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州市职业健康监护现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通过总结湖州市健康监护档案信息,了解该地区职业人群的健康状况和确定职业危害因素的防治重点。方法 收集2003年本地区有害作业人群的体检资料,对其结果进行定性与定量统计分析。结果 该地区建材、化工、蓄电池生产行业的从业人员,主要表现为血液、呼吸系统受损。在职业病的发生方面,尘肺病和职业中毒的发病率较高。结论 湖州市职业人员上岗前、在岗期间的健康监护及个人防护措施应该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正用人单位开展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是职业病早期预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明确要求用人单位应定期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开展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是开展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的依据及规范,规定了职业健康监护的基本原则和接触相关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开展职业健康监护的目标疾病、健康检查的内容和周期,其中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周期粉尘类因素依据作业场所有毒作  相似文献   

3.
2691例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职业健康检查是三级预防原则中第二级预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 ,对职业病危害因素所致病损 ,可早发现 ,早诊断 ,早治疗。为了积极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1] ,为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建立健全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提供医学依据 ,我们对 17个用人单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在岗作业人员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 ,结果报告如下。1 体检对象和方法1.1 体检对象 在产生职业病危害的 17个用人单位工作半年以上的在岗作业人员 2 6 91人 ,其中男 1713人 ,女 978人。其职业病危害因素构成和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了解某集成电路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控制水平及职业卫生管理状况,探讨该行业职业病发生的规律性特征,为企业进一步改进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某集成电路生产企业2009-2013年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和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出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其职业卫生管理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该企业中5年按照15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共监护13 506人次,累积发现职业禁忌证49人次,共35人,检出比率为0.36%。涉及相关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砷化氢、噪声共2种,未发现疑似职业病患者。14人不同年份查出相同禁忌证2次。结论公司应进一步加强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特别是上岗前的健康检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将噪声作为健康监护的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发现的职业禁忌证人员应立即调离相关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5.
马志忠  林松  董涛  冯伟英  汪严华 《职业与健康》2008,24(22):2398-2399
目的掌握全省相关职业卫生状况及部分行业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情况,寻求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对策。方法对该省煤矿、制药、农药和涉苯等行业职业健康监护情况和2006年立项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项目及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情况等进行蒯布,采用现况调查与问卷结合的方法。结果正式用工上岗前的体检率为61.11%,在岗职工体检率为71.25%,离岗人员体检率为16.66%;2006年全省立项786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项目占33.46%,经预评价审查的占23.95%,竣工验收项目占45.92%;全省共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174家、职业健康检查机构99家、职业病诊断机构27家。结论 上岗前和离岗时的劳动者健康监护体检率大部分较低,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审核、审查、验收“分率均较低,各类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设置存在地区分布不均匀情况,可能影响当地的职业卫生工作的正常开展,应进一步加强用人单位劳动者上岗前、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尽快使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审核、审查、验收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立项审批程序,给新、改、扩建项目的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某铁路辖区内职业危害现状,客观分析评价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为规范开展铁路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近年辖区内进行职业卫生检测及职业健康监护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对车辆系统、机务系统、工务系统、电务系统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合格191个点,合格率81.6%;对771名工人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发现职业相关异常71人,异常率9.2%,异常复查率11.3%。结论铁路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工作尚需进一步加强,包括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设施的"三同时"及日常维护,噪声超标岗位人员的个体防护措施,职业健康监护工作中上岗、在岗期间及离岗体检的规范开展,检出职业相关异常者的及时复查等。  相似文献   

7.
张文平  吴洋  唐翠玲  张秀莲 《职业与健康》2012,28(23):2899-2901
目的为安全监管和科学指导职业病防治工作、合理制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GBZ 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根据不同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选择健康监护项目,对四川省内5个地区132家企业2 972名接触有毒有害工种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受检对象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包括粉尘、噪声、高温、苯系物、铅、汞、锰、酸等。检查出职业相关性疾病共44人,其中职业禁忌证37人,疑似职业病7人,均发生在26家企业中。结论小型个体私营矿山企业职业健康监护现状令人担忧。部分企业存在明显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所致职业病危害最大。噪声对劳动者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治措施,预防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职业健康检查,是职业健康监护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为了及时发现和掌握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及职业危害、职业病和工作相关疾病的发生情况。为保护劳动者健康权益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其内容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离岗后医学随访以及应急健康检查。职业健康检查是由卫生行政、卫生监督、用人单位及其劳动者、  相似文献   

