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采用超声波,磁粉等技术对煤矿提升悬挂装置进行无损检测是保证其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本文讨论了煤矿提升悬挂装置无损检测方法的选择,应检测的重要部件及其检测周期。例举了一些检测实例,并提出检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无损检测(NDT)技术在煤矿重要承载件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使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无损检测方法主要有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涡流检测、声发射检测等。通过采用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渗透探伤方法对煤矿大型设备主要部件进行检验,可有效预防主轴开裂、断轴等机电事故,确保矿井提升系统的安全生产。超声波探伤方法和着色渗透探伤方法具有检验成本低,速度快,检测仪器体积小、重量轻,现场使用较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为了准确获取煤矿井下硫化氢含量,预防其含量超标带来的侵害,基于调节光谱技术,设计一款新型硫化氢检测仪器。该仪器采用波长为1589 nm的分布式激光器检测出硫化氢气体,并通过信号的属性转换对煤矿硫化氢进行实时检测。结果表明,仪器测量的硫化氢气体浓度结果可靠,实时检测煤矿采集井硫化氢浓度,测量误差范围0.1~0.2 mg/L,能达到煤矿井下硫化氢预防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升煤矿车辆异常行为检测水平,设计了基于红外遥感信息的煤矿车辆异常行为检测方法。该方法引入清晰度权重以及拉伸系数实现红外遥感图像中目标煤矿车辆部位的局部增强,利用均值漂移算法跟踪增强后的红外遥感图像中目标煤矿车辆,依据煤矿车辆跟踪结果提取煤矿车辆运动方向、运动速度以及运动方向3项异常行为检测参数,采用加权融合方法处理煤矿车辆异常行为检测参数的状态函数,融合结果高于所设定阈值时,煤矿车辆存在异常行为,否则煤矿车辆为正常行驶状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利用煤矿车辆位置、车辆行驶速度以及车辆方向变化检测煤矿车辆异常行为,具有较高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5.
陈斌 《煤炭技术》2013,32(4):42-43
主要从煤矿供电系统继电保护作用、煤矿供电系统继电保护概况及作用、煤矿继电保护故障、煤矿继电保护故障检测方法等方面出发,对煤矿供电系统中继电保护及故障检测进行相应分析。  相似文献   

6.
煤矿打钻作业是采矿作业前的重要探查工作,若因谎报进尺导致钻孔深度不到位,将为后续矿井开采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当前煤矿大多由安全员验收钻孔深度,不仅需要较高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还无法避免人为因素对验收结果带来的不确定性。为实现准确、高效、智能化的钻孔验收,提出一种基于经典单目标多框检测(SSD)目标检测算法的煤矿钻孔深度估计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SSD算法对打钻作业监控视频中带钻杆和不带钻杆2种状态的钻机目标进行检测,然后根据钻机的运行轨迹建模钻孔深度,实现钻孔深度的智能验收。经测试,该方法钻孔验收准确率可达100%,平均验收速度为13.2 ms/帧,可在实际煤矿打钻作业场景中实现实时、准确的钻孔验收。  相似文献   

7.
马玉丽 《煤矿现代化》2012,(5):64-65,68
煤矿企业的安全问题对煤矿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网络技术在煤矿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探究,对煤矿企业的煤矿开采的安全检测以及煤矿的管理,可以让煤矿企业工人进行井下开采时人生安全得到保障。同时也可有效降低因检测不当而引起的井下煤矿作业的爆炸以及工人生命伤亡。有效的应用网络技术也可以为井下作业提供现代技术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煤矿电力电缆发生故障的类型及原因,介绍了电缆故障检测仪器快速检测电缆故障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刘占文 《煤矿安全》1995,(6):47-47,40
过去,对于靠监测流经传感器的风流成分来检测煤矿井下的火灾问题已有过论述。现有的火灾检测方法涉及到需连续监测矿井空气中的火灾标志成份──CO及燃烧产物,或需要可测风流热特性微小变化的仪器。监测中若有火灾征兆出现,则通过对受影响巷道的实际考察就可判别出火源所在位置。该方法虽然能以较少的传感器监测大范围分布的煤矿巷道,但用该方法检测火灾也存在如下一些缺点,即它不能准确认定火源位置,而且由于煤矿井下火灾(煤炭自燃或输送机胶带火灾)释放出的气体大都要在温度高于70℃时才会产生,因此,该方法中所用监测仪器只有…  相似文献   

