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肾癌的病理     
肾癌过去曾因其为腺样结构,含有许多大而透明的细胞,近似肾上腺皮质细胞,而被误认为由肾上腺迷穿发展而来,称为肾上腺瘤(HyPernePhr000或Grawitz瘤)。经过多年组织化学、免疫学和电镜研究,确定其组织来源是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较小的瘤体内含有处在转化中的近曲管。正常近曲小管上皮及癌细胞的剧状缘有相同的绒毛,并显示同一阳性抗体,而远段小管上皮则无这一特点。肿瘤多发生在肾脏一极的皮质内,少数原发于双侧肾。肿瘤多为单处住,多灶性者只占4.5%~7%。瘤在肾实质内呈膨胀性生长,与邻近肾实质界线清楚,有结缔组织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肾功衰竭患者的病理类型及特点。方法:对97例血肌酐≥186 μmoL/L的患者行B超引导下的肾活检术,并对活检组织进行光镜、免疫及电镜检查。结果:硬化性肾炎仅占12.37%,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占58.。76%,其中IgA肾病22.68%;弥漫系膜增殖性肾炎17.53%;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占11.34%;继发性肾炎占19.59%,以狼疮性肾炎居首位占9.28%;肾小管问质病变占9.28%。结论:对肾功衰竭患者行肾活检有助于了解基础病因及病理类型,从而有利于治疗,延缓肾功衰竭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海拔在1885m的高海拔地区42例经皮肾活检明确诊断的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在B超引导及X线静脉肾盂造影电视荧屏下定位于肾下极,采用Tru-cut肾活检针穿刺,组织分送光镜,免疫荧光镜及电镜检查,分析病理与疗效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肾窦是由肾门深入肾实质所围成的腔隙,内有肾动脉的分支,肾静脉的属支,肾孟和肾大,小盏,以及神经,淋巴管和脂肪组织,原发性肾窦内肿瘤非常罕见,笔者对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窦血管平滑肌瘤的术前影像学表现及国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以期对肾窦肿瘤的定位,定性有更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张林 《放射学实践》1998,13(2):87-88
图12岁患儿V期肾胚细胞瘤的肾超声图。a)右肾上极背侧的第2个小肿瘤,矢状切面;b)左侧大的肾胚细胞瘤的矢状切面伴无回声区。图29个月小女孩1期肾胚细胞瘤平片、15ndn的尿路造影图及其侧位图。左腹占位伴肠拌受挤。肾孟移位。侧位图才显示肾孟、肾盏系统受肿瘤累及。肾胚细胞瘤@张林$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医学界对肾癌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为帮助广大基层读者了解有关肾癌的新知识,本刊编辑部特约请部分专家就肾癌研究进展概况、肾癌的病理、肾癌的症状学、肾癌的早期诊断和肾癌的治疗等问题开展讨论,以供学习参考。肾细胞癌(简称肾癌)占肾恶性肿瘤的85%以上,占全身恶性瘤的3%。肾癌具有多发性,是“多原发性恶性肿瘤”中最多见的一种。它潜生于体胶深部的肾实质内,早期可无任何症状;也可因癌细胞分泌各种激素而表现出许多肾外症状和特殊体征。为了深入探索肾癌的病因、病理及治疗,近年来相继开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总结经临床X线检查,手术病理证实的常见恶性肾肿瘤87例,其中肾实质癌55例(透明细胞癌43例,乳头状腺癌6例,颗粒细胞癌2例,未分化癌4例)。肾盂癌14例(移行细胞癌11例,乳头状癌1例,鳞状上皮癌2例)肾胚胎瘤18例。  相似文献   

8.
肾集合管癌是少见的恶性肾肿瘤。我科于2006年6月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及病理特点进行讨论和总结。  相似文献   

9.
婴儿急性脾扭转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婴儿急性脾扭转一例李欣李明林杨志勇患儿女,9个月。因阵发性腹痛伴呕吐1天就诊。体检:精神萎靡,左中腹部触及活动性包块,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二便正常。平扫CT显示脾门位于左肾门水平,脾脏下缘达肾下极下方,脾长轴接近于矢状位,脾脏密度均匀,CT值42.2H...  相似文献   

10.
肾纤维瘤三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肾纤维瘤是1种少见的肾脏良性肿瘤,国外文献报道仅20余例,且多为临床和病理表现,笔者报道3例,术前影像学检查均误诊为肾癌。  相似文献   

