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生儿糖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糖尿病有新生儿暂时性糖尿病(TNDM)和新生儿永久性糖尿病(PNDM)两种临床类型,不具有在幼年发病的1型糖尿病中典型的人白细胞抗原类型,也未找到自身免疫学异常指标,均能在生后第一天作出诊断,中位数分别为6d及27d,需胰岛素治疗。TNDM是由于6号染色体异常使父源基因不适当表达,导致胰腺β细胞发育成熟迟缓,并能据此与PNDM相鉴别,但在青春期易复发。PNDM可能为基因突变致胰岛发育不全引起。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糖尿病是一种单基因突变导致的特殊类型糖尿病,通常指出生后6个月内出现高血糖症。随着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近年来亦有出生6个月后发病的患儿经基因检测被确诊为新生儿糖尿病的报道。根据其病程中有无自发缓解倾向可分为暂时性新生儿糖尿病(transient neonatal diabetes mellitus,TNDM)和永久性新生儿糖尿病(permanent neonatal diabetes mellitus,PNDM)。新生儿糖尿病中约45%为TNDM,45%为PNDM,还有10%以临床综合征或胰腺发育不全的形式出现心。关于新生儿糖尿病的流行病学数据基本来自欧美国家人群,总体患病率约1:160000_1J。我国1986年报道了第1例新生儿糖尿病,截至2010年,一共有40例新生儿糖尿病的相关报道。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糖尿病(NDM)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糖尿病,分为暂时性新生儿糖尿病(TNDM)和永久性新生儿糖尿病(PNDM)两种临床类型.过去NDM一直被误诊为1型糖尿病,终身给予胰岛素治疗.新近NDM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特殊基因突变类型正逐渐得以鉴定明确.对于某些基因突变如KCNJ11或ABCC8基因杂合子激活突变导致的NDM患者,胰岛素治疗并不是最佳选择,口服降糖药物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并改善其相应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糖尿病(简称NDM)是一种异质性的单基因的遗传病,有很大的几率被误诊成1型糖尿病。由临床表现的各异,可以将NDM归类为两种,一种是暂时性新生儿糖尿病,英文名为TNDM;另一种为永久性新生儿糖尿病,英文名为PNDM。该文针对新生糖尿病的类型做了阐述,病对其发病机制和识别,治疗进展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13例新生儿糖尿病(NDM)的临床及随访资料,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1年7月至2012年6月北京儿童医院诊治的13例NDM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临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NDM的诊断时间为生后12 d~5个月,中位诊断时间为生后3个月.小于胎龄儿(SGA)7例.发热感染为首发症状者8例,尿液黏滞起病者2例,纳差、哭闹为首发症状者1例,反应差起病者1例,单纯抽搐起病者1例.全组4例伴抽搐.合并糖尿病酮症(DK)者4例,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者6例.诊断时平均糖化血红蛋白为10.0% (7.4% ~14.2%).急性期均采用胰岛素治疗,剂量为1.0~1.2 U·kg-1·d-1,血糖控制均较好.随访至今(最短6个月,最长11年).除1例失访未进行分型外,4例为暂时性NDM(TNDM),于诊断后2周~3个月缓解;8例为永久性NDM(PNDM),其中1例Wolcott-Rallison综合征.PNDM中6例曾试用格列本脲治疗,1例有效,3例无效停用,2例因胃肠道反应停用.2例PNDM死亡,其中1例合并严重的智力、体力发育迟缓,诊断为发育迟缓、癫痫和新生儿糖尿病综合征(DEND),一直口服格列本脲治疗,于2.5岁时因感染诱发DKA死亡.另1例死于肝肾功能衰竭.所有PNDM随访时血糖控制均较好,7例有糖化血红蛋白值,中位数为6.7%(4.8%~7.0%).结论 NDM起病时症状不典型,临床易漏诊.近31%为暂时性,可自行缓解.胰岛素治疗均有效,血糖较易控制.婴幼儿对格列本脲耐受差,需要针对性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永久性新生儿糖尿病患儿(PNDM)的临床特点,加强对该病的认识并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7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30例PNDM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起病特点、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治疗反应及随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0例PNDM患儿中出生体重异常(包括低出生体重和巨大儿)者7例(23.3%);表现为酮症起病者25例(83.3%);空腹C肽及胰岛素水平降低者19例(63.3%);5例(16.6%)伴神经系统异常(包括肌力差、语言发育差、癫痫及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异常)但预后良好;3例(10.0%)伴腹部发育异常(腹部超声结果)。26例应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控制血糖,4例由胰岛素成功转换为格列本脲口服治疗。全部患者血糖控制良好。结论30例永久性新生儿糖尿病患儿多以酮症起病,大多伴空腹C肽及胰岛素水平下降,部分伴其他系统发育异常。多数患儿需用胰岛素治疗,部分患儿可由胰岛素成功转换为磺脲类口服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妊娠糖尿病产妇分娩后的新生儿血糖变化,总结喂养方式。方法择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期间于该院收治的97例妊娠糖尿病产妇分娩的新生儿作为探究组,择取同期健康孕妇分娩的97名新生儿作为研究参照组,探究组新生儿根据血糖监测水平进行喂养,监测两组新生儿血糖变化。结果探究组新生儿出生后30 min低血糖发生率为30.93%,远高于参照组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6 h探究组新生儿喂养后血糖水平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病产妇分娩的新生儿低血糖风险较高,需要密切检测血糖水平并采取合理喂养将其血糖水平纠正至正常范围内,保障新生儿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母婴同室的护理效果。方法把该院所接生的60例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新生儿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观察组的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进行母婴同室护理,对对照组的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进行母婴不同室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的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要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进行母婴同室护理能够有效的减少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保证新生儿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发现了数种永久性新生儿糖尿病(PNDM)的致病基因,阐明了该病的发病机制.例如,PNDM的两种类型分别与KCNJ11和ABCC8两个基因有关,它们分别编码β细胞ATP敏感性钾通道的两个亚基:Kir6.2和SUR1.大多数突变系首次报道.这些发现使大多数携带KCNJ11和ABCC8突变的患者成功地停用胰岛素而改为磺脲类药物治疗.血糖和HbA1C测定表明,改用磺脲类后血糖控制改善,且至少可维持数年.有意义的是,尽管HbA1C大幅下降,但没有发生严重低血糖,数例Kir6.2 PNDM患者的持续血糖监测(CGMS)记录显示其血糖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PNDM患者为控制血糖所需的的磺脲类剂量通常高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正常用量.从婴幼儿到50~60岁,各种不同年龄的患者都开始用口服降糖药治疗;但与成年人相比,磺脲类对儿童和青少年患者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该院2012年3月—2014年6月期间收集妊娠期糖尿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非妊娠期糖尿病9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产妇所分娩新生儿的结局。结果 GDM组分娩的新生儿剖宫产娩出率、巨大儿、早产儿、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窒息、RDS、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妊娠糖尿病对于新生儿有较大危害。