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水质风险评价在跨界水污染预警体系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构建跨界水环境污染事故预警指标体系中,针对突发事故中污染物浓度的非稳态特征,对EPA推荐的水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进行了修正,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预警指标.利用松花江硝基苯污染和北江镉污染这两个近年典型跨界水环境污染事件的历史数据,进行了水质健康风险表征.结果表明,修正后的风险评价模型可操作性强,可快速定量描述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对公众健康的潜在危害程度,为跨界突发性水污染事件预警与应急处置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结合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特征,从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发生的全过程出发,对影响水污染事故应急能力的各个因素进行深入系统地分析,建立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模型。通过实证分析,探讨影响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能力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因素对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能力影响程度的大小,最终对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能力进行综合性评价。  相似文献   

3.
城市地表污染物为城市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科学认识和计算地表污染物是有效控制城市面源污染的关键。从2006年3月开始,选择镇江具有代表性的土地使用类型实测城市地表污染物,研究城市地表污染物累积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地表污染物随着晴天时间的增长逐渐趋于上限值并呈周期性变化,根据"贮存-输入-输出"平衡原理,引入污染物输入速度系数和去除速度系数,建立地表污染物累积模型,通过与实测数据拟合和其他模型对比,模型计算精度较高,计算结果可作为城市地表污染物冲刷模型的输入,从而为城市降雨径流污染的控制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流域水污染应急决策支持系统中模型系统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针对松花江硝基苯水污染开发了流域水污染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的模型系统,为水污染应急决策提供坚实的定量化支持.对特征污染物进入水体后的行为及影响进行一系列针对决策支持的模拟,实时可视化地展现突发性污染的污染物行为和影响.研究大型关系数据库上的数据挖掘、耦合GIS的二维污染物迁移模拟、基于四级预警标准的预警技术.在模型管理系统中实现模型重用性和与GIS类组件的结合性能.该模型系统和决策支持管理系统,采用模型库管理系统作为模型库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为松花江突发性环境污染应急管理提供信息管理和决策支持平台.  相似文献   

5.
城市河道水环境现状分析及改善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水系生态系统的水污染问题,直接关系到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截污不彻底、城郊沿河垃圾堆放和倾倒、雨污污染、河道淤积是部分城市河道水污染的主要成因.应通过控制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底泥清除、建设生态护岸等措施改善城市水环境.  相似文献   

6.
根据《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我国COD排放总量约为708x104t/a且呈逐年增长趋势。我国江河湖泊的主要污染物是耗氧有机物与氨氮,其主要来源是城市废水与工业废水,其中以高浓度有机废水为主。论述几种高浓度工业废水处理技术、以适应目前水污染治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针对频发的突发性水污染事故,为建立风险预警系统,依据水体中污染物迁移转化基本方程进行合理简化和数学推导,得出用于鉴别环境危害有无、表征环境危害强弱、描述事故危害情况、估算事故危害区大小和危害期长短的风险评估模式,并利用工程软件MATLAB来实现污染水团的实时状态模拟.研究成果可以为环境风险管理以及突发性环境污染应急预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水污染扩散的二维数值模拟及其可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城市公共安全应急平台的应用需求,建立了水污染扩散的二维数值模型,采用隐格式的有限差分法联合求解水动力方程和污染扩散方程,获得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分布,同时研究了基于GIS的水污染扩散模拟结果的可视化方法和途径.通过某河道水污染扩散模拟的实例分析,验证了模型及其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并在ArcGIS平台上实现了模拟结果的动态可视化,为水污染事故灾害应急处置和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三峡库区流域面积大 ,水污染的影响面也大。近年来 ,库区及其上游污水排放量大 ,水土流失严重 ,加剧了长江水质的污染。水利工程建设伴生许多潜在的污染问题。防治库区的水污染 ,需要有法可依 ,同时严格执法。应进一步完善水污染防治法规 ,健全环境责任制度及赔偿制度。建议设立库区专门的环保执法机构 ,加大库区环保监管力度 ,提高环境监督执法水平和处理突发性污染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突发性公共事件是超越常规的、突然发生的、可能危害公共安全的、急需处理的事件。突发性公共事件易发、突发会给当事人带来复杂的心理过程,处理不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同时也影响着民办高校在社会中的声誉。如何从心理干预角度,有效处置民办高校突发公共事件,是维护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大课题之一。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事件给当事人带来的心理危机不容忽视。因此,民办高校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研究是一项具有一定紧迫性和挑战性的工作,建立健全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是处置民办高校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一项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饮用水源地水质应急监测技术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目前城市水源地水污染应急监测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应急监测需要快速性、宽谱性、综合性,介绍了适合应急监测的各类检测技术,提出以生物综合毒性检测仪、水源地特征污染物检测仪为基础的应急监测仪器设备配置方案,以及现场检测与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式,为水源安全提供快速全面的检测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水环境恢复原理及我国的工程实践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水资源短缺和水体污染是水环境问题的2个主要方面.目前这2个问题在我国都没有解决,而且还有加重趋势.分析认为过度的水的社会循环是造成我国水环境劣化的直接原因,建立健康的社会水循环才能恢复良好水环境,从根本上解决水问题.水环境恢复的方略包括节制用水、污水深度处理和有效利用、污水厂污泥回归农田、恢复城市雨水循环途径、面源污染控制以及水资源统筹管理等,其中,城市范畴上的污水深度处理与利用和再生水供应系统是关健,是我国水环境恢复的切入点.介绍了国内外在水环境恢复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并介绍了我国在编制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以及深圳、大连和北京等地的工程实践.最后指出今后我国水环境恢复方面的紧迫任务,包括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开展相关教育、制定规划、相关技术研究和建立示范工程等.  相似文献   

