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维鹏  杨小冈  李传祥  卢瑞涛  黄攀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50(3):20200511-1-20200511-8
针对红外数据集规模小,标记样本少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红外目标检测网络的半监督迁移学习方法,主要用于提高目标检测网络在小样本红外数据集上的训练效率和泛化能力,提高深度学习模型在训练样本较少的红外目标检测等场景当中的适应性。文中首先阐述了在标注样本较少时无标注样本对提高模型泛化能力、抑制过拟合方面的作用。然后提出了红外目标检测网络的半监督迁移学习流程:在大量的RGB图像数据集中训练预训练模型,后使用少量的有标注红外图像和无标注红外图像对网络进行半监督学习调优。另外,文中提出了一种特征相似度加权的伪监督损失函数,使用同一批次样本的预测结果相互作为标注,以充分利用无标注图像内相似目标的特征分布信息;为降低半监督训练的计算量,在伪监督损失函数的计算中,各目标仅将其特征向量邻域范围内的预测目标作为伪标注。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所训练的目标检测网络的测试准确率高于监督迁移学习所获得的网络,其在Faster R-CNN上实现了1.1%的提升,而在YOLO-v3上实现了4.8%的显著提升,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少量样本下基于孪生CNN的SAR目标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深度学习中的有监督学习需要大量的标注数据,提出了一种少量训练样本下的SAR目标识别方法,解决了SAR图像人工标注成本较高、标注样本不足的问题。首先通过构建正负样本对的策略对数据集进行样本扩充,大幅增加数据量;其次,设计了一种基于度量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孪生卷积神经网络(孪生CNN),用于衡量样本之间的相似概率;然后采用多任务联合学习的方法训练模型,有效缓解了相干斑噪声对SAR图像的影响,降低了噪声过多易引起的过拟合风险;最后,设计了一种基于孪生CNN的识别样本具体类别的加权投票模型。实验采用了MSTAR和OpenSARShip数据集,在小规模训练集上通过上述方法取得了较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农作物的种植过程中,防治农作物病害是农作物生产保收十分重要的一环。随着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技术快速发展,出现了许多农作物病害识别的算法,但是深度学习通常依赖于大量样本数据,针对少样本农作物病害识别问题的研究依然很少。面向某几种病害只有极少样本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单样本农作物病害识别方法,该方法基于孪生网络架构统一了对比学习、度量学习与传统有监督学习,设计出了一个度量模型,该模型在辅助数据集上预训练以获得对农作物病害图像之间的度量能力。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在辅助数据上预训练后,可以在不需要进一步更新模型参数的情况下很好地泛化到只有单个样本的农作物病害识别任务。  相似文献   

4.
随着深度学习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取得令人鼓舞的成果,基于深度学习技术实现对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图像中时敏目标的分类识别已成为可能,实测SAR图像中时敏目标自动识别应用再次吸引了全球广大学者的目光。受客观条件所限,高质量实测SAR目标样本切片的获取代价大、成本高、数量少,且SAR对成像参数和目标姿态敏感,导致SAR图像面临的少样本条件下的目标识别问题更为突出。本文深度挖掘MSTAR(Moving and Stationary Target Acquisition and Recognition)数据集的目标识别潜力,针对10类SAR图像车辆目标分类识别潜能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为衡量不同样本数量条件下SAR目标识别潜能,同时降低对目标样本选取的随机性,提出利用不同数量实测训练样本,生成全角度训练数据集,对参与训练的样本进行规范化和合理化采样处理;将全角度扩充后得到的训练样本集作为标准模板数据集,通过遍历模板数据集,采用似然比相似性度量(Likelihood Ratio Similarity Measure, LiRSM)来衡量目标相似性,利用...  相似文献   

