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源性猝死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是植入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对于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若能在病情恶化早期进行及早的干预,则能有效防止心功能进行性恶化。最近拥有监测肺水肿状态的ICD开始应用于临床,我院于2008年6月13日成功完成全国首例心衰预警的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VirtuosoICD)手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1.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7岁。因反复晕厥和阿-斯综合征发作半年,于2004年12月25日入院。患者于2004年6月和10月有2次晕厥发作,当时心电图证实为持续性室速,患者有大汗、低血压和抽搐,很快室速演变成室颤,经胸200J电击除颤抢救成功。既往患者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死病史。入院查体:血压110/80mmHg,双肺无啰音,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92次/min,心尖区Ⅱ/6级收缩期杂音。超声心动图(UCG):左室大(61mm),室壁弥漫性运动减弱,EF38%。冠状动脉造影(CAG):冠状动脉未见明显异常。入院诊断: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同意植入埋藏式心内除颤器(ICD),  相似文献   

3.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应用能明显减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猝死发生率[1-4],目前已成为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最有效的方法.现将我院临床应用3例的随访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88岁,主因"反复胸闷17年,加重伴气短、双下肢凹陷性水肿5年"于2007-01-23住院治疗.1990年始出现劳累后胸闷、气短伴心前区不适,经休息或含硝酸甘油后可缓解.2001年诊断为高血压Ⅲ期、冠心病、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心功能Ⅳ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术后不适当电击的发生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通过腔内心电图判定ICD不适当电击的发生原因,针对发生原因进行个体化治疗。结果在我科2011-2014年植入ICD的189例患者中,20例发生了不适当电击,发生比例约10.6%,心房颤动(AF)伴快速心室率、室上性心动过速(SVT)及过感知是主要原因。其中,70%(14/20)患者是由于AF伴快心室率进入了室颤的诊断区间,发生了不适当电击;15%(3/20)误将SVT识别为室速;10%(2/20)肌电干扰过感知是由于发生了电极导线故障;5%(1/20)T波过感知。17例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及ICD优化程控设置,2例植入起搏感知电极进行手术干预故障电极,T波过感知通过调整起搏电极的感知极性,均未再发生严重误电击事件。结论AF快心室率是引起不适当电击的主要原因,长期有效的药物治疗结合ICD鉴别诊断参数优化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对于特殊病因需采用必要的手术治疗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比较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作为心源性猝死的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PP)和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SP),在植入前、植入后1周以及植入后1个月对患者情绪的不同影响。方法选择15例患者应用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作为心源性猝死的PP,15例患者应用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作为心源性猝死的SP,应用描述性横断面调查法,利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ishel’s Uncertainty in Illness Scale,MUIS-C),特质状态焦虑量表(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和生活目标量表(the Life Orientation Test,LOT-R),通过晤谈行半结构访问。结果在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前,两组患者的MUIS-C分值都较高(PP=67.67±13.36;SP=70.27±6.80,P=0.507);LOT-R分值为PP=15.67±3.8,SP=16.47±3.6,P=0.557;STAI分值为PP=37.40±10.0,SP=37.73±13.6,P=0.940。在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后1个月,PP患者的MUIS-C分值明显低于SP患者(PP=62.33±4.17,SP=67.87±4.61,P=0.002)。结论利用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作为SP的患者护理时更应该引起护士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Brugada综合征患者置入治疗性或预防性置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并评价1个月临床随访结果。方法 21例Brugada综合征(症状性9例、无症状性12例)于全麻下常规方法置入ICD。每例有Brugada综合征心电图(ECG)典型改变或钠通道阻滞剂揭示的ECG改变。排除了结构性心脏病并作心脏电生理检查。无症状患者中自发或诱发室性心律失常8例,仅有阳性家族史4例。结果 置入单腔ICD(VVI)16台,双腔ICD(DDD或DDDR)5台(患者伴窦房结功能异常和,或房室传导障碍)。术中电极除颤器电生理参数符合常规,术后无并发症。1个月后再入院ICD电生理参数检查未改变,除颤器内记录无室速和(或)室颤触发的拮抗心动过速起搏或电复律、电除颤发生。结论 Brugada综合征患者可安全成功置入ICD,初期(1个月)随访ICD工作良好。  相似文献   

