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返回式卫星由于在轨时间短,理论上的全球覆盖可能会出现有些地区没有拍摄到,或者拍摄到了但是存在被云层覆盖的情况,为了充分发挥卫星资料的作用,分析卫星的拍摄情况,为卫星摄影轨道设计提供依据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就返回式卫星摄影覆盖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重力卫星主要有效载荷指标分析与确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介绍重力卫星发展计划的基础上 ,研究讨论了重力卫星上的主要有效载荷。从重力测量的基本原理出发 ,推导了卫星轨道高度、有效荷载的精度需求、所能恢复的重力场最大空间分辨率和相应重力场参数精度之间粗略的函数关系。最后利用推导的公式计算了CHAMP、GRACE、GOCE卫星上几种主要测量有效载荷的指标 ,并将推得的指标与CHAMP、GRACE、GOCE卫星设计的指标进行了比较 ,得出了两种指标在量级上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4.
中国区域SST卫星重力场模型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最新SST地球重力场模型EIGEN_GRACE02S、GGM02S和EGM96模型在中国区域与WDM94模型重力异常残差的差异,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分布,研究新一代卫星重力方法对于提高区域重力场模型精度的潜力以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证明,卫星跟踪卫星方法对于现有模型中低阶部分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最新的卫星跟踪卫星(satellite—to—satellite tracking,SST)地球重力场模型EIGEN系列和GGM系列在欧洲大陆部分与GPM98C模型重力场异常残差的差异,研究了新一代卫星重力方法对于提高区域重力场模型精度的潜力以及存在的问题。比较结果说明,SST重力场模型的较高阶部分精度不理想,而在中低阶部分,SST模型表现出在原有经典重力场模型中并未包含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本文推证了利用SPOT卫星图像辅助数据计算观察角β和卫星到景像中心距离D的计算公式,并根据SPOT卫星资料验证和分析了该公式的正确性及其精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叙述了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的构成与主要设备、近年来的功能扩充与系统更新以及今后几年内的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8.
9.
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的卫星星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讨论了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卫星星座中所用卫星轨道类型。重点讨论了卫星定轨精度、卫星利用率等问题,比较了它们在区域卫星导航系统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自然资源卫星观测应用体系逐步完善,卫星数据获取能力大幅提升,自然资源省级卫星中心已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分析了卫星遥感和省卫星中心建设现状;结合省卫星中心的主要任务,提出了新时期卫星中心的发展思路和方法,有利于省卫星中心更好地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自然资源管理,服务于政府部门以及相关行业领域.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以来,遥感测绘卫星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在测绘领域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传统军事测绘的面貌。本文主要研究各军事强国遥感测绘卫星发展的现状,分别从高分辨率测绘卫星、雷达测绘卫星、重力测量卫星、雷达测高卫星以及地磁测量卫星进行分析比较,并总结其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我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趋势,分析了中国区域布站对全球星座的可见性,计算了导航卫星相对中国区域的不可见弧段长度,估算了不可见时段卫星轨道、钟差的外推精度损失及对系统定位精度的影响,探讨了几种解决区域布站跟踪弧度不足的途径,为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发展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14.
童仁 《中国测绘》2006,(4):13-13
根据中国科学院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和日本遥感技术中心6月20日在京签署的协议.该站作为全球第一个日本以外的机构.获得日本ALOS卫星数据的分发授权。我国遥感数据用户有望于今年10月开始获得这一技术先进的遥感卫星的数据。  相似文献   

15.
1 引言卫星定位应用系统经过世界各国近十年的研究开发,技术日臻成熟,产品多种多样,向着智能化、小型化的方向发展。应用范围涉及交通、通信、测绘、导航、导游、制导、农业耕作、电力控制等。卫星定位应用系统正在成为国家基础信息设施的组成部分,并且已进入消费电子领域。信息产业部为了推动卫星定位应用扩大规模形成产业,最近成立了卫星定位应用系统标准工作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论述印度1995年底以来遥感卫星发射和应用的情况,提出了到2005年的连续性十年规划和任务为完成任务而采取的战略措施,同时,对未来的卫星功能及人类需求进行了全面分析和展望,并分析由此而带来的对应用领域的拓展。  相似文献   

17.
GPS卫星定位技术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0年5月1日下午,美国政府发布政府文告,宣布自2000年5月1日午夜开始取消SA政策,正式结束实行了10年之久的人为降低GPS精度的歧视性政策。文告中承诺,为促进民用、商用、科技进步,美国政府继续向全球免费提供GPS信号服务,继续承诺在民用上实现GPS现代化,并增加两个频率,这些卫星(18颗)已待发射或正在生产之  相似文献   

18.
卫星跟踪卫星技术的进展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卫星跟踪卫星技术被认为是 2 1世纪初最有价值和应用前景的高效重力探测技术 ,旨在测定中长波重力场的精细结构及时间相依变化。本文首先简要阐述卫星跟踪卫星技术的发展背景及概况 ,其次介绍目前已经实施和将要实施的卫星跟踪卫星计划 CHAMP和 GRACE的进展情况 ,最后讨论该技术在精化地球重力场和研究相关地学问题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利用SLR和伪距资料确定导航卫星钟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了综合利用SLR和GPS伪距资料测定导航卫星钟差的方法,采用2002年10月的SLR和伪距实测数据计算了GPS 35卫星的钟差,并对GPS 35卫星的钟差进行了预报,为了验证计算结果的精度,将本文计算的卫星钟差与IGS精密钟差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分析发现:综合利用SLR和伪距资料测定的导航卫星钟差精度优于3 ns,测定的导航卫星钟差与实际卫星钟差不存在系统差;导航卫星钟差的预报精度与计算卫星钟速的时间跨度有关;可以分离卫星坐标和卫星钟差之间的相互影响,便于对卫星钟差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彭富清  张瑞华 《测绘学报》2003,32(2):108-113
卫星重力技术的进步为建立高精度的全球重力场模型提供了可能,该技术包括卫星测高、卫星重力梯度和卫星跟踪卫星等。而在建立扰动场模型的过程中一般要采用移去—恢复技术,该技术的核心是从已知的重力数据中减去根据参考重力场模型计算的扰动场元,并在最后的成果中加入移去部分对应的扰动场元。但在移去、恢复的过程中往往利用扰动场元在格网中心点的值乘以菜平滑因子代替扰动场元在该格网上的平均值,不可避免地引入了系统误差。从勒让德微分方程和勒让德函数的定义出发,详细研究了利用重力场模型计算扰动场元在格网上的平均值的方法,该方法在利用卫星测高资料反演海域重力异常中的应用表明,重力异常的精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