5.
人脸美丽预测是研究如何让计算机判断人脸美丽的前沿课题,随着深度学习的不断进展,已经取得了一定效果。然而,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美丽预测需要大量的训练数据和昂贵的人脸美丽标注。因此,如何在少样本条件下取得较好效果,仍有待深入研究。自监督学习可在上游任务中利用无标注数据来学习较好的特征,从而能在下游任务中降低对标注数据的依赖。为此,本文将自监督学习应用于人脸美丽预测,采用批次内对象识别和多视图特征聚类。其中,批次内对象识别通过给每批次不同样本分配独立的伪标签来学习特征,使得网络有区分每个样本对象的能力。多视图特征聚类首先将人脸图像进行多次数据增强;再经过编码器,得到人脸属性特征;最后通过自监督约束使人脸属性特征聚合在一起。基于大规模亚洲人脸美丽数据库(Large Scale Asia Facial Beauty Database, LSAFBD)和SCUT-FBP5500数据库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降低了模型对有标注数据的依赖,提高了预测准确率,在少样本条件下优于以Resnet18为基线的有监督学习方法,准确率高于常规自监督学习方法,可广泛应用于目标检测和图像分类等领域。  相似文献   

6.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多源图像内容自动分析与目标识别方法近年来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并逐步在智能安防、医疗影像辅助诊断和自动驾驶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部署。然而深度神经网络的对抗脆弱性给其在安全敏感领域的部署带来巨大安全隐患。对抗鲁棒性的有效提升方法是采用最大化网络损失的对抗样本重训练深度网络,但是现有的对抗训练过程生成对抗样本时需要类别标记信息,并且会大大降低无攻击数据集上的泛化性能。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自监督对比学习的深度神经网络对抗鲁棒性提升方法,充分利用大量存在的无标记数据改善模型在对抗场景中的预测稳定性和泛化性。采用孪生网络架构,最大化训练样本与其无监督对抗样本间的多隐层表征相似性,增强模型的内在鲁棒性。本文所提方法可以用于预训练模型的鲁棒性提升,也可以与对抗训练相结合最大化模型的“预训练+微调”鲁棒性,在遥感图像场景分类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自注意力的视觉变换器(ViT)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视觉领域显示出强大的特征提取和模式表征能力。针对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特征与自然物体图像特征存在明显差异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使用ViT模型进行SAR图像目标分类识别的方法,探索基于自注意力的深度学习模型在SAR图像智能化处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ViT模型架构设计与自然语言处理模型架构相似,具有设置简单、可扩展性好、开箱即用的优点。模型主要由图像块分割、图像块投影嵌入、位置嵌入、自注意力模块序列和全连接分类器五部分组成。选择MSTAR公开数据集作为实验数据集,并对数据集训练样本进行数据增强,在增强数据集上对ViT模型进行训练,以在验证集上获得较低的误差和较高的识别率并使网络收敛。使用训练好的ViT模型对SAR图像测试样本进行分类测试,结果显示ViT模型对于SAR图像分类有着高准确率和良好的泛化能力,基于自注意力深度学习方法在SAR图像自动化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李平  李雨航 《电讯技术》2024,(4):504-511
针对时空相似度算法关联轨迹的局限性,采用深度学习方法进行轨迹关联,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监督预训练的匹配神经网络训练方式。利用Geohash向量嵌入对轨迹信号做特征工程处理,构建自注意力机制神经网络结构,使用无标注轨迹数据基于遮蔽预测任务进行模型预训练;然后构建孪生匹配网络结构,加载预训练模型参数;最后使用标注轨迹对数据基于均方差损失函数微调预训练模型参数得到轨迹对匹配模型。采用Geolife GPS轨迹数据集作为评估数据集进行模型训练与测试,实验结果显示,利用无监督预训练的轨迹关联方法较现有最优算法匹配准确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达到了96.3%,充分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目前轨迹关联领域基于深度学习预训练模型的研究较少,该方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应自炉  宣晨  翟懿奎  王发官 《信号处理》2020,36(11):1846-1858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图像标签难以大量获取,存在着大量小样本SAR数据集。SAR图像充满着散斑噪声,直接将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应用在小样本SAR数据集上难以提取有效特征。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小样本SAR图像识别的自注意力多尺度特征融合网络。首先,将自注意力机制与幽灵模块相结合构建自注意力幽灵模块,并利用该模块替代经典的卷积操作提取SAR图像特征。其次,在网络中添加通道混洗单元以构建多尺度信息融合支路。最后,引入知识蒸馏对设计的网络进行压缩,进一步控制网络参数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不同工作条件下采集的MSTAR数据集上具有出色的识别性能,在构建的小样本SAR数据集上也表现出良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基于对比预测的自监督语音表示学习方法在训练时需要构建大量负样本,其学习效果依赖于大批次训练,需要耗费大量计算资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仅使用正样本进行语音对比学习的方法,并将其与掩蔽重建任务相结合得到一种多任务自监督语音表示学习方法,在降低训练复杂度的同时提高语音表示学习的性能。其中,正样本对比学习任务,借鉴图像自监督表示学习中SimSiam方法的思想,采用孪生网络架构对原始语音信号进行两次数据增强,并使用相同的编码器进行处理,将一个分支经过一个前向网络,另一个分支使用梯度停止策略,调整模型参数以最大化2个分支输出的相似度。整个训练过程中不需要构造负样本,可采用小批次进行训练,大幅提高了学习效率。使用LibriSpeech语料库进行自监督表示学习,并在多种下游任务中进行微调测试,对比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得到的模型在多个任务中均达到或者超过了现有主流语音表示学习模型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SAR图像由于数据获取难度大,样本标注难,目标覆盖率不足,导致包含地理空间目标的影像数量稀少。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该文开展了基于散射信息和元学习的SAR图像飞机目标识别方法研究。针对SAR图像中不同型号飞机空间结构离散分布差异较大的情况,设计散射关联分类器,对飞机目标的离散程度量化建模,通过不同目标离散分布的差异来动态调整样本对的权重,指导网络学习更具有区分性的类间特征表示。考虑到SAR目标成像易受背景噪声的影响,设计了自适应特征细化模块,促使网络更加关注飞机的关键部件区域,减少背景噪声干扰。该文方法有效地将目标散射分布特性与网络的自动学习过程相结合。实验结果表明,在5-way 1-shot的极少样本新类别识别任务上,该方法识别精度为59.90%,相比于基础方法提升了3.85%。减少一半训练数据量后,该方法在新类别的极少样本识别任务上仍然表现优异。   相似文献   