11.
肉瘤样肾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肉瘤样改变的病理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复习本院手术切除的肉瘤样肾细胞癌病例切片,观察肉瘤样成分的形态、数量及其对肿瘤分期和预后的影响。结果16例伴有肉瘤样改变的肾细胞癌中,9例为透明细胞癌,3例为乳头状肾细胞癌,2例为嫌色细胞癌,2例为集合管癌。肉瘤样成分大于50%者9例,少于50%者7例,大于50%病例中T2 1例,T3和T4共8例;而肉瘤样成分少于50%的病例中T2 4例,T3和T4共3例。肉瘤样区域类似纤维肉瘤或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平均存活期为19个月(8-154个月)。肉瘤样成分超过50%的病例平均存活期为14个月,而少于50%的病例存活期为27个月,两者有明显差别(P〈0.01)。结论肾细胞癌肉瘤样改变中透明细胞癌发生率最高,而且与肿瘤分期和预后密切相关,肉瘤样成分越多,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2.
肾钙乳(MilkofCalciumRenalStone)黎孝勇肾钙乳为一少见病,1937年由Fres-nass[‘3首次报道,1959年Howed[‘j依其X线表现而命名。近来文献报道渐多,一致认为其发病机制与梗阻和感染有关,X线检查即能确诊。为加强...  相似文献   

13.
肾纤维脂肪瘤很少见,现将我院最近见到的一例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14.
囊性肾恶性肿瘤的CT诊断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 :探讨囊性肾恶性肿瘤的CT表现与临床病理基础 ,提高对囊性肾恶性肿瘤的认识。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2 2 7例肾恶性肿瘤中 2 5例囊性肾恶性肿瘤的CT图像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 5例囊性肾恶性肿瘤中肾盂移行细胞癌 8例 ,肾细胞癌 16例 ,肾胚胎癌 1例。本组 2 5例囊性肾恶性肿瘤的壁均显示较厚 (厚于 3 .0mm) ,且厚薄不均 ,占 10 0 %。囊变区有不规则的分隔或囊内有实性成分 2 0例 ,占 80 %。增强后囊壁、囊内分隔及实性成分均有强化。囊变区内CT值较单纯性肾囊肿高 ,P <0 .0 1。结论 :囊性肾恶性肿瘤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 ,了解这些特征有利于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肺肾出血综合征是较罕见的疾病,1919年,由Good-Pasture‘s首先报告,又称Goodpasture‘s综合征,我国于1965年由陶氏首例报导,至今已二十余例,我们遇到二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肾错构瘤为肾脏比较少见的良性肿瘤,准确诊断该肿瘤并与肾恶性肿瘤鉴别对治疗和预后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现就经CT和彩超诊断、手术病理和随访证实的4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3例胆总管残余结石患者,采用肾体外冲击波碎石机治疗获得成功。作者认为对于某些病情较为复杂的胆道残余结石如结石紧密嵌顿,瘘道细小,难以使用胆道镜取石的病例;或作过毕氏Ⅱ式胃大部切除手术不能使用内窥镜乳头切开取石的病例,体外冲击波碎石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骨外骨肉瘤     
骨外骨肉瘤是发生在骨组织以外的罕见肿瘤,一般可发生于躯干和四肢软组织以及内脏(肾)和腺体(乳腺),本文报告 两例发于下肢的骨外骨肉瘤。  相似文献   

19.
过去临床很少诊断肾转移瘤,只是在尸检时发现紧转移瘤约7-19%,占第五位,近来由于治疗效果的改善,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延长,以及各种影像学检查手段的提高,如CT,B超的广泛应用,肾转移瘤的临床诊断有所增多(1-4),我院最近发现3例,经手术切除,现将其影像学检查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不同病理类型IgA肾病肾动态显像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探讨肾动态显像在判断各类IgA肾病的组织病变程度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70例经知组织检查证实的IgA肾病患者根据病理分级进行分组,比较各组肾功能变化。结果:肾动态显像测得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与实验室检查测得的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基本一致;肾功能受损患者的GFR下降早于SCr的升高,GFR是反映肾功能变化敏感而可靠的指标;早期现核素20min清除率(C20)的下降则提示较重的病理改变。结论:肾动态显像对判断IgA肾病的组织病变程度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