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赵继红  黄彩儿 《宁波医学》1997,9(4):155-156
为探讨乳腺增生症的细胞增殖活性,利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C10)单克隆抗体对80例乳腺增生症进行PCNA表达的研究。结果显示:单纯性增生症病变中偶见阳性细胞,且染色较淡;非典型增生症病变中PCNA增殖指数及阳性强度随着增生级别的增高而增大、增强,各级增生组中存在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10例为正常乳腺组织,PCNA为阴性。10例乳腺癌为高指数表达(平均70.4),与不典型增生组相比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乳腺增生症的细胞增殖活性,利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C10)单克隆抗体对80例乳腺增生症进行PCNA表达的研究。结果显示;单纯性增生症病变中偶见阳性细胞,且染色较淡;非典型增生症病变中PCNA增殖指数及阳性强度随着增生组别的增高而增大、增强,各级增生组中存在显著差异(P<0.01)。对照织10例为正常乳腺组织.PCNA为阴性。10例乳腺癌为高指数表达(平均70.4),与不典型增生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提示PCNA指数对评估乳腺增生症病变的上皮增殖活性有一定意义,与常规形态观察的组织学分级价结合,有助了乳腺的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PCNA在34例宫颈癌、53例CIN、25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PCNA在宫颈癌组、CIN组及正常宫颈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3%(28/34)、50.9%(27/53)、8%(2/25)。其表达水平存在依宫颈癌、CIN、宫颈正常组织依次减弱的趋势;PCNA表达与组织类型无关;与宫颈癌FIGO分期、病理分级有显著相关(P<0.05)。结论 PCNA的相对高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该基因的相对高表达可能是宫颈癌发生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相似文献   

5.
PCNA与AgNoRs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兴龙  郭梦和 《医学争鸣》2001,22(6):571-573
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选取南方医院耳鼻咽喉科 1980 / 1993鼻咽部活检组织的存档蜡块共计 10 0例 .病理诊断为鼻咽粘膜炎症 2 2例 ,鼻咽癌 78例 ,其中病理分化 级者 19例 ,分化 级者 2 0例 ,分化 级者 2 0例 ,泡状核细胞癌 19例 .1.2 方法 免疫组化染色采用 L AS- SP方法 ,第 1抗体为鼠抗人 PCNA单克隆抗体 PC10 (美国 ZYMED公司产品 ) ,工作液稀释度 1∶ 2 0 0 ;第 2 ,第 3抗体采用 MOSP Kit试剂盒 (美国 ZYMED公司产品 ) ,工作液均稀释为 1∶ 30 0 .每例染片 3张 ,包括阴性对照 ,PCNA染色并进行苏木精染色 ,复染结果…  相似文献   

