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弱碱-弱酸-弱碱工艺,在传统一次加料反应的基础上,尿素与甲醛"分批加入,多点分段"控制反应过程,进行脲醛树脂游离甲醛含量减量化的实验.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F/U物质的量比、羟甲基化温度、缩聚反应pH、改性剂、固化剂等对脲醛树脂胶粘剂游离甲醛含量和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当甲醛与尿素的物质的量比为1.31:1,羟甲基化反应温度为95-98℃,聚合反应pH4.8-5.1时,可以合成游离甲醛含量在0.1%以下的脲醛树脂胶粘剂,最终使由脲醛树脂胶粘剂制得人造板的性能技术指标达到Eo级标准.  相似文献   

2.
以尿素、三聚氰胺、甲醛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游离甲醛含量较低、耐水性能优良的脲醛-三聚氰胺甲醛复合树脂胶粘剂,研究了原料配比、加料方式、加料时间、pH值、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产物中游离甲醛含量的影响,测定了产物的性能,结果发现,当n甲醛:n尿素:n三聚氰胺=1.8:1:0.35,温度为85℃,pH=9.5时,所合成的树脂游离甲醛含量较低,耐水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3.
脲醛-三聚氰胺甲醛复合树脂胶粘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尿素、三聚氰胺、甲醛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游离甲醛含量较低、耐水性能优良的脲醛-三聚氰胺甲醛复合树脂胶粘剂.研究了原料配比、加料方式、加料时间、pH值、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产物中游离甲醛含量的影响,测定了产物的性能.结果发现,当n甲醛:n尿素:n三聚氰胺=1.8:1:0.35,温度为85 ℃,pH=9.5时,所合成的树脂游离甲醛含量较低,耐水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4.
以苯酚和甲醛为原料,在强碱条件下制备中间体2,4,6-三羟甲基苯酚钠,产物经核磁氢谱得到确认;在传统三段工艺条件下(碱-酸-碱工艺),制备了不同2,4,6-三羟甲基苯酚钠/尿素(TMP/U)摩尔比的低游离甲醛释放的脲醛树脂并研究了TMP/U摩尔比对脲醛树脂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TMP/U摩尔比的增加,脲醛树脂中的游离甲醛含量明显降低,改性树脂的粘度有所提高.当TMP/U摩尔比为1∶40时,脲醛树脂的游离甲醛质量分数小于0.01%;脲醛树脂制备过程中各阶段的游离甲醛含量分析表明,TMP对脲醛树脂中游离甲醛的降低主要发生在碱性阶段和第二批尿素加入阶段后期;随着TMP/U摩尔比的增加,NH4Cl/TMPUF体系的pH值逐渐升高.此外,改性脲醛树脂粘接胶合板的干强度和湿强度都高于参比组,改性脲醛树脂粘接胶合板的游离甲醛释放最低低于1 mg/L.  相似文献   

5.
降低脲醛树脂游离甲醛含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脲醛树脂反应机理的研究,对尿素与甲醛的摩尔比,尿素加料工艺、pH值控制和添加剂的使用提出新见解。当摩尔比采用1:1.1-1.3,尿素分三次添加,缩聚反应的pH值控制在4.4-5.0,用聚乙烯醇作添加剂,脲醛树脂胶的甲醛含量可降至0.8%以下,明显低于国家标准小于2.5%的要求,胶液初黏力强、柔韧性好,各项指标均符合HG-1233-79标准。  相似文献   

6.
给出了用于水煤浆添加剂复配的水溶性的磺化三聚氰胺-尿素-甲醛树脂的合成过程及影响因素。反应分四步进行,羟甲基化、磺化、低pH缩合、高pH重排,反应及树脂产物受pH、温度、时间、料比(氨基/甲醛,氨基/磺化剂)的影响,测定了选择样品羟甲基化物、磺化物和树脂产物的红外波谱。  相似文献   

7.
脲醛树脂的合成及其在堵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尿素和甲醛为主要原料合成了脲醛树脂,分析了甲醛和尿素的摩尔比、尿素加入方法、改性剂加量等对树脂中的游离甲醛含量以及树脂稳定性的影响,优化了合成条件.以氯化铵为固化剂,六次甲基四胺为固化速度调节剂对合成的脲醛树脂进行固化.通过性能评价.发现脲醛树脂的固化时间在较大范围内可以调节;固化后抗压强度高;在地层液体中具有低的溶解率:采用加入增孔剂的方法成功的使脲醛树脂具有了选择性.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脲醛改性呋喃树脂合成过程中反应温度、甲醛与尿素的物质的量之比、pH值、加料方式及改性剂等因素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给出了合成高水分呋喃树脂的较佳工艺条件.通过工艺控制和添加改性剂,制得了树脂砂黏结强度为2.28MPa,水的质量分数为18.9%,游离甲醛的质量分数为0.23%,黏度(20℃)为31mPa·s,外观为棕红色透明液体的呋喃树脂.  相似文献   

