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健康赋权对宫颈癌病人自我管理效能感及应对方式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类实验性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医院64例宫颈癌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投币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教育组)和试验组(健康赋权组),每组32例。干预前后使用中文版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C-SUPPH)、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和住院病人护理工作满意度量表对病人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自我管理效能感、医学应对方式和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干预后试验组病人C-SUPPH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病人MCMQ面对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回避、屈服维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病人护理工作满意度总分及入院接待、健康教育及指导、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宫颈癌病人进行健康赋权,挖掘病人自身潜能用于健康管理,可提高其自我管理效能感,改善疾病应对方式,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王玉芹  邹金楠  张言  李瑞 《全科护理》2022,20(5):625-627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护理的日间手术病人疼痛管理标准作业程序的构建及实践成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收治于徐州某三级甲等医院普外科行日间手术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日间手术病人常规疼痛护理干预,试验组实施本研究构建的基于循证护理的日间手术病人疼痛管理标准作业程序。比较两组病人术后疼痛程度、疼痛控制情况及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试验组病人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病人疼痛对身体或日常生活的影响分量表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控制或减轻疼痛方法的满意度、对疼痛控制教育的满意度分量表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构建基于循证护理的日间手术病人疼痛管理标准作业程序并实施,能明显缓解日间手术病人术后疼痛症状,促进身心舒适,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的健康教育在脑卒中偏瘫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的92例脑卒中偏瘫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实施基于IMB模型的健康教育,分别在干预前、干预4周后及干预12周后对病人的健康行为、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试验组病人的健康行为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生活质量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IMB模型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病人的健康行为,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可引导病人采取健康的行为方式,预防疾病、促进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知识-社会-心理照护支持模式对脑卒中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入院脑卒中病人及照护者64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模式,试验组实施知识-社会-心理照护支持模式,出院时应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和家属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试验组脑卒中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属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知识-社会-心理照护支持模式为病人及其照护者提供个性化、全方位的护理,不仅提高了脑卒中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同时也能提高病人家属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基于食物稠度级别评估的精细个性化饮食管理在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误吸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精细个性化饮食管理实施前(2018年3月—2018年7月)和实施后(2018年8月—2018年12月)收住的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各44例为观察研究样本,实施前后入住病例分别设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在常规饮食护理流程基础上进行饮食宣教,试验组接受基于食物稠度级别评估的精细个性化饮食管理干预,对两组病人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病人干预后误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饮食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基于食物稠度量化评估的精细个性化饮食管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实施误吸预防护理,可获得较好的误吸防范效果,是一种深受脑卒中吞咽障碍者认可的饮食护理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进食训练管理联合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1日~2019年6月30日收治的108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进食训练管理联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吞咽功能(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心理状况[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1级病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4、5级病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SF-36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对护理技术、护理态度、进食指导方面的评分和总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实施进食训练联合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其吞咽功能和心理状态,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对护理服务与质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开展PDCA介导的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并验证其效果。方法选取昆山市中医医院的初诊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52)和对照组(n=54)。试验组采用PDCA介导的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教育效果。结果患者出院时及随访1年后,试验组满意度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随访1年后,两组脑卒中自我管理行为量表测评,试验组在安全用药管理、饮食管理、情绪管理、生活起居管理、康复管理及疾病管理6个方面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随访1年缺血性卒中复发情况比较,试验组缺血性卒中复发生存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DCA介导的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全程互动、动态、有效的健康教育及管理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许芳 《妇幼护理》2023,3(19):4666-4668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干预用于慢性胃炎的价值。方法 将 2021 年 4 月至 2023 年 3 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胃炎病人 96 例随机 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 48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循证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结果 试验组的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试验组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胃炎实施循证护理,能提高护理效果、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家庭签约式服务对社区脑卒中病人情绪和社会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管辖下社区健康管理档案中的84例脑卒中病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管理模式管理病人,干预组实施家庭签约式服务。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病人的情绪和社会功能障碍、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结果]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病人的情绪和社会功能障碍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病人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病人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实施家庭签约服务可有效降低脑卒中病人情绪和社会功能障碍水平,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提高病人对社区服务的满意度,为社区开展脑卒中健康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关琼瑶  缪云仙  李华芳  陈娟  段芳  张圆 《护理研究》2012,26(14):1302-1303
