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电图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体会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作《心电图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手段,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多种媒体形式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心电图诊断学是临床医学生的必修课,是走向临床必须掌握的临床技能,心电图诊断学虽然只是一门小学科,但却是医学生的基础学科,而且由于理论课教学内容抽象难懂,心电图教学一直是教学难点之一,带教老师们也在一直尝试多种教学模式,包括尝试CBS、PBL、LBL相结合[1,2]及TBL与LBL相结合[3]等多种教学方式,比较新型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法的效果[4]。我们心电图诊断学教学组也在医学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等不同生源的心电图诊断学教学中不断地摸索、尝试各种改革,以期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 体表心电图是诊断和解释各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损伤以及心脏肥大等疾病简便实用而有价值的方法,但是一些调查结果和临床实际情况令我们感到吃惊,本文就如何提高五年制、七年制医学生心电图诊断学教学质量谈一些体会。方法 我们对近几届五年制、七年制医学生的心电图教学质量进行了调查对比分析,并对提高心电图诊断学教学质量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结果 采用临床医师和心电图技师同时教学的方法,以取其双方的优点,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热情和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习热情和兴趣是学好心电图的先决条件;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独特优势,使深奥难懂的心电图变得简单容易;应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培养医学生正确地分析和应用心电图是心电图教学的根本。结论 在心电图教学过程中,我们采取了充分地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充分地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以及坚持临床实用为主的原则等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护理专业心电图实践教学方法的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敖薪  罗晓华 《护理研究》2005,19(10):2049-2051
[目的]探讨心电图实践教学新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方法]对我院心电图实践教学实施3种教学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方法3教学效果最好。[结论]心电图实践教学要把构建以实践为目的的理论教学模式作为前提;视学生为主体,利用多媒体手段,实行自读图片法;量化学习目标,并给予科学指导;保证实验课时,注重实验课管理。  相似文献   

5.
多媒体技术适合于应用性很强的医学学科,它形象直观,信息量大,图像,声音和动画三者的综合效果,激发学生兴趣,开拓思维;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和探讨,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良好的教学互动性,这种课堂效果是多媒体技术不能完全取代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语言治疗学》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应用效果。方法:40例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应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学习《语言治疗学》第三章“与语言障碍相关的神经影像学与神经电生理学”,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法学习同一章节内容,比较分析2组学生章节测试成绩,进行“教学效果评价”和“对思维导图教学方法态度”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章节测试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教学效果在多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且对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持积极态度。结论: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应用于《语言治疗学》教学中效果较好,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度、有效提高学习成绩,值得在教学中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余先祥 《检验医学教育》2005,12(4):26-26,28
细胞形态是较抽象的内容,一直是教学中的一大难题。笔者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将教材内容进行优化组合,采用问题式教学方法,以学生自学为主;并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实验课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开辟第二课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相互交流,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产房是一个要求理论知识扎实、技术高、优质量、工作严谨的学习环境。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老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重“教”不重”学”;现代的教学模式是数字化的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创造新型的教学结构;现在我院产房对护士学生的教学虽然是一对一的教学,但是在这基础上老师们的角色是导演,学生们是主角,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主动完成工作任务;老师们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培养的同时运用多媒体资源为教材进行临床带教;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同时使学生们达到工作上给予的满足感。  相似文献   

9.
多媒体技术在<护理程序>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护理程序》是整体护理模式的框架概念,其教学内容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单纯课堂理论讲授,学生常感到内容抽象、难以掌握。本研究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护理程序》教学中,目的在于变革传统课堂教学形式,探索符合本学科特点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模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专业技能。通过教学效果检测及学生学习态度调查,结果表明多媒体技术提供的形象、生动、直观特点,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能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望;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能较好地解决采用口头讲授和黑板书写无法实现的教学重点、难点,将理论课与实践课合二为一,实现课堂教学形式的根本性变革;采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优化课堂结构是一系统过程,必须“优化”每一教学环节,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告读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声诊断学是超声工程与医学相结合的学科,属医学影像学。他涉及面非常广,是一门医学基础、临床与超声图像有机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实践性很强。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利用教案、黑板及挂图等进行理论性教学,教学效果较差。多媒体教学方式则是利用计算机、投影仪、网络等现代媒体技术进行授课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他能将文字、图形、动画及动态图像等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信息栩栩如生,使抽象问题变成形象化,既能达到寓教于乐,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1.
情景教学法在社区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丽霞 《护理研究》2005,19(6):1125-1126
情景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辅相成的具体场景,将理论知识演化成直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追求与探索。我们在“社区中的健康教育”一章中。采用了情景教学法。一改我国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重教轻学,教学过程中多采用灌输式、一言堂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们在喜闻乐见的课堂形式和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下,将一些抽象、书面化的内容通过形象、具体、熟悉的情景剧及情景回顾点评的形式寓教于情、寓教于景、寓教于乐,提高了学生健康教育的能力。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案例情景剧在心肺复苏(CPR)团队配合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名全日制统招护理三年级本科实习学生按照不同的实践教学模式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实践教学方法;观察组教师编写 CPR 教学分镜头脚本,拍摄经典 CPR 团队配合案例情景剧,指导学生进行案例演习,然后播放经典 CPR 团队配合案例情景剧。[结果]两组学生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8.6%的观察组学生对教学设计满意;97.7%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有利于对 CPR 理论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实践能力的灵活运用;99.5%学生认为案例情景剧回放法可以加深对团队配合正确影像的记忆。[结论]CPR 团队配合案例情景剧使临床医护团队配合的场景更准确、更直接地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正确操作的影像记忆。  相似文献   

