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高洁 《江苏陶瓷》2021,54(5):68-69
经典永远不会过时,在紫砂艺术的造型之中,"西施壶"、"石瓢壶"、"仿古壶"是最能够代表"简约而不简单"的论断,相较于圆鼓鼓的"西施壶"和架子笔挺的"石瓢壶","仿古壶"好像给人的感觉没有那么突出,但是若要说最为实用、耐看的器型,那么"仿古壶"就值得大书特书了.这件紫砂作品"仿古壶"正是原汁原味地把经典延续下来,希望能够通过紫砂技艺本来的质朴之美和光素之美打动壶友,让紫砂艺术回归到原原本本的艺术审美,希望传统器型能够在广大的壶友之中更加普及开来,以实用性为基础,以传统技艺为根本,让我们在清新淡雅的喝茶品茗之中,能够感受到简单的快乐和浓郁的人文气息.  相似文献   

2.
在宜兴紫砂艺人巧夺天工的妙手生花之下,一件件仿生而成的紫砂花器宛如大自然的生动再现,感受紫砂艺术天马行空的设计创意和蕴含其中的文化内涵.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作品"竹韵提梁壶",在设计的构思和创意方面也是匠心独运,四周竹子的形态郁郁葱葱,充满了勃勃生机,点缀其上的竹叶也是把竹子随着风儿轻轻摇曳的那种感觉展示得淋漓尽致,同时提梁的设计又把竹子高耸入云的形态呈现在我们眼前,对于宜兴的紫砂艺人来说,能够把身边非常熟悉的竹子通过自己的构思和制作展示给广大壶友,这不仅仅能够给大家带来非常多的实用功能,更重要的还能够把江南味道传递得更加广泛,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和共鸣.  相似文献   

3.
紫砂筋纹器与提梁壶的造型结合绝对是紫砂艺术上非常重要的一笔,紫砂筋纹器与提梁壶的造型都是紫砂艺术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紫砂文化在这几百年间的传承与进步中,紫砂造型已经不断创新,富于变化。在传统的筋纹器与提梁造型上不仅做到了继承,还在不断地开拓创意,不断创新,在自己的创作思路与风格下创作了这把紫砂"玉露清香",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这把壶在传统的基础上加入了创新,想法与创意都是别出心裁,把这把壶的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把壶的创作也是对作者的挑战,是对传统紫砂工艺创作的肯定。  相似文献   

4.
赵欢欢 《江苏陶瓷》2021,54(5):35-36
紫砂壶之所以能够很长久地打动人心,最重要的就是其中蕴含的文化意义,可以引起我们强烈的共鸣.作为茶座之上的主角和生活之中的陪伴,紫砂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实用价值,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作品"劲风壶"呈现出一种全新的姿态,作者把传统器型和雕塑、陶刻艺术完美地融入其中,呈现出令人眼前一亮的艺术享受,也让我们在惊讶和错愕之中想到紫砂艺术还可以这样的传神和写意.从艺术审美的角度来看,这件花器和圆器相结合的设计本来就非常的具有挑战性,同时把松树傲立风中坚韧不拔、岿然不动的特点展示出来,通过松树来衬托出劲风的意境,让我们在喝茶品茗之中感悟颇多,启迪生命.  相似文献   

5.
紫砂除了具有实用功能之外,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进行陶刻、泥绘等等装饰,增加其艺术性和人文气质,让我们在喝茶玩壶的过程之中,感受到紫砂艺术的包罗万象和无穷魅力.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艺术作品《线圆壶》,非常符合我们对人文雅器的紫砂艺术的定位,也是一件很适合于端放在案头细细品味揣摩的雅器,作者把紫砂圆器的特征展示得淋漓尽致,特...  相似文献   