12.
针对辐射源个体识别(SEI)中样本标签不完整和数据类别分布不平衡导致分类准确率下降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代价敏感学习和半监督生成式对抗网络(GAN)的特定辐射源分类方法。该方法通过半监督训练方式优化生成器和判别器的网络参数,并向残差网络中添加多尺度拓扑模块融合时域信号的多维分辨率特征,赋予生成样本额外标签从而直接利用判别器完成分类。同时设计代价敏感损失缓解优势样本导致的梯度传播失衡,改善分类器在类不平衡数据集上的识别性能。在4类失衡仿真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存在40%无标记样本的情况下,该方法对于5个辐射源的平均识别率相比于交叉熵损失和焦点损失分别提高5.34%和2.69%,为解决数据标注缺失和类别分布不均条件下的特定辐射源识别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与具有大量标注数据的光学图像相比,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图像缺乏足够的标记样本,限制了监督学习的SAR目标识别算法的性能.而无监督识别方法又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自注意力特征融合的半监督生成对抗网路.首先,在构建生成器和判别器时引入自注意力层,克服卷积算子...  相似文献   

14.
余立  李哲  高飞  袁向阳  杨永 《电信科学》2021,37(10):136-142
质差用户识别是降低用户投诉率、提升用户满意度的重要环节。针对当前电信网络系统中业务感知相关的大量结构化及非结构化数据难以有效标注、质差用户标签不完备、现有监督学习模型训练样本不均衡而导致质差识别率低的问题,采用改进自训练半监督学习模型,利用少量满意度低分和投诉用户作为质差用户标签对网络数据进行标注,并通过标签迁移对大量未标注数据进行训练识别质差用户。实验表明,相比于识别准确率高但是训练成本高的全监督学习和识别准确率低的无监督学习,半监督学习可以充分利用无标签样本数据进行有效训练,保证较低训练成本的同时显著提升质差用户识别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卷积神经网络(CNN)已广泛应用于合成孔径雷达(SAR)目标识别。由于SAR目标的训练数据集通常较小,基于CNN的SAR图像目标识别容易产生过拟合问题。生成对抗网络(GAN)是一种无监督训练网络,通过生成器和鉴别器两者之间的博弈,使生成的图像难以被鉴别器鉴别出真假。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ICNN)和改进的生成对抗网络(IGAN)的SAR目标识别方法,即先用训练样本对IGAN进行无监督预训练,再用训练好的IGAN鉴别器参数初始化ICNN,然后用训练样本对ICNN微调,最后用训练好的ICNN对测试样本进行分类。MSTAR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不仅能够在训练样本数降至原样本数30%的情况下获得高达96.37%的识别率,而且该方法比直接采用ICNN的方法具有更强的抗噪声能力。  相似文献   

