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对诗歌的意象进行简要的论述,并说明了只有在译作中传达出原诗的意象,才能译出原诗的意境.以庞德及其译作为例,介绍翻译诗歌意象的策略是在理解原诗的基础上而不受原诗字面意义的约束进行诗歌再创作.  相似文献   

2.
以王夫之的美学思想为纲,据其对诗词意象的美学定义及概括的四种特点,即整体性、真实性、多义性和独创性,结合具体译例分析译者是如何在译入语中塑造原作的意象。最后认为诗词意象的整体性是解决如何译问题的关键,真实性为诗词意象的可译性保驾护航,多义性确定译作中应呈现的诗词意象及其表现形式,独创性解释了译作中“新”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唐诗是世界文学大花园中绚丽夺目的奇葩,所以唐诗英译既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需要,也是国内外翻译界的追求。而译诗即译意象,所以唐诗意象的英译直接影响原诗内涵的传达。通过学习与分析国内外翻译名家庞德、韦利、和许渊冲的译作来研究中西文化差异导致的思维差异在对文化意象转译中的表现,进而总结译者的翻译风格,能为今后的唐诗意象英译工作提供帮助,也能更好的在世界范围内弘扬中国文学与文化。  相似文献   

4.
《生死疲劳》葛浩文译本是中国当代文学英译的杰出代表.译者对原作物质文化、宗教文化、社会文化、语言文化和生态文化负载词的出神传递是译作在海外市场成功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英译本文化负载词翻译实例,指出译者可通过借用法、直译法、注释法、释义法和增译法等翻译补偿和变通手段,在目标语语境中重构源语文化意象,使译作更好地贴近目标语读者,推动译作的海外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5.
庞德是开创现代主义诗歌的诗人和翻译家。庞德的翻译涉及面广,大量译作反映了明确且系统的翻译理念。庞德译作体现了翻译生态的平衡、翻译生态的"适应和选择"规律、翻译生态的进化,其平衡体现在译者和作者、译者和读者的和谐统一,适应选择规律体现在庞德对社会生态环境、文化生态环境、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行为和其主观选择对环境的促进作用,进化则体现在庞德"译有所为",利用译作推动意象主义诗歌、现代主义文学发展的作用上。  相似文献   

6.
随着文化因素在翻译中介入的加深,文化意象的传递成为越来越突出的问题。作为译者,所要承担的职责也渐变为译作中尽可能完整的保留原作蕴涵的文化质素。但在我们的译本中,文化意象的流失所反映的方方面面都存在,或是译者有意,或是一时大意。在本文中,以两个《红楼梦》的英译本为例,运用后殖民理论,透视它们在文化意象的传递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背后所隐藏的主导原因。  相似文献   

7.
意象的再现是汉诗英译的重点。纯名词意象组合诗句的翻译又是意象翻译中的难点。通过对典型的地名词意象组合诗句翻译范例的分析比较,从而得出:纯名词意象组合诗句的翻译不能是简单的名词排列,它要求译者通过主体问性的介入对并置的意象进行解构,揭示出并置意象下隐藏的动态关联性。再依据英语语言特点进行重构,使之符舍英语读者的审荧习惯和要求,达到再现与原作意境。神似”的效果,这样的译作才是上秉之作。  相似文献   

8.
作为意象主义诗歌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埃兹拉·庞德在进行诗歌翻译时注重的是"意象"的传达,运用创意翻译法,竭力传译原作之美。虽然翻译界对这种创造性翻译看法不一,但不可否认庞德为西方翻译理论界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文章通过对其译作《玉阶怨》的分析,进一步探析庞德的翻译观。  相似文献   

9.
林纾和庞德是英作中译和中作英译的先驱,他们为后人奉献了诸多价值颇高的翻译作品。其译作有一个相似点,即其文字和意象都与原文有较大出入,因此他们的译作一方面广受好评,同时也倍受译界的质疑。通过探讨“误译”的定义,结合历史背景,从无意识误译和有意识误译两大角度出发分析了林纾和庞德误译的根源。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以及诗学都处于新旧交替的时代背景下,马君武翻译的《缝衣歌》开社会抗议文学的先河,传达出译者的忧情以及自身的诗学主张。本文从诗歌的声律,物象,意象三个方面,从审美的视角来看译者采用押韵、“三化”、炼字、修辞、增加意象等手段将忧情准确传达到译作中,通过翻译创造出诗的形与神。  相似文献   