6.
PCNA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小玉  王雷 《宁夏医学杂志》2000,22(11):646-647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对80例乳腺癌伴淋巴结转移和无转移组做PCNA检测,并与随访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PCNA阳性率在乳腺癌伴淋巴结转移组68.18%,无转移组31.82%,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5)。随着组织学分级的增高,PCNA的表达呈递增趋势,Ⅰ级与Ⅱ、Ⅲ级间阳性率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5年生存率(30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PCNA和BCA-225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两者与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CNA和BCA-225蛋白在70例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10例乳腺良性病变中的表达,分析其与组织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个数、临床TNM分期和癌基因Her-2等因素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PCNA和BCA-225高表达率分别为64.29%和55.71%,均显著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乳腺癌中PCNA表达与组织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个数、临床TNM分期及癌基因Her-2相关(P<0.05),而BCA-225表达与病理分级和Her-2相关(P<0.05),PCNA与BCA-225表达呈正相关(r=0.2685,P<0.05)。乳腺癌生存组PCNA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表明PCNA低表达患者生存期明显长于高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PCNA蛋白为乳腺癌患者独立有效的预后指标,风险度exp为1.819224(P<0.05)。结论:乳腺癌PCNA高表达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增殖、发展及预后紧密相关,PCNA 低表达患者的生存状况好于高表达患者,是评价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有效指标。BCA-225对判断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可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和增殖细胞核抗原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关系及联合检测对乳腺癌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TRAP-PCR-ELISA与S-P法检测乳腺癌组织81例,乳腺癌癌旁组织37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11例的端粒酶活性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结果:81例乳腺癌组织、37例乳腺癌癌旁组织中端粒酶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4 1%和10 8%,P<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例良性病变组织中未测出端粒酶活性;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型与端粒酶阳性表达率,P>0 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例乳腺癌组织PCNA的表达率71 6%.淋巴结转移组PCNA阳性表达率较无淋巴结转移组增高(P<0 05),且呈正相关;端粒酶活性与PCNA表达的一致率92 24%,呈正相关.结论:端粒酶活性与PCNA联合检测,在乳腺癌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在卵巢颗粒细胞瘤 (GCT)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S P法检测5 2例卵巢GCT中PCNA表达水平。每例切片 3张 ,厚度 4 μm ,分别进行HE染色及PCNA测定。结果 :PCNA在卵巢GCT中强阳性表达率晚期明显高于早期 (P <0 .0 1) ;弥漫型明显高于其他病理类型 (P <0 .0 1) ;核分裂数≥ 3/HPF明显高于 <3/HPF (P <0 .0 1) ;瘤体 >10cm明显高于≤ 10cm (P <0 .0 1) ;术后复发者明显高于无复发者 (P<0 .0 1) ;死亡者明显高于存活者 (P <0 .0 1)。结论 :PCNA的表达与卵巢GCT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在早期乳腺癌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974年至1985年98例手术治疗的Ⅰ期乳腺癌的原发灶进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并与临床病理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PCNA在Ⅰ期乳腺癌表达率为75.5%。随PCNA表达强度的增加无病生存率(5a,10a,15a)呈下降的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CNA高表达组淋巴结转移率(40.7%)明显高于低表达组(18.4%,P<0.05);PCNA与病理发级,肿瘤大小及组织类型之间未见有相关性。结论:在1期乳腺癌PCNA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与预后呈负相关趋势,是估计预后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1.
①目的 探讨有丝分裂抑制因子 (P5 7Kip2 )、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蛋白表达与乳癌预后的关系。②方法 以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138例乳癌组织P5 7Kip2 和PCNA蛋白的表达水平。③结果 在 138例乳癌组织中P5 7Kip2 蛋白阳性 5 5例 (39.86 % ) ,其中低表达 39例 (70 .91% ) ,高表达 16例 (2 9.0 9% )。PCNA低指数表达 6 3例 (45 .6 5 % ) ,PCNA高指数表达 75例 (5 4 .35 % )。P5 7Kip2 蛋白的表达与乳癌组织腺管形成、细胞核多形性、核分裂象计数和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 (χ2 =5 .11~ 11.0 1,P <0 .0 1) ;单因素预后分析显示P5 7Kip2 蛋白高表达组生存期长于低表达组 (χ2 =6 .93,P <0 .0 1) ,PCNA高指数表达组生存期短于低指数表达组 (χ2 =5 .13,P <0 .0 5 ) ;P5 7Kip2 阳性并PCNA低指数表达组、P5 7Kip2 阳性并PCNA高指数表达组、P5 7Kip2 阴性并PCNA低指数表达组和P5 7Kip2 阴性并PCNA高指数表达组生存期依次缩短 (χ2 =7.32 ,P <0 .0 1)。④结论 P5 7Kip2 和PCNA的联合检测有利于更准确地判断细胞增殖活性和预后 ;P5 7Kip2 在乳癌中的不同表达水平可能与不同的调控方向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涎腺粘液表皮样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AgNORs图像分析与其组织学分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及AgNORs图像分析,检测59例涎腺粘液表皮样癌和10例正常涎腺组织。结果:PCNA增殖指数(PI)与AgNORs数/核存在明显的相关性(=0.8831,P〈0.01),二者均与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的分级有关,并随癌分化程度的增高而减小,术后存活5年以内者二者明显大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与胃癌组织的浸润性及转移能力的关系,证明PCNA可作用胃癌预后指标。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42例胃癌PCNA的表达。结果:显示PCNA的阳性表达率为90.04%(38/42)。癌细胞浸润达肌层、浆膜层者PCNA指数显著高于浸润至粘膜下层组(P〈0.05);淋巴结癌转移阳性组PCNA指数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胃癌不同分化程度各组中PC  相似文献   

14.
①目的采用小鼠抗人CD105单克隆抗体E9(Mab E9)检测了乳癌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IMD),以探讨乳癌组织中IMD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之间的关系。②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乳癌组织及乳腺良性病变中CD105、ER、PR、PCNA的表达。③结果以CD105为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计得的乳癌组织IMD与良性乳腺病变、癌旁乳腺组织比较差异显著(F=57.19,P〈0.01)。④结论乳癌组织微血管数目明显超过良性病变及癌旁组织;乳癌癌细胞在增殖活跃时,其组织内的IMD亦增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74例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和PCNA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4.86%;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的乳腺癌细胞PCNA的标记指数达61.17%,明显高于Survivin蛋白表达阴性者的51.26%(P<0.05);乳腺癌中Survivin、PCNA阳性高表达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低表达者(P<0.05),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及阴性者(P<0.05)。乳腺癌中Survivin、PCNA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与组织学分期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检测Survivin及PCNA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有助于乳腺癌进展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6.
星形细胞瘤的PCNA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53例星形细胞瘤进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免疫组化观察。按照Daumas Duport方法,本组病例Ⅱ级星形细胞瘤14例,Ⅲ级14例,Ⅳ级25例;它们的PCNA阳性细胞标记指数分别为2.99%,9.73%和38.06%。结果表明:PCNA标记指数随着肿瘤组织病理分级的增高而增大,而且小细胞增殖区的标记指数明显高于多形性瘤细胞区。PCNA能反映肿瘤细胞的增殖速率。此项研究可用于判断星形细胞瘤的恶性程度,为临床判断病人的预后提供一个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应用SLAB免疫酶标法在石蜡切片上半定量分析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与73例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表明,以PCNA阳性细胞50%为界线,阳性率>50%者术后生存期较短,5年生存率较低,而淋巴结转移率则较高。提示PCNA检测可作为胃癌预后判断的良好指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53异常表达与皮肤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1例皮肤鳞癌标本中P53PCNA的表达。用已知乳腺癌阳性切片及PBS代替-抗和阳性、阴性对照。经χ^2检验及秩和检验。结果:P53一率为43.1%,其中高度分化鳞癌与中等分化、差分化鳞癌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皮肤鳞癌中存在P53的异常表达,P53的表达与鳞癌的分化有一定的关系,P53表达与PCNA的表达相近,提示P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CNA在64例宫颈癌组织,17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14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PCNA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CIN及正常宫颈上皮(P<0.05);且与宫颈癌的病理分级有关。结论:PCNA在宫颈癌中组织表达异常增高,与癌细胞增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