6.
在紫砂方器的艺术设计之中,龙凤题材的作品并不多见,能够把它们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从而达到我们想要的艺术效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我们宜兴的紫砂艺人却努力地将这一效果呈现出来了.在设计和制作此壶的过程之中,我就是希望用四方四正的方器来展示紫砂艺术的另一面,同时还可以把雕塑等传统技艺更加丰富地呈现出来.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作品"龙凤壶",彰显出作者深厚的艺术底蕴和精湛技艺,特别是对于方器器型整体的把控和气韵的抒发方面做到了趋于化境,上手细细把玩此壶,抚摸立体感特别突出的图案,用茶汁浇淋之后活灵活现,给人一种更为神奇的艺术享受,感悟其中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博大精深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7.
在清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陈曼生的推波助澜之下,紫砂陶刻成为了一种非常普遍的装饰手法,"曼生十八式"上面的铭文至今依然让我们能够感受到生活的气息和哲理的思考.在后来随着紫砂壶的普及和爱屋及乌,紫砂器除了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之外,逐渐成为了一种彰显人们艺术品味和凸显情感的重要形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青睐.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陶刻艺术作品"踏雪寻梅"赏瓶,是一件难得的人文雅器,既可以用来盛放书画卷轴,同时又可以陈列在客厅或者书房,供人们把玩欣赏,色彩的搭配把紫砂的原汁原味呈现出来,陶刻的装饰充满了文人味、金石味和书卷气息,让我们可以感受到其中浓浓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张梦洁 《江苏陶瓷》2021,54(4):63-64
在宜兴,最为著名的当属传承千年的紫砂陶艺术,尤其是在今天非常重视饮茶环境和氛围的情况之下,紫砂作为"世间茶具称为首"的选择,凝聚着紫砂艺人的聪明才智和无尽的心血,也折射出江南文化对于艺术形式的影响和我们审美观念的改变.紫砂作品"掇球壶"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之上,融入了自己的设计风格和艺术理念,把"掇球"的特点充分地展示出来,同时还非常的大气实用.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作品,和传统的"掇球壶"相比较,它采用了青灰色的色泽,整体的设计更加轻盈舒展,非常适合上手把玩,通过多年的临摹紫砂光素器的经验和对于器型特点的把控,在细节的处理方面更加游刃有余,让我们可以在摩挲之中充分地感受到紫砂器的光素之美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宜兴的紫砂文化一直以来都是充满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深厚的气韵的,广博的文化知识与传统的东方思维塑造了这一多元化风格的紫砂陶文化。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传统紫砂文化就可以融入更多多元化的艺术风格,比如金石艺术、茶道艺术、书画艺术等等,紫砂的技艺非一日达成,是紫砂艺人们日日夜夜的技法积累,创作紫砂壶不仅需要有精湛的紫砂技艺,还需要有丰富的情感与宽广的胸怀,去感悟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各种情感,在制作紫砂时就能放大自己的情绪融入壶中,让制作的紫砂壶富有新的情绪与生命力。这把紫砂"竹福壶"作为一件花器,整器其实磅礴,细节之处自然有神,技艺精湛栩栩如生,线条的轮廓与点线面的处理恰到好处,用竹这一花器中经常使用的题材来创作这把,足以见得作者对竹的喜爱,与作者广阔的胸襟,"竹福壶"同"祝福"壶,也有祝福的美好寓意,整壶的表现更显多元化,让人爱不释手,喜爱非常。  相似文献   