16.
基于深度图的3D手部姿态估计通常需要大量人工标注数据以达到高精确度和鲁棒性,然而关节点标注过程冗杂且存在一定误差.现有研究工作使用自监督方法解决对标注数据的依赖,通过在虚拟数据集上预训练网络,并在无标注的真实数据集上进行模型拟合,实现3D姿态估计.自监督方法的关键在于设计模型拟合的能量函数以减小模型在真实数据集上的精度下降程度.为了减小模型拟合难度,本文提出局部深度一致性损失,依据初始姿态估计结果,提取输入与输出深度图的局部表征,将深度图显式地解耦为以关节点为中心的不同区域.通过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关节点进行局部优化,减少虚拟与真实深度图之间的固有领域误差对网络学习的影响,增加训练的稳定性.本文方法在NYU数据集上相比基础方法平均关节点误差提升了21.9%.  相似文献   

17.
在基于深度学习的SAR图像目标检测中,为了降低SAR图像中噪声等特性对特征学习的干扰,提高检测方法中识别和定位任务的交互性,采用了联合任务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联合任务网络,使识别和定位任务在尽可能共用特征的同时保留各自的特殊性,从而提升两个子任务对特征学习的监督能力。此外,该方法还利用联合任务学习方法,在锚框选择和损失函数计算中,同时考虑识别和定位任务的可靠程度,从而提升训练效果。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自编码器结构的无监督学习算法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异常检测中如智能制造、医疗影像、安防监控等领域。针对现有的基于自编码器结构的图像异常算法模型与传统有监督模型相比仍存在识别精度差、鲁棒性较差、训练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图像特征重建方法的自编码器架构和基于迁移学习思想对自编码器进行特征增强处理的异常检测算法。通过引入预先训练的特征提取网络作为前置图像特征提取模块完成对输入图像多尺度特征的提取和融合,得到输入图像的多尺度特征融合图,再据此选择搭另一个预训练网络和自编码器组成Teacher-Student模型,完成自编码器模型的快速收敛。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图的重建思想是利用了图像卷积特征的可判别性,实现了对图像潜在的异常信息的辨识。在自编码器与预训练网络构成的T-S模型中,经过预训练的T模型将S模型的解空间限定在一定范围,极大加速了模型的训练过程。在MVTec-AD标准数据集上将本文所提方法与现有方法进行实验对比,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计算机视觉方面,大多的监督学习方法用于解决其重要分支:行人重识别问题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是此类方法需要对训练数据进行手工标注,特别是对于大容量的数据集,手工标注的成本很高,而且完全满足成对标记的数据难以获得,所以无监督学习成为必选项.此外,全局特征注重行人特征空间整体性的判别性,而局部特征有助于凸显不同部位特征的判别性.所以,基于全局与局部特征的无监督学习框架,使用全局损失函数与局部相斥损失函数共同进行判别性特征学习,并联合优化ResNet-50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各个样本之间的关系,最终实现行人重识别.大量实验数据验证了提出的方法在解决行人重识别任务时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过去二十年中,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自动目标识别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有监督特征学习算法被提出来,而且应用到合成孔径雷达的自动目标识别中。本论文采用了无监督学习算法——K均值(K-means)聚类算法,通过分块自编码和优化接受域参数进行SAR图像特征学习,从而自动学习到无标签数据中鉴别性特征,并将所提取特征用于SAR图像目标识别中。然而,无监督学习一般对训练数据量有较高要求,因此,我们提出了两种数据增强方法,通过旋转目标物体的方位角,以及在原始图像上增加随机值,来获得更多可以用来训练模型的数据,使模型可以学习具有多样性的特征,达到提高识别效果的目的。采用公开的MSTAR数据库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达到96.67%的主流识别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