8.
王兴元  张青 《人民军医》2001,44(3):163-165
在过去的10年中,心律失常的治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包括射频消融术(RFCA)和可植入式体内除颤器(ICD)。这些巨大进步应归功于循证医学的应用,有了它才能阐明何种方法是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implantablecardioveterdefibrillatorICD)是目前预防心脏性猝死最有效的措施。本文观察我院8例次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随访情况。方法;;自1996年7月至2003年9月;;共有7例患者(其中1例更换1次)在我院成功安装了ICD。7例患者中4例为扩张性心肌病;;1例为长QT间期综合症;;1例为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另1例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Brugada综合征不能排外。所有患者均记录到VT或/和VF;;其中5例患者有晕厥史。分别随访2个月~7年。结果;;7例患者均成功经静脉安置或更换ICD。除颤阈值均在25J以下。随访期间共发生室性快速心律失常16次;;其中室性心动过速10次;;室颤6次;;均成功中止。其中抗心动过速起搏终止10次;;除颤6次。误感知窦性心动过速发生ATP4次;;误感知室上性心动过速发生除颤2次。患者均正常生活至今。结论;;ICD治疗效果肯定;;但需加强随访;;及时调整参数;;同时需注意药物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45岁。患有心肌病2年,近日因进食不当出现腹痛、腹泻、胸闷、气短于2008-04-12入院。体检:T36.5℃,P68/min,BP100/60mmHg。心界向左扩大,心律齐,心尖部可闻及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X线胸片示:心脏扩大。心脏彩色多普勒示:左心扩大,左室射血分数42%.  相似文献   

11.
邓学科  杨满光 《人民军医》1998,41(9):528-529
我们自1996年11月,应用射频消融(RFCA)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15例,疗效较好。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临床症状及体表心电图提示快速心律失常15例。年龄31~62岁,平均40.2岁。病程1~20年。合并高血压病(期)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1例。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1例。其余11例无明显的器质性心血管疾病。术前停用抗心律失常药至少5个半衰期。经电生理检查(EPS)确诊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SVT)13例。其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10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3例,心房扑动(AF)1例。左室特发性心动过速(ILVT)1例。1.2 电…  相似文献   

12.
吴小平  王丰文 《人民军医》1999,42(4):212-212
普罗帕酮(心律平)是一种高效、速效抗心律失常药,对抑制慢性复发性、室上性或室性心律失常有效。我们采用本药治疗顽固性心律失常56例,疗效较好。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32例,女24例;年龄13~71岁,平均41岁。心律失常病史1个月~9年,平均2.4个月。47例住院治疗,9例门诊观察。均曾用过多种抗心律失常药,但无效或效果不佳。频发室性早搏24例,其中病毒性心肌炎及其后遗症9例,冠心病13例,预激症候群(WPW)2例;阵发性房颤、房扑(冠心病5例,风心病3例,病因不明1例)及慢性房颤(风心病7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例)各9例;频发性交界早搏(病毒性…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性,70岁。因多饮、多尿20年,伴全身浮肿4d入院。体检:P84/min,BP181/100mmHg。心界扩大,心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无病理性杂音。实验室检查:血糖8.41mmol/L,尿素15.43mmol/L,肌苷211.1mmol/L,血清钾3.60mmol/L,尿蛋白+++。X线胸片示:心影增大。心脏彩色多谱勒示:全心扩大,左室前后径48/35mm,左室射血分数59%。心电图示:窦性心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临床诊断:高血压病(极高危),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14.
三腔心脏起搏器(CRT)和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显著的治疗效果已为人们所公认,随着起搏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起搏治疗的适应症也不断拓宽,尤其对于扩张型心肌病所致的心衰患者,特别是心电图ORS≥0.12s者,单纯药物治疗常常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植入CRT能够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此类患者一旦发生起搏系统感染,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将已被污染的电极导线取出体外[1],但由于左室电极置于冠状静脉窦内,血管壁薄,且易与血管发生粘连,给电极的拔出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15.
我科于1992年6月~1993年12月对快速心律失常25例采取射频消融术治疗,总有效率达94%以上,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病例情况25例患者中预激房室旁道(AP)19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4例,年龄20~73岁。17例反复发作呈上性心动过速3~ZO年,2例反复发作旁道下传快速心房纤颤3~6年。体检均未发现存在器质性心脏病,曾多年使用多种药物治疗,但不能控制心动过速发作。19例共有房室旁道对条(2例存在双分路),左侧旁路11条,其中显性游离壁6条,后间隔1条,隐匿性游离壁4条。右侧房室旁道IO条,其中显性游离壁5条,后间隔2条,中间隔1条…  相似文献   

