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对于500 kV及以下的电压等级常规输电线路工程,由于塔型较小,单基铁塔重量较轻,采用现有规格的落地双摇臂抱杆经济性较差,同时,由于受到塔型天窗口尺寸的限制,现有规格的落地双摇臂抱杆在这些工程中并不适用。方500双摇臂落地抱杆满足了500 kV输电线路铁塔组立要求,具有安装拆卸快捷、施工效率高、使用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等优点,有效提升了施工机械化率。针对双摇臂落地抱杆轻型化、小型化要求,提出方500双摇臂落地抱杆的关键技术研究。方500双摇臂落地抱杆单件结构尺寸小,重量轻,选用Q355-B作为主材的材料,Q235-B作为辅材的材料,使其更适用于山地条件施工。方500双摇臂落地抱杆采用无线传输技术的力矩差控制器、PLC控制双液压缸同步顶升系统,提升了抱杆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2.
根据地处江苏省张家港市跨长江高塔的结构特点 ,利用铁塔自身井架 ,配旋转四摇臂抱杆组立高塔 ,不仅大大节约了施工成本 ,而且吊装方便、施工安全、安装质量也有保证。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断抱杆、摇臂不转等问题 ,采用增设横梁、扩大抱杆截面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悬浮式内摇臂抱杆分解组塔能够在施工场地比较狭窄的山区组装施工,适合于特高压输电线路高塔组立。介绍了悬浮式内摇臂抱杆的设计方法、稳定措施及其分解组塔的施工工艺,包括现场布置、抱杆起立、塔腿组装、抱杆提升、塔身吊装、曲臂横担吊装和抱杆拆除。该施工技术在工程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500kV同塔三回路铁塔结构和组立施工特点,研制了可旋转座地双摇臂与外拉线悬浮混合抱杆。三回路铁塔下部吊装时,具有根开大、质量大、吊装作业幅度要求大的特点,抱杆可选用座地双摇臂工况;三回路铁塔上部吊装时,具有根开小、质量相对小、吊装作业幅度要求小的特点,抱杆可灵活转换为悬浮工况。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220 kV黄赤甲乙线增容改造工程中涉及的跨江铁塔塔头更换的问题,依据该工程铁塔的结构特点,对建筑塔吊、悬浮摇臂抱杆、双平臂自旋自升座地抱杆3种可选择方案,从吊重、施工效率、安全性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双平臂自旋自升座地抱杆进行铁塔塔头更换为最优施工方案.同时对抱杆的相关参数进行验算和筛选,并对铁塔施工中实施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确定内悬浮抱杆在悬浮工作状态下的起升动载系数,以ZB-D-21/400/30型内悬浮抱杆为研究对象,开展抱杆在不同起升载荷、不同倾角下的起升试验,研究抱杆起重绳及背部拉线在起升过程中力学性能变化规律,并对不同工况下得到的起升动载系数进行分析。通过仿真与试验分析发现,内悬浮抱杆的起升动载系数与起升载荷无关,与抱杆倾角呈线性关系。内悬浮抱杆起升动载系数的理论计算和仿真结果基本一致,但均未考虑地面载荷约束,试验值小于理论计算与仿真结果,这主要是由于内悬浮抱杆在真实工作过程中存在塔材姿态控制绳的牵引作用以及塔材起吊地面拖拽作用等影响因素,降低了起升过程的动力效应。研究表明,起重机的起升动载系数推荐公式并不适用于内悬浮抱杆,推荐试验获取的内悬浮抱杆起升动载系数与抱杆倾角拟合的关系公式作为内悬浮抱杆结构设计、强度校核与工程应用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组立酒杯型直线塔的铁塔结构和组塔施工,介绍座地旋转双摇臂抱杆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详细阐述其具有安全可靠、受力结构合理,施工作业半径大,塔材构件就位方便,解决无外拉线工况吊装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60年代中期,日本正式出现了顶升式抱杆(又名通天抱杆)用于500千伏线路铁塔组立。甘肃送变电公司在1981年参照日本顶升式抱杆试验成功一种轻巧、高效的“摇臂式通天抱杆(简称内摇臂抱杆),在葛双50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施工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详见《电力建设》1983年第2期专题介绍)。目前已在一些送变电公司(如安徽等)还对这种结构作了新修改。为了更好地发展具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输电线路组合型钢跨越铁塔的组立难题,本文简介了一种旋转式多臂浮抱杆吊装铁塔的施工方案及设计原则。该方案可根据铁塔部件重量及组合形状采用抱杆旋转、摇臂变幅、多根摇臂工作等一系列操作工艺。在安全上采取多种通讯联络保护系统。从而达到优质安全、工效高的目的。同时由于抱杆部件比机械制造容易,因此一次投入费用较低。经500KV镇江大跨越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前言超高压输电铁塔的施工受地理、气候条件限制很大,单件吊装作业量小,移动性大,故采用施工机具首先要考虑轻便,易转移。对较大型的跨越铁塔来讲.国内施工方法较多。但我们觉得,一种方案的选定要根据自己的施工能力和习惯,因地制宜地来选定。黑龙江省送变电工程公司1995年上半年施工的松花江跨越塔,采用了座地式摇臂抱杆技术,并且对该抱杯力案作了三方面改动。一是摇臂可作水平变幅,作吊装塔主身时用4个摇臂分别吊装各增面的杯件,作吊装塔上校担时用两个摇臂合起来抬吊就位安装。二是根据吊装时抱杆的受力特点将其分为上、下两…  相似文献   