10.
煤矿机电产品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回顾了我国煤矿机电产品检测技术起源的基础上,介绍了我国煤矿机电产品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从采运机械类和防爆电气类两个方面阐述了我国煤矿机电产品检测技术的现状,并提出了我国煤矿机电产品检测技术未来发展的4个方向,即寿命试验方法、多参量综合诊断方法、多元传感信息融合及虚拟仪器技术和智能BIT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煤矿硫化氢的的危害、性质及成因,指出了煤矿硫化氢治理的4种主要方法,分别是个体防护法、喷雾化学中和、煤层内注液化学中和、以及通风改进法。为煤矿硫化氢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随着煤矿的兼并重组以及资源整合,致使小煤矿采空区成为煤矿安全开采的突出隐患,为了对小煤矿采空区进行精确的探测,采用无损探测(综合物探)法,研究了瞬变电磁法、高密度电法等原理、然后分别采用三维地震综合法、高密度二维地震法、瞬变电磁法和高密度电法对该煤矿进行了探测,研究得出,二维探测结果和三维综合探测结果,在空间上异常区域具有较高的吻合关系,然后根据该异常区域,在地面圈定了7个验证孔的坐标,由验证孔的工程勘探,验证了该煤矿采空区的位置以及形成采空区的原由,表明了综合物探法对煤矿采空区的探测是可行的、有效的,研究为同地质条件下小煤矿采空区的探测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小煤矿煤炭资源特征及其整合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新华区内小煤矿井田位于平煤集团国有重点煤矿报废矿井或浅部报废水平的现状,将小煤矿井田划分为复采残采煤层井田和完整煤层井田两类.在分析小煤矿开采煤层赋存规律的基础上,研究了小煤矿采煤方法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指出小煤矿应推广壁式采煤方法,提高整体装备水平,才能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4.
煤矿地下空间容量估算及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煤矿地下空间科学利用为主线,以提升煤矿地下空间综合利用为目标,系统调研分析了我国煤矿地下空间容量,首次绘制了全国生产煤矿井下可利用空间分布图、距地级市50 km内煤矿可有效利用的地下空间分布图、全国煤矿有序退出井巷可利用地下空间分布图,并由此建立了煤矿地下空间的判识和估算方法,对煤矿采空区可利用地下空间进行了估算。进行了不同开发利用功能的围岩适建性研究,提出了煤矿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六大设计原则和四大设计理念,系统提出了煤矿地下空间利用的方向、技术及构想。结合京西煤矿地下空间可利用容量、关停顺序和内外部建设条件提出了合理的开发利用规划目标,作为典型案例设计了京西煤矿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构想。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煤矿事故频发、死亡人数众多,而在每年的煤矿事故总数及死亡总人数中,瓦斯事故所占比重较大。为了有效地改善贵州煤矿瓦斯事故频发的局面,首先运用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对贵州省矿井数量分布情况、矿井瓦斯事故发生情况、矿井瓦斯超限治理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小型矿井数量居多和突出矿井与高瓦斯矿井数量集中分布是贵州省煤矿瓦斯事故频发的重要因素,事故死亡人数总高于事故数量、重大瓦斯事故频发、发生的煤矿瓦斯事故以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为主是贵州省煤矿瓦斯事故总体发生情况,瓦斯超限治理能力低是贵州省煤矿瓦斯事故防治存在的重大难点,并提出了加快煤炭工业落后产能淘汰进度、瓦斯防治工作重心应放在防突与瓦斯抽采方面、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努力提升煤矿瓦斯超限治理能力4个方面的防治对策,为贵州省有效防治煤矿瓦斯事故及提高全省整体煤矿安全生产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掌握我国井工煤矿粉尘危害程度及防降尘技术的应用情况,对全国13个省市98家井工煤矿回采工作面呼吸性粉尘通过定点短时间采样法进行采集,分析了呼吸性粉尘样品928例,对其中29家井工煤矿回采工作面粉尘防治技术应用情况进行了调研。经过分析、统计后发现:458例样品检测结果超过5 mg/m3,超标率为49.35%;29个煤矿中进行煤层注水的有17个,占总数的58.6%;实现采煤机组内外高压喷雾的有7个,占总数的26.9%;采用降柱、移架自动喷雾的有14个,占总数的63.6%;采用放煤自动喷雾的有9个,占总数的64.3%;采用自动净化水幕的有12个,占总数的41.4%;采用转载点自动喷雾的有3个,占总数的10.3%。结果表明:井工煤矿呼吸性粉尘危害严重,综合防降尘技术措施未得到广泛应用,在防降尘技术措施方面仍需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矿井降温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丽  陈宁  刘方  徐海超 《煤矿机械》2008,29(6):140-143
随着煤炭产业的发展,浅部煤炭开采殆尽,现在煤炭深井越来越多,煤炭热害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简要地介绍了现有井下降温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提出了一种新的井下降温方法-冰直接冷却系统。  相似文献   

18.
煤炭企业安全管理信息处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当前某些煤矿安全信息管理效率低、准确性差的现状,提出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进行安全信息数据的处理加工方法,将煤矿安全信息与煤炭企业管理流程再造相结合,建立了煤矿安全管理模型框架,以提高安全信息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在此基础上,给出具有录入系统和查询系统的管理信息系统(MIS)的软件设计流程图,为煤炭企业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煤矿井下瞬变电磁法成为煤矿井下超前探测工作的重要手段,在矿井水害预测预报上发挥着很大的作用。随着矿井上组煤层资源的逐渐枯竭,煤矿开采资源逐渐延伸向下组煤层。同一井田范围内同煤层及其顶底板的岩性特征一般相差不大,瞬变电磁法在同煤层施工过程中接收到的物理背景场较为接近;而不同煤层及其顶底板岩性特征通常会有较大的差别,瞬变电磁法在不同煤层施工过程中会接收到差别较大的物理背景场。当矿井存在多煤层开采时,通过大量数据研究瞬变电磁法在不同煤层巷道探测中的响应特征规律,分析并掌握不同煤层条件对瞬变电磁法探测结果的影响,能够提高瞬变电磁法在多煤层探测成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危险源具有多因素复杂性特征,运用对吻鱼骨图分析方式,系统剖析了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发生机理及其危害,结合模糊层次分析方法,建立了煤矿瓦斯爆炸风险综合评价模型,并以大同煤矿集团四台煤矿为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对于煤矿瓦斯爆炸事故风险预控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从而为煤矿瓦斯爆炸危险源分级管理及安全预警提供了一种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