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髂内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前列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髂内动脉化疗栓塞晚期前列腺癌的疗效。方法 对 17例晚期前列腺癌行 2 2次介入治疗。其中C1期 3例 ,C2期 5例 ,D1期 6例 ,D2期 3例。所用药物剂量分别是 :卡铂 40 0mg ,丝裂霉素 2 0mg ,表阿霉素 5 0mg ,长春新碱 1mg。栓塞剂选用明胶海绵。结果  17例患者自治疗后第一周 ,所有病人均出现前列腺质地变软和体积缩小 ;第 2~ 3周后体积缩小 3 0~ 5 0 % ;5例术后有神经合并症 ;12例于化疗栓塞 2~ 3周后行尿道电切术。随访 7~ 3 4个月 ,尿流率明显改善 ,残尿量减少或消失。结论 经导管双侧髂内动脉超选择化疗栓塞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疗效肯定 ,为综合治疗晚期前列腺癌增加了新的治疗手段 ,特别是对非雄性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或内分泌治疗无效者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1998年 8月~ 1999年 6月对 3例临床B期~C期[1] (2例B期 ,1例C期 )前列腺癌患者施行耻骨后会阴联合前列腺癌根治术 ,手术操作简便 ,病人损伤小 ,效果确切 ,并发症发生率低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3例年龄为 56岁、6 4岁、6 7岁。均以排尿困难就诊 ,都有尿潴留史 ,最大尿流率 (MFR)及平均尿流率 (AFR)都明显降低 ,MFR平均 6ml/s ,AFR平均 3.5ml/s,剩余尿 (RU)平均 12 0ml,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平均 2 2 ,生活质量评分 (QOL)平均4 .4 [2 ] 。患者一般情况尚好 ,经直肠指检触及…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前列腺癌发病率不高 ,在A期病人常在手术时与前列腺增生症同样处理 ,但在B期及D期病人处理比较困难。我院近 10年来收治前列腺癌B期、D期病人 16例 ,均行手术治疗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16例 ,年龄 6 2~ 91岁 ,平均年龄 76岁。B期 6例、D期 10例 ,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排尿困难 ,血尿 10例占6 2 5 %。病理 :癌肿多数发生在外周带 ,发生在后叶多见为 12例占 75 %。发生在侧叶和前叶的 2例均各占 12 %。病理切片均为腺癌、手术前经指诊前列腺穿刺细胞学检查、B超、CT及酸性磷酶的检查 ,确诊后进行手术治…  相似文献   

4.
自1993-1997年我院收治8例晚期前列腺癌,应用睾丸切除联合磷酸雌二醇氮芥(EMP)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本组8例,年龄57-78岁,平均71岁。排尿困难6例,骨病3例,肉眼血尿2例,大便困难1例,急性尿潴留1例.直肠指诊:前列腺均凹凸不平,呈石样硬,有1例侵及直肠。X线拍片证实3例骨转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均升高.经直肠穿刺活检5例,病理诊断均为前列腺癌。C期4例,D期4例。二、治疗方法:7例确诊后即行率丸切除,术后1周开始给予F:AIP28()m,每天2次,3个月后改为维持量14()ID,每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间歇性雄激素阻断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盐城市中医医院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行前列腺电切加雄激素阻断治疗晚期前列腺癌并得到有效随访的36例临床资料。结果 3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3个月检查睾酮水平、前列腺特异抗原、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前列腺症状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改善。随访12~36个月,26例患者带瘤生存,排尿无明显异常。结论前列腺电切术联合间歇性雄激素阻断治疗晚期前列腺癌近期疗效肯定,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症状,减轻药物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膀胱癌伴前列腺癌(CBP)的临床病理特征、检出率及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CBP的临床资料、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并进行随访。结果CBP的发生率为13.9%(16/115),中位年龄73岁(60~87岁),其中临床期前列腺癌7例(6.1%),偶发性前列腺癌(IPCa)9例(7.8%)。11例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肉眼血尿,5例有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尿痛。