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 基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探讨平动汤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ADHD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平动汤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的症状变化[中医症状积分、中文版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评估量表-父母版(SNAP-Ⅳ)评分、家长用阿肯巴克儿童行为量表(CBCL)评分、剑桥神经科检查(CNI)软体征测试分量表评分、数字划销测验(NCT)失误率],两组HPA轴指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T)]水平,以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8周后,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SNAP-Ⅳ评分、CBCL评分、CNI软体征测试分量表评分、NCT失误率、血清ACTH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COR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 vs.15.00%,P<0.05).结论 平动汤可调节HPA轴,促进ADHD患儿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SNAP-Ⅳ评定量表评价刘振寰教授经验方消惊汤加减治疗肝肾阴虚型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中药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中药组给予刘振寰教授经验方消惊汤加减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哌甲酯片口服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4周后SNAP-Ⅳ评定量表各分量表分值变化情况及其临床缓解率情况。【结果】(1)治疗4周后,2组患儿SNAP-Ⅳ评定量表中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分量表评估分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中药组对患儿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分量表评估分值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中药组临床缓解率为60.0%,对照组为33.3%,中药组的临床缓解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刘振寰教授经验方消惊汤加减治疗肝肾阴虚型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陶丹红  孔微  陶明  卢眺眺  韩耀静  邹莹  吴绪旭  石敏 《浙江医学》2021,43(15):1633-1637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ADHD中注意缺陷与多动/冲动混合型患儿33例,采用rTMS治疗12周,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SNAP-Ⅳ量表(父母版)评分、视听整合持续操作测试(IVA-CPT)及脑涨落图分析(EFG)结果。结果治疗后,ADHD患儿SNAP-IV量表(父母版)总分及注意力缺陷均分、多动-冲动均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均P<0.05),对立违抗障碍均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注意力商数、综合控制力商数、听觉/视觉控制力商数、听觉/视觉注意力商数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均P<0.05);脑电超慢波绝对功率值、脑电超慢波相对功率值和全脑总功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TMS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rTMS治疗能有效改善ADHD患儿注意力、多动等临床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作为安全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发育性语言障碍(DLD)共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外周血维生素D (VD)水平及存在形式,阐明VD在DLD共病ADHD发生中的作用,为其治疗提供新的方法。方法:选择就诊的DLD共病ADHD患儿90例为观察组,以50名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身心健康儿童为对照组。DLD和ADHD诊断参照《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本(ICD-11)和《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及统计手册》第5版(DSM-5)相关章节,采用格里菲斯精神发育量表(GMDS)语言能分量表测评并计算语言发育商(DQ),根据斯诺佩评定量表Ⅳ(SNAP-4)家长及教师问卷进行ADHD分型,采用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SQ)进行ADHD评分,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2组研究对象血清中VD水平。收集所有研究对象GMDS和PSQ及观察组患儿SNAP-4测评结果;测试者DQ小于100-1×标准差(SD)为语言能力低于同龄人;根据PSQ将儿童行为问题分为学习问题、心身问题、焦虑、多动-冲动、品行问题和多动指数共6种因子,6种因子得分均大于2分可诊断存在相关问题;根据SNAP-4将ADHD分为注意缺陷为主型(ADHD-I)、...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8):28-32+37