9.
我国三氯乙烯职业危害研究十年回顾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造船、集装箱制造、箱包制鞋等行业,以问卷方式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实施以来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情况,外来务工人员的职业病危害接触现况、职业健康监护以及职业病发病情况,并与本市户籍劳动者的上述情况进行比较。调查发现,外来务工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比例明显高于本市户籍的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率明显低于本市户籍劳动者。外来务工人员的岗前体检比例相对较高,在岗体检较少;接触化学因素的体检比例较高,接触粉尘的体检比例最低。外来务工人员急性中毒和尘肺发病数超过本市劳动者,其发病工龄明显小于本市劳动者。外来务工人员医疗费用为自费的比例较高,医疗费用报销的主要途径是社会保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某电镀企业2003-2009年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健康监护受检率以及异常率,研究该企业职业危害防治效果。方法采用SAS 9.13统计软件对该企业2003-2009年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及健康监护结果进行Cochran-Amitage趋势检验,并结合企业所采取的职业危害控制措施研究控制效果。结果该企业2003-2009年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415个点,合格率为90%;健康监护人数2 718人,受检率69.2%,异常率7.7%。Cochran-Amitage趋势检验结果显示: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健康监护受检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异常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该电镀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和健康监护率都高于国内同类企业,异常率低于其他企业,说明该电镀企业的职业危害防治效果是有效的,但要进一步加强职业健康监护,提高受检率。  相似文献   

11.
攀枝花市职业病危害防治现状调查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攀枝花市职业病危害状况,为制定职业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查阅资料、关键人物访谈和现场调查的方式,调查工业企业的基本情况、职业卫生管理、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情况和职业卫生管理服务机构的职业卫生管理服务能力。结果全市共有职业病危害企业627户,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人员71147人,其中农民工28529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农民工占农民工总数的91.53%,高于在岗职工的50.98%(P〈0.01)。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粉尘(45.26%)、物理因素(36.82%)、化学毒物(15.62%)、放射性物质(2.24%)、生物因素(0.06%)等62种;全市累计职业病患者2414例;全市有4家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结论攀枝花市职业病防制工作应大力加强。  相似文献   