11.
内拉线是370 m高塔抱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由于370 m高塔根开大、单件质量大,再加上高塔地处海岛导致常年风速大,抱杆使用高度高,按常规的 4组内拉线形式进行分析计算,发现拉线受力过大,实际施工操作难度大,且抱杆整体位移大,防扭性能差。为此,在有限元分析及试验的基础上,创新采用12组防扭内拉线形式。该拉线形式在舟山370 m高塔中成功应用,为同类工程内拉线设置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特高压线路的铁塔重量大、铁塔高、横担长、结构复杂。介绍根据不同的塔型、地形和交通状况,选择合适的组塔方案,配备合适的组塔抱杆。并介绍内抱杆组立铁塔施工技术、施工工艺、受力计算和工器具选择。  相似文献   

13.
特高压黄河大跨越铁塔塔头吊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特高压线路黄河大跨越铁塔塔头进行了分析, 结合现有大跨越铁塔吊装设备, 创新了吊装施工方法, 在塔体上安装辅助抱杆, 拓展了抱杆摇臂吊装范围; 计算选定合适的节点和最佳的连接方式, 将抱杆与塔体连为一体, 达到稳定抱杆起吊性能、增加起吊能力的目的, 实现了特高压黄河大跨越塔塔头吊装。  相似文献   

14.
由于输电线路山区的特殊地形条件,施工建设者在搬运施工器具时将消耗大量体力及时间,而组塔所使用的抱杆重量主要集中在其标准节,当采用将标准节拆分为片时可降低抱杆的自重,从而起到减轻施工人员劳动强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运法 《电力建设》2008,29(4):79-0
1 000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汽机与锅炉岛施工主吊机械的选择与布置充分体现了一个施工企业大型机械装备水平和施工能力。通过玉环、邹县、泰州、外高桥、北仑、宁海等工程的实践, 针对汽机岛、锅炉岛施工主吊机械选择与布置, 从主厂房、锅炉本体、电除尘器等3 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福清核电站常规岛发电机定子吊装方案。该方案使用液压提升装置及配套吊装构架,建立了吊装构架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力学分析。实际应用表明,吊装构架结构紧凑、安全可靠;支柱采用桁架柱与柱脚箱结构,降低了对基础的要求; 新型顶推滑移方式平稳、无冲击,安全可靠; 钢索式液压提升装置具有起重能力大、结构紧凑和自动闭锁等优点,非常适合发电机定子等设备的吊装工作。  相似文献   

17.
获各琦铜矿3号主井提升系统投用以来,由于系统是直流设备,调速装置为晶闸管采用门极移相触发控制,低速时系统的功率因数很低,谐波电流较大,引起电网电压畸变,导致力调电费的产生,同时谐波污染了电源。系统采用了MSVC-L型动态无功补偿兼谐波治理装置后,改善了电压质量,提高了功率因数,并避免力调电费的产生,创造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800 kV特高压直流线路工程中采用的耐张转角塔具有高、重、横担长特点,在现场特殊环境条件下,常规施工方法无法完成耐张塔边横担吊装.介绍了采用内悬浮主抱杆配合塔上人字抱杆顺利完成吊装边横担的特殊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9.
特高压黄河大跨越塔头吊装有限元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SAP84 有限元结构分析软件对1 000 kV 特高压黄河大跨越过程进行结构分析,对吊装过程中的跨越塔、抱杆进行结构稳定性分析,抱杆每侧吊重达到7 t,抱杆处于最不利状况。横担中段合拢安装间隙有40mm,横担中段可方便合拢。根据计算结果,在K 节点高度位置需设置拉线,在施工时采用腰箍拉线与腰箍吊拉线结合的方式,既增强抱杆整体稳定性,又不增加对抱杆的下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