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翟裕生 《地质学报》2014,88(12):2151-2152
年已中寿,仍在著书立说的专家院士,不乏其人;年已耄耋,仍在为地勘事业的发展向国家领导人建言献策,已不多见;年已杖朝,却仍然攀高山、下矿井并亲自成功布钻见矿的资深总工程师,实属罕见.陈毓川院士,八十华诞,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不但学思缜密地在探究地质科学的奥秘,身手矫健地活跃在地质找矿的第一线,而且,仍在积极谋划和推动我国地勘事业跨越式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林高钰 《地质科学》2007,42(3):623-624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陈梦熊教授,水文地质学家。1917年10月12日生于南京,1942年昆明西南联大地质系毕业,同年考入原中央地质调查所,在西北地区进行地质矿产调查。1945-1950年,在黄汲清先生领导下,参加1:3,000,000和1:1,000,000中国地质图的编图工作。上世纪50年代起投身水文地质事业,组织完成全国水文地质普查,其科技成就与学术贡献涉及水文地质学的各个领域,是我国水文地质学科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今年正逢他从事地质工作65周年,又喜逢90寿辰,可喜可贺!  相似文献   

4.
张洪涛 《矿床地质》2004,23(2):129-130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裴荣富是国内外著名的地质学家,也是蜚声地学界的教育家,近几十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地学硕士13名、博士11名和博士后3名。上个世纪80年代笔者荣幸地被录取为裴先生的博士生,在他的教诲下完成了3年的学业,获得了理学博士学位,并在裴先生的指  相似文献   

5.
《矿床地质》2001,20(4):297-300
宋叔和院士于 1978年奉调至原地质部矿床地质研究所。在第一次与全所职工见面的大会上 ,他便向大家提出了矿床所的任务 :研究我国已知矿产资源形成的地质条件、成矿理论、普查方向和新技术新方法在矿床预测中的应用。他举止平平 ,不善言辞 ,但真诚坦直、平易近人。多年来 ,他与所内同仁亲切共处 ,相濡以沫 ,没有一点官气、傲气和霸气。他强调务实而不发空想 ,为人师表 ,从点滴做起。就拿发表论文来说吧。在一般情况下 ,人们总愿意在相关专业的核心期刊上发表自己的论文。然而 ,除非特殊约稿 ,宋先生的论文都在矿床地质研究所所刊上发表 ,以…  相似文献   

6.
钟自然 《矿床地质》2013,32(4):657-660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裴荣富先生是享誉中外的著名矿床学家和勘查地质学家.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他曾任地质矿产部矿床地质研究所所长、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兼矿产勘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际矿床成因协会(IACOD)主席,现为世界地质图委员会(CGMW)"全球大型、超大型矿床成矿图(1∶25000 000)"、"世界海洋矿产资源图(1∶25 000 000)"和"亚洲成矿图(1∶10 000 000)"项目首席科学家.裴先生几十年来为国家培养了20名硕士和21名博士,指导博士后5名.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我荣幸地成为裴先生的硕士与博士生.在他的悉心指导下,无论是治学还是做人,都受益匪浅.毕业之后,我从事地质和矿产资源管理工作,始终得到裴先生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在裴先生从事地质工作70周年暨90华诞之际,我作为他的学生,怀着激动和感恩的心情撰写此文,以表达对恩师的由衷敬意与拳拳之心.  相似文献   

7.
值此翟裕生院士从事地质工作60周年,又逢他八十华诞之际,作为他的学生,我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为<矿床地质>"祝贺翟裕生院士从事地质工作60周年"论文专辑作序.  相似文献   

8.
廖莉萍 《贵州地质》2013,(4):321-324
简要叙述了老一辈地质学家、贵州省地矿局原副总工程师廖士范先生在我国,特别是在贵州地质事业发展中的主要贡献.缅怀了他坚持真理、敢讲真话的人格风貌,以及执着地质、勤于著述的学者风范,表达了贵州地质后学对他的敬佩、景仰和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9.
身材魁梧却和蔼可亲,学识渊博且诲人不倦,这是他给人的共同印象。童颜鹤发的他,如今依然行走在恋恋不舍的八闽大地上,寻找开启地下宝藏大门的金钥匙;年近八旬的他,青春依旧,矢志不渝,决心为祖国的煤田地质事业奋斗终生。  相似文献   