13.
小儿在心电图描记过程中多有躁动不安、恐惧等,容易引起哭闹;或早产儿、新生儿因肢体细小影响描记效果及正确阅图。为了描记出准确而不受干扰的心电图.要求操作人员不仅要有耐心熟练的操作技术,还要有一定的操作技巧。根据患儿年龄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并取得家长的配合。  相似文献   

14.
心电图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电图是诊断学中的教学难点,看图辩义存在图形变化多、内容抽象、学时短,教和学的过程存在“双难”局面。为此,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认真分析教学的难点和解决方法,在突出实用性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与探索,其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15.
王欣鹃  金旭球 《护理研究》2010,24(6):1587-1589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多媒体技术将传统教学模式无法表现的一些抽象、微观的事物及其发展过程等以多种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动态、直观呈现出来,从纯粹语言、文字、示图描述方式转变为学生更易于接受、理解的方式。声、文、图及视频的合理应用可以全面刺激学生的感官,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而面对精彩纷呈的多媒体技术很多教师却觉得无从下手、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探讨三步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361名护理专科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2003级91人、2004级92人)和对照组(2003级88人、2004级9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三步教学法,即采用认知阶段、练习阶段、活用阶段三位一体的方法进行教学;课程结束后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实验组95.65%学生认为三步教学法提高了自己的整体素质。结论 采用三步教学法进行儿科护理学实训教学有利于学生操作技能、沟通能力、临床实际应对能力的培养,可解决教学与临床脱节的问题。关键词:儿科护理学; 实训教学; 三步教学法; 传统教学法; 护理教育  相似文献   

17.
观察重症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心电图的改变。因此,心电图是临床护生应该掌握的一种基本技能。但是心电图理论抽象,临床实习中护生在短时间内很难掌握,多数护生仅能死记部分心电图的特征,面对千变万化的实际图例往往无从下手。因此,为了解决心电图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脱节的问题,我们对实习护生心电图临床实践的教学进行了改革,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认知心理学记忆理论的趣味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心电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级4年制护理学本科生共306名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即以"教师为中心",以灌输式的讲授法为主),观察组采用趣味教学法(即以案例教学法、联想法及口诀法为主)。比较两组学生的心电图理论知识以及看图分析应用能力;心电图授课结束后对两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表,以了解趣味教学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趣味教学法较传统教学法更生动,课堂气氛更活跃。观察组对心电图知识的掌握以及看图分析应用能力优于对照组。结论:趣味教学法符合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创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使心电图的知识易懂易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同时也增强学生对心电图知识的掌握以及看图分析应用能力,学生反映教学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VCI-C平面及三维超声重建对胎儿显性脊柱裂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容积对比成像(Volume Contrast Imaging,VCI)-C平面及三维超声重建对胎儿显性脊柱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例患显性脊柱裂的胎儿进行二维超声普通切面、VCI-C平面及三维超声重建,并对相关图像进行了分析。结果 本组6例胎儿显性脊柱裂二维超声普通切面声像图特征明显,定性诊断率高.达100%,但其声像图由于本身的技术特点而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图像空间立体感不强,逼真度差;VCI-C平面能显示与普通二维超声声束相垂直的声像图特征,其显像深度可在一定范围内任意调节,能从另一视角观察胎儿显性脊柱裂的声像图表现,声像图较逼真;三维超声重建在对胎儿显性脊柱裂的应用中优点为图像形象逼真,空间立体感强,缺点在于受二维超声声像图质量等多因素影响大;VCI-C平面超声成像结合三维超声重建信息量大,可以进行任意角度的图像后处理,获得了大量的超声信息。结论 VCI-C平面超声成像能在普通二维图像的基础上从另一视角观察胎儿显性脊柱裂的声像图,且图像形象逼真,空间立体感强,VCI-C平面超声成像与三维超声重建能在普通二维超声诊断胎儿显性脊柱裂的基础上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20.
“正常心肌电生理及其特性”的对比法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理学》教学中,其中“正常心肌电生理及其特性”这一部分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老师讲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学生学起来就更为困惑了。笔者经过多年的《生理学》教学,逐步摸索总结了一种归纳对比法,进行教、授辅导,教学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