目的探讨托莫西汀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阅读障碍儿童前后症状及N400的差异。方法 2017年12月~2018年10月在宁波市市区某小学3~5年级经筛查、复核诊断入组17例ADHD,16例ADHD+D。两组患儿在使用托莫西汀治疗前后均采用SNAP-Ⅳ问卷(父母版)评估ADHD症状,儿童汉语阅读障碍量表评估阅读成绩,记录中央脑区N400(波幅和潜伏期)波形。结果治疗前,ADHD组SNAP-Ⅳ总分(42.33±10.66)分,DCCC总分(57.09±10.78)分;ADHD+D组SNAP-Ⅳ总分(45.23±12.04)分,DCCC总分(98.85±16.58)分;治疗后ADHD组SNAP-Ⅳ总分(21.57±5.94)分,DCCC总分(56.89±10.22)分;ADHD+D组SNAP-Ⅳ总分(22.57±6.19)分,DCCC总分(97.53±15.64)分。治疗前后,两组ADHD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阅读成绩评分及N400波幅及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莫西汀能改善ADHD及ADHD+D的ADHD症状,但对阅读症状无效,对大脑字词语义信息整合及信息加工速度亦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静宁方联合推拿治疗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远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5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采用二阶段交叉设计试验,第一阶段(试验前3个月)A组患者为干预组(静宁方联合推拿组),B组为对照组(静宁方组);第二阶段(试验后3个月)A组为对照组,B组为干预组。于每个阶段开始、结束时应用SNAP-Ⅳ父母等级评定量表评估治疗效果并记录不良反应事件。结果:两组接受静宁方联合推拿干预后,均表现为注意缺陷评分、多动/冲动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阶段交叉设计的方差分析显示,两组患儿注意缺陷评分、多动/冲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不良反应。结论:静宁方联合推拿治疗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具有较好远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PUFAs)联合托莫西汀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ADHD患儿8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托莫西汀治疗,联合组患儿给予ω-3 PUFAs联合托莫西汀治疗。两组患儿均持续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采用中文版ADHD SNAP-Ⅳ评定量表—父母版(SNAP-Ⅳ)和整合视听持续性操作测试(IVA-CPT)评估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检测两组泌乳素(PRL)、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和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记录两组患儿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的SNAP-Ⅳ评分低于治疗前,IVA-CPT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患儿的SNAP-Ⅳ评分低于对照组,IVA-CPT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的PRL、S100β和25(OH)D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患儿的PRL、S100β和25(OH)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接受脑电生物反馈联合执行功能训练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择河南省儿童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96例ADHD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执行功能训练,均持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注意力测验、临床症状[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筛查量表(SNAP-Ⅳ)]、脑电波频率及执行功能[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结果 治疗2个疗程时,观察组注意力测试高于对照组,SNAP-Ⅳ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时,观察组β波、感觉运动节律波活动高于对照组,θ波活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时,观察组概念受教育程度、正确应答数、持续应答数均高于对照组,持续错误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电生物反馈联合执行功能训练可提高ADHD患儿的注意力,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同时可改善脑电波频率及执行功能,有利于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哌甲酯控释剂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7~12岁ADHD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32例,两组均给与哌甲酯控释剂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疗程均为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末采用d2注意力测验、ADHD症状评定问卷(父母问卷)评定.结果 8周末,研究组儿童d2注意力测验任务完成总量、总成绩、集中程度和波动比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遗漏错误、违规错误和错误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ADHD症状评定问卷临床总分、注意缺陷评分及多动冲动得分较治疗前均下降(均P< 0.05),而研究组得分下降更明显(均P<0.05).结论 哌甲酯控释剂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可提高ADHD患儿集中注意能力,降低多动冲动等适应不良行为,改善ADHD儿童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哌甲酯控释剂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功能的改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哌甲酯控释剂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核心症状与细化功能的改善作用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156例确诊为ADHD的患儿,治疗前完成SNAP-Ⅳ量表(中文版)评定;随后给予盐酸哌甲酯控释剂18 mg口服,1次/d,连续1个月;治疗后进行SNAP-Ⅳ量表的二次评定,同时完成细化功能改善问卷评定.观察核心症状与细化功能改善情况,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哌甲酯控释剂治疗后,ADHD患儿SNAP-Ⅳ量表各因子原始平均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1),其中IOWA注意缺陷多动因子减分尤为明显(减分率>50%),其次是多动冲动因子和注意缺陷因子;患儿在校学习、在家作业和社会行为功能都有所改善,且细化功能改善程度明显.注意缺陷因子的减分与在校学习和在家作业情况的改善显著相关(P<0.01);多动冲动因子和对立违抗因子的减分与社会行为功能的改善显著相关(P<0.05).结论 哌甲酯控释剂对ADHD儿童的核心症状与细化功能具有改善作用,且两者存在一定相关性;其对各种细化功能改善的效果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