10.
张洪涛 《矿床地质》2004,23(2):129-130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裴荣富是国内外著名的地质学家,也是蜚声地学界的教育家,近几十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地学硕士13名、博士11名和博士后3名.上个世纪80年代笔者荣幸地被录取为裴先生的博士生,在他的教诲下完成了3年的学业,获得了理学博士学位,并在裴先生的指导下从事了多项研究工作.之后虽离开了矿产资源研究所,但始终得到他的关心和帮助.今年适逢裴先生从事地质工作60周年,矿产资源研究所特地组织出版学术专辑以示祝贺,众弟子无不踊跃.前几天矿产资源研究所点名,要笔者为专辑写一前言,笔者仅以国内弟子们中年龄最大者,愿代表众弟子们写此文,谨此表示对恩师的崇敬和感激.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质科学院共同主办的“庆祝郭文魁院士、宋叔和院士诞辰80周年暨从事地质工作60周年庆祝会”于1995年7月3日在北京召开。国家科委、地质矿产部、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等数10个单位的代表到会祝贺。 郭文魁院士、宋叔和院士都是我国著名的矿床地质学家。几十年来,他们的足迹遍布祖国的山山水水,在他们的身后留下了铜官山、白银厂等著名的矿山,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提供所需的矿产资源和探索矿床的形成规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郭文魁、宋叔和先生曾先后出任中国  相似文献   

12.
《地球科学》2020,45(7):3-4
正李廷栋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区域地质学家和地质编图专家,他长期从事区域地质调查研究和地质编图工作,是我国这一领域的奠基人之一,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地质编图和地质制图的学科发展,并把我国地质制图提高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李廷栋院士从事地质事业70年暨90华诞之际,我们出版本专辑,向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以此表达他的同行、同事和学生们对他的敬仰和感激之情,祝先生身体康健、万事顺遂!  相似文献   

13.
正杨振升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构造地质学家,是变质岩区区域地质调查研究理论与实践的专家。他为推动我国区域地质调查和前寒武纪构造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杨先生1952年进入刚刚成立的东北地质学院学习,1956年毕业留校,同时作为第一届副博士研究生师从喻德渊教授,并受当时苏联专家的指导。毕业后一直在长春地  相似文献   

14.
陆松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原地质矿产部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研究员,中共党员,曾任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所长.1940年出生于江苏省镇江市.196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后就职于中国地质科学院,在王曰伦先生指导下从事前寒武纪地质研究.1965年随同王曰伦院士调至当时的地质部华北地质研究所(即后来的地质矿产部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现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60多年来一直从事前寒武纪地质调查和研究工作,先后担任过国际地层委员会前寒武纪地层分会投票委员、国际冈瓦纳研究会顾问、中国地质学会前寒武纪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和中国地层委员会前寒武纪地层分会主席等学术职务.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同年被天津市科委授予"元古宙地层及冰碛岩专家"称号,2005年1月被中国科协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的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5.
沈保丰研究员是我国著名的前寒武纪矿床专家,今年是他的70寿辰,从事地质工作50年,我们怀着十分喜悦的心情,向他表示热烈祝贺和崇高的敬意.他1959年毕业于前苏联顿涅斯工学院地质系,历任山西大学地质地理系主任助理,地质部华北地质科学研究所铁矿研究队技术负责,地质矿产部(现国土资源部)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矿矿床室副主任、所长、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前寒武纪研究进展>主编等.  相似文献   

16.
17.
正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沈其韩先生是著名的地质学家。沈先生长期致力于前寒武纪地质、变质地质学和矿产勘查研究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学问、学识、学养广为业界所赞誉。先生虽已过鲐背之年有六,仍勤于工作,笔耕不缀,亲历亲为指导第二代全国变质地质图的编制,对我国前寒武纪地质、变质作用与地壳演化等方面进行研究总结,不断有诸多重要成果问世,其成就令人敬仰,其精神令人敬佩。  相似文献   

18.
翟明国 《岩石学报》2021,37(1):I0001-I0001
似乎还是在不久前,我应中国地质科学院同行的邀请,为庆贺沈其韩先生96华诞在《岩石学报》出一个学术专辑并做序.时间如梭,转瞬就过去了,《岩石学报》又将为沈先生百岁盛典和从事地质工作80周年再出专辑,实在是令人鼓舞和喜庆之事,既为沈先生有如此康健之福,又为前寒武纪地质和变质地质学传承有靠,这个专辑的出版都是一件有意义的大事...  相似文献   

19.
王剑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10,30(3):F0002-F0002,I0001
金秋时节,喜逢刘宝珺先生八十华诞。虽耄耋之年,先生依然精神饱满,思维敏捷,风趣幽默,心态平和;虽耄耋之年,先生依然枥骥千里,身体力行,躬身项目研究,关注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白瑾,研究员,中共党员,九三学社社员,我国著名构造地质学家、前寒武纪地质学家.1926年10月25日(农历)出生于内蒙古五原县.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后先后到山西省工业厅工矿研究所、山西省地质局中条山地质队(214队)从事中条山铜矿普查评价和勘探工作,曾任中条山地质大队技术负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