11.
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似乎一直是社会科学领域无法调和的两个极端,在人类学理论中,这二者就表现为“结构”与“能动性”的对立,由此引发了许多学术争论。为了寻找这二者的契合点,以便在它们之间建立起辩证关系,布迪厄著《实践理论大纲》一书,使用并发展了“惯习”“场域”“实践”和“能动者”等术语,建立起了一套实践理论。萨林斯也是实践理论的代表人物,他著《历史之岛》提出了实践的变化会以一个不同的方式带来系统变迁的模式,从而把二者还原成认知问题、既有的认知图式和偶然发生的事件之间的结构关系问题.提出了“并接结构’’等概念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中国当代文学史>作为"重写文学史"的重要成果,有着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独立的学术品格.但它作为"历史中间物"也有着缺陷和不足在叙史过程中,"当代文学"的内涵从"话语形成"到"自然时空"的转换,使其"下编"止于浮泛评述;以"一体化"的实现和解体作为叙史情节结构和文学史观,既显示出史识的洞见,又对复杂的文学情境造成了一定的遮蔽.  相似文献   

13.
法治的距离--中国国有企业法现象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法治理论的源流,法治真谛大抵有四种表达法治必须成为社会普适性的信仰;法治必须成为社会的基础秩序性依赖;政府必须守法而成为法治的典范;民本应该成为法治的灵魂.以中国国有企业法现象作为案例,并将其放在法治框架下进行实证分析,折射出来的恰恰是法治未能实现的一个片断企业法没有成为公民的信仰;政府没有成为遵守企业法的典范;企业法的模糊性违背了法律的理性从而在实践中造成变形;转型期的立法现实也造成了企业法的被弃置.可以看出,法治理论在中国可能存在被误读的情形.也就是说,在中国,文本法治离社会法治尚有一定的距离.企业法为什么没有从文本法治走向社会法治?中国法学家和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大体有三一是文本论,认为因企业法文本质量不高导致适用困难;二是解释论,认为因法解释学的不发达而导致对实践的无能为力;三是实践论,认为因转型实践现实的复杂易变导致适用困难.然而,文本论者看到的是表像,解释论者只是搬运西方的框架,实践论者观察到的也仅是实像的一部分.真正要缩短文本法治与社会法治的距离,最佳选择是实现法调节范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14.
李贽对晚明戏曲理论的发展有着重大的贡献,其“童心说”开情性论的先声,“化工说”为本色论的基础,“泄愤说”使传统的发愤说发生质变,推动了人文主义创作思潮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历史地看,西学东渐使得"体用"之争成为中国学术界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出现过"全盘西化"、"中体西用"、"中学之体开出西学之用"和"西体中用"等多种主张。比较地看,这些主张均表现出对"西学为用"的独重和对"中学为用"的轻忽。哲学地看,"人己"、"人我"和"天人"成为我们现代化过程当中的三大课题。面对这三大课题,对"中学为用"的呼唤成为一个迫切的时代问题。就"中学为用"的实质来看,依着儒家的基本理路,其主要脉络在"主体之门的开显"。"解铃还需系铃人","主体之门的开显"是化解上述三大课题的根本。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笔者的阅读体验为中心,从《红楼梦》对"真假""显隐"的设置,以及红学研究中映射机制的建立两方面入手,分析"红楼梦魇"的产生原因,涉及《红楼梦》文本在小说史上的独特性以及多元阅读命运等问题,以期对红学研究方法进行一定反思。  相似文献   

17.
尚和思想在《庄子》中是普遍存在的。《庄子》强调"阴阳之和"、"天人之和"、"心之和"、"道之和"以及"德之和"等,它们都与"道"密切相关。其中,"道之和"与"德之和"是《庄子》尚和思想的核心,是对《庄子》道论的补充和阐发。把握尚和思想对于进一步理解《庄子》及其道论都是极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8.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协调社会利益、化解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湖南省顺势而为,创造了推进社会管理法治化的改革路径,促进了政府社会管理从"管制"向"服务"、"全能"向"有限"、"刚性"向"柔性","实体"向"程序"的转变,为创新我国社会管理提供了一条具有参照意义的新路。  相似文献   

19.
从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的实际出发,依据语言运转的基本原则"经济原则",认为在现代 汉语普通话中,韵母"ia"中的"a"是前[a],"ua"中的"a"是后[α]。  相似文献   

20.
研究毛泽东诗词的英译,不仅有益于欣赏毛泽东诗词的磅礴气势、恢弘意象,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英语鉴赏水平及翻译水平。以关于“天”的翻译为语料,比较分析中外多个英译版本中对“天”的翻译,总结出毛泽东诗词中的大部分“天”及其含有“天”的词语主要有三层含义:天空、自然、天公。“天”的含义不同,译法也应各异。通过评论这些翻译,同时提出个人观点:将“天空”之“天”翻译成sky较达意;将“自然”之“天”翻译成nature较贴切;将“天公”之“天”翻译成heaven较传神。另有少数含有“天”字的词语,需联系上下文,遵照“最大限度再现诗人所创设的意境”这一原则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