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根据21世纪世界能源消费结构走向多元化和化工原料多样化特点,参考国外近年来化工新技术的动向,结合国内的工业基础和研究基础,从煤气化,合成气制烷烃烯烃、内燃机代用燃料和新型民用燃料、煤制含氧化合物,焦油加工利用,电石和乙炔化学,光气及其代用品7个方面,对中国煤化工技术发展作了阐述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许多地方出现严重的环境污染,使得许多人转向乙醇这一清洁能源,乙醇燃烧只产生水和二氧化碳同时放出大量热。生物质制燃料乙醇具有重要的环保意义,是一种极具前景的石油可替代资源生产工艺。本文主要介绍了生物质制燃料乙醇的优势以及乙醇生产工艺,并阐述了生物质制取燃料乙醇的应用情况。这些工艺的研究,为生物质制取燃料乙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信燃料乙醇在未来将得到更大的推广。  相似文献   

3.
甲醇化工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好管 《上海化工》2002,27(3):49-52
对甲醇燃料电池,甲醇制汽油,甲醇制烯烃,醇类燃料,醋酸,甲酸甲酯,碳酸二甲酯等甲醇深加工产品的技术进展作了全面综述。  相似文献   

4.
甲醇制汽油及合成气直接合成汽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醇作为一种洁净的燃料,既可以作甲醇—汽油混合燃料,又可将甲醇转化为汽油。本文介绍美国Mobil公司甲醇制汽油技术,为我国以煤为原料制合成气,最后制汽油提供参考。并介绍合成气制汽油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硫焦逐渐增多,提出了高硫焦作为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料、以石灰石生产水泥熟料的掺混燃料、石膏法生产水泥和掺混燃料和烟气制酸的掺混燃料等工业应用。  相似文献   

6.
《工业催化》2009,17(2):64-64
CO2生物催化制烃类燃料工艺的开发商碳科学公司(Carbon Sciences Inc.)于2008年10月底宣布,CO2生物催化制燃料工艺将于2009年一季度完成验证。  相似文献   

7.
《大氮肥》2008,(3):175-175
由山东科技大学自行开发的“秸秆快速热解制生物燃料”技术转化基地,日前落户邹城农用工业示范园,预计2008年8月底可建成投产国内首台年产万吨级秸秆快速热解制生物燃料工业化示范装置。装置建成后,年可消耗近10万亩玉米秸秆,每2.5~3吨玉米桔秆可炼1吨生物燃料。  相似文献   

8.
我国燃料甲醇发展的可行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介绍了我国燃料甲醇发展的历史及其现状,指出价格将决定燃料甲醇竞争力,在我国发展燃料甲醇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基础和物质基础,发展甲醇燃料将给煤化工带来一个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9.
煤热解制油和油页岩制油技术评述与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曾帅  周怀荣  钱宇 《化工学报》2017,68(10):3658-3668
近年来,以煤热解为龙头制燃料油和油页岩制燃料油作为战略储备能源生产路线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评述和比较了典型煤热解制油与油页岩制油技术。对比分析表明:生产每吨燃料油,需消耗11.4 t低阶煤或24.5 t油页岩。煤热解制油水耗是油页岩制油的1.4倍。经济方面,煤热解制油和油页岩制油投资分别为6510和5716元/吨燃料油;生产成本分别为3887和4217元/吨燃料油;通过计算不同原料价格下相对于国际原油价格的盈亏平衡点,得出煤热解制油和油页岩制油的盈亏平衡点分别在59~68 USD·bbl-1和71~76 USD·bbl-1之间变化。煤热解制油和油页岩制油路线各有优劣,仍需完善相关技术和延伸产业链,可从干馏炉、系统集成、综合利用、多联产等方面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10.
<正>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合成气制低碳燃料醇技术研究开发”工业试验装置的基础设计验收会,于1990年5月17日至19日在上海召开,“合成气制低碳燃料醇”系由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进行开发。国家科委、中科院能委、清华大学、化工部研究总院、中国寰球化学工程公司及中科院资源环境科学局等19个单位,30多名专家和领导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煤与生物质的共热解液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煤与生物质共热解液化将是燃料与化学品重要的转化技术之一。本文从共热解液化机理、共热解液化反应动力学、煤与生物质的协同作用、催化剂、共热解液化工艺、共热解液化产物等方面对煤与生物质共热解液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煤与生物质的快速共热解液化将是重要的发展方向,催化剂的应用和液化产物的精制将对提升液化油的品位和降低成本,对实现共液化油替代现行石化液体油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水煤浆工业应用的可行性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一次能源结构中煤炭占71.6%,占主导地位,石油资源相对匮乏。水煤浆燃烧效率高、污染物排放量低可代油、代煤燃烧。从经济效益、环保效益、节能作用以及新的运输方式等方面说明水煤浆的优越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陈毅烈 《广州化工》2014,(18):45-46
煤气化作为煤化工的核心技术,是清洁煤技术转化的龙头,是发展煤基液体燃料合成,先进的IGCC发电,多联产系统,制氢,燃料电池,直接还原炼铁等过程工业的基础,被公认为最清洁的煤化工转化利用技术,在我国多煤少油的国情下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对我国已工业化的各种煤气化技术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得出气流床煤气化技术更适应现代煤化工的发展,在我国有很好的发展优势。  相似文献   