10.
随着饮茶方式的转变和茶文化的普及,紫砂壶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普遍的实用器型,在满足我们饮茶的需求之外,更多地成为了作者抒发情感、寄托思想的载体.不同的紫砂造型代表着创作者不同的性格特征和艺术理念,不同的陶刻装饰又在很大的程度上把这一特点更加凸显出来,让我们在喝茶品茗的过程之中,能够更加清晰地感受和了解到紫砂的艺术特征和蕴含其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在设计和制作此壶的过程之中,就是希望把我们非常熟悉的"三国演义"之中的人物关羽突出地展示出来,因为他在我们中国历史上和民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作品"威震四方壶",正是充分利用了紫砂方器的造型优点,让我们在感受到紫砂造型艺术的神奇魅力时,更加凸显出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紫砂这种看起来非常质朴、内敛的泥料在宜兴紫砂艺人手中爆发出了惊人的艺术魅力,延续了陶器、青铜器、瓷器等等艺术的精髓,又不拘一格地大力创新,为我们带来华丽的视觉体验和文化大餐.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艺术作品"悟莲壶",作者把多年的紫砂实践经验和传统的制作技艺结合起来,把圆器、花器、雕塑等等艺术手法都巧妙地融入这把壶中,使其看起来更加具有浓郁的设计感和创意性,同时更多地展示出江南特有的风格特征和风土人情,让我们在佛音袅袅之中放松身心,徜徉在紫砂艺术的世界里.  相似文献   

12.
史美萍 《江苏陶瓷》2021,54(4):28-29
陶刻、泥绘艺术等装饰技法让紫砂焕发出新活力,紫砂绞泥技艺也是其中的一种,这种技法在经过艺人们的不断学习和临摹之后,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不拘一格的艺术表现,带给我们更多的形态设计和意象,启迪我们的生活和心灵.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作品"云山",一个很具有诗意的名字,诠释出绞泥的形态和无穷的创意,让我们在这把壶中看到了紫砂艺人对于艺术的不断创新和执着追求,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作者心中的向往和浪漫的情怀.用这样的一把壶品茗喝茶,反复地把玩摩挲之中可以看到绞泥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化万千,令人爱不释手、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13.
紫砂艺术的发展真正做到了藏富于民,让宜兴的紫砂艺人除了可以拥有安身立命、发家致富的技能之外,还可以把自己对于艺术的理解和心中的所思所想通过紫砂的形式展示出来,从而引起我们广大壶友的共鸣,可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艺术创作过程,也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魅力和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我的这件紫砂作品《如意合菱》是一把典型的筋纹器,在紫砂的造型艺术之中可谓是非常难以成型的一种选择,要把它制作到如此精致隽永、优美动人也是非常难得。此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大胆地求实创新,把我们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吉祥纹饰巧妙地装饰其上,同时也不破坏整体的韵律和谐之感,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的匠心独运和高超的技艺水准。  相似文献   

14.
在经过数百年的发展,紫砂以其良好的透气性和可塑性,在紫砂艺人的手中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特别是紫砂独特的全手工成型工艺,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出艺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在紫砂花器的设计和创作之中展示得淋漓尽致,通过包罗万象、千变万化的紫砂花器,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和蕴含其中的自然和人文韵味.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作品"春色壶",非常符合我们的饮茶冲泡习惯,把紫砂花器的元素很好地融入其中,在不喧宾夺主的情况之下让我们感受到紫砂匠人的良苦用心,用这样的一把紫砂壶喝茶,可以让我们暂时地忘记忙碌的工作和生活的烦恼,激情享受大自然的惬意和舒畅,在袅袅的茶香之中品味紫砂艺术的无穷魅力,追逐我们向往的诗和远方.  相似文献   