[目的]探讨实施全程健康教育对癌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癌症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院内、院外全程健康教育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观察两组病人生活质量、对健康教育满意度和按时复诊率。[结果]实验前两组病人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生活质量、健康教育满意度和按时复诊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全程健康教育对改善癌症病人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有明显效果,并能提高健康教育满意度及按时复诊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平台+微信群”在乳腺癌手术患者全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7~12月收治的乳腺癌手术患者109例纳入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宣教;2020年1~6月收治的乳腺癌手术患者105例纳入试验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加“互联网平台+微信群”全程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水平、健康宣教知晓率及依从性、血栓发生率、就医体验和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和依从性高于对照组,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就医体验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互联网平台+微信群”全程护理管理模式虽不能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但可显著降低血栓发生率,提高健康教育的知晓率和依从性,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芮小燕  阚亚楠  戚俊  蒋露  王莉敏 《全科护理》2023,(16):2206-2209
目的:探讨个案信息化管理模式在口服阿片类药物病人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于江苏省某三级综合医院肿瘤科住院的180例癌痛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90例。两组病人住院期间均接受个案管理,出院后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个案管理,试验组接受个案信息化管理。干预12个月后,比较两组病人阿片类药物正确执行率、爆发痛发作次数、疼痛知识得分和满意度得分。结果:干预12个月后,试验组病人阿片类药物正确执行率(82.5%)高于对照组(48.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知识得分(94.38±4.93)分和满意度得分(96.88±3.76)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5.34±9.00)分、(68.99±8.4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个月、干预后9个月和干预后12个月试验组病人爆发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案信息化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病人疼痛相关知识水平,减少阿片类药物服药偏差和爆发痛发作次数,有利于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健康调查平台应用于病人健康体检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8年10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健康管理科998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体检模式,试验组采用健康调查平台,比较两组病人体检前后的慢性病及常见病防控知识、体检认知评分、健康行为(健康饮食、体育锻炼、戒烟戒酒)和健康体检满意度.结果:体检后试验组病人慢性病及常见病防控知识得分为(17.42±1.6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07±2.38)分(P<0.05);试验组病人体检认知情况得分为(18.49±1.0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76±2.11)分(P<0.05).体检后试验组采取健康饮食、体育锻炼、戒烟戒酒行为习惯的病人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病人对健康体检的满意度为76.35%,试验组病人对健康体检的满意度为96.20%,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调查平台应用于病人健康体检管理,可以提升病人对慢性病及常见病防控知识的认知,并改变自身不良习惯,提升体检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焦点管理循环(FOCUS-PDCA)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缩短接诊时间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696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20年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377例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救治管理模式。2021年1月实施FOCUS-PDCA模式后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319例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救治效果、救治时间、血清肾上腺素(血清E)及血清皮质醇(血清Cor)浓度、心理状况、生存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救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致残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接诊时间、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干预后血清E、血清Cor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生存质量评分(除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外)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心理弹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过程中,合理应用FOCUS-PDCA模式能够改善救治效果,缩短救治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18例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12例和对照组106例,两组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吞咽能力和心理状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经综合护理干预后吞咽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可达到更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心房颤动(AF)病人抗凝管理平台,并观察其应用价值。方法:以随机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于医院就诊的AF抗凝病人5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2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抗凝管理,在此基础上,试验组应用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抗凝管理平台,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于出院当天、出院后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并比较两组病人出院1周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80%,低于对照组的6.80%(P<0.05);出院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治疗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显著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6个月,两组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出院时,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病人满意度为96.40%,高于对照组的90.80%(P<0.05)。结论:建立基于互联网技术的AF病人抗凝管理平台,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全喉切除术后病人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107例全喉切除术后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和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病人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减少全喉切除术后病人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保护性约束管理对脑卒中患者误吸和压力性损伤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3月1日~2020年3月1日收治的84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保护性约束管理;比较两组误吸、压力性损伤、护理满意度、干预前后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生活自理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及心理状态[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结果:观察组误吸、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SF-36、Barthel指数、CD-RISC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中应用保护性约束管理,能够降低误吸和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4例COPD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按临床护理路径表,有计划地从病人入院到出院对其进行全程、个体化的护理服务。结果:观察组病人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增进护患关系,提高病人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使病人掌握相关知识,从而缩短了住院天数,降低了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20.
赵静  陈静 《齐鲁护理杂志》2012,(30):129-130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CNP)在消化性溃疡(PU)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5例PU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3例和对照组92例,均给予PU常规治疗,对照组进行一般PU知识健康宣教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程CNP模式进行健康宣教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对PU患者实施健康教育CNP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