膀胱癌病理特征:12例(75.0%)为高级别浸润性尿路上皮癌,4例(25.0%)为低级别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其中2例高级别尿路上皮癌伴鳞状上皮分化,1例高级别尿路上皮癌伴腺样分化;3例(18.8%)pT1期,9例(56.2%)pT2期,4例(25.0%)pT3期。前列腺癌病理特征:16例前列腺癌均为经典型腺泡癌;Gleason评分显示6分11例(68.8%),7分4例(25.0%),9分1例(6.2%)。免疫表型:16例膀胱癌中p63、CK7、CK5/6呈弥漫阳性,PSA及p504s呈阴性;16例前列腺癌中PSA及p504s均呈弥漫阳性,基底细胞标记物如p63、K903及CK5/6均阴性。随访3~45个月,4例失访,余均无前列腺癌死亡病例。结论CBP在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后常规病理检查中偶有发现,总体发病率较低,易漏诊,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20 0 1年 5月至 2 0 0 2年 8月我们应用希罗达和泰素帝治疗晚期乳腺癌 12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12例女性患者 ,年龄 2 7~ 65岁 ,中位年龄 46岁 ,所有病例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为乳腺癌 ,其中乳腺导管癌 4例 ,单纯癌6例 ,髓样癌 2例 ;远处淋巴结转移 10例 ,胸壁转移 2例 ,肺转移 2例 ,骨转移 1例 ,肝转移 1例。 12例乳腺肿瘤按TNM国际分期标准 ,均为Ⅳ期 ,Karnofsky评分≥ 60分。近 1个月内未接受抗肿瘤治疗 ;治疗前肝肾功能、血像均正常 ;预计生存期在 3个月以上 ;有可测量的客观指标 ,可以评价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肾盂鳞状细胞癌5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分析肾盂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5例肾盂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随访情况。结果 肾盂鳞状细胞癌的发病率占同期所有肾盂肿瘤的 5 .2 % (5 /97)。中位年龄 5 1岁 (4 0~ 67岁 ) ,2例为早期 (A期、B期 ) ,3例为晚期 (D期 )。 4例低分化鳞状细胞癌 ,1例高分化鳞状细胞癌。 5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 ,4例出现转移并辅助化疗或放疗。 2例失访 ,其余 3例 2年内均死于肿瘤。结论 肾盂鳞癌转移率高 ,预后差  相似文献   

9.
1999年 1月 -2 0 0 1年 10月 ,我们对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CAP方案或配合肺动脉灌注化疗临床观察 36例 ,其中鳞癌 2 4例 ,腺癌 12例 ,有 8例鳞癌配合肺动脉灌注化疗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36例 ,其中男性 2 1例 ,女性 15例 ;年龄36~ 72岁 ,中位年龄 5 1 2岁。所有病例均经病理或细胞学明确诊断 ,其中鳞癌 2 4例 ,腺癌 12例 ,均为初治病例。临床分期为Ⅲ期 2 3例 ,Ⅳ期病例为 13例 ;KPS评分 >60。治疗前血常规、心电图及肝、肾功能均正常。1.2 治疗方法CAP化疗方案 :环磷酰胺 (CTX) 80 0~ …  相似文献   

10.
前列腺癌三维适形和调强放疗的初步结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调强放疗(IMRT)前列腺癌的初步疗效和早晚期副反应.方法 36例无远处转移的前列腺癌接受了3DCRT和IMRT,其中35例同时接受内分泌治疗.23例临床靶区包括前列腺或前列腺加精囊,13例先接受盆腔照射然后包括前列腺和精囊.临床靶区的中位剂量为76.0 Gy(52.5~83.0Gy),盆腔预防性照射中位剂量为45.0Gy(40~50Gy).结果 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1%、84%.3、5年癌症相关生存率均为91%.全组早期胃肠道反应≤2级35例,3级1例,无4级反应;早期泌尿系统副反应≤2级34例,3级2例,无4级反应.全组分别有4例1级和3例2级晚期胃肠道反应,无≥3级晚期胃肠道反应;晚期泌尿系统反应发生率低,6例1级,2级1例,3级1例.结论 应用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放疗技术治疗前列腺癌,高剂量放疗是安全的,早期和晚期副反应可接受,未发现严重晚期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为了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提高对化疗的耐受性 ,我科将醋酸甲地孕酮结合化疗药物应用于临床治疗 ,收到了良好的疗效 ,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6月 ,共收治晚期癌症患者 46例 ,年龄 3 0~ 65岁 ,平均年龄 5 0 5岁 ;均经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为晚期 ;分为治疗组 (甲地孕酮 +化疗组 )与对照组 (单化疗组 )。治疗组 2 6例 ,男性 14例 ,女性 12例 ;平均年龄 5 1岁 ( 3 0~ 65岁 ) ;其中小细胞肺癌广泛期 3例 ,非小细胞肺癌Ⅲ期 9例 ,乳腺癌Ⅳ期 4例 ,食管癌Ⅲ期 6例 ,大肠癌术后Dukes分期C…  相似文献   

12.
