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美国研究人员日前开发出一种新型“自旋极化”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技术,改进后的有机发光二极管与普通发光二极管(LED)相比具有更多优点。  相似文献   

2.
柔性有机发光工极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已激发了许多产品设计者的创造力。它比液晶显示器(LCD)更薄,发光类似于阴极射线管(CRT),利用有机发光二极管有可能开发出全新的便携式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已进入商品化阶段。在市场上可以买到由东京先锋公司(PioneerCorp.)生产的用于汽车立体声收音机面板(automotivestereopanel)的多色无源矩阵显示器。摩托罗拉公司(Motorola)现又推出一种含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的手机。为了满足用户需要,世界上许多科技人员正致力于研究用于高分辨率视频显示的全色无源和有源矩阵式有机发光二极管显…  相似文献   

3.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和无机发光二极管(LED)因其高效率、长寿命以及能够实现非传统光源所能及的创造性发光设计内容的特有形状因素,因此具备对照明产业的革命性潜力。文章是对能够用于固体发光(着重是OLED)的有机和无机发光二极管技术的总览。  相似文献   

4.
柔性有源矩阵OLED显示器:挑战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器件对于柔性显示器的应用是非常有希望的候选资源,因为它们拥有有机薄膜结构和卓越的光学与视频性能.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技术近来的发展对于高性能全彩色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显示器来说是可以看到的,未来面临的挑战还要进行讨论。具体的重点放在技术的组成部分,包括高效磷光OLED技术、柔性显示器的基板和底板、透明复合阴极技术、保形包装和这些设备的柔性测试。最后,我们将描述与LG飞利浦LCD合作的最新型号的产品,构建在非晶硅底板上的4英寸QVGA柔性全彩色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  相似文献   

5.
《现代显示》2012,(2):48-49
NPD DisplaySearch近期发布最新的OLED技术与市场趋势报告(OLED Technology Report)。报告指出,2011年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技术进展快速,而2012年将是许多主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量产技术达到成熟并应用到大型化面板量产的开始。  相似文献   

6.
《电子与电脑》2009,(6):67-67
凌力尔特公司(Linear Technology)推出双通道DC/DC转换器LT3582、LT3582-5和LT3582-12,这些器件提供了很多偏置应用所需的正和负输出,例如有源矩阵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以及CCD(电荷耦合器件)应如有源矩阵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以及CCD(电荷耦合器件)应用。  相似文献   

7.
《电子元器件应用》2006,8(4):136-136
Samsung电子公司推出业界最大的单屏有源矩阵(AM)的21寸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  相似文献   

8.
《电子质量》2010,(10):58-58
半导体照明包括发光二极管(LE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亦称固态照明,是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制作的光源和显示器件,具有耗电量少、寿命长、无污染、色彩丰富、耐震动、可控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最新一期的美国《应用物理杂志》刊登了一项来自中国的最新研究成果——叠层型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 这项成果由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发,是一种光源面积较大的面光源。它利用类似于塑料的碳基有机材料制成了有机发光二极管,其加工简单,成本低。  相似文献   

10.
《光电技术》2008,49(4)
欧司朗(Osram)光电半导体宣布在经过短短两年的研发后,已刷新了暖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实验室记录。本有机发光二极管照明设备(即OLED照明)的光效可达到46流明/瓦,亮度高达1000坎德拉/平方米,寿命更长达5000多个小时,首次实现了OLED两个关键特性的同步提升。  相似文献   

11.
当三星在2005年的SID会展上推出其40英寸AM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视之后,这则预示着对进入此战、最终征服LCD和PDP电视,成为大屏幕FPD(平板显示器)的主流技术发出了万炮齐鸣的信号。在本文中,三星介绍了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技术目前到了什么程度,还需要多长的旅程才能作为竞争者进入市场.  相似文献   

12.
卢有祥 《光电技术》2007,48(2):36-40
如果无定形硅(a-Si)不是制造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之理想材料,为什么有如此多的单位试图使用它?  相似文献   

13.
《光电技术》2010,(1):41-42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的科学家最近以氧化锌(ZnO)/蓝光有机材料复合薄膜,制作出白光发光二极管(LED)。他们利用水热法(hydrothermalmethod),成功地在蓝光有机发光薄膜上成长无机ZnO纳米柱(nanorod)数组。此技术有别于传统LED的外延制作方式,  相似文献   

14.
张凤 《电子器件》1998,21(3):203-212
本文综述了有机电致发光板(EL)的进展,并着重介绍了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研制点矩阵显示器的近况,本文还讨论了有机和无机EL的优缺点,要想和有机EL技术成高信息量彩色平板显示器,尚需解决其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微腔有机发光二极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了由分布布拉格反射镜(DBR)和金属反射镜面形成的微腔结构。利用8-羟基喹啉铝(A1q3)作为电子传输层兼作发光层,TPD作为空穴传导层,了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和微腔有机发光二极管(MOLED)。发现MOLED的光谱工比OLED的窄得多,而光密度则得到了增强,对腔长进行调节,MOLED光谱峰出现移动。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16.
《现代显示》2011,(11):38-38
友达光电于10月20日发布最新世代的移动显示器技术,包括以超硅晶(Hyper LCD)技术研发的4.29英寸qHD高分辨率行动显示器、4.46英寸1mm超窄边框显示器、节能最高达53%的智能型手机显示器、12.3英寸车用显示器以及高穿透率的6英寸透明主动距阵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AMOLED)。这些先进的移动显示器特别适用于手机显示器、12.3英寸车用显示器以及高穿透率的6英寸透明主动距阵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AMOLED)。  相似文献   

17.
《电子与电脑》2011,(11):82-82
康宁宣布开发出商用Corrling Lotus Glass,它是一款具环保及高性能的显示器玻璃以尖端技术制成,能使用于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OLED)和新一代液晶显示器(LCD)上。  相似文献   

18.
以小搏大,至少在MicroEmissive Displays (MED)公司看来是可实现的。MED是一家苏格兰电子公司,断定聚合物有机发光二极管(P-OLED)所具有的特性将在微型显示器领域打开一个巨大的市场。  相似文献   

19.
王鹏 《现代显示》2010,(6):14-19
有源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AMOLED)在显示和照明领域的潜在颠覆性创新优势已经逐渐被人们所认识。预计AMOLED将带来一次产业创新革命。  相似文献   

20.
《光机电信息》2010,27(4):40-40
日本研究人员最近开发出一种新技术,可以将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发光效率提高两倍以上.这将有助于加速OLED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