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沈金丹  范光明  周楠  罗弦  韦莎莎  杜明良 《重庆医学》2021,50(12):2041-2044
目的 总结鞍旁肿瘤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对60例经病理证实的鞍旁肿瘤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各种肿瘤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60例中脑膜瘤36例,垂体瘤侵犯鞍旁7例,转移6例,神经鞘瘤5例,海绵状血管瘤3例,表皮样囊肿、神经纤维瘤、白血病浸润各1例.脑膜瘤呈等/稍高密度,MR I上信号与灰质类似,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垂体瘤侵犯鞍旁时,表现为鞍区较大的肿块,多有囊变,包绕颈内动脉;神经鞘瘤多呈哑铃状,跨中后颅窝生长,呈囊实混合性;转移多呈等或稍低密度,常伴有颅底骨质的破坏;海绵状血管瘤呈等/稍高密度,T2 WI上可见特征性的高信号,不均匀明显强化,中心延迟强化.结论 大部分鞍旁肿瘤具有相对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少数诊断较困难,需要结合临床.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骶骨肿瘤的影像表现,以期进一步提高对该部位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经病理证实的骶骨肿瘤的影像表现。58例行X线检查,32例行CT检查,47例行MRI检查。结果 69例骶骨肿瘤中,转移瘤23例,脊索瘤22例,神经源性肿瘤9例(神经鞘瘤7例、神经纤维瘤、神经母细胞瘤各1例),骨髓瘤6例,淋巴瘤及骨巨细胞瘤各3例,甲状腺滤泡癌、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及韧带状纤维瘤各1例。骶骨恶性肿瘤表现为骶骨溶骨性骨质破坏,软组织肿块及骶髂关节受侵犯易见。脊索瘤表现为中心性、溶骨性骨质破坏,骨巨细胞瘤多为偏心膨胀性骨质破坏,转移瘤、骨髓瘤及淋巴瘤为多骨多发病变;神经源性肿瘤多伴有骶孔扩大、破坏。结论骶骨肿瘤的种类繁多、影像表现多样,结合病变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可提高病变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华群  陈克敏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6):646-646,650,F0004
目的分析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PNETs)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例pPNETs的影像学表现。11例全部行CT检查,3例行MR检查,4例行X线平片检查。结果CT表现:同时显示溶骨性骨质破坏和软组织肿块的3例,仅显示溶骨性骨质破坏的1例,仅显示软组织肿块的4例,出现骨质破坏伴骨膜反应和骨质硬化的2例,出现膨胀性骨质破坏的1例。软组织肿块中的6例密度欠均匀,不均匀强化,显示内部坏死灶及有强化的间隔,1例气管内肿块强化较均匀。4例出现转移。所有病例均未发现肿瘤骨和钙化。MR表现:3例均为T1WI低或等信号,T2WI和STIR为不均匀中高信号,均见软组织肿块形成,侵入临近的肌肉组织引起被侵肌肉不规则肿大。结论CT和MR能较好地显示pPNETs的内部结构、明确肿瘤的侵犯范围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并能检出远处转移,有助于对pPNETs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超声、CT及MRI对胶质瘤、脑膜瘤、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等四种主要眼眶神经源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中山眼科中心1999年1月~2005年6月经手术治疗,具有完整病理资料的眼眶神经源性肿瘤110例,回顾分析超声、CT、MRI检查的结果并与病理作对照,比较定性及定位诊断率.结果 超声均未作出定性诊断,故未能作出比较分析.临床诊断四种疾病的的正确率分别是胶质瘤78.6%、脑膜瘤58.8%、神经鞘瘤42.9%、神经纤维瘤96.3%,CT诊断分别是55.5%、92.9%、71.4%、80.0%,MRI诊断分别是83.3%、100%、100%、100%.定性诊断率临床为65%,CT为77.25%,MRI为95%.定位诊断率超声为70%,CT为77.2 5%,MRI为90%.结论 CT和MRI对肿瘤定位准确,定性诊断准确性优于眼科临床和超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MRI及DSA表现及其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CT、MRI及DSA影像表现,其中2例行CT及MRI平扫及增强检查,4例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1例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和DSA检查。