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比较传统电控灌肠整复仪与电脑遥控灌肠整复仪对小儿肠套叠的整复效果,探讨后者的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22例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其中345例小儿肠套叠使用传统电控灌肠整复仪作恒压空气灌肠整复;277例小儿肠套叠采用电脑遥控灌肠整复仪的脉冲工作方式做空气灌肠复位治疗。结果:345例使用传统灌肠整复仪治疗的小儿肠套叠成功复位310例(成功率89.9%),277例采用电脑遥控灌肠整复仪治疗的小儿肠套叠成功复位264例(成功率95.3%),后者整复成功率明显高于前者(P<0.05)。结论:电脑遥控灌肠整复仪比传统电控灌肠整复仪更有效、安全;脉冲气压是提高空气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陈浩 《吉林医学》2012,(36):7937-7938
目的:探讨空气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诊疗方法及效果,指导临床选择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成功与失败的原因。结果:整复成功137例,失败5例,空气灌肠对小儿肠套叠整复成功率约96.4%。结论:空气灌肠是小儿肠套叠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空气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河南省周口市中医院83例空气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3例肠套叠患儿,经空气灌肠复位77例,成功率92.7%,整复失败6例。结论 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治疗的选择及复位成功率的高低,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套叠时间越短,肠坏死几率越低,整复成功率越高。空气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具有操作方便,安全性高,创伤小,成功率高等优点,避免了一系列手术治疗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成功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彦民  王利顺  闫春霞  金伟 《西部医学》2010,22(3):552-552,554
目的分析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成功影响因素,提高空气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的成功率。方法对328例小儿肠套叠惠儿行空气灌肠,分析整复成功率与肠套叠发生的时间、套头部位、空气灌肠中解痉药物的使用的关系。结果整复率与发病时间、套头部位、病理类型、整复压力的掌握及解痉药物的适时选用有关。结论早期诊断,及早采用空气灌肠的方法进行整复,合理控制空气灌肠的整复压力,必要时选用解痉药物,可提高小儿肠套叠的整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分析影响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的因素,藉以提高临床工作中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的整复率。方法分析我院自2008-2011年间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124例次,复位不成功12例次。观察其中套头位置、套入时间及套头形状等因素对整复率的影响。结果确诊小儿肠套叠124例次,空气整复成功112例次(90.3%),整复率随套叠程度的加深而降低,随套叠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结论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的成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当严格掌握适用指征,谨慎操作,力求提高整复率。  相似文献   

6.
空气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4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肠套叠采用空气灌肠的整复方法及治疗体会。方法对48例临床诊断为急性肠套叠患儿行空气灌肠诊断与整复,整复未成功者行外科手术。结果空气灌肠整复成功43例,整复成功率为90%,其中5例因套叠时间长,水肿严重,复位失败,改行手术治疗。结论小儿急性肠套叠,只要符合适应证,应首选空气灌肠整复。  相似文献   

7.
小儿肠套叠的气钡或空气灌肠整复治疗10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对小儿急性肠套叠气钡和空气灌肠整复的成功率,探讨小儿肠套叠整复治疗的影响因素,对小儿急性肠套叠采用气钡和空气灌肠整复方法的认识,总结其治疗体会。方法对100例临床诊断为肠套叠的患儿进行治疗,其中行气钡与空气灌肠整复各占一半。结果100例整复成功为95例,未成功5例(其中空气整复3例,气钡整复2例)。结论气钡灌肠整复优于空气灌肠整复,它进一步为肠套叠的确诊提供了更准确的方法,而且透视下气钡或空气灌肠整复能使大部分肠套叠复位成功,具有较快速、安全、价廉、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避免了手术的痛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提高对空气灌肠整复法的认识,探讨空气灌肠整复法对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采用JS-628E电脑遥控灌肠整复仪,对26例患急性肠套叠患儿行空气灌肠诊断和整复,与36例采用钡灌肠诊治的结果对照,比较两者的整复成功率.结果 空气灌肠整复成功23例,成功率88.46%,钡灌肠整复成功28例,成功率77.78%.两种方法成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x2=0.56,P>0.05).结论 空气灌肠和钡灌肠一样,对小儿急性肠套叠整复成功率较高,且更安全、简便、经济,应作为小儿急性肠套叠诊治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空气灌肠整复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疗效和价值。方法:对80例肠套叠患儿进行空气灌肠诊断与整复,并且对其疗效加以分析。结果:空气灌肠整复成功74例,整复有效率为92.5%,其中3例因套叠时间长,复位失败转普外科行手术治疗。结论:对于小儿急性肠套叠,只要符合适应证,应首选空气灌肠整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空气灌肠整复小儿急性肠套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注气压力在9~13.6kPa下,对86例急性肠套叠患儿进行空气灌肠整复。结果86例急性肠套叠患儿,81例整复成功,成功率为94.2%。