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川芎嗪对活动期、静止期狼疮肾炎( L N)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 B M C) 白细胞介素12( I L12) 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地塞米松(10 - 5 mol/ L) ,川芎嗪(33 μg/ml) 对 L N 患者 P B M C 培养,以正常人为对照,分别采用 E L I S A 法和半定量 R T P C R 法检测细胞上清液及细胞 I L12 和 I L12 P40 m R N A 表达。结果 L N 活动期、静止期较正常对照组 I L12 蛋白、基因水平明显增高( P < 0 .01) 。地塞米松明显抑制狼疮肾炎 P B M C I L12 表达( P < 0 .01) ,而川芎嗪仅对活动期狼疮肾炎 P B M C I L12 表达抑制明显( P < 0 .05) ,两种药物对正常人对照 I L12 表达无明显抑制作用( P > 0 .05) 。结论 狼疮肾炎 I L12 表达水平增高,这与 P B M C 处于异常活化状态有关;地塞米松、川芎嗪下调狼疮肾炎 I L12 表达,提示它们通过免疫调节直接抑制了活化的狼疮肾炎 P B M C 表达 I L12  相似文献   

2.
尿白介素-8在狼疮性肾炎活动性病变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能准确合理地评估狼疮性肾炎(LN)活动的客观指征。方法采用ELISA夹心法在LN活动期和环磷酰胺(CTX)加激素冲击治疗后8周测定患者晨尿白介素8(IL8)的水平,以治疗稳定期的LN患者作对照。结果发现LN活动期患者尿IL8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期LN患者(3256±1267vs1444±725pg/mg.Cr,P<005);CTX加激素治疗8周后的活动性LN患者,治疗后IL8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1967±904vs3256±1267pg/mg.Cr,P<005),同时狼疮活动的临床症状和生化明显好转。结论提示尿IL8水平与狼疮性肾炎的病变活动密切相关,并可作为LN活动和预后评估的一个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3.
Zheng Q  Tang Z  Xue Q 《中华外科杂志》1998,36(11):687-689
目的研究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与肝细胞癌(HCC)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构建LCID20人肝细胞癌裸鼠转移模型(肝癌转移模型)40例,用PAI1试剂盒和PAI1单抗分别做酶活性检测和免疫组化,观测肝癌转移模型发展过程中PAI1的变化。结果肝癌转移模型从肿瘤发生早期(2周)至晚期(5周),血浆PAI1从62±18Au/ml增至154±07Au/ml,P<005。肿瘤组织中PAI1从04±01Au/mg增至08±03Au/mg;血浆中PAI1改变与肿瘤大小和AFP变化相关(r=09648和r=09544,P<005和P<005)。结论肝癌转移模型肿瘤组织及血浆中PAI1随HCC病程进展逐步升高。PAI1与HCC肿瘤增长和AFP升高有良好的相关性。PAI1与HCC侵袭性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狼疮肾炎(LN)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sIL—10)水平改变与狼疮疾病活动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T)测定38例LN患者和22例健康志愿者sIL-10水平,同时应用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对 LN患者进行疾病活动评分,并对两者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LN患者 sIL- 10水平明显较正常健康对照组高(19.7±7.2 pg/ml vs 12.0±2,9 pg/ml,P<0.05),对SLEDAI与sIL-10水平进行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其相关系数r=0.105,P=0.609(P>0.05),提示LN患者SIL-10水平与疾病活动指数无相关性。结论:LN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异常升高可能是一种内源性的异常而与狼疮疾病活动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小儿肾脏疾病血,尿内皮素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小儿肾脏疾病血、尿内皮素(PET、UET)的水平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同位素放免方法检测了肾病综合征(NS),肾小球肾炎(GN),肾功能衰竭(RF)共72例患儿血及尿中ET,血心钠素(ANP)水平。结果NS,GN,RF三组的PET及UET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尤其RF组(P<005,P<0.01)。ANP值在GN组和RF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8例ARF患儿恢复期血ET水平下降,6例CRF患儿虽经治疗,但血ET水平不降或上升。结论ET在小儿肾脏疾病发病机理及病情进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其值高低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6.