12.
流动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有效保护劳动者尤其是流动人员的职业健康权益,研究探讨适合我国推行的职业健康监护新模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职业病门诊接诊的流动人员病例进行调查,对我市流动人员职业健康监护现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流动人员职业健康监护覆盖率极低,流动人员整体职业健康监护覆盖率〈1%;所调查企业流动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受榆率:岗前、岗间、离岗时分别为18%、40%、0%。结论新的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模式,是在原有的职业健康监护模式基础上,采用行政许可制度,即职业病危害用工许可证和职业病危害务工许可证制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开平市2011年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在岗职工的健康状况,分析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解决措施.方法 根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的要求对不同职业的在岗工人进行职业健康监护检查.结果 2665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在岗职工中,共检出1项或1项以上阳性病例368人,阳性检出率为13.81%;阳性检出率最高的分别是肺纹理增多(7.39%)、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活力增加(4.05%)、听阈异常(2.40%)、高血压(2.36%)和肺结核(2.08%);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是粉尘、噪声和苯化物,共检出疑似职业病7例.其中疑似尘肺病6例,阳性率为0.78%;噪声性耳聋1例,阳性率为0.24%;检出职业禁忌证25例,其中不适从事粉尘接触作业8例,占所检人数1.04%;不适宜从事接触噪声作业12例,占所检人数2.88%;不适宜从事接触苯系化物作业5例,占所检人数4.81%.结论 开平市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在岗职工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该市职业病防治工作面临严峻考验.应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的力度,建立有效企业和监管部门职业病防治问责制度,重点做好职业病一级、二级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4.
分析某船舶修理企业2012—2013年连续2年间职业健康监护情况,结合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探讨该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毒接害作业人员和特殊作业人员健康情况,为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5.
龙岩市职业健康监护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丽琼  赖琴娣 《职业与健康》2006,22(11):826-827
龙岩市职业病防治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对企、事业单位的劳动者实施了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健康检查,为了解在龙岩市职业人群的健康状况和确定职业危害因素的防治重点,我们对龙岩市2003年和2004年职业健康监护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广州市某区2009年25家企业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蒋斌  冯建锋 《职业与健康》2010,26(14):1575-1576
目的了解广州市某区2009年25家企业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在岗职工的职业健康情况。方法按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规定的项目进行在岗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在检查的4676人中,2739人有1项或多项结果异常,异常检出率为58.58%。该区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为噪声、高温、粉尘、苯系物等。其中接触噪声人数最多,占总检查人数的53.64%。接触噪声作业人员中,有21人属于噪声作业职业禁忌证,不宜从事噪声作业,占接触噪声作业人员的0.84%。接触苯系物作业人员中,有9人属于观察对象,占接触苯系物作业人员的0.65%。接触粉尘作业人员中,有1人需要调离粉尘作业工种,占接触粉尘作业人员的0.22%。结论该区职业健康问题依然比较突出,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定期监测,应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贯彻和执行力度,提高工人和企业的职业病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汽车制造行业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键控制点和重点监护人群,并提出具体改进措施.方法 2008年对成都某汽车制造厂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人员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并在对其作业场所现场卫生学调查的基础上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现场监测.结果 229名苯作业工人中检出2例慢性轻度职业性苯中毒和5例苯作业观察对象,检出率分别为0.9%和2.2%;257名焊工中检出2例职业禁忌症(肺气肿伴肺功能轻度损伤)和3例肺纹理增多需复查者,检出率分别为0.8%和1.2%;63名冲压工均未检出听力下降.结论 该厂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键控制点是涂装车间及焊接车间;漆工和焊工是该厂职业健康重点监护人群.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铜陵市近10年来职业健康监护情况,为铜陵市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政策依据。方法收集全市职业健康检查机构2006—2015年通过《职业病与职业信息监测系统》报告的职业健康检查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5年全市职业健康监护企业数和监护工人数逐年增加;开展职业健康监护的企业以中小型、私有经济、制造业和采矿业企业为主;健康监护人数以大型、国有经济、制造业和采矿业以及接触粉尘类作业工人的人数最多;疑似职业病检出率最高的为微型或不详、集体经济、采矿业企业以及接触粉尘类作业工人,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疑似职业病平均检出率为0.88%、职业禁忌证平均检出率0.4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集体经济、小型企业以及接触物理因素的作业工人职业禁忌证检出率最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铜陵市职业健康监护重点企业应为小、微型集体、私有经济所有制企业;重点行业为采矿业和制造业,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和物理因素。  相似文献   

19.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上海市某海洋装备镇26家制造企业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分析企业职业危害因素接触以及职业健康管理情况。结果显示,26家企业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13 538人,接害率41.81%;不同经济类型和行业中,国有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职业病危害因素人数占比最高,分别为57.75%和83.33%;职业病危害风险较重的企业职工接害率高于危害风险严重的企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型企业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执行率最差。提示该镇职业健康监督工作应聚焦国有企业和微型企业;同时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重点行业加大监管力度,以保障员工的职业健康权利。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马鞍山市职业健康监护现状,为做好职业健康体检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马鞍山市2009年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资料,按分析目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马鞍山市2009年固定用工职业健康检查异常率5.88%,在岗期间接触物理因素体检异常率最高,为8.88%;上岗和离岗职业健康体检率分别仅为21.46%和9.06%。大型和特大型企业健康监护建档率较高,小型企业建档率仅为46.74%。结论应进一步督促职业人员岗前和离岗时职业健康体检,加大对小型企业职业健康监护督促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