长春瑞滨和顺铂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确诊时 4 0~ 5 0 %为Ⅲ期 ,30 %为Ⅳ期[1] ,失去手术时机 ,化疗、放疗为主要的治疗方法。长春瑞滨 (诺维本 ,NVB)是一种新型半合成的长春碱类抗癌药物 ,具有广谱的抗癌活性。我院自 1998年 5月~ 2 0 0 1年 6月对 2 8例晚期NSCLC应用NVB、顺铂 (DDP)联合化疗 ,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晚期NSCLC 2 8例 ,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男性 19例、女性 9例 ,年龄 38~ 6 8岁、中位年龄 5 1岁 ,其中鳞癌 12例、腺癌 16例、临床分期Ⅲ~Ⅳ期 ,伴有癌性胸腔积液 4例 ,初…  相似文献   

13.
前列腺癌患者的前列腺特异抗原测定与骨显像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前列腺癌极易发生骨转移 ,检测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同时 ,结合进行全身骨显像检查 ,对前列腺癌的临床诊治有重要价值。一、临床资料1994年 1月~ 2 0 0 1年 1月 ,我院收治前列腺癌 4 3例 ,全部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确诊。年龄 5 4~ 79岁 ,平均 6 6 .9岁。根据同位素全身骨扫描 ,将前列腺癌患者 4 3例分为骨转移组 31例 ,非骨转移组 12例。对照组 15例 ,年龄 5 0~ 75岁 ,平均 6 5 .4岁 ,经直肠指诊和B超检查排除前列腺疾病。PSA测定采用放射免疫双抗体法 ,正常值为 0~ 4 μg/L ,试剂盒由美国DPC公司提供。测量仪器为GC - …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对前列腺癌基底部肿瘤的正确认识,规范前列腺癌的诊断,避免前列腺基底部肿瘤误诊为膀胱肿瘤。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2003年4 月~2010年4 月本院收治的12例入院前误诊为膀胱癌的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平均年龄70.5 ± 7.8 岁,PSA 平均为43.62ng/mL。12例均行直肠指诊(DRE )发现前列腺质硬8 例,质韧4 例,Ⅱ° 肿大者7 例,Ⅲ°肿大5 例,可及结节5 例。9 例行MRI 检查其中8 例考虑为前列腺癌累及膀胱,1 例考虑为前列腺癌。12例行前列腺穿刺活检(6 针法)结果均为前列腺腺癌,Gleason评分:7~8 分。临床分期T4N1M1b 7 例,T4N0M0 5 例。结论:多方位、多角度的影像学检查,重点观察前列腺结构是否紊乱,对称性是否消失,包膜是否完整,膀胱壁连续性是否存在,并联合PSA 、DRE 等检查,必要时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有助于前列腺基底部肿瘤的正确诊断,对前列腺癌与膀胱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异环磷酰胺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晚期NSCLC5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异环磷酰胺 (ifosfamide ,IFO)是目前常用的抗肿瘤药物 ,对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有较好的疗效。我科于 1996年 5月到 1999年 5月采用以IFO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NSCLC ,现总结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 患者均为治疗 2周期以上并可评价近期疗效者 ,共 54例 ,男 4 3例 ,女 11例。年龄范围 38~ 77岁 ,中位年龄 60 .5岁。所有患者均经组织或细胞学确诊 :鳞癌 2 8例 ,腺癌 2 1例 ,大细胞癌 2例 ,腺鳞癌 3例。临床分期 (按 1997年国际肺癌协会的分期标准 ) :ⅢA期 18例 ,ⅢB期 2 4例 ,Ⅳ期 12例。K…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T1、T2期前列腺癌患者行筋膜内保留性神经前列腺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性功能和尿控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进行保留性神经的前列腺癌根治术的T1、T2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筋膜内组(38例)与筋膜间组(45例),比较筋膜内组与筋膜间组术后尿控及性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筋膜内组在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患者尿失禁发生率低于筋膜间组(P<005),尿控恢复情况好于筋膜间组,且随着时间推移,两组尿控情况均好转,但筋膜内组更优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筋膜内组术后12个月患者勃起功能正常比例高于筋膜间组(P<005)。结论T1、T2期前列腺癌患者筋膜内保留性神经前列腺癌根治术后3、6、12个月,尿控恢复好于筋膜间组,尿失禁发生率低于筋膜间组,术后12个月患者性功能恢复也优于筋膜间组。  相似文献   

17.
