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骨软骨瘤常见,约占全身良性骨肿瘤的36%,恶性骨肿瘤的10%。但发生在肩胛骨的骨软骨瘤很少,若发生于肩胛骨的腹面,由于其具有隐蔽性,临床上容易造成误诊、漏诊。1980年来,我院共收治发生于肩胛骨腹面的骨软骨瘤4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4例,男2例,女2例;年龄分别为11、8、7、4岁。左侧3例,右侧1例。病程自出现症状起分别为4、4、3.5、3年。2例为多发性骨软骨瘤、2例单发。均进行过CT扫描检查。入院前诊治经过:2例并发假性翼状肩,被误诊为真性翼状肩,一直未得到治疗;1例引起肩部疼痛,…  相似文献   

2.
内生软骨瘤一般多见于短管状骨,以手足部最多见,也可见于四肢的长骨,少见于肋筟1-4].肋骨内生软骨瘤临床表现为无痛或轻微疼痛性肿物逐渐增大,易误诊.本文报告4例肋骨内生软骨瘤,并结合文献对其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样骨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法。方法:9例经X线或CT检查诊断为骨样骨瘤,均采用手术切除治疗。结果:8例局部疼痛症状均消失;1例第1次手术未能切除瘤巢,局部疼痛症状不减,再次手术切除瘤巢后疼痛消失。结论:骨样骨瘤的术前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的检查,彻底切除瘤巢是有效手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小儿脊柱骨样骨瘤的诊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脊柱骨样骨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 3例小儿脊柱骨样骨瘤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腰背部疼痛和代偿性脊柱侧凸是常见的临床表现 ,且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可缓解疼痛 ;CT检查可见典型的“牛眼征” ;3例均手术切除病灶 ,术后症状全部消失。结论 :小儿脊柱的骨样骨瘤可引起疼痛和代偿性脊柱侧凸 ;骨扫描结合CT检查是早期诊断的最好方法 ;早期手术切除病灶 ,症状可全部消失。  相似文献   

5.
脊柱骨软骨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脊柱骨软骨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1995年1月~2006年6月我院手术治疗脊柱骨软骨瘤患者21例,男14例,女7例,平均年龄35岁(8~61岁)。其中19例为孤立性骨软骨瘤,2例为多发性骨软骨瘤病;病变位于颈椎14例(含颈胸交界段2例),胸椎5例,腰椎2例(含腰骶交界段1例);病变均起自椎弓根、椎板和/或关节突等附件结构。其中15例有神经功能损害,3例仅有局部疼痛或不适,3例为无痛肿物。术前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C级1例,D级8例,E级12例。21例均行手术治疗、彻底切除肿瘤。随访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前症状和脊髓功能恢复情况,以及肿瘤复发、恶变和脊柱稳定性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30min(45~360min);术中平均出血510ml(20~2000ml)。术后病理诊断均为骨软骨瘤。17例获得随访,平均7.1年(4~14年),术前有脊髓神经功能障碍者均恢复至Frankel E级,末次随访时CT检查均未发现肿瘤复发或恶变。结论:CT和/或MRI检查对诊断脊柱骨软骨瘤有重要意义,手术彻底切除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骨软骨瘤是临床常见的良性骨肿瘤之一,好发于四肢长骨干骺端.发生在脊柱者少见。脊柱骨软骨瘤因病变部位隐蔽,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比较困难,容易误诊.笔者于2006年10月收治1例脊住骨软骨瘤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7例骨样骨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总结诊断经验。方法:病变位于长骨干4例,跟骨,髋臼,胫骨下端各1例,对所有患都进行了局灶切除及病理检查,结果:术后7例症状均消失,长骨干4例术前诊断与病理报告相符,其余3例术前均未得到正确诊断。结论:松质骨骨样骨瘤其X线表现不典型是诊断困难的重要原因,X片骨硬化和病人疼痛症状应为诊断的重要线索,必要时拍断层照片或CT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骨软骨瘤致骨关节畸形7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7例骨软骨瘤致骨与关节畸形病例的诊治经验。方法:所有患者均行X线检查,其中2例行CT检查;均行手术治疗,1例行单纯肿瘤切除,1例行肿瘤切除、下胫腓关节融合,2例行肿瘤切除、尺桡关节重建,3例行瘤骨段切除。结果:随访12~24个月,无复发。除桡骨近端切除者关节功能欠佳外,余者功能良好。结论:发生于解剖关系密切的两个相邻骨之间骨软骨瘤患者,表现特殊,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术中注意保持或修复关节的稳定性,保留良好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胸1椎管内骨软骨瘤合并脊髓压迫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T1椎管内骨软骨瘤合并脊髓压迫的认识。方法对1例T1椎管内骨软骨瘤合并脊髓压迫的临床资料及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手术切除T1椎管内骨软骨瘤脊髓压迫症状明显改善出院,出院后2个月随访,下肢感觉基本恢复,麻木消失,步态正常。结论T1椎管内骨软骨瘤合并脊髓压迫,如能及早诊断和治疗,其预后是良好的。  相似文献   

10.
椎板内侧面生长的骨软骨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柱骨软骨瘤少见,生长在椎板内侧面的骨软骨瘤更为罕见。因病变部位隐蔽,临床诊断比较困难。我科从1991年11月~1998年3月收治3例此类病人,经手术治疗,效果满意,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女2例,男1例。均为农民,年龄分别为23岁、46岁和47岁,病程分别为40d、7个月和1年。病变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