筛选得到可耐受1.8%NaCl的愈伤组织,在有0.2mg/L NAA和1mg/L IAA存在下该愈伤组织分化出芽,待幼,待幼苗长至3cm左右时转至含2mg/LNAA和或IBA的1/2MS培养基上生根。对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