14.
中国煤制甲醇的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现代煤化工发展趋势及中国能源结构特点分析指出,由于煤制甲醇生产技术成熟、成本低,加上中国燃甲醇汽车技术基本成熟,因此在中国推广甲醇替代或部分替代汽油对中国能源结构调整、缓解石油供需矛盾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国内外甲醇市场的现状及发展预测分析表明,中国甲醇化学品市场发展迅速,今后需求不会很大,但是甲醇燃料市场巨大。目前中国甲醇生产能力基本满足国内需求,由于大部分生产装置生产能力小,因而很难形成规模效益,不能与国外产品竞争,发展规律效益是中国甲醇工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煤化工及相关C1化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雍永祜 《煤化工》2005,33(6):1-4
中国缺油少气,煤炭占能源消费的70%,21世纪煤炭利用向能源与化工相结合的多联产方向发展。简述了近年来煤气化、焦化、煤制甲醇等煤化工相关技术进展。探讨了当前煤化工发展中的若干困惑:煤炭资源的保证;炼焦生产的自律;甲醇燃料是否应该大力推广;甲醇生产是否过热等。介绍了从甲醇出发值得注目的C1化学技术,并重点分析了醋酸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程志强  姚伟  刘家利 《洁净煤技术》2007,13(5):65-67,88
神华侏罗纪煤具有易燃、低硫、低灰等优点,但存在易结渣等不足之处;神华石炭纪煤结渣特性则明显优于前者;侏罗纪煤与石炭煤掺烧,可充分利用石炭煤灰的高熔融温度特性以降低混煤的结渣倾向,并保持侏罗纪煤的易燃特性以提高混煤的火焰稳定性,具有低硫、低灰、较高热值、较低钙含量、低结渣、易燃烧等优点,保证了神华配煤在以非神华煤设计的锅炉中不会带来运行上的困难。笔者通过试验提出的神华两类煤掺烧结渣趋势变化图可为神华配煤方案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软质炭黑反应炉燃料油改煤气的可行性,提出了改造方案,介绍了其工艺指标。与改造前相比,该改造方案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8.
粉煤灰是火力发电行业煤炭燃烧工业的副产品,是中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的主要来源。粉煤灰富含氧化铝,所以又是潜在的铝土矿的替代品。从粉煤灰中提取氧化铝不仅可以减少粉煤灰对环境的污染,而且能缓解中国铝土资源短缺的问题。对粉煤灰性质、危害、粉煤灰利用现状以及中国铝土资源现状做了分析,论证了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的必要性;详细介绍了石灰石烧结法、硫酸铵烧结法和一步酸溶法的工艺路线、建设生产情况及各工艺的优缺点,为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的发展提出建议,并呼吁加强粉煤灰提取铝工艺方法的研究力度。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能源瓶颈,指出适度、有序发展煤化工产业是我国现有能源结构环境下的必然选择。在低碳理念指导下,提出了煤炭资源的分质利用原则、高能效利用原则、综合利用原则、因地制宜利用原则和高附加值利用原则,比较分析了煤的各种化学转化途径,阐述了含氧醇醚材料替代石油路线、煤制芳烃、煤/天然气/煤层气制备乙炔等具有前景的清洁、高效转化过程,期望为煤化工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科学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