结果:单发病灶者2例,多发病灶者5例,肿瘤CT平扫均表现为肝内边界清楚的低密度肿块,病灶中央可见不规则形坏死区,3例病灶周围多发子灶,2例病灶周围血管受压推移;MRI上肿瘤表现为长T1稍长T2信号;7例增强扫描后病灶实质部分动脉期轻至中度强化,静脉期持续强化,中心坏死区无明显强化。结论: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具有一定的影像特点,特征表现为肝内边界较清晰的类圆形肿块影,病灶较大时周围常有子病灶,病灶中央常见液化坏死,强化方式为渐进性强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11例腹部原发肿瘤的影像学表现,探讨其影像学表现的病理学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腹部原发肿瘤的CT或/和MR表现,观察内容包括肿瘤的来源部位,形态、大小、密度和信号强度、强化特征,肿瘤的边缘、周围脂肪间隙的受累情况及肿瘤与邻近组织器官的关系等。结果良性肿瘤2例,恶性肿瘤9例。肿瘤位于腹膜腔内2例,腹膜外间隙7例,腹膜腔及腹膜外间隙同时受累2例。结论CT、MR扫描能准确判断腹部原发肿瘤的来源部位及其与邻近器官组织的关系,有助于判断肿瘤的性质。  相似文献   

7.
影像学检查在原发性咽旁间隙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原发性咽旁间隙肿瘤CT、MRI检查资料的分析研究,探讨影像学检查在咽旁间隙肿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1989年1月至2005年1月我科收治的原发性咽旁间隙肿瘤患者147例,所有病例均作CT或(和)MRI检查。结果CT和MRI可较好地提供肿瘤的位置、大小、范围、肿瘤的边缘是否光滑及与颈部大血管的关系,为制订手术方案提供重要的参考意见。结论术前行CT、MRI检查对原发性咽旁间隙肿瘤治疗方案和手术径路的选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头颈部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PNET)的影像学诊断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病理证实的头颈部pPNET的CT和MRI表现,6例行CT检查,2例行MRI检查。【结果】8例中,颌面部2例,左下颌骨旁、左外耳道、左上颌窦、左颈动脉鞘区、右颞下窝、左腮腺各1例。6例CT扫描病例中,4例表现为边界不清的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匀,3例伴坏死、囊变。2例边界清,密度均匀。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4例,均匀强化2例。6例CT扫描病例均未见钙化。右颌面部病灶造成相邻骨质吸收,左上颌窦、左下颌骨旁病灶破坏相邻骨质。右颞下窝、左腮腺肿瘤在MRI T1WI上呈低信号,在T2WI上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后不均匀强化。【结论】头颈部pPNET的CT和MRI表现缺乏特异性征象,CT和MRI检查可显示肿瘤的范围、发现远处转移。对确定肿瘤的可切除性及评价治疗效果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张卫东  吴沛宏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45):3197-3199
目的 分析腹盆部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PNET)的CT和MRI表现,提高对此病影像学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13例经病理证实的腹盆部pPNET的CT和MRI表现.结果 13例患者,发病年龄2~72岁,中位年龄30岁.13例病灶中,腹盆腔内9例,腹膜后间隙软组织2例,右侧肾脏1例,肝脏1例.病变均表现为大小不一的软组织肿块,发生于腹盆腔、右肾脏的病灶边界清楚,而发生于腹膜后软组织、肝脏的病灶呈浸润性生长,边界不清.所有病灶内密度/信号均不均匀,8例伴坏死、囊变,增强后均呈不均匀强化.4例病灶内可见点状、斑片状或不规则形钙化,其中1例为治疗后出现.治疗后5例死亡,好转8例.结论 腹盆部pPNET的CT和MRI表现缺乏特异性征象,CT和MRI检查可显示肿瘤的范围、发现远处转移,对确定手术的可切除性及评价治疗效果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小脑蚓部肿瘤临床表现不典型,且易压迫四脑室或向四脑室内生长出现梗阻性脑积水.CT和MRI检查是诊断小脑蚓部肿瘤的主要手段.位于小脑蚓部不同种类的肿瘤其手术及预后不同,早期诊断对治疗及预后意义重大.