16.
1病例报告患者男,57岁。因胸痛、胸闷4h入院。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给予溶栓治疗。溶栓前心率58/min,嚼服拜阿司匹林300mg,口服氯吡格雷300mg,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5 000U,同时给予吸氧、盐酸哌替啶注射液25mg肌内注射等对症治疗。溶栓治疗40min后发生严重心动过缓,心率27/min,给予硫酸阿托品1mg注射,心率恢复至42~52/min,心电图Ⅱ、Ⅲ、aVF导联ST段回落,T波倒置;又出现心动过缓,心率33/min,同样给予硫酸阿托品1mg注射,心率恢复至72/min,再次出现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较入院时明显;8min后,心电图Ⅱ、Ⅲ、aVF导联ST段再次回落,T波倒置;10min后Ⅱ、Ⅲ、aVF导联ST段又抬高。非手术治疗7天后出院,建议择期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刘垣 《人民军医》2010,(7):489-489
1病例报告 患者女,55岁。因诊断高血压病2年余坚持服用降压药物治疗,血压始终控制在130/80mmHg以下。曾每天晨服缬沙坦80mg 1年余,后因夏季有时血压过低,改为每天晨服依那普利10mg,血压维持理想,但终因不能耐受刺激性咳嗽等不良反应改为每天晨服氯沙坦25-50mg,虽血压控制理想,但逐渐出现期前收缩,行心电图检查证实为窦性心率,偶发室性期前收缩,  相似文献   

18.
美托洛尔治疗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18例疗效观察武警安徽总队医院内一科袁永忠,王尚中,张乐新(合肥230041)关键词美托洛尔,心律失常,治疗美托洛尔(Metoprolol)属无内源性拟交感活性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1]。我院于1993年9月~1994...  相似文献   

19.
刘慧琴 《人民军医》2003,46(4):211-212
1999年 12月~ 2 0 0 2年 8月 ,我们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伴严重心律失常 15例 ,取得较好疗效。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男 10例 ,女 5例 ;年龄 78~ 84岁 ,平均 81岁。均为干休所离休干部及家属。 15例均经心电图证实为快速心律失常 ,其中心房纤颤 12例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3例 ,均患较严重的冠心病 ,平时服用扩冠、抗凝等药物。1 2 治疗方法 开始应用治疗量 :0 2 g ,每天 3次 ,持续服用 7~ 14天后 ,减量为 0 2 g ,每天 2次 ;7天后用维持量 :0 2 g ,每天 1次。高龄病人 ,用量偏小 ,不良反应亦较低 ,病人易耐受。用药后 9例效果显…  相似文献   

20.
植入性骨肿瘤较罕见,现报告两例如下。例1:男,42岁。因患右股骨外髁软骨肉瘤,取同侧近端腓骨植骨术。7年后,原取骨之腓骨处肿瘤,又来住院行手术治疗。X线示:右股骨外髁有轻度囊状膨胀性骨密度减低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