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7 毫秒
1.
随着电子工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电气产品进入了报废期,带来了巨大的电子废弃物产生量.电子废弃物以高环境风险性和高资源化价值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同时,我国的电子废弃物也快速增长,其管理现状亦不容乐观.介绍了国外发达国家(包括欧洲、美国和日本)电子废弃物的管理现状以及分析了我国电子废弃物管理和立法的进程发展.在对我国分析的基础之上,指出目前我国在电子废弃物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问题涉及政策、技术及社会经济等方面;并结合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提出针对我国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电子废弃物立法的困局与出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家用电器生产和消费国之一,如今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电子废弃物处理的压力。由于电子电气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电子废弃物的产生速度快、数量大,而且危害严重。本文在综合比较发达国家电子废弃物立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电子废弃物立法的焦点所在。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工业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电子废弃物认识的深入和环保意识的加强,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已逐渐成为一项新兴产业。通过分析国外发达国家对电子废弃物的环境管理、工艺技术以及回收体系状况,总结了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建立和完善电子废弃物管理体系,发展研究电子废弃物资源化技术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电子废弃物处置现状及管理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电子废弃物的特征和危害以及我国电子废弃物管理现状,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对电子废弃物的先进管理经验,提出了电子废弃物污染防治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管理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电子废弃物存在着产量大、资源化率低、污染危害严重等问题,其回收处理形势十分严峻。文章简要阐述了典型发达国家的电子废弃物回收体系概况,总结了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方面的相关立法管理和具体工程实践,分析了当前国内回收体系存在的弊端,并对最新实施的家电以旧换新政策进行了重点评述,分析了其在完善我国电子废弃物正规回收体系上取得的积极成果和重要意义。同时,就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管理体系的发展,结合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电子废弃物管理立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家用电器生产和消费国之一,如今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电子废弃物处理的压力。而我国电子废弃物管理方面还存在着思想障碍、体制障碍、机制障碍、政策障碍以及法制障碍等问题,急需立法给予解决。我国电子废弃物管理立法应当着重建立如下法律制度:电子废弃物的管理体制制度、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押金制度、产品成分标识制度、新鲜材料税或垃圾填埋税等税收制度、资源价格制度、电子废弃物中介组织和服务制度、电子废弃物的科技支撑和示范制度、绿色消费和绿色采购制度。  相似文献   

7.
电子废弃物潜在的价值高,根据金属含量不同,每吨电子垃圾的价值至少几千美元,有的甚至高达近万美元。现在很多发达国家已将电子垃圾回收处理作为一项主营业务。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是在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原则基础上。遵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行“生产商责任延伸制”。组建生产商联合协会或经授权的民间组织。通过立法确保电子废弃物物流和资金畅通,从而实现电子垃圾的综合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电子废弃物环境管理与处置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立法、回收利用体系及处理处置技术等方面分析了国内外电子废弃物的管理与处置技术的发展现状。对我国建立和完善电子废弃物管理体系,发展研究电子废弃物无害化处置技术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电子废弃物回收管理现状与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针对我国电子废弃物的巨大产生量和废弃量,分析了我国电子废弃物的来源与流向,以及管理过程中收集、贮存、重复使用和再生利用等几个环节的现状。提出针对我国国情,在电子废弃物立法、产业化以及回收体制等方面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目前由电子废弃物引发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迫切需要政府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电子废弃物的法律治理效果。我国应当积极借鉴吸收国外先进立法经验并立足我国国情,理顺电子废弃物管理的法律体系,形成科学合理的治理责任分担机制,积极推进社会公众参与,建立规范的电子废弃物回收体系,并加强对进口电子废弃物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11.
有害废物管理建立在有害废物管理法律制度基础上,研究有害废物申报登记制度、货单制度、许可证制度、交换制度及收费制度等管理制度的立法内容,对促进有害废物管理法律的制定和规范有害废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电子废弃物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成分复杂,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已成为固体废物中最大的重金属污染源。长期以来,由于对电子废弃物问题缺乏足够认识和有效管理,电子废弃物对人体健床及生活环境可能构成的危害常常被忽视。实现电子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关键是明确企业、政府和公众在电子产品设计、生产、消费、回收、处置和再利用整个过程中的相关责任。因此,解决电子废弃物的问题,首先要对相关行为主体的角色进行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13.
Anoveralldescriptionofindustrialwastewasgivenfromgeneration;treatment,disposalandemissionandcomprehensiveutilization.Inspiteo...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deals briefly with the pollution caused by hazardous wastes in China, the hazardous waste management at present and the strategy that should be taken for hazardous waste management in the future. Hazardous waste problem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environmental concerns in China. Hazardous waste have resulted in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destruction, caused damage to human health, and restricted economic development. Although a great effort has been devoted to the management of hazardous wastes, there remain many issues in legislation, experience, technology and finance to be solved. Some recommendations are made on the strategic measures for improving the hazardous waste management in China, particularly relating to legislation, technical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相似文献   

15.
中国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系统建设现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餐厨垃圾具有高油、高盐、含水率高、高有机质的特点,具备废物和资源两重性,将其单独回收利用十分必要。在分析餐厨垃圾回收利用、政策法规体系建设以及资源化技术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资源化处理能力存在较大的缺口、缺乏国家层面统一立法、监管主体混乱等问题。基于现有的厌氧制沼、好氧制肥、生物转化以及综合集成技术的特点分析,得出协同厌氧处置、生物转化蛋白饲料、构建多元化技术体系以及产业联动集中布局是餐厨垃圾资源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电子废弃物具有加大资源环境压力与可再生循环利用的双重属性。从循环经济视角看,治理的思路首先应是从源头节约资源的使用和减少废物的排放而非强化其循环功能。因此,应通过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走出电子废弃物治理的循环经济误区,并在资金支持、信息管理、回收处理体系建设、社会支持等方面做出进一步的努力。  相似文献   

17.
电子废弃物的分类对于环境管理而言至关重要,发达国家依据自己的国情出台了电子废弃物分类细则。中国目前对于电子废弃物的详细分类还未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本文针对中国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系统提出全程管理分类模式。  相似文献   

18.
从废旧聚乙烯的直接再生、改性再生和裂解再生三个方面,讨论了国内外处理和再生利用的情况,并对其再生技术与应用做了比较。我国处理和回收利用废旧聚乙烯时,要加强生物降解塑料等环境无负荷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加强固体废弃物的管理与循环利用的立法;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围绕新近出台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借鉴欧盟等国家对废旧物资的管理理念和具体措施,探讨了我国废旧电器电子产品的界定及管理制度建设,提出建设社区试点网络管理体系、建立由市场主导的生产者责任延伸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陈祥彬 《福建环境》2003,20(3):27-29
该文阐述了台湾固体废物的回收利用工作通过立法进行管理固废回收市场运营,通过科技研究为废物综合利用资源化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