结论空气灌肠是诊断与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最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麻下遥控灌肠整复仪空气灌肠必要时手法辅助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疗效。方法:搜集2006-2010年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肠套叠患者150例,所有患者均经X线或B超诊断为肠套叠,均在全麻下遥控灌肠整复仪空气灌肠整复,必要时手法辅助复位治疗。结果:150例患儿中38例需手法辅助复位,148例整复成功,其中2例48 h内复套,行第二次整复成功后未再复套;2例失败。结论:空气灌肠为小儿肠套叠的首选治疗方法,而全麻下遥控灌肠整复仪空气灌肠,有利于灌肠压力控制,可缩短整复曝光时间,减少患儿及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线损伤,必要时手法辅助复位治疗可提高整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空气灌肠小儿肠套叠整复的经验,提高整复成功率。方法近五年96例小儿肠套叠行空气灌肠,并辅以手法按摩,解痉剂辅助,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96例中有回结型占72例(75%),18例为小肠型(18.7%),剩余6例为结肠型(6.2%)。空气灌肠整复成功率为85%。结论空气灌肠是诊治小儿肠套叠安全可靠的方法,具有创伤小、成功率高等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婴幼儿急性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的指征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对病程 <4 8h的 10 3例急性肠套叠空气灌肠治疗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10 3例经过空气灌肠 90例成功。结论 :合理选择方法对急性肠套叠治疗 ,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李宏林  郑剑峰 《吉林医学》2010,31(31):5517-5518
目的:探讨空气灌肠整复术治疗小儿肠套叠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8年12月临床诊断为急性肠套叠的78例患儿,均先行空气压力灌肠整复,整复未成功者,行外科手术治疗。结果:78例患儿中,整复成功66例,成功率为84.6%,其中12例因套叠程度深、水肿严重,复位失败改行手术治疗。结论:对病程在24h之内、无其他并发症的小儿肠套叠,在基层医院应首选空气灌肠整复,成功率可达84%以上,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电视透视下空气灌肠法对婴幼儿急性肠套叠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利用可控制压力的结肠注气机,在电视监视下对75例患儿进行诊断性空气灌肠和复位治疗。气压选择8-14.6kPa。结果:整复成功68例,成功率91%。整复失败7例,其中1例发生肠穿孔。整复失败病例均采取手术治疗。结论:选择适当的空气压力,配合适当的手法按摩,电视透视下空气灌肠整复法治疗婴幼儿急性肠套叠可以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188例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颖峰  段润卿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0):142-143,F0003
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的临床应用,进一步提高其临床应用的整复率。方法对确诊的188例小儿肠套叠进行动态可监测下不同气压空气灌肠整复的临床观察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8例中有174例(92.56%)成功整复,14例(7.44%)失败。结论空气灌肠是诊断与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最好方法,结合间歇注气、手法按摩,明显提高整复成功率,对于部分患者发现套头固定、时间大于3d或有肠穿孔者应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小儿急性肠套叠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我院1985年1月~2003年6月间收治的86例小儿急性肠套叠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男性多见(62.8%),好发年龄为3~6个月,以回结型最为多见(76.7%)。空气灌肠复位成功38例,其余手术治疗治愈85例,死亡1例。结论 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小儿急性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成功的关键,发病超过48h者不宜行空气灌肠。灌肠复位失败或复位后出现腹膜炎征象,发病时间长或病情较重者,必需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提高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成功率及预防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波 《黑龙江医学》2006,30(6):408-409
目的提高小儿急性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成功率及预防并发症。方法2002-01~2004-06,对268例临床诊断为急性肠套叠患儿进行空气灌肠整复。结果空气灌肠整复成功252例(94%),其中24例经2次整复成功,2例在术前麻醉后第3次整复成功,失败16例。结论空气灌肠是诊断与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最好方法。不仅能有效地提高整复成功率,还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黄聪雯  唐辉  郑兆华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1):3028-3030
目的:分析空气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的影响因素,总结经验,提高整复成功率。方法:作者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至2004年50例肠套叠患儿行空气灌肠,并辅以手法按摩,就其整复成功率与病程、肠套叠类型及程度、套叠肠管周围结构及其病变、全身情况及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本文50例肠套叠分3型,其中结肠型15例(30%),回结型21例(42%),小肠型14例(28%),空气灌肠整复成功率为82%。肠套叠整复成功率随病程的延长及套叠程度的加深而降低,整复成功与患儿全身情况、套叠肠管周围结构及其病变(5例)和整复方法有密切关系。结论:综合分析影响空气灌肠整复肠套叠的各种因素,掌握好适应证和注意事项,采用综合方法,才能提高小儿肠套叠的复位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