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诚  张子诚  张向农 《中国性科学》2012,21(8):16-18,21
目的:分析老年脑梗死与血清性激素变化之问的关系,并探讨性激素引起脑梗死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2008午6月-2011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8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的5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清雌二醇、睾酮、催乳素和血清孕酮的水平,并将两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男性脑梗死组急性和恢复期患者E2、E2/Te水平均明显高于男性对照组(P>0.05),女性脑梗死组急性期和恢复期患者E2、Te均明显低于女性对照组(P>0.05),而E2/Te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的Pr、PR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E2、E2/Te水平升高,而女性E2水平降低,可能是引起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对患者血清性激素的研究有助于了解脑梗死的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脑梗死危险因素及颈动脉系统内-中膜厚度对脑梗死的影响.方法 155例患者分为脑梗死患者(n=74),非脑梗死患者(n=81).各患者均进行颈动脉血管彩超检查颈动脉系统内-中膜厚度,同时检查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纤维蛋白原(Fbg).空腹血糖(FPG),年龄、血压等指标.用Logistic回归数字模型分析,观察指标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研究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以说明上述因素之间以及其与缺血性脑血管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本研究显示,在L斑块单因素分析中,年龄、收缩压、FBG、L-CCA、L-BIF、L-ICA、R-CCA、R-BIF、R-ICA与脑梗死有明显的正相关(P〈0.05),提示上述因素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R斑块单因素分析中,年龄、舒张压、L-CCA、L-BIF、L-ICA、R-BIF、R-ICA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有明显的正相关(P〈0.05),提示上述因素也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在L-斑块对缺血性脑卒中影响的多因素分析中,年龄、L-BIF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的显著性(P〈0.05),在R-斑块对缺血性脑卒中影响的多因素分析中,R-CCA、R-BIF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的显著性(P〈0.05).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8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急性重症脑出血或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28.3%,上消化道出血多发生于卒中2~7 d之内.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为31.3%,略高于重症脑出血患者(27.3%),但二者比较无显著差异.高龄、入院GCS评分低、发病前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是重症脑卒中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重症脑卒中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后,绝大多数给予禁食及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重症脑卒中患者90 d内病死率为62.7%,显著高于未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9例,90 d内死亡59例(45.7%明显高于未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结论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高,且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后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4.
艾滋病和梅毒都属于性传播疾病,且均可合并脑梗死发生,二者同时合并脑梗死的报道国内外较少。本文复习了相关文献,对这类患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疗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80岁.双下肢出现水疱近1个月.患者10余年前自觉多饮多食,半年内体重下降5 kg左右,查空腹血糖8.4 mmol/L(正常值3.61~6.11 mmol/L,以下同),餐后2 h血糖14mmol/L,诊断为2型糖尿病,予以阿卡波糖(每次50 mg,每日3次)治疗,空腹血糖波动在8~10 mmol/L.近1个月来,患者血糖最高值达12 mmol/L,双足跖、小腿陆续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发病部位无烫伤及外伤史.高血压病史20余年,冠心病、阵发性房颤、心功能Ⅲ级10余年,脑梗死、老年性痴呆8年.2005年11月20日曾因"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阻塞性肺气肿"入住我院.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女性青春期后痤疮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33例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部分患者检测血清性激素水平.结果:单因素分析年龄、家族史、油性皮肤、化妆品使用、精神紧张或工作压力、体重指数偏大、雄激素水平高是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年龄、家族史、化妆品、皮肤类型、精神紧张为危险因素(P<0.05).结论:女性青春期后痤疮发病涉及多方面,确切病因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血清VILIP-1、胱抑素C和SSA表达情况与其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及发生认知障碍的lo-gistics分析。方法选取海安市人民医院2018年3月-2020年3月诊断的12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认知功能正常患者74例,认知功能障碍患者46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32例,重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4例,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认知障碍组与认知正常组、轻度与重度认知障碍患者的VILIP-1、胱抑素C和SSA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VILIP-1、胱抑素C和SS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障碍组患者的VILIP-1、胱抑素C和SS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认知正常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患者的血清VILIP-1、胱抑素C和SS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相关性分析,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与患者的VILIP-1(r=0.459,P<0.05)、胱抑素C(r=0.499,P<0.05)和SSA(r=0.521,P<0.05)表达水平呈现正相关。认知障碍组与认知正常组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糖尿病、高血压、吸烟、脑梗死部位以及脑梗死面积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糖尿病、高血压、吸烟、脑梗死部位、脑梗死面积、VILIP-1、胱抑素C和SSA均为造成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VILIP-1、胱抑素C和SSA表达情况与认知障碍呈现显著相关,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糖尿病、高血压、吸烟、脑梗死部位、脑梗死面积、VILIP-1、胱抑素C和SSA均为造成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影响。方法将8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老年组(n=594)[平均年龄(71.39±6.70)岁(60-94岁)],和非老年组(n=270)[年龄(49.58±8.34)岁(18-59岁)]。老年组发生MODS154例(25.9%),非老年组发生MODS39例(14.4%)。将可能对急性脑梗死患者MODS的发生产生影响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其中的危险因素。结果在老年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慢性病、呼吸系统慢性病、肾脏慢性病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在非老年组,高血压、心血管慢性病是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老年组的慢性基础病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率高于非老年组。不同年龄组的脑梗死患者发生MODS的主要危险因素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白癜风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发病诱因.方法:对确诊的白癜风患者进行问卷设计和调查,用SPSS 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资料完整的215例白癜风患者中男98例,女117例;平均发病年龄18.76±7.43岁;最常见的受累部位为上肢(54.42%);伴发疾病中以甲状腺疾病最常见(5.58%);有家族史者占13.02%,有家族史患者发病年龄为14.6±4.31岁,无家族史为25.09±5.45岁(P〈0.001),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春夏季发病最常见;25.58%的患者可发现诱因,其中常见的诱因包括精神因素 (43.64%)和皮肤损伤(56.36%).结论:本地区白癜风好发于青少年,有家族史患者发病年龄早于无家族史患者,上肢为最常见的好发部位,可能与精神因素和皮肤外伤、日晒伤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和脑梗死的相关因素.通过多层螺旋CT造影(MSCTA)和超声的对照研究进行价值比较.方法 对22例病人进行MSCTA和超声检查,并行头颅MRI的检查.以分析相关因素.结果 MSCTA发现颈动脉狭窄Ⅱ、Ⅲ、Ⅳ级和脑梗死有明显的相关性.MSCTA和超声有着很好的敏感性.结论 MSCTA是一种很好的颈动脉狭窄的检查手段,并能对脑梗死和脑卒中进行很好的预测.  相似文献   

11.