收集2005年本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小脑蚓部肿瘤20例,总结分析其影像表现,评价CT和MRI 对小脑蚓部肿瘤的诊断价值,提高对该部位肿瘤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术中多普勒监护(IDM)在鞍旁肿瘤手术中的意义。方法对45例鞍旁肿瘤手术中应用IDM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无死亡病例,3例出现暂时的肢体偏瘫。结论在鞍旁肿瘤手术过程中合理应用IDM,有助于最大程度避免术中血管的损伤及减轻血管的受损伤程度,可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术中多普勒监护(IDM)在鞍旁肿瘤手术中的意义.方法 对45例鞍旁肿瘤手术中应用IDM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无死亡病例,3例出现暂时的肢体偏瘫.结论 在鞍旁肿瘤手术过程中合理应用IDM,有助于最大程度避免术中血管的损伤及减轻血管的受损伤程度,可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RI在鞍区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4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鞍区肿瘤病人,对其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垂体瘤20例,颅咽管瘤8例,脑膜瘤6例,MRI表现具有特征性,术前诊断正确率较高。脊索瘤2例,星形细胞瘤1例,生殖细胞瘤1例,嗅神经母细胞瘤和浆细胞瘤各1例,MRI表现缺乏典型征象,往往难以诊断,其中3例误诊。结论:MRI检查,尤其是三维成像技术(横轴位、矢状位、冠状位)可显示鞍区肿瘤的内部结构、生长方式、侵犯范围及其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对鞍区肿瘤定位、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肾脏小肾癌的影像学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 对2003年至今我院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直径3CM的小肾癌和小良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总结其影像学特征,并进行鉴别诊断.结果 本组小肾癌8例,全部行CT检查,其中一例小肾癌还做了MRI和DSA检查.小肾癌CT三期扫描,8例小肾癌10个病灶,动脉期明显强化2个病灶,轻度强化7个病灶,实质期病灶内造影剂退出明显,其中一例两个病灶中的1个病灶各期均未见强化,MRI动脉期两个病灶也是一个强化,一个不强化,这与其DSA表现一个多血供,一个少血供吻合.1例感染性病变密度各期均低于正常肾实质,1例不典型囊性病变未见强化.本组8例小肾癌10个病灶,病理诊断均为肾透明细胞癌.结论 1.小肾癌螺旋CT三期扫描中多数动脉期呈轻度-明显强化,实质期强化明显减退,呈典型"快进快出"特点,少数少血病灶不强化.2.同一肾脏多发病灶,且影像学表现相同或不同,病理确相同.  相似文献   

15.
本文收集了八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着重就医学影象学表现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如脂肪成分较多,则平片表现有肾影增大且密度减低。CT发现瘤内的脂肪组织更加敏感和准确(CT值可低至-100Hμ),肾血管造影在瘤区出现葡萄状动脉瘤样血管及洋葱皮样肿瘤染色,乃有别于肾癌的最大特点,超声能发现,B型超声则表现为高回声或不均匀回声。上述不同检查方法的病征均具有特异性,可据此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肺泡蛋白沉着症(PAP)的临床诊断、治疗及影像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肺泡蛋白沉着症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比较全肺灌洗治疗前、后胸部影像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结果 PAP胸部影像表现呈多样化,可归纳为:地图样表现、碎石路样表现、肺实变表现、肺水肿样表现以及肺间质纤维化表现等。胸部影像表现与临床症状常不吻合。结论 肺部影像可以充分显示肺泡蛋白沉着症的特点,也是随访观察临床疗效和预后的最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申艳光 《中国热带医学》2013,(10):1300-1302
摘要:医学影像专业实习是实现放射诊断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教学实践模式,是提高放射诊断能力的重要基础。本文旨在探讨医学影像专业学生实习教学模式,改善和提高放射诊断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