卵巢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治愈率较低。卵巢癌患者大多数在明确诊断时已属晚期 ,既便是Ⅰ期患者 ,有些亦属高危患者。 1991年 5月至 1996年 8月 ,我科收治了 4 8例晚期卵巢癌患者 ,给予体外照射加腹腔内化疗。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1991年 5月至 1996年 8月 ,我科收治了 4 8例卵巢癌患者 ,年龄 4 0~ 74岁 ,平均年龄 53 5岁。其中已绝经者 31例。全部患者均经B超、CT和组织病理学诊断 ,治疗前未接受过手术、化疗及放疗。临床症状 :下腹肿块 4 2例 ,腹水 19例 ,压迫症状 2 9例。病理分类 :上皮癌 2 9例 ,性索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正常水平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进展型前列腺癌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血清PSA值为0~4 ng/ml并确诊为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60~77岁,平均67.5岁。B型超声检查发现阳性5例,后经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确诊;5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后病理确诊;2例骨扫描异常,后经前列腺穿刺活检确诊。结果 T1期6例,T2a期3例,T3期1例,M1b 期2例;Gleason评分:2~4分2例,5~7分3例,8~10分7例。随访11例,术后3、6、9个月内分别死亡7、10、11例。结论 血清PSA水平为0~4 ng/ml进展型前列腺癌症状相对较轻,多数肿瘤细胞分化低,病情进展快,转移早,预后差。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比较分析经腹膜外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改良VIP根治术与经腹膜外腹腔镜下前列腺癌常规根治性切除术经腹膜外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早期前列腺癌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2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早期前列腺癌患者60例,其中30例经腹膜外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常规根治性切除术(常规组),30例经腹膜外腹腔镜下行前列腺癌改良VIP根治术(改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及术后尿控、性功能恢复情况,并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改良组的手术时间小于常规组[(119.0±22.6)min vs. (159.7±44.4)min],改良组的住院时间均小于常规组[(9.0±3.4)d vs. (13.9±6.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改良组患者术后即刻和术后3个月的尿控满意率分别为66.7%、86.7%,高于常规组的20.0%、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患者术后3、6个月的性功能正常率分别为60.0%、80.0%,优于常规组的23.1%、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于术前尿控、性功能正常的T1~T2期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经腹膜外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改良VIP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核素在恶性肿瘤骨转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骨是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 ,当患者出现骨转移的临床症状再来治疗 ,往往疗效差 ,生活质量急剧下降。如何早期诊断尤为重要 ,本文就本院 5 0 8例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进行定期核素骨显像检查 ,为早期诊断及治疗取得优先时机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5 0 8例恶性肿瘤患者 ,男 2 32例 ,女 2 76例。年龄 2 8~ 71岁 ,中位年龄 4 4 .5岁 ,其中乳腺癌 2 2 6例 ,肺癌138例 ,甲状腺癌 5 2例 ,前列腺癌 4 8例 ,大肠癌 2 2例 ,原发灶不明转移癌 12例 ,软组织肉瘤 10例。均为术后病理所证实 ,随访 6月~ 3年。1.2 方法 采用以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