两种钙离子拮抗剂对ESWL时保护肾功能的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避免和减小ESWL对肾功能的损伤,应用两种钙离子拮抗剂(络活喜、硝苯地平)进行研究对照。60例肾盂及输尿管上段结石进行ESWL治疗,随机分为络活喜组,硝苯地平组和对照组,各20例。ESWL前3天分别口服络活喜,硝苯地平;对照组不服用任何药物。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ESWL前后24小时尿α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白蛋白(Alb)、TH糖蛋白(THP)及尿免疫球蛋白(IgG)的变化。ESWL后对照组尿α1MG、β2MG、Alb及IgG分泌量明显高于ESWL前水平(P<0001);尿THP明显低于ESWL前水平(P<0001)。络活喜组尿Alb、IgG比ESWL前增加(P<001,P<005)。硝苯地平组仅尿Alb比ESWL前增加(P<005)。认为两种钙离子拮抗剂对ESWL时肾功能损害均有保护作用,硝苯地平的疗效优于络活喜。  相似文献   

7.
前列腺癌患者血清及尿液唾液酸测定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观察前列腺癌患者血唾液酸(SA)与病情、疗效及血清PSA的关系,按血PSA高低将病人分为3组:A组(治疗前,17例)血PSA≥50μg/L,707%为临床C、D1、D2期,病情进展,前列腺症状或骨痛明显。B组(治疗前,6例)血PSA8~37μg/L,临床分期为C、D期,占50%。C组(治疗后,8例)血PSA<4μg/L,除临床C期1例,余均为临床B期术后,病愈或明显好转。血SA均值,A组为308mmol/L,大于B组281mmol/L及C组214mmol/L;A、C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尿SA结果同血SA,P<005。此外,血PSA与血SA(或尿SA)密切相关,P<001。同为阳性(或阴性)一致率血SAPSA为816%,尿SAPSA为722%。本实验所用“一步法”简便快速,血SA敏感性1000%,特异性781%,不需进口试剂或设备,有助于前列腺癌的检出与病情疗效追踪观察。  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肾小球肾炎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肾小球肾炎,尤其是与IgA肾病(IgAN)、狼疮肾炎(LN)间的关系,并初步观察α干扰素(αIFN)对成人乙肝相关性肾炎(HBVGN)的疗效。方法对157例肾活检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肾组织中HBAg,配对比较32例IgAN,30例LN中HBAg阳性组与阴性组肾组织病理改变,和42例GN中HBcAg阳性组与阴性组对激素治疗的反应,并随访3例HBVGN经αIFN治疗的临床演变。结果IgAN中HBcAg阳性组肾小管及间质病变程度均较阴性组严重(P<005);LN中HBcAg阳性组肾小球硬化及间质炎症程度较阴性组显著(P<005);HBcAg阳性组对激素治疗的反应较阴性组差(P<005);3例HBVGN经αIFN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结论肾小球肾炎部分病例起病与HBV感染有关,IgAN、LN与HBV感染有相关性,αIFN对成人HBVGN可能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血清可溶性HLAI类抗原(sHLAI) 与肾移植受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及感染的关系。 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法动态监测36 例肾移植受者sHLAI水平。 结果 尿毒症组sHLAI水平为(2-94±0-34)μ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76±0-33)μg/L(P< 0-05) 。移植后功能稳定组sHLA降至(0-63±0-31 )μg/L,显著低于尿毒症组( P<0-05)。sHLAI在发生排斥反应前3 天及感染后5~7 天显著升高。 结论 sHLAI可作为监测肾移植受者急性排斥反应和感染的参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白介素1β(IL1β)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纤维蛋白溶解酶原(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影响。方法应用Northern杂交检测体外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在IL1β刺激后PAI1和FN的mRNA表达,采用纤维蛋白平板法检测系膜细胞培养上清中PAI1的活性,利用ELISA法检测FN的水平。结果IL1β刺激组系膜细胞PAI1和FNmRNA的表达显著增高(与对照组比,P<005),细胞培养上清中PAI1的活性和FN的水平亦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P<001)。结论IL1β可以上调系膜细胞PAI1和FN蛋白质及mRNA的表达,提示IL1β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外基质降解和增加细胞外基质合成而导致细胞外基质的积聚。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14.
15.
Operations were performed on 48 patients with aneurysms of the thoracic aorta, one of them had a rupture of aneurysm of the noncoronary sinus followed by the formation of a fistula between the aorta and the right atrium. The fistula was ligated by an access through the right atrium with good nearest and long-term results.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