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使用后胸外科单肺手术低氧血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胸外科单肺手术患者665例,记录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肺部病史、合并症、身高/甲颏距离、吸烟和饮酒情况、肺功能、术前氧分压、屏气试验时间、术前是否打鼾、手术时间、单肺通气时间、双腔管(左、右)、尿量,双腔管插管后和体位改变后均用纤支镜定位双腔管位置。根据患者术中是否发生低氧血症,分为低氧血症组和非低氧血症组。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胸外科单肺手术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665例患者均完成了本研究,其中58例患者术中发生低氧血症,发生率为8.72%。低氧血症与非低氧血症组的年龄、吸烟、饮酒、鼾症、术前合并心脑肺部疾病、肺功能双腔管(左/右)、术前氧分压、屏气实验、体质量指数及身高/甲颏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肺功能异常、术前氧分压低、屏气实验短,身高/甲颏距离大是胸外科单肺手术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纤支镜使用后胸外科单肺手术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吸烟、肺功能异常、术前氧分压低、屏气实验短,身高/甲颏距离≥21.43。  相似文献   

2.
余海  李崎  刘斌 《华西医学》2003,18(4):577-577
患儿 ,男 ,1 3岁 ,体重 39公斤 ,因左侧脓胸后肺不张 ,拟行胸腔镜下左侧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全麻诱导后 ,喉镜直视下插入内径为 6mm的Univent管。支气管堵塞导管在纤支镜引导下放入左侧主支气管 ,患儿转为右侧卧位后用纤支镜确认支气管堵塞导管的位置。手术开始后 ,将支气管堵塞导管的气囊充气行单肺通气。停止单肺通气前通过支气管堵塞导管的管腔未吸出分泌物。遂将支气管堵塞导管的气囊放气 ,发现气道压由2 7cmH2 O升至 45cmH2 O ,脉搏氧饱和度(SpO2 )进行性下降至 60 %。将吸痰管放入Univent管吸出大量的脓痰液 ,接着放入纤支镜在直视…  相似文献   

3.
在胸外科手术中,应用双腔气管导管(DLT)可隔离两肺通气,使手术侧肺萎陷,非手术侧单肺通气,防止单侧肺部病变由于手术操作、机械通气等因素向对侧肺扩散,手术侧肺塌陷有利于手术野暴露,减轻胸腔内操作对肺实质的损伤。据报道,在单肺通气中,有9%~27%的患者可发生显著的低氧血症[1]。因此,低氧血症仍然是单肺通气中常见的并发症,本文就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2月胸科手术实施单肺通气的患者进行总结,分析低氧血症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低氧血症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锦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9):1877-1878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持续气道正压和压力支持(CPAP/ASB)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在治疗过程中须做好心理辅导,病情观察,加强气道护理,并发症的处理。结果:通气30min者动脉血氧分压平均为107.49mmHg,通气120min者平均为132.25mmHg。结论: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出现低氧血症时及早应用无创通气(CPAP/ASB)治疗,效果满意,正确的护理对提高疗效和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总结25例患者实施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后的护理。通过俯卧位机械通气前充分的物品准备、患者准备、医护人员准备以及俯卧位实施期间护理人员的严密监护,从而保证了患者俯卧位机械通气的安全实施。25例患者俯卧位期间未发生护理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6.
对 2 8例肺切除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以手术创伤大、时间长、高龄、合并肺功能中重度减退者最为多见 ,发生时间以术后 15~ 6 0min最多。加强围手术期护理 ,特别是术前呼吸道的准备与功能锻炼 ,术后早期SPO2 的监测 ,早期止痛排痰 ,保证呼吸道通畅是预防术后低氧血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9):3538-3540
目的探索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在新生儿危重呼吸病低氧血症中的效果。方法在我院收治的低氧血症新生儿中随机挑选12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全部新生儿均为危重新生儿,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新生儿采用常规经鼻通气治疗,治疗组新生儿采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就两组新生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新生儿总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87%,且治疗组的血气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能迅速纠正患儿的低氧血症,改善病情,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频喷射通气(HFJV)在胸部创伤后低氧血症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胸部创伤引起的低氧血症的抢救治疗措施及其疗效。结果:胸部创伤后低氧血症患者采用无创HFJVV治疗,治疗后24 h PaO2、Pa-CO2、SpO2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对血流动力学(MAP、HR、CVP)无明显影响,以PaO2增加>10 mm Hg作为有效的标准,36例(90%)有效。结论:及时应用无创HFJV能改善胸部创伤后低氧血症,同时减轻患者的痛苦,易于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9.