13.
哈尔滨市城市供水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城市供水风险及应急对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基于哈尔滨市城市供水水源及需水分析,对哈尔滨市城市供水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主要表现为资源短缺风险、管理风险、工程设施风险及污染风险4类。最后针对各种供水风险进行了应急对策分析,从而为哈尔滨市城市应急供水预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应对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可能存在的突发水污染事故,加强突发水污染事故的应急防治和管理,建立“数值模拟—评价诊断—溯源预测—应急调控—污染处置”5大环节于一体的突发水污染应急调控与处置技术体系,包括闸泵群控制下水量水质模拟技术、水质安全评价诊断技术、突发水污染溯源预测技术、水污染应急调控技术和水污染应急处置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应用于示范工程和系统平台,适用性强,可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干线输水水量水质安全,实现“一渠清水北送”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近期,中国频发的突发水污染事件及其造成的重大环境和经济损害,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相关责任人对污染危害程度及其发展趋势认识严重不足、应急准备缺失和处置响应迟滞造成的.为此,从污染物在水中的扩散规律及环境经济危害与污染控制费用的动态发展趋势角度出发,构建以响应时间为决策变量,以应急处置费用最小化为目标函数,以水质达标和物资准备时间为约束条件的突发水污染应急处置决策模型,采用情景分析的方法,将物资获取、运输、装卸与装配等的时间因素对目标函数的影响进行量化分析,揭示应急物资准备工作的各个环节的实施时间、污染现场条件对应急处置费用的影响程度.在假定的典型情景中,突发水污染应急响应延误1 h,应急处置费用会增加约163万元.研究结果不仅能为污染事件相关责任人清晰地展示事故应急响应延误的严重后果,还可为决策者在应急处置战略点选择、应急处置技术方案选择以及应急物资储备库构建方面提供量化的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16.
温州市水库型水源地水质安全问题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州山区乡镇企业“低、小、散”问题,农业生产、城镇生活等因素,都对水库型水源地水质安全形成威胁,减少库区经济发展对水源地的影响,应部门联合、统筹协调水源保护,有针对性地治理、预防污染源,实现水质、风险源信息共享,强化水污染事故的预防与应急处理,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强化水源保护,确保温州地区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17.
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连云港市近岸海域2006--2010年间水质污染状况和2010年水质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7年连云港市近岸海域水质主要污染物均值污染指数最高,2009年呈缓慢改善趋势;从现状看,磷、氮营养盐仍然是连云港市近岸海域的主要污染物,距离海岸相对较远点位水质优于近岸点位水质,河口区域海水水质最差。  相似文献   

18.
饮用水除微污染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我国水域,城市水源水,饮用水水质状况,分析水中污染物来源及其危害,介绍并评述饮用水预处理及深度处理方法,提出水处理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在平行运行的条件下对比研究了单独的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生物活性炭(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BAC)以及BAC+MBR联用工艺应对饮用水源氨氮冲击负荷的效能.结果表明,单独的MBR具有优异的应对水源突发性氨氮污染的能力:ρ(NH3-N)在原水中为8~10 mg/L的情况下,出水中仅为(0.36±0.15)mg/L,而且出水中仅在进水ρ(NH3-N)高达9.74 mg/L时产生了短暂的NO2--N积累现象.BAC由于受到供氧能力的限制,对氨氮的去除能力有限,并且出水中始终存在NO2--N积累.而BAC+MBR联用工艺也能在氨氮冲击负荷时较好去除NH3-N,ρ(NH3-N)在原水中为8~10 mg/L时可在出水中降至(0.39±0.19)mg/L,但是出水中产生NO2--N积累的时间明显长于单独的MBR.然而,BAC+MBR联用工艺能通过两级生物屏障更好地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因此建议根据原水水质等条件选择合适的生物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20.
长江是镇江市主要的供水水源地,一旦长江发生突发性污染事件,全市的供水必将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在城市总体规划中,需要进行应急水源地规划。分析了镇江市的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特征,在区内主要有8个地下水富水地带以及众多地表水库。从中选取了4个地下水及3个地表水库作为规划应急水源地,并对镇江市的非长江水源的应急供水能力进行了分析。最后讨论了地下水开发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以及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的防御措施,确保镇江市生态市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