20110251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发病因素分析/李金勇(山东潍坊市皮防所),王晓云,于维恒…∥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0,26(2).-98~101选取133例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部分患者检测血清性激素水平,分析女性青春期后痤疮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遗传因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遗传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284例住院SLE患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有家族遗传史和无家族史患者相比,在发病年龄、冠心病、合并其他结缔组织病、特殊用药史以及肾脏损害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肝功能异常、良性或恶性肿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遗传因素在SLE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斑秃的病因不明,一般认为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患者血清中可以查到抗甲状腺、抗平滑肌、抗胃壁细胞、抗细胞核及抗毛乳头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等自身抗体.精神创伤往往是发病的诱因之一.遗传因素、感染和内分泌因素也与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4.
<正>基于"体病相关"、"有斑必有瘀,无瘀不成斑"的理论,作者认为黄褐斑的发病与体质相关,且黄褐斑患者以血瘀体质者居多。文章在分析黄褐斑发病的病因病机与血瘀体质相关性的基础上,探析黄褐斑的发病与血瘀体质密切相关。提出黄褐斑的临床表现符合血瘀体质特征,黄褐斑的病机要点以血瘀体质为本、致瘀因素为标的理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16岁.右上臂单个皮下结节2个月.表面出现水疱样外观1个月,起初局部有压痛感,现无不适,至就诊时"水疱"一直未破.发病前局部无外伤史.既往体健,患者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银屑病发病危险因素及季节变化对银屑病病情的影响.方法 将寻常性银屑病患者根据就诊时间分为夏秋组和冬春组,通过调查表了解其工作环境(户外、室内)、遗传、性别、年龄、精神、吸烟、饮酒、感染等因素,通过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判定患者病情情况.结果 不同季节就诊患者人次无明显区别,但冬春组患者病情(PASI评分15.6±6.2)明显重于夏秋组(PASI评分10.3±5.7)(P <0.01).夏秋组患者户外工作比例(31.5%)明显高于冬春组(22.0%)(P<0.05),而冬春组患者发病前精神诱因发生率(26.3%)及发病前2周感染诱因发生率(23.6%)明显高于夏秋组(12.5%、13.7%)(均P< 0.01).结论 不同季节就诊患者职业环境及发病诱因有明显区别,说明季节和环境因素在寻常性银屑病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11080例白癜风患者及其家系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白癜风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尚不清楚。目前除自身免疫、神经因素及黑素细胞自身破坏学说外,遗传因素也是重要发病因素之一。为探讨遗传因素与白癜风发病的密切关系,我们调查了11080例白癜风患者的家系发病情况,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表达对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分级的影响。方法 选取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7月—2021年11月收治的96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并整理患者基础病历资料,超声造影评估新生血管分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LPPLA2水平,根据患者入院3个月后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佳组。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分级与血清LP-PLA2水平相关性。结果 96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中预后良好51例(53.12%),45例(46.88%)预后不佳。预后良好组血清LP-PLA2低于预后不佳组(P<0.05);两组新生血管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心房颤动、心脏瓣膜病、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偏高、新生血管分级及血清LP-PLA2表达水平升高均为急性缺血性脑梗死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新生血管分级与血清LP-PLA2水平呈正相关(r...  相似文献   

19.
1986年3~4月间北京某单位发生一批阴囊皮炎患者,其发病因素与浴池沐浴有一定关系.我们就此次发病情况进行了较详细的综合性调查,发现此次阴囊皮炎的流行传播与白色念珠菌感染有密切关系.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瘢痕疙瘩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54例瘢痕疙瘩患者临床特点及发病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平均年龄为22.5岁。有家族遗传史患者占37.30%。发病部位:胸部为95.20%、肩背部为79.66%、79.38%患者为多部位多发。82.20%的患者发病无明显诱因,76.84%患者有既往治疗后病情加重史。结论瘢痕疙瘩是具有发病年龄、发病方式及发病部位特征的特殊类型的瘢痕疾病,仅少部分患者有明确家族遗传史,不合理治疗常为病情加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