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机升降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阴阳之气的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表现形式[1]。脏腑共同维持着人体的气机升降,脾胃居中焦,为脏腑气机升降之枢纽,脾气升则肝肾之气升,胃气降则心肺之气降,四脏之气的升降有赖于脾胃的升降健运[2]。若肝木、心火不升,肺金、肾水不降,中土也将失于运化[3]。  相似文献   

2.
升降是人体脏腑气机运行的重要机能,脾胃升降学说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脾居中央,禀气于胃而浇灌四旁,为和济水火之机,升降金木之轴,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历代不少医家强调脾胃升降在整体气机升降出入中的主导地位,强调其在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以及其病理变化在疾病诊疗中的重要性。本文浅析脾胃升降的意义、病理改变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调理气机法治疗脾胃病在临床上经常运用,而巨疗效较没有脾胃的气机升降功能,则清阳之气无法敷布,后天之自精微元以摄纳,浊邪无以排泄。脏腑气机升降受脾胃气机升降之影响,脾胃升降的功能亦依赖于其他脏腑升降协调。故脾胃气机升降是其他脏腑气机升降的枢纽。因此,调理脾胃气机在临床上运用广泛,如脾虚生化乏源的气虚血虚工宜用益气养血,健脾益气,举气升陷之品;气机升降紊乱,见清气不升,油气不降者,宜用升清降油之法;如脾胃受其他脏腑病变影响者,宜先调治其他脏腑,后调理脾胃气机。现将劫床调理气机法举例介绍如下:例l:刘…  相似文献   

4.
对补土伏火法的认识,李东垣认为"脾胃气虚不能升浮,为阴火伤其生发之气"(《内外伤辨惑论》)。中焦升降失司,使清气不得升浮,水谷荣气不能输布,气郁置中土而化火,李氏认为此"火"为"阴火"。脾居中土,为人体气机升降枢纽,若  相似文献   

5.
肝胆与脾胃关系密切,疏肝之法在临床脾胃病治疗中多有应用,在此笔者从三方面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一则,五行中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日常生活中若肝气太盛,克土太过则常可致脾胃为病,故疏肝为治肝旺而致脾胃病之本。二则,脾胃为人体升降出入之枢纽,脾胃为病多致中焦气机不利,少阳肝胆为人体气机升降出入之"枢机",疏利肝胆气机有利于帮助恢复脾胃之气机。三则,脾胃虚弱,中焦气机不利,脾阳下陷,清阳不升,"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胆气升发可助脾阳生发,从而恢复脾胃之正常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6.
治疗脾胃病贵在调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胃居于中焦,为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脾为阴土,其气宜升;胃为阳土,其气宜降。两者对全身气机起着重要调节作用。而临床常见的脾胃病,多是由于脾胃升降出入之气机逆乱而发生。因此,调气在治疗脾胃病中的应用尤为重要。笔者在临证时,注意调节脾胃气机运动这平衡,用降、通、补、升之法,在治疗脾胃病方面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1 脾胃是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  相似文献   

7.
中医治疗脾胃病的一个重要法则是运土疏木,调整好升降关系。脾胃是气机升降之枢,清升浊降是人体气机运动的基本形式。脏腑气化功能必得脾胃的枢转才能发挥作用,其规律是清气注于阴,藏于五脏;浊气注于阳行于六腑。清中有浊,浊中寓清,气机升降有序,正如《四圣心源》中所说:“脾气升则肝肾亦升,故水木不郁;胃气降,则心肺亦降,故金气不滞。”肝体阴而用阳,肝体得脾精的柔润,才不致刚烈。肝用有脾胃升降转枢,才不致遏滞。脾胃同居中州,是气机升降的必经之路。肝胆之气亦通过此而发挥升发疏泄的功能。若中焦壅滞,气机痞塞,肝胆之气亦因之而郁遏,郁…  相似文献   

8.
脾胃的升降,对气机的升降出入至关重要.脾胃为后天之本,居于中焦,通连上下,是升降运动的枢纽,脾胃的升降正常,出入有序,可以维持"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的各种正常生理功能,若脾胃的升降出入失常,则清阳之气不能敷布,后天之精不能归藏,饮食清气无法进入,废浊之物也不能排出,继而可发生多种病证.故治疗脾胃疾病应着重调理脾胃的升降功能.  相似文献   

9.
张新海 《国医论坛》1997,12(5):22-22
气机升降是人体重要的生理活动之一,胃病的发生很大程度上与气机的升降运动障碍有关。笔者认为,现代医学所称的慢性胃炎,包括萎缩性胃炎、胃窦炎、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的致病因素,内因主要就是由于气机升降斡旋失调,故本人在临床治疗日病时,常集各家之长,以通为补,以达到脾胃升降平衡得直,诸症皆愈之目的,兹将笔者治疗胃病的思路及验案数则报告于下。互疏肝气以助脾胃之气的升降胃腔痛常由肝气横逆而发。叶大士曾说:“肝办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故治胃腹痛处方用药时,当着眼于气机的调理,使气行则血、痰、火、湿、食等邪…  相似文献   