9.
弱酸性条件起始合成MUF树脂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开发一种新的在"弱酸—弱碱—弱酸—弱碱"条件下合成三聚氰胺-尿素-甲醛树脂(MUF)的工艺,对弱酸性条件下起始合成MUF工艺进行研究.探讨了在不同酸性阶段加入的三聚氰胺对脲醛树脂性能的影响,找出最佳的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的合成工艺.在最佳工艺基础上,评价三聚氰胺用量对MUF树脂性能的影响以及对胶合板性能的影响,并对MUF树脂和普通脲醛树脂进行红外分析.结果证明:三聚氰胺在甲醛与尿素一次缩聚之后加入,对脲醛树脂改性效果最好,其胶合板湿剪切强度与甲醛释放量之间达到较好平衡,胶合板甲醛释放量为0.63mg/L,湿剪切强度为1.03MPa.红外谱图分析表明:三聚氰胺分子以亚甲基与脲醛树脂分子链相连并有可能嵌入脲醛树脂分子链中,形成一定数量的醚键,使三聚氰胺在脲醛树脂中真正起到骨架作用.  相似文献   

10.
改性脲醛树脂胶粘剂制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用加入聚乙烯醇和三聚氰胺的方法来改善脲醛树脂胶粘剂的耐热耐水性,采用甲醛与尿素低摩尔比的三次缩聚反应使树脂中游离甲醛含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改进了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溶性酚醛树脂胶粘剂中游离甲醛含量的方法。研究了方法的影响因素,确定了测定条件。本方法采用添加乙酸-乙酸铵缓冲溶液后,过滤来制备试样液。排除了树脂和样品颜色的干扰。与传统的蒸馏法相比,回收率高,操作方便。回收率可达97.7%~99.3%。而蒸馏法的回收率是91.1%。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1%。研究发现含缓冲溶液的标准溶液和试样液,在室温下稳定。不必现配现用或储存在冰箱中。2 000倍苯酚对甲醛测定不产生干扰。与化学滴定法相比,检测限低,试剂用量少。在测定低含量的甲醛时准确度高。适合于水溶性酚醛树脂中游离甲醛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Urea-isobutyraldehyde-formaldehyde (UIF) resin was synthesized from urea, isobutyraldehyde, and formaldehyde using sulfuric acid as a catalyst by one pot method. The effects of molar ratios of isobutyraldehyde to formaldehyde (n(I)/n(F)) and aldehyde to urea (n(A)/n(U)) on the yield, hydroxyl value (vs KOH) and softening point of the resin were investigated. The structure of the resin was characterized by FT-IR, 1H-NMR and 13C-NMR.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molar ratio of urea to isobutyraldehyde to formaldehyde (n(U)/n(I)/n(F)) is 1.0/3.0/3.0, the yield UIF resin is 67.1%, and the softening point and hydroxyl value are 88 °C and 37 mg/g, respectively. The FT-IR, 1H-NMR and 13C-NMR results show that the lactam is formed by aminomethylation from urea, isobutyraldehyde, and formaldehyde. Foundation item: Project(2006A10902001) supported by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n of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Project(2007Z3-D0351) supported by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n of Guangzhou City, China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导了由淀粉液糖与聚乙稀醇(PVA)改性脲醛树脂胶(SUF-1型)组成的复合粘结剂的制备与性能,指出在过硫酸盐——羧甲基纤维素(CMC)催化下,是一种优良的铸造砂型用热固化树脂粘结剂,经实际使用证明,效果良好,最后简要讨论了影响该种粘结剂的粘结性能的诸因素  相似文献   

14.
采用强酸-弱酸-弱碱的合成工艺,通过加大催化剂的用量,分批缓慢加入尿素,提高强酸性介质缩聚时反应物料的摩尔比,使缩聚反应得以在中低温条件下平稳地进行,并添加少量聚乙烯醇作改性剂,制备出了低毒低成本脲醛树脂胶,达到了既节约能源、降低毒性又能提高树脂综合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对织物上甲醛含量的测试方法,我国有两项国家标准,分别规定了游离甲醛和释放甲醛的测试方法。本文通过中国国标的两种甲醛测试方法对抗皱处理后的纯棉织物进行测试,得出两种测试方法的相关关系,蒸汽吸收法测试的甲醛含量远远大于水萃取法测试的游离甲醛含量。随着树脂浓度的增大,游离甲醛和释放甲醛的含量会增大;随着烘焙温度的增加,游离甲醛逐渐增加,释放甲醛含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铸造用改性酚醛树脂,以此作为粘结剂,制备了树脂覆膜砂,并对其各项性能进行检测,检测结果符合ZBG3900-89标准,探讨了影响酚醛树脂及其覆膜砂性能的各项因素。  相似文献   

17.
在对酚醛树脂合成的研究中,讨论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及甲醛与苯酚摩尔比4个因素对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反应时间的增加,催化剂用量增大,树脂的黏度和固含量增加,凝胶时间降低,游离甲醛含量降低;随甲醛与苯酚摩尔比的提高,树脂的黏度和固含量增加,凝胶时间降低,游离甲醛含量升高.酚醛树脂最佳合成条件: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3h,催化剂Ba(OH)2用量8 g,n(甲醛)/n(苯酚)为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