单肺通气是近年来胸科手术中比较新颖的通气方式,特别是胸腔镜技术的开展,为扩大手术视野创造了便利条件,但对麻醉科医师的技术水平也有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我院2006年5月~2007年9月共行单肺通气60例,现将麻醉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术后早期低氧血症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尤其在胸部手术后更易出现^[1],术后早期低氧血症常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年龄、手术方式、麻醉时间等。有报道^[2.3]30%-50%患者常于术后6-72h出现,本文报道肺切除术后早期低氧血症的发生率为42.7%,与文献报道^[2]相似。虽然低氧血症在短时间内对大多数患者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超声雾化吸入前列腺素E1(PGE1)对单肺通气(OLV)患者的肺保护作用。【方法】选择40例OLV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组雾化吸入PGE1,C组为对照组。分别于OLV前10min(T0)、OLV45min(T1)、OLV90min(T2)抽动脉血与混合静脉血行血气分析,并于相应时点测定通气侧肺泡灌洗液(BALF)TNF-α,IL-8,IL-10的浓度。【结果】OLV后两组氧合指数(OI)均下降,但P组较C组下降缓慢,且P组T2较T1有所回升;而Qs/Qt则成相反的趋势;OLV后两组TNF-α,IL-8的浓度均升高,但P组较C组升高较少;IL-10两组OLV后均降低,但P组较C组降低较少。【结论】OLV期间吸入PGE1能改善氧合,降低肺内分流;并能下调IL-8、TNF-α,上调IL-10减轻肺泡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肥胖患者在心脏术后发生低氧血症行俯卧位通气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 总结5例肥胖患者在心脏术后发生低氧血症行俯卧位通气的治疗情况,重点分析其护理要点与措施。结果 5例患者低氧血症皆改善,成功拔出气管插管,从重症监护室转至普通病房,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肥胖作为俯卧位通气治疗的相对禁忌证,密切做好生命体征观察和镇痛镇静处理,针对性做好肥胖患者的体位管理、皮肤护理、呼吸系统护理等,也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氧合,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3.
单肺机械通气对呼吸生理的最大影响是导致paO2 下降 ,其主要原因是肺内分流增加。通过提高通气侧肺的F1 O2 ,可以降低该侧肺的PVR ,而在无通气侧肺存在着HPV ,两者共同作用 ,从而促进肺血流更多地流向通气侧肺 ,这有助于改善通气侧肺VA/Q比值 ,减少肺内分流 ,提高paO2 [1 ] 。因此 ,临床支气管内全麻时 ,通气侧肺均采用 1 0 0 %纯氧通气。进口麻醉机常可满足此要求 ,而国产的RY一Ⅲ型麻醉机系以空气吸入做为主要气体来源 ,利用其做单肺机械通气是否会导致麻醉期间的低氧血症 ,本研究试图通过监测通气期间的血气变化 ,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气管导管开口斜面向左或向右引导支气管堵塞器盲探置入在单肺通气患儿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接受诊断治疗的70例右侧开胸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气管导管斜面向右)和对照组(气管导管斜面向左),每组35例。比较2组患儿的基线资料及相关临床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儿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 0. 05)。观察组封堵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一次到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术后气道水肿及低氧血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调整气管导管开口斜面向右可有效缩短封堵总耗时间,提高一次到位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双腔支气管导管(double-lumen endobronchial tube,DLT)插管行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是胸外科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DLT隔离双肺、保证健侧肺通气同时,可防止患侧肺的分泌物、血液流入健侧支气管,有助于充分暴露手术野,方便手术操作[1]。但是单肺通气对肺呼吸生理学、血流动力学、呼吸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达芬奇机器人左肺上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疗效及术后慢性咳嗽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江苏省肿瘤医院收治的22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将采取常规胸腔镜手术的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将采取达芬奇机器人左肺上叶切除术治疗的1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淋巴结清扫个数、纵膈淋巴结清扫站数以及纵膈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慢性咳嗽发生率和中转开腹率。随后对采取达芬奇机器人左肺上叶切除术的140例患者依照术后慢性咳嗽发生情况进行分组,将35例出现慢性咳嗽的患者分为慢性咳嗽组,将其余105例患者分为非慢性咳嗽组,分析影响慢性咳嗽发生的单因素,并采取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达芬奇机器人左肺上叶切除术后慢性咳嗽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总引流量、使用抗生素时间、ICU停留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个数、纵膈淋巴结清扫站数以及纵膈淋巴结清扫个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7.
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恢复期合并肺部感染出现持续性低氧血症时,迅速及时改善大脑缺氧状况,对患者病情转归的影响至关重要。我科2007年8月~2008年12月成功抢救12例出现此类症状的患者,通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患者的观察、抢救、护理,从失败中吸取工作实践经验,现将具体的护理抢救操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无创面罩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2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左心衰竭是短时间内左心功能障碍超过机体代偿能力,引起肺瘀血和组织灌注减少,重度急性左心衰竭常迅速出现严重低氧血症,若处理不及时可导致重要脏器功能不可逆损害,在抢救过程中及时机械通气进行呼吸支持具有重要意义^[1]。本科2005年5月至2006年8月,用无创面罩通气治疗重度急性左心衰竭29例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双腔管法行单肺通气麻醉时临床常见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腔管法单肺通气是胸外科手术常用的呼吸管理方法 ,其优点在于将左、右两侧肺通气路径分隔开,可防止病侧肺的痰液、血液流入健侧肺;同时行选择性单肺通气时,术侧肺萎缩可为术者提供良好的暴露。单肺通气(OLV)时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何静  崔剑  王淑琼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2):1252-1252
患者,男,47岁,因右上肺癌行右肺上叶切除术。术前E C G、胸片无异常,常规咪唑安定、芬太尼、依托咪酯、爱可松麻醉诱导后,顺利插入R obertshaw37F双腔气管导管,并以纤支镜确定气管导管位置无误。术中以瑞芬太尼、万可松,N2O维持麻醉。手术开始10m in后,行左侧单肺通气,SpO2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