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赟 《中外医疗》2016,(25):144-146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并发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该院住院时采取循证护理服务的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循证组,同时选取采用常规护理服务的4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常规组,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循证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6%,常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7%,循证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循证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8.2%,常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88.9%,循证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服务有助于减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该护理方式可作为临床高血压出血患者的首选护理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高血压后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对我科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行循证护理模式。结果经过及时治疗以及循证护理后,无一例并发院内感染,无一例褥疮发生。结论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先制定护理计划再严格落实的循证护理模式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杨丽荣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4):439-44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的应用。方法将高血压脑出血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观察组65例,对照组为常规传统护理组,观察组为循证护理组。结果实施循证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降低了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常见并发症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79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早期出现及潜在并发症的评估,应用循证护理制定预防方法和干预措施。结论:通过循证护理的干预,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症的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借鉴资料。方法将我院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进行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11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61例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死亡率为1.6%,略低于对照组的5.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可以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循证护理应该作为临床优选的护理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高血压性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患者气管切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某二级医院神经内科33例高血压性脑出血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且行气管切开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实践.首先确定循证护理问题,如肺部感染、气道内出血、气管套管脱出、皮下气肿等;然后查找文献收集证据,评价证据后结合临床实际制定护理措施,并观察效果.结果 住院期间成功拔管21例,9例带管自动出院,3例死亡,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循证护理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患者行气管切开的护理实践中,可促使护士寻求具有科学依据的护理措施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够为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接受早期吞咽障碍筛查以及康复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收治于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的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对其进行早期吞咽障碍筛查以及康复护理,并评估护理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状况。结果 82例患者中,经筛查提示有吞咽障碍者48例。经护理后,患者在精力、语言、自理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等生活质量评分上对比护理前均显著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早期吞咽障碍筛查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检查,同时配合精心的康复护理,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孟祥玉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12):1504-1506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康复功能的影响.方法 把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在对照组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健康知识得分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自理能力、社会角色、思维、语言和情绪方面)得分、健康知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郑红梅  畅金玲 《吉林医学》2011,32(23):4919-4920
<正>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的脑实质内自发性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多数发生在半球,少数在脑干和小脑,是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并有动脉硬化。好发年龄多在50~65岁,冬春季发病较多[1]。预防和护理脑出血患者并发症,是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难题。我们运用循证护理方法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规范化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规范化治疗患者15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79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循证护理,主要观察指标为焦虑情况、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6个月后,对照组焦虑发生率为40.51%,观察组为8.86%,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19.61,P<0.05);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生活满意度评分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规范化治疗患者进行有效的循证护理可以显著降低焦虑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脑出血患者50例进行研究,设为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并与实施常规护理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护理研究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0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按照入院先后排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按照循证护理进行护理,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吸入性肺炎、误吸、营养不良、脱水等并发症发生率、吞咽障碍恢复程度等。[结果]研究组吸入性肺炎、误吸、营养不良、脱水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吞咽障碍恢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循证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可明显减少吸入性肺炎、误吸、营养不良、脱水等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吞咽功能,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结果:两组在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上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护理后各项指标、评分上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护理后并发症,改善患者各项指标和评分情况,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方法,比较二组患者抑郁焦虑、生活自理能力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二组患者抑郁和焦虑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抑郁和焦虑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后遗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方法,可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合并意识障碍患者护理实践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循证法对某三甲医院干部病房2009年10月~2011年9月26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合并意识障碍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实践和综合评价,其中对照组131例按传统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即沿用目前神经内科的临床护理模式.观察组131例患者采用积极的循证护理.比较两组预后效果.结果 经过观察,观察组再次手术率与病死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t=9.621、20.228,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t=3.825,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MPOC-56各维度得分与总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三个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循证护理知识指导临床护理实践工作,确保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从而提高患者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滕兆林 《中外医疗》2013,(22):155-155,157
目的探讨研究家庭护理干预对合并吞咽障碍脑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2年4月期间在该院住院治疗的脑出血合并吞咽障碍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则采用家庭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评价家庭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合并吞咽障碍的患者的临床作用。结果实验组的吞咽困难改善率为82.4%,对照组为61.8%。实验组的整体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吞咽改善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吞咽改善及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脑出血合并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循证护理在脑出血并发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颖  王玉芝  殷淑萍 《吉林医学》2010,31(11):1521-152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脑出血并发症临床护理实践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循证法对我科2007年5月~2008年5月433例脑出血伴有并发症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实践和综合评价。结果:362例患者治愈和好转。运用循证护理方法降低了患者死亡率,治愈率达83%。结论:应用循证护理知识指导临床护理实践工作,确保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从而提高患者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何向兰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3):1563-1565
目的:调查、分析循证护理方法在预防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aspiration pneumonitis,AP)的临床应用成效。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将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常规组(30例)、研究组(30例),常规组按基础护理课本要求进行护理;研究组按循证护理方法进行预防护理,将收集的各种数据整理后进行统计,比较组间差异。结果:研究组吞咽康复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体系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从而有效预防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基于循证医学的床旁盲插鼻肠管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予以床旁盲插鼻肠管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基于循证医学的床旁盲插鼻肠管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达到全量胃肠营养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而堵管率、脱管率、导管移位率均低于对照组,达到全量胃肠营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技术、护理效果及护理态度等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基于循证医学的床旁盲插鼻肠管护理效果理想,且患者护理满意度高,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析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吞咽障碍筛查及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56例脑出血患者,均采取Gugging吞咽功能评估量表(GUSS)进行早期吞咽障碍筛查,通过筛查结果,针对性给予康复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患者吞咽障碍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经护理后,无吞咽障碍22例,占39.29%、轻度16例,占28.57%,中度13例,占23.21%、重度5例,占8.93%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明显(P<0.05);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与护理后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通过对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进行吞咽障碍筛查,针对性给予康复护理措施,可明显改善患者吞咽障碍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