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静  李怀远  郁婷婷  傅启华 《检验医学》2010,25(12):925-928
目的对1例血小板无力症(GT)患者进行实验诊断,分析引起血小板膜糖蛋白(GP)缺陷的突变基因。方法通过对先证者凝血常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功能、出血时间、GPⅡb/Ⅲa(CD41/CD61)含量等项目的检测和血涂片中血小板形态及分布的观察,进行临床表型诊断。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结合测序的方法,分析先证者GPⅡb/Ⅲa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区及其侧翼序列,家系成员仅在相应突变区域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同时以10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进行分析,以排除基因多态性。结果先证者凝血常规检测和血小板计数正常,但出血时间延长,血小板聚集功能异常;表现为对多种生理性诱聚剂反应低下,但对瑞斯托霉素反应正常,血块退缩不良;流式细胞术检测CD41、CD61含量显著降低;血涂片中血小板散在,无聚集现象。经测序,发现先证者GPⅡb基因23号外显子存在18183A〉C杂合变异,导致GPⅡb蛋白Q778P替换。与100名健康对照者测序比较,排除基因多态性,证实其为基因突变。结论 GPⅡb基因的Q778P杂合突变是导致该先证者患GT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1例血小板无力症(GT)患者进行实验诊断,分析引起血小板膜糖蛋白(GP)缺陷的突变基因。方法通过对先证者凝血常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功能、出血时间、GPⅡb/Ⅲa(CD41/CD61)含量等项目的检测和血涂片中血小板形态及分布的观察,进行临床表型诊断。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结合测序的方法,分析先证者GPⅡb/Ⅲa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区及其侧翼序列,家系成员仅在相应突变区域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同时以10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进行分析,以排除基因多态性。结果先证者凝血常规检测和血小板计数正常,但出血时间延长,血小板聚集功能异常;表现为对多种生理性诱聚剂反应低下,但对瑞斯托霉素反应正常,血块退缩不良;流式细胞术检测CD41、CD61含量显著降低;血涂片中血小板散在,无聚集现象。经测序,发现先证者GPⅡb基因23号外显子存在18183A>C杂合变异,导致GPⅡb蛋白Q778P替换。与100名健康对照者测序比较,排除基因多态性,证实其为基因突变。结论 GPⅡb基因的Q778P杂合突变是导致该先证者患GT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3个遗传性血小板无力症(glanzmann thrombasthenia,GT)家系进行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GPⅢa)基因突变的检测。方法应用PCR对先证者GPⅡb/GPⅢa基因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扩增;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检测其突变基因。突变位点经直接测序证实排除基因多态性。结果3个家系的先证者PLT均正常,血小板形态分散,出血时间(BT)延长,凝血象正常,对二磷酸腺苷(ADP)、凝血酶、肾上腺素、胶原、花生四烯酸等多种诱聚剂反应低下,而对瑞斯托霉素反应基本正常;家系1和家系2先证者的血小板膜表面CD41,(GPⅡb)/CD61(GPⅢa)的含量极度降低,分别为0.16%/1.8%、0.9%/3.7%,家系3先证者的血小板膜表面GPⅡb阳性血小板为10.1%,GPⅢa阳性血小板为12.8%。免疫印迹法几乎检测不到家系1和家系3先证者的α/Ⅱb。蛋白,家系2先证者的α/Ⅱb蛋白含量明显降低。家系1先证者在GPⅡb基因存在T2255G和C2671T复合杂合突变,家系2先证者在GPⅡb基因存在A2334C纯合突变,家系3先证者在GPⅡb基因存在C1750T和69-79del复合杂合突变。结论T2255G和C2671T复合杂合突变是导致家系1先证者发生GT的原因,A2334C纯合突变是导致家系2先证者发生GT的原因,C1750T和69-79del复合杂合突变是导致家系3先证者发生GT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三个遗传性血小板无力症(GT)家系进行整合素αⅡbβ3临床特性分析和基因突变检测.方法 经BPC、血涂片、出血时间(BT)、凝血常规检查、血小板聚集试验和流式细胞术进行实验检测;用PCR法对先证者αⅡbβ3基因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扩增;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检测其基因突变.突变位点经直接测序排除基因多态性,103名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三个家系的先证者BPC正常,血小板不聚集,BT延长,凝血常规指标检查正常,对ADP、凝血酶、肾上腺素、胶原、花生四烯酸等多种诱聚剂反应低下,而对瑞斯托霉素反应基本正常;家系1和家系3先证者的血小板膜表面αⅡbβ3的含量极度降低,家系2先证者的血小板膜表面αⅡb阳性血小板为63%,β3阳性血小板为76%.家系1先证者αⅡb基因存在G10A纯合突变,β3基因存在G1412T纯合突变.家系2先证者β3基因存在G1199A和1525delC复合杂合突变.家系3先证者在αⅡbβ3基因未检测到突变.结论 G10A和G1412T复合纯合突变是导致家系1先证者发生GT的原因,G1199A和1525delC复合杂合突变是导致家系2先证者发生GT的原因.G10A、G1412T和1525delC为国际首次报道的突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3个遗传性血小板无力症(GT)家系进行临床表型和基因型诊断,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通过凝血指标检测、血小板(PLT)聚集试验、出血时间测定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明确3个遗传性GT家系的诊断,用PCR扩增先证者的αⅡb及β3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利用直接测序法进行基因序列分析。针对先证者的基因突变位点,对其家系成员进行相应外显子基因检测,同时选择100名健康人对照以排除基因多态性。结果 3个家系的先证者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四项检测均正常,而出血时间(BT)延长;血小板对多种诱聚剂反应低下,而对瑞斯托霉素反应基本正常;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家系2及家系3先证者为Ⅰ型GT,家系1先证者为Ⅱ型GT。基因检测结果显示3个家系的基因突变均位于αⅡb基因,分别是17号外显子14502CT导致R(Arg)553X(stop)纯合无义突变;26号外显子18859CT导致Q(Gln)860X(stop)纯合无义突变;15号外显子14103-14104insT、14105AC、14106GC、14107AT导致氨基酸移码突变;其家系部分成员检测到相应位点的杂合突变。结论纯合无义突变18859CT、纯合插入突变14103-14104insT及3个纯合性错义突变14105AC、14106GC、14107AT是导致先证者2及先证者3发生Ⅰ型GT的原因,而14502CT纯合无义突变是先证者1发生Ⅱ型GT的原因。其中,纯合性插入突变14103-14104insT及纯合性点突变14105AC、14106GC、14107AT为国际首次报道的新突变。  相似文献   