15.
宜兴的紫砂艺人特别珍惜这比珠宝玉石还要珍贵的紫砂泥料,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和灵巧的双手,把其貌不扬、灰头土脸的紫砂演绎成为了一件件精美的紫砂艺术精品,让我们在喝茶品茗的同时,能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其中蕴藏着的包罗万象的文化内涵。我的这件紫砂作品《行云戏水壶》是一把设计非常巧妙,做工非常精良的实用器,在我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之中,把古代龙的形态和纹饰的装饰运用其中,希望可以呈现一种龙行天下的美好寓意,带给我们更多的视觉体验,通过壶钮龙形的设计和壶身抽象的水纹和祥云纹饰,把龙或者在天空飞翔、或者在水中潜行的姿态展示出来,让我们在喝茶品茗的过程之中,可以感受到其中蕴藏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五百多年来,紫砂壶艺的发展经过众多陶艺人和文人的共同努力,借鉴并吸收了大量其它艺术门类,创造了圆器、方器、自然型器、筋纹器和新型器等五大类型。其中,紫砂壶造型以圆器最为普遍。紫砂圆器以球体、半球体为主,同时运用了各种曲线的变化来组合造型。每种紫砂圆器的壶嘴、壶把、壶足、壶盖、壶钮与之相协调,产生了无数种造型的变化。紫砂圆器的种类繁多,有"球形壶"、"掇只壶"、"半球形壶"、"西施壶"、"一粒珠壶"等等。作壶人和玩壶人都清楚,能成功地做好一把紫砂圆器,能摆在人们面前且令玩家满意,是非常不容易的。其实,美观的紫砂圆器造型也不多见。一把艺术精湛的紫砂圆器会表现出气度凛然、神韵风雅的特点,点、线、面各处比  相似文献   

17.
单志兰 《江苏陶瓷》2021,54(1):74-75
当紫砂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化紧密地结合起来的时候,紫砂器从实用的功能已经升华到了精神艺术的享受,引起了我们内心深处的共鸣,让我们在喝茶品茗的同时,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紫砂艺人对于生活的观察和生命的体验,折射出我们禅茶一味的思想境界.紫砂艺人充分利用紫砂丰富的肌理、可塑性和自然的颜色,把天人合一的朴素道理融入其中,从整体上来看紫砂作品"菩提壶",器型的设计非常到位,既实用又充满了装饰感,上面的纹理树节和细节处理,借鉴了传统的"梅桩壶"等经典花器的制作手法,尤其是绿叶的设计起到了点睛的作用,叶脉清晰可见,让我们在使用此壶的过程中,感受到禅茶顿悟的体验和对于明天更好的向往和期待.  相似文献   

18.
紫砂壶是中国陶艺史上的一个杰出的作品,原本平淡无奇的紫砂泥在那些紫砂手工艺人手上被精心打造成了一件件具有生命力的紫砂作品,他们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也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工艺品增添了一个新的色彩。紫砂壶具有很强的包容性,紫砂壶分为光素器、方器还有仿生器这几类,其中我们这篇文章所讲的松桩壶便是仿生器。这件作品取材于自然界中的松桩作为参考,整器刚劲挺拔,硬朗结实,并且以中国传统的松文化穿插其中作为其文化内涵的职称,使这把壶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展现出不一样的自然风范。  相似文献   

19.
千百年之后,宜兴世世代代的紫砂艺人不断地继承和发扬紫砂艺术,让我们广大的壶友在丰富多彩和琳琅满目的紫砂器之中,寻觅到自己喜爱的雅器,也是一种无与伦比的视觉享受和精神层面的愉悦体验.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艺术作品《松风习习壶》,可以窥探出作者对紫砂传统壶形的不懈专研和临摹,对于井栏这一壶形充满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才能够和松树...  相似文献   

20.
有名茶的地方自然也有着称手的茶具相匹配,紫砂泥料就蕴藏在这片土地之下,宜兴的紫砂艺人把自己聪慧的头脑和巧妙的技艺运用其中,演绎出了一件件巧夺天工、包罗万象的紫砂艺术品,让我们在喝茶品茗的过程之中,还能够感受到其中的匠心独运和浓郁的文化内涵.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艺术作品"灵犀壶",主要的特点就是淡化了它的实用功能,壶嘴的开口非常的巧妙和隐蔽,而注重了艺术形式的表现和对于当下艺术设计潮流的迎合,希望这件作品可以当做艺术的审美来陈列展示,而不仅仅是在茶座之上当做实用器一般泡养.如此雅致、独出心裁的造型特征之中蕴含着作者多年的紫砂实践和艺术理念,希望大家能够心有灵犀,体会到其中的文化韵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