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术后基础和心理综合护理的资料.结果 28例患者经科学系统护理,术后功能恢复良好,均未见并发症发生.结论 加强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对56例病人在术前注重心理及常规护理;术后预防并发症.结果:56例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有效减少并发症,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手术后的护理,促进病人平日康复.方法:对49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进行规范管理.术前做好心理护理,进行一对一指导训练,术后做好病情观察及并发症的预防,教会患者康复训练的方法.结果:本组49理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生活质量改善,无1例并发症发生,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全膝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时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对30例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整体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患者均能完成康复治疗。15 d后膝关节屈曲均>90°。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关节屈伸活动范围3°~110°。优良率达98%,无l例发生感染。结论对全膝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围术期整体护理,可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总结了对189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主内容是:做好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调整心理状态以适应手术,指导功能锻炼为术后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术后注意生命体征的观察,做好患肢的护理,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减轻各种术后并发症,帮助患者进行正确有效的功能锻炼。结果:189例患者术后3~5d均开始下床活动,所有患肢都获得屈膝90。以上的关节活动度。结论:严格而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才能确保手术成功以及膝关节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整体护理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3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实施严密观察病情,科学评估,引流管护理、术后并发症观察及护理等整体护理干预。结果本组3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均获随访12~24个月,术后无感染、早期脱位、松动等并发症,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实施科学、全面的整体护理措施,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关节功能良好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护理体会。方法对36例实施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实施心理护理、早期功能锻炼等康复护理措施。结果本组3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及康复护理措施,并均获随访1a,按HSS评分,优良率94.44%(34/36)。结论对实施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施科学康复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我院26例施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的术前护理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等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26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和康复训练后效果满意,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治疗髋关节疾患的有效的治疗方法,围术期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正确的康复指导,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手术的成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4):2303-2304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快优康复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应用的意义。[方法]2011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股骨颈骨折患者93例,男33例,女60例;年龄55~90岁,平均(73±5.6)岁,在硬膜外麻醉或全麻下,行后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围手术期采用快优康复护理程序,包括术前宣教、术前功能训炼及术后康复程序。[结果]所有患者在术后6周内无皮肤坏死、深静脉血栓、切口感染并发症。术后初次扶拐下床活动时间为2.8 d,末次随访Harris评分(85±7.6)分,较术前(48±11.7)分明显改善。[结论]后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围手术期快优康复护理大大加快了患者康复进程,减少了术后并发症,达到了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老年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接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46例老年患者围术期实施心理干预、康复训练指导、并发症的预防与观察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 46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切口愈合良好,住院时间15~22 d,平均19. 29 d。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8~12个月,未出现感染、早期脱位、内固定物松动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患者膝关节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加强老年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心理干预、康复训练指导和并发症的预防等综合护理,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术后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1例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有效预防并发症、促进术后功能恢复。方法对2008年4月1例行双侧全髋关节同期置换术的患者进行认真的术前准备,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做好活动指导,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以便达到手术的预期效果。结果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恢复快,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认为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护理是手术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5例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给予术前心理疏导,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并发症的预防及规范康复指导等围手术期系统护理措施。结果25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未发生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并顺利出院。术后随访6~12个月,末次随访依据Harris评分,优良率为94.29%(33/35)。结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同时,围术期精心做好系统化护理措施,可提高其手术治疗依从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3.
一期双膝关节与单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并发症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比较一期双膝关节与单膝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并发症.方法 1996年10月至2006年10月,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497例,男112例,女385例;年龄24~86岁,平均66岁;行一期双膝关节置换术171例,单膝关节置换术32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合并症、围手术期并发症等.结果 两组患者平均年龄、性别比例及术前合并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一期双膝关节置换术后平均出血量为1050.90 ml(963.36~1138.44 ml),输血量为400~2800 ml;单膝关节置换术后平均出血量为466.75 ml(444.85~488.65 ml),输血量为0~1200 ml.一期双膝关节置换术与单膝关节置换术后出血量及输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发生率、消化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浅表伤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及术后2年深部感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期双膝关节置换术与单膝关节置换术相比,术后心血管系统并发症(P=0.0003)及神经系统并发症(P=0.0356)的发生率增高.结论 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积极治疗术前合并症,对降低一期双膝关节置换术的风险至关重要.当患者术前存在心脑血管合并症时,应避免采用一期双膝关节置换术.对于存在高风险的患者,术前应向其充分交待手术风险及术中有临时决定改为分期手术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综合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46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围术期实施心理调节、康复锻炼、疼痛干预和出院指导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本组46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并顺利出院。出院后均获随访6~8个月,随访期间未发生假体脱位及松动等并发症,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进行围术期综合护理,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加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提高术后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整体护理效果。方法对46例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围术期间实施术前心理疏导、术后疼痛干预、康复功能锻炼指导、并发症的预防与观察等整体护理措施。结果 46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仅出现1例呼吸道感染,无压疮、下肢深静血栓形成等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时间7~14 d,平均8.60 d。随访6~8个月,未发生关节僵硬、髋关节脱位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患髋Harris评分显著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多为老年人,实施围手术期整体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肩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及术后康复锻炼的措施。方法:对施行肩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制定详尽合理的围手术期护理及术后康复锻炼并实施。结果:21例施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的患者通过系统化的康复训练取的了满意效果。结论: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及术后康复训练能减轻肩关节疼痛,最大限度恢复关节的功能活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全髋置换术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对58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所采取的有效的心理护理、规范的皮肤准备,术前肢体功能训练以及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并发症的预防,术后康复训练等护理措施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组58例,57例术后恢复快,效果满意,无并发症发生。仅1例由于过度屈髋,发生了髋关节脱位,及时在麻醉下手法复位治愈。本组病人均在2~3周康复出院。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成功与围术期高质量护理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理论和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 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实施围手术期心理护理 ,从患者正性情绪表现、术后活动与饮食的恢复、平均住院天数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围手术期正性情绪表现为 ( 3 .76± 1.3 9)、术后活动与饮食的恢复为 ( 4 .69±1.86)、平均住院天数为 ( 16.89± 1.77)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围手术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心理障碍 ,促进其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膝关节强直患者行初次膝关节表面置换围手术期护理经验及康复训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膝关节强直患者行膝关节表面置换的临床资料,对比其与普通患者行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护理要求的区别,总结其康复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未发生任何并发症;随访时间5~15个月,平均10个月,所有患者截骨处平均5个月愈合;末次随访关节平均屈曲95°(60°~110°)。VAS评分由术前平均5.5分(4~8分)降低至术后平均2分(0~4分)。结论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可以明显缓解膝关节强直患者的疼痛,恢复关节活动度,达到生活基本自理。加强膝关节强直患者行膝关节表面置换的围术期护理及康复锻炼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对42例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42例老年患者,实施完善术前准备,积极开展心理疏导,加强术后体位、疼痛护理,科学进行功能锻炼等围术期护理措施。结果 42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出现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经对症处理后痊愈。未出现压疮等护理相关并发症。随访12个月,未发生人工髋关节脱位、假体脱出等并发症。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围术期实施规范、科学的护理,是提高和巩固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及促进其早期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