6.
GPⅡb/Ⅲa糖蛋白复合物在血小板聚集过程中起关键作用,GPⅡb/Ⅲa抑制剂也逐渐开始应用于血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本文着重综述GPⅡb/Ⅲa在血小板聚集中的作用及GPⅡb/Ⅲa抑制剂在抗血小板聚集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五个遗传性血小板无力症家系的表型和基因型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5个遗传性血小板无力症(GT)家系进行临床表型和基因型诊断。方法:通过止血和凝血指标检测、血小板(PLT)聚集试验和流式细胞术明确5个GT家系的诊断,用PCR扩增结合直接测序法分析先证者的αⅡb基因和β3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突变位点经直接测序证实排除基因多态性。同时选择10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进行分析。结果:5个家系的先证者PLT计数均正常,凝血象正常,而出血时间(BT)延长;PLT对多种诱聚剂反应低下,而对瑞斯托霉素反应基本正常;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除家系3先证者为Ⅲ型GT外,其余4个家系的先证者均为Ⅰ型GT。基因分析共发现8种突变,均发生于αⅡb基因,分别为1750C>T(Arg553Stop)、2671C>T(Gln860Stop)、235G>T(Glu48Stop)、1084T>C(Phe331Leu)、1772A>C(Asp560Ala)、69-79del(移码突变)、2333A>C(Gln747Pro)和3060G>C(Lys989Asn)。结论:αⅡb1750C>T和αⅡb2671C>T复合杂合突变是导致家系1先证者发生GT的原因;αⅡb2671C>T和αⅡb235G>T复合杂合突变是导致家系2先证者发生GT的原因;αⅡb1084T>C和αⅡb1772A>C复合杂和突变是导致家系3先证者发生GT的原因;αⅡb69-79del纯合突变是家系4先证者发生GT的原因;αⅡb2333A>C和αⅡb3060G>C是家系5先证者发生GT的原因。235G>T、1084T>C、1772A>C和3060G>C突变为国际首次报道的发生于αⅡb基因的突变。  相似文献   