10.
脾胃是气机升降之枢纽,脾气升清,胃气降浊.生理状态下,脾胃脏腑之气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升中有降,降中有升,始终保持协调通畅,故而人体能够升清降浊,摄取精微,排泄废物,完成机体的新陈代谢.若气机失调,升已不降,降已无升,升降混乱,则易致人体发病.故治疗脾胃疾病重在调理脾胃气机,俟脾气得运,胃气得降,则气血生化有源,疾病自愈.  相似文献   

11.
唐江山主任医师治疗胃脘痛的用药特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霖 《福建中医药》2005,36(3):29-29
唐江山主任是全国第三批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他注重脾胃学说,善治胃肠疾病,认为脾胃乃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胃升降失常是脾胃病的根本病机,提出调畅气机是治疗脾胃病的总则。临证采用升脾气、降胃气,补脾阳、滋胃阴,疏肝气、宣肺气治疗方法,抓住调畅气机这一轴心,解决复杂问题,疗效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12.
焦卫东 《中医研究》2010,23(2):20-22
气机升降学说是中医学从动态角度出发,对脏腑特性、气化功能以及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高度概括,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脾居中央,禀气于胃而浇灌四旁,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脾胃的升降功能在整体气机升降出入中发挥了重要的调衡作用,因此,探讨脾胃气机升降功能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临床亦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慢性腹泻多因肠道不能吸收水谷精微、清浊不分、气机升降失常所致。肝主疏泄,助脾运化水谷精微,肺主肃降,协肠道下行糟粕;肝合春生之气,性喜条达而升发,肺合秋收之气,性善敛降而下达。故肝与肺,一疏一宣,一升一降,构成人体气机升降运动的枢纽。或曰:脾主运化升清,胃主受纳降浊,脾胃为升降之枢。岂不知脾胃所升降者,精气也,肝肺所升降者,气机也,精气为体,气机为用,精气的运化有赖运动的气机为动力,气机的运行又需化生的精气为能源。脾胃化生气血,供养肝肺气机的运行,正如《素问·经脉别论》所说:“食气入胃,散精于肝”、“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肝肺得  相似文献   

14.
气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基本物质,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胃气机功能正常,则五脏六腑之气机易于通畅,百病乃除。孟静岩教授潜心医学二十余载,勤研岐黄,临床经验丰富,尤其对脾胃病的治疗有独到见解,注重气机变化,擅用经方,并强调用药要顺应脾胃升降的特点,调畅气机法贯穿治疗疾病的始终。在临床上辨病、辨证相结合,灵活运用,疗效昭彰。  相似文献   

15.
正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脾胃论》曰:"历观诸篇而参考之,则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诸病之所由生。"脾胃主管人体食物和水液的正常代谢,为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在人体正常的生理和病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脾胃学说应用不仅体现在指导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其在中医各科临床中都有着重要意义。笔者将近年来脾胃学说在中医各科的应用简要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试论脾胃升降功能的重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茂燕 《河北中医》2001,23(2):147-148
升降是指人体脏腑气机运行的一种形式。气机升降学说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气机升降 ,各脏皆有 ,而脾居中央 ,禀气于胃而浇灌四旁 ,为和济水火之机 ,升降金木之轴 ,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 ,五脏生理活动的中心。脾胃的升降功能 ,主要是指脾胃具有消化食物 ,使其精微上升 ,糟粕下降的功能。正如《素问·平人气象论篇》所言 :“饮食入胃 ,游溢精气 ,上输于脾 ,脾气散精 ,上归于肺 ,通调水道 ,下输膀胱 ,水精四布 ,五经并行。”历代不少医家强调脾胃升降在整体气机升降出入中的主导地位 ,强调其在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以及其…  相似文献   

17.
试论脾胃的气机升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文彬 《江苏中医》1999,20(11):9-10
脾胃是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脾胃纳运动能正常,水谷精微物质充盛,则营卫协调,五脏安和,机体功能正常;若脾胃气机升降失调,或升降太过,或升降不及,或升降反作,则不仅消化功能发生紊乱,而且将波及其它脏腑,变生多种病证。对于脾胃系统病证,调理气机升降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气机升降学说在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中 ,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古代医家从“天人相应”的观点出发 ,认为气机升降是机体生理活动的基本形式 ,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说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 ,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气机升降 ,各脏皆有 ,然而气机升降的枢纽则在脾胃。没有脾胃的升降运动 ,则清阳之气不能敷布 ,后天之精不能归藏 ,饮食清气无法进入 ,废浊之物亦不能排出。脏腑气机升降受脾胃升降的影响 ,脾胃升降运动的维持也有赖于其它脏腑升降的协调。其它脏腑对脾胃升降的影响 ,常表现为 :肝失疏泄 ,气机郁滞则无克脾犯胃 ,肺失宣降则不能助脾…  相似文献   

19.
人体之气分布在中焦的谓“中气”,贯通上下,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与中焦脾胃关系密切。脾胃位于中焦,是气血生化之源。  相似文献   

20.
脾胃是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脾胃纳运功能正常 ,水谷精微物质充盛 ,则营卫协调 ,五脏安和 ,机体功能正常 ;若脾胃气机升降失调 ,或升降太过 ,或升降不及 ,或升降反作 ,则不仅消化功能发生紊乱 ,而且将波及其它脏腑 ,变生多种病证。对于脾胃系统病证 ,调理气机升降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