结论应注意孕早期血糖筛查及控制妊娠期糖尿病非常重要,以力争减少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是指出生一个月以内的孩子。从满月到一岁则称婴儿期。而在出生6个月以内被确诊的糖尿病均可能为新生儿糖尿病。这是因为出生后即患糖尿病的孩子在病初糖尿病的症状可不太明显,往往在生后3~6个月才出现尿糖阳性和多尿、脱水、生长不良或酮症酸中毒等临床症状。因此新生儿糖尿病大多在出生2个月后才被确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选取基因检测为KCNJ11基因R201位点突变的3例永久性新生儿糖尿病(PNDM)患儿,分析其临床表现并随访格列本脲疗效,介绍临床资料及随访治疗效果。KCNJ11基因R201突变可导致PNDM发生,早期遗传学基因检测有助于指导治疗,格列本脲治疗安全有效,可减少每日注射Ins的痛苦。本报告总结3例KCNJ11 R201突变PNDM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长期随访效果,以提高临床认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与新生儿低血糖和黄疸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8月期间在笔者医院住院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共106例,同时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新生儿10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同期分娩的体检正常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快速血糖测定仪测定新生儿血糖,采用经皮胆红素测定仪测定新生儿黄疸。结果 GDM组和对照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24.5%和14.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和对照组新生儿黄疸发生率分别为20.8%和6.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是造成新生儿低血糖和黄疸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母亲妊娠期糖尿病对急诊剖宫产和新生儿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02例糖尿病母亲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102例健康孕妇的新生儿进行对比。结果糖尿病母亲所生新生儿的急诊剖宫产率、新生儿低血糖、巨大儿、窒息发病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是急诊剖宫产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了新生儿的质量,应当加强孕期监测,及时诊断和控制血糖水平,以提高新生儿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低血糖的护理干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为2020年7月—2022年7月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高危新生儿100例,依据不同护理方式划分成观察组(预防性护理)及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0例。对比患儿的低血糖发生率、遵医行为、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新生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2例(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例(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家长对疾病护理的总满意率49例(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例(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感染、新生儿黄疸等发生率1例(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例(2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疾病监测、合理饮食、定期复查、正确用药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通过采用预防性护理的方式,能够改善患儿家长的遵医行为和疾病预后,降低并发症和低血糖的发生率,提升新生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新生儿低血糖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00例GDM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新生儿出生后血糖水平、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新生儿出生后1、2、3 h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为6.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满意率达到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新生低血糖中应用能够提高新生儿血糖水平,减少低血糖发生率,提高新生儿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暂时性新生儿糖尿病(TNDM)患儿的临床特征,观察其诊疗过程及预后。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4年7月该院收治的3例TNDM患儿,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历资料,诊疗后进行随访观察。结果该组患儿经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后结合临床表现得到最终确诊,经胰岛素、格列苯脲治疗病情均得到缓解,随访期间未出现高血糖情况,预后良好。结论针对疑似TNDM患儿要结合其临床特征尽早确诊,积极采用胰岛素和格列苯脲进行治疗,同时加强后期随访,防止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通过研究新生儿糖尿病在治疗中应用磺脲类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选取该院在2007年6月—2013年6月进行糖尿病治疗的24例新生儿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例,对照组中的新生儿患者进行胰岛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口服格列苯尿并逐渐减少胰岛素的用量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这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表现。结果观察组中新生儿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的疗效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新生儿糖尿病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应用磺脲类药物进行治疗的效果具有明显疗效性,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9.
关于特殊人群的血糖控制 在糖尿病诊断之后妊娠者为糖尿病合并妊娠,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生或发现的糖耐量减低(IGT)或糖尿病称为妊娠期糖尿病(GDM)。不管是哪一种状况,均可造成不良的妊娠结局。妊娠期间的高血糖主要危害为:包括本次妊娠的围产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母亲发展为2型糖尿病,胎儿在宫内发育异常,新生儿畸形、巨大胎儿和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对新生儿血糖、体重和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6月该院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64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分娩的正常孕妇64名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的新生儿血糖浓度和体重,同时对新生儿进行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出生时血糖和出生后2 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低血糖、巨大儿和窒息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对新生儿血糖、体重和Apgar评分有影响,应加强孕期监测治疗以降低新生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