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治疗心绞痛,中、西医有"共识" 中医看心绞痛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胸痹"的范畴,病机为阳微阴弦、本虚标实,气滞、血瘀、寒凝、痰浊为标实,气阳虚弱和阴血不足为本虚.临床治疗依据"不通则痛"的理论,多采用活血化瘀法.  相似文献   

2.
中医认为冠心病的病位在心,是一种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疾病。现将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经验介绍如下。 1治病求本,从肾论治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胸痹心痛”范畴。依据历代医家的认识,结合笔者多年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3.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炎症病变,祖国医学对冠心病炎症的病因病机无明确认识,作者探讨冠心病炎症的中医辨证分型,提出冠心病炎症也是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以肾虚为主,标实以痰热和瘀血为主,为冠心病抗炎的中医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张晓红 《医药世界》2010,12(1):37-38
现代医学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范畴,其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治则应遵循“以补为主,以通为用”的原则,选择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温阳豁痰等药物,临床可收到满意效果,这也是目前中医药治疗该病的一个特色和亮点。笔者对中成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应用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5.
1 概述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祖国医学的“胸痹”、“心痛”、“真心痛”、“厥心痛”的范畴。其基本证候特点属于“本虚标实”。本虚表现为脏腑虚损,功能低下或失调,及因之而造成的血瘀、气滞、浊阻、寒凝、热结导致了心脉瘀阻,而心脏瘀血又作为直接致病因素引起了冠心病心绞痛的发作,因此在治疗时应重视病  相似文献   

6.
刘征彦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8):1216-1217
冠心病属中医胸痹、心痹等病范畴,临床多表现有"胸中窒闷、胸背痛、心悸、头晕、气短",其病因病机常为本虚标实,病虽在心肺,但与五脏相关,上焦心肺机能不足是发病的基础,在内虚的基础上,或外感时邪,或内伤情志,或饮食失节,导致血脉不畅,络脉阻滞,发为胸痹、心痹。冠心病虽病位在心,为上焦心  相似文献   

7.
<正>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缺血性心脏病,是由于冠脉供血减少所致[1]。中医认为,冠心病心绞痛属于"心悸""真心痛""厥心痛""卒心痛""胸痹"的范畴,《伤寒杂病论》也指出其病理为"阳微阴弦"[2,3]。中医上将冠心病心绞痛分为心血瘀阻型、痰浊内阻型、寒凝心脉型、心肾阳虚型、心气虚弱型、心肾阴虚型六种类型。目前,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论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心绞痛是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运整体观念、辩证施治的诊病观念级思路,联合中医辨病、辩证相结合的方法,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具有独特优势.从临床工作10余年的经验积累中,可以发现,痰瘀联合致病比较多见,其中痰瘀交阻的辩证分型是冠心病心绞痛的其中一个重要证型,利用辩病辩证相结合方法从痰瘀同治的角度,以痰瘀互结交阻脉络为切入点,来探讨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治疗,在临床上是比较有意义的,相当于祖国医学"胸痹"的范畴.  相似文献   

9.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勇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2):201-202
笔者自1994年以来运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心脉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52例 ,并与消心痛片组31例对照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 1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根据全国冠心病心绞痛座谈会修订的《冠心病的诊断参考标准》和国际心脏病学会及世界卫生组织 (WHO)《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确诊 ,均属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中医诊断与辨证分型标准按1980年全国冠心病辨证论治研究座谈会制定的《冠心病中医辨证试行标准》来确定为气阴两虚、心脉瘀阻证患者为选择对象。1 2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共83例 ,均选…  相似文献   

10.
<正>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常见心血管疾病,其中常见类型之一为冠心病心绞痛,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从而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心肌暂时缺血缺氧而发病。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学病机主要为正虚邪实,引发病因与痰瘀痹阻相关~([1])。西医主要以扩张血管药物、抗血小板聚集、钙拮抗剂等药物治疗为主。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则立足辨证治疗,化裁中药组方,其中瓜蒌薤白半夏汤是目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方  相似文献   

11.
高晓英 《临床医药实践》2009,(4Z):1611-1611
<正>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因此,此病已引起人们极大关注。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胸痹"、"真心痛"等病范畴,按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病机的阶段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医学的“标本”概念和临床实践,论述了冠心病病机是一个相对静止的动态过程。病机在整体上存在着“因虚致实”的“本虚标实”阶段,和“因实致虚”的“本实标虚”阶段。探讨了疾病的病理变化和病机转变的同一性,从而提出了中医对该病病机存在一个值得重新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方润龙 《北方药学》2012,9(3):102-103
目的:探讨冠心病与中医气虚血瘀关系。方法:将我院80例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服用硝酸酯类消心痛片、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均有显著减少,但治疗组减少幅度更大,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血病变是导致冠心病的直接原因,气虚血瘀反映了冠心病"本虚标实"病机之内涵,为各证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付廷斌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3):1986-1987
冠心病心绞痛是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属于祖国医学的“胸痹”、“心痛”范畴。其病机为本虚标实。人过中年,脏器渐衰系发病之本,气血瘀滞,心脉不畅为起病之因。近年来,我们采用中医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心绞痛是近些年来高致死率疾病之一,是以胸闷、胸痛为主要的临床表现。现从西医研究概况、致病因素、西医治疗和中医的病因病机、治疗等方面综述冠心病心绞痛的研究进展,为降低冠心病心绞痛发生率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胸痺西医称之为"冠心病心绞痛"。其发病机理在《素问.痺论篇》中是这样阐述的:心痺者,脉不通;心脉不通,不通则痛。其发病常与心、肾、肝、脾诸脏的盛衰有关,病机总属邪痹心络,气血不畅,络脉瘀阻,心络挛急,心脉不通。针对其本虚标实之病机,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辨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性心绞痛属中医“真心痛”、“胸痹”范畴,其病因病机不外虚实两个方面。虚者多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实者多为气滞、痰浊、寒凝等。临床表现常见以下证型;心气亏虚、心阳不振、心了不足、痰浊闭塞、寒凝气滞、心瘀阻等。但临床所见之心绞痛,多在气血阴阳不足或肝、脾、肾功能失调的基础上,痰浊、血瘀、气滞、寒凝等病机兼而有之。属本虚标实,虚实错杂的病症,而很少属于某一单纯典型之证型。基于上述认识,遵循祖国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之精髓,自拟中西医方对该病进行辨证治疗45例床观察的效果较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膝骨关节炎为骨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临床多以“骨痹”、“膝痹”称之。本病病因病机可归纳为本虚标实,以肝肾亏虚为本,以外邪痹阻、气血瘀滞为标。中医内治法治疗膝骨关节炎是临床研究热点课题,近年大量文献报道其多有良效。笔者从辨证论治及制剂开发方面综述其临床进展,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胸痹"范畴,20世纪50年代以后,冠心病(CHD)已成为除脑血管疾病及恶性肿瘤以外的人类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对其防治及深入研究,一直是医学领域中的重点。现就近年来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近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胸痹是中医临床常见疾病 ,其因在瘀 ,其本为虚 ,其主病在心 ,属本虚标实之证 ,临床治疗应通补兼施。 1999年10月~ 2 0 0 0年 9月 ,我们用自拟益气化瘀汤治疗胸痹 4 0例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1 1 一般资料  4 0例患者 ,男 2 1例 ,女 19例 ,年龄最小的4 9岁 ,最大的 72岁 ,平均年龄 6 1 3岁。病程最短的 1年 ,最长的 15年 ,平均 5 2年。西医诊断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WHO《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中医辨证按卫生部 1993年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胸痹 (冠心病心绞痛 )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标准。属气虚血瘀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