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考察注射用炎琥宁与维生素C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注射用炎琥宁与维生素C配伍后不同时间的含量变化,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及pH值的变化。结果在室温条件下,0~6h内配伍液的外观、pH值没有明显变化,含量变化也不大。结论在6h内2种药物配伍基本稳定,外观无变化,含量合格,本实验方法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室温下24h内注射用阿奇霉素与维生素B6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四苯硼钠沉淀剩余滴定法,在室温下24h内观察注射用阿奇霉素与维生素B6注射液的配伍溶液的外观、pH值及含量测定。结果在室温下24h内注射用阿奇霉素与维生素B。注射液的配伍溶液的外观、pH值无明显变化,在6h、8h、24h含量有轻微下降。结论注射用阿奇霉素与维生素B。注射液的配伍后24h内基本稳定,建议临床配伍最好在6h内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注射用头孢唑啉钠与注射用氯诺昔康在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在室温条件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头孢唑啉钠与氯诺昔康配伍后0~6 h内的含量变化,并观察和检测此2种药配伍液的外观与pH值变化。结果在室温下,配伍液6 h内的含量、pH及外观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室温条件下,注射用头孢唑啉钠与注射用氯诺昔康在氯化钠注射液中6 h内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注射用加替沙星和维生素B6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加替沙星与维生素B6配伍后在25℃下6 h内的含量变化,并观察和检测配伍液的外观及pH变化。结果配伍液外观性状无变化,pH基本不变,加替沙星与维生素B6的相对百分含量在95%以上。结论加替沙星和维生素B6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在6 h内配伍稳定。  相似文献   

5.
头孢地嗪钠与3种注射液配伍稳定性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考察注射用头孢地嗪钠与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观察配伍液外观及其pH值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液中头孢地嗪钠的含量.结果 室温6 h内,注射用头孢地嗪钠与5%葡萄糖生理盐水、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液外观、pH值、含量基本不变.结论 室温6 h内,注射用头孢地嗪钠在3种输液中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6.
注射用头孢匹胺钠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考察注射用头孢匹胺钠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观察注射用头孢匹胺钠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在室温下8h内的含量变化,并观察、检测配伍液的外观及pH值变化。结果:配伍液外观、pH值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头孢匹胺钠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在室温下8h内可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注射用头孢匹胺钠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观察注射用头孢匹胺钠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在室温下8h内的含量变化,并观察、检测配伍液的外观及pH值变化。结果:配伍液外观、pH值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头孢匹胺钠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在室温下8h内可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注射用头孢噻肟钠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选用Alltech-C18色谱柱,甲醇-水-冰醋酸(40∶60∶0.1),检测波长307nm,测定注射用头孢噻肟钠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在室温(25℃)下6h内的含量变化,并观察和检测混合液的外观及pH变化。结果配伍液外观、pH值及含量在2h内变化不大,随着时间推移配伍液外观、pH值及含量变化较大。结论注射用头孢噻肟钠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在临床尽量避免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9.
裴斌 《中外医疗》2011,30(28):109-109,111
目的考察注射用炎琥宁与甲硝唑注射液是否存在配伍禁忌,以及其配伍稳定性。消除临床用药安全隐患,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方法将注射用炎琥宁与甲硝唑配伍,在室温下,采用高效色谱仪测定注射用炎琥宁与甲硝唑注射液的含量,6h内各时间段考察配伍液的含量、外观性状、紫外光谱、pH值及微粒数变化。并多次重复以上实验,然后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炎琥宁与甲硝唑注射液6h配伍液6h内外观、pH值均无明显变化。配伍液的含量也未见明显的变化。结论炎琥宁在甲硝唑输液中稳定性较好,不会影响两者的药效,可以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头孢替唑钠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观察头孢替唑钠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在室温下8h内的含量变化,并观察和检测配伍液的外观及pH值变化。结果配伍液外观、pH值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头孢替唑钠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在室温下8h内可使用。  相似文献   

11.
Injection mammograph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 W Wayne  R E Darby 《JAMA》1977,237(20):2219-2220
  相似文献   

12.
·Source Modernrecipe,ProvidedbyShanghaiHuashanHospital,ShanghaiInstituteofCardiovascularDiseases.“PharmacopoeiaofP.R.China”1995Ed.·ChiefIngredients Musk,Storax,Toadvenom,Cowbezoar,Chinesecassia,Borneol,Ginsengextract·Explanation Musk,storaxandborneolare…  相似文献   

13.
Injection means the administration of a substance into the skin, subcutaneous tissue, muscle tissue or vein. So far the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it is found that a major proportion of injections administered in India are unsafe. Technique of injection and faulty habits are the reasons of unsafe injections. Intravenous, intramuscular, subcutaneous are most frequently used parenteral routes. Different needle positions while administering injections, preferred site, size and-length of the needle are all discussed while safe injection practices ar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相似文献   

14.
观察了生脉液、脉络宁及两药合并静脉滴注对麻醉犬脑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脉液(0.4g/kg,iv)、脉络宁(5.5g/kg,iv)及两药合并(生脉液0.4g/kg+脉络宁5.5g/kg,iv)均能增加麻醉犬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合并用药组效果优于单用组。各给药组均有明显的降低血压、减慢心率的作用,随着血压降低,脑血流量亦很快下降,但降低脑血管阻力的作用维持较久。  相似文献   

15.
钟弢  田继先  姚雄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5):185-186
目的研究气管内注入白眉蛇毒血凝酶治疗气管切开术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气管切开术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7例),治疗组经气管内注入白眉蛇毒血凝酶,对照组经气管内注入去甲肾上腺素,观察两组的止血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55.56%)和总有效率(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显效率(17.64%)和总有效率(58.82%)(P〈0.05)。结论气管内注入白眉蛇毒血凝酶用于治疗气管切开后气管内出血是快速、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与异烟肼注射液配伍稳定性,指导合理用药。方法在25℃、37℃条件下6h内,观察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与异烟肼注射液配伍后其外观、pH的变化,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奥硝唑和异烟肼的含量。结果混合配伍液在6h内其外观、pH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在25℃、37℃条件下6h内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与异烟肼注射液配伍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喜炎平注射液和注射用美洛西林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观察配伍液在0h、1h、2h、4h、6h、8h内的性状,在上述时间点下测定其pH值,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穿心莲内酯磺化物和美洛西林含量变化。结果:两药配伍后,8 h内配伍液的性状、pH值及美洛西林含量均无显著变化,穿心莲内酯磺化物含量变化较大,不稳定。结论:喜炎平注射液与注射用美洛西林钠在0.9%氯化钠及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后8h内不稳定,不建议临床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考察氟康唑注射液与加替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氟康唑注射液与加替沙星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溶液在常温下放置4小时内不同时间的最大吸收峰位和吸收度,并观察溶液色泽及测定PH值和旋光度。结果配伍液的吸收峰位、吸收度、色泽、PH值及旋光度无明显变化。结论氟康唑注射液与加替沙星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在常温下4小时内可以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考察氟康唑注射液与加替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氟康唑注射液与加替沙星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溶液在常温下放置4小时内不同时间的最大吸收峰位和吸收度,并观察溶液色泽及测定PH值和旋光度.结果 配伍液的吸收峰位、吸收度、色泽、PH值及旋光度无明显变化.结论 氟康唑注射液与加替沙星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在常温下4小时内可以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