8.
新鲜和冰冻血小板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随着我国临床医生对成分输血认识的不断提高,临床应用血小板数量也急剧增加。由于临床危、急症患者在抢救治疗时对血小板输血的需求量增大,常规保存的血小板已不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8个遗传性血小板无力症(GT)家系进行血小板膜糖蛋白(GP Ⅱb/Ⅲa)临床特性分析和基因突变检测.方法 采用血小板聚集试验观察血小板对各种诱聚剂的反应,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表面αⅡb和β3的含量;PCR法对先证者GPⅡb/Ⅲa基因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扩增;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检测其基因突变.对突变位点进行直接测序,以排除基因多态性.结果 8个家系的先证者PLT计数均正常,血小板形态分散,出血时间(BT)延长,凝血象正常;对二磷酸腺苷(ADP)、凝血酶、肾上腺素、胶原、花生四烯酸等多种诱聚剂反应低下,而对瑞斯托霉素反应基本正常;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除家系2先证者为Ⅲ型GT和家系6先证者为Ⅱ型GT外,其余家系各先证者均为Ⅰ型GT.基因分析共发现12种不同类型的突变,分别为G10A、G1412T、G1199A、1525delC、G2223T、C2671T、2930delG、IVS15(-1)delG、A2334C、C1750T、69-79del和C470A.家系3先证者在GP Ⅱb/Ⅲa基因未检测到突变.结论 GPⅡb/Ⅲa基因突变是导致血小板无力症的主要原因.G10A、69-79del、C470A、G1412T、G2223T、C2671T和1525delC是导致遗传性血小板无力症的新的基因突变位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讨论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及临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妊娠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GT)39例,妊娠高血压疾病引起血小板减少(HDCP)7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4例。在治疗上对GT组不需要特殊处理。HDCP组以皮质激素及输血小板为主,ITP组以皮质激素和免疫球蛋白为主。血小板计数〈50×10^9/L伴有出血倾向者输注血小板并考虑剖宫产分娩。50例中阴道分娩27例,剖宫产23例。发生产后出血3例。产后出血率为6.0%。结论: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原因较多,在针对病因治疗的基础上,糖皮质激素及血小板制剂是治疗严重血小板减少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血小板聚集试验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血小板聚集试验及其临床应用.方法以APACT2型血小板聚集仪用ADP为诱聚剂,探讨血小板聚集试验的影响因素,测定66例正常人及1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并观察阿斯匹林对血小板聚集试验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例正常人及1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比较血小板聚集试验与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的结果.结果ADP应用的终浓度为5μgmol/L测定正常健康成人血小板聚集试验正常参考范围(χ±1.96s)为30.3%~86.3%.阿斯匹林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2)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均值为5.4%,明显低于PRP为相同血小板浓度的正常人(28.7%)(P<0.005).经等级相关分析血小板聚集试验与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的检测有正相关(P<0.0001).结论血小板聚集试验简便、实用可作为评价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初筛试验.  相似文献   

12.
江虹  周静  贾劲  介海云 《华西医学》2006,21(4):797-798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测定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CD41/CD61)及其在血小板无力症(GT)诊断中的初步应用。方法:以流式细胞术结合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血小板CD41和CD61的阳性百分率,观察30例正常人、1例血小板无力症疑似患者及其父母的血浆CD41和CD61的阳性表达率。结果:正常人血浆阳性表达率CD41和CD61的均值分别为93·10%和93·87%;患者、患者父亲和母亲CD41、CD6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2%、0·06%;97·4%、96·6%和98·1%、96·8%。结论: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41和CD61的阳性表达率是检测GPⅡb/Ⅲa的可靠方法,可用于临床血小板无力症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破裂,血小板活化聚集,血小板血栓形成,因此抗血小板治疗是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键。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是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最终共同通路发挥抗血小板作用,其抗血小板作用更彻底。  相似文献   

14.
输注血小板是各类血液病治疗过程中的常用支持疗法,在预防和治疗因血小板减少导致的出血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随着临床上对血小板输注后效果的日益关注,临床医生会为某些输注血小板后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申请配型.  相似文献   

15.
血小板输注是临床抢救血小板减少或功能不全等所致出血的危重患者时,不可缺少的一种治疗手段。单采血小板由于疗效好、输血不良反应发生少而被临床医生更多地选用[1-3]。单采血小板的影响因素较多,主要包括献血者体内血液学的改变。为进一步观察长期捐献血小板对机体造成的影响,笔者回顾分析了本单位长期机采血小板者外周血液的变化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血小板活化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楠  鲁静朝  崔炜  都军 《临床荟萃》2006,21(23):1748-1748,F0003
正常情况下血小板以分散状态在血管内运行,处于静息状态;当血管损伤、血流改变或受到化学物质刺激时血小板被活化而发生一系列改变。血小板活化是许多疾病的发病机制之一,包括:动脉硬化症、冠状动脉疾病、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吸烟、高血压及口服避孕药等都可诱发血小板活化。血小板活化包括血小板形态的改变、血小板聚集及血小板成分的释放。现就血小板活化时释放的分子标志物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受体抑制剂,主要抑制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膜GPⅡb/Ⅲa受体的结合,是血小板聚集的终末环节抑制剂。目前主要静脉制剂包括abciximab、tirofiban和eptifibatide。本文就3种药物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治疗中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1在非ST段抬高A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单克隆抗体俘获血小板抗原技术(MAIPA)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诊断价值,以及对免疫性和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以来自14家医院的321例血小板减少患者为研究对象,男118例,女203例,应用改良MAIPA试验双盲法检测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自身抗体(抗-GPⅡb/Ⅲa和抗-GP Ⅰ b/Ⅸ),客观评价该试验在ITP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了解ITP患者血小板特异性抗体浓度与血小板数量的相关性以及地塞米松治疗后抗体浓度的变化.结果 抗-GPⅡb/Ⅲa、抗-GP Ⅰ b/Ⅸ、抗-GPⅡb/Ⅲa联合抗-GP Ⅰ b/Ⅸ诊断ITP的敏感性分别为39.75%、32.64%、55.23%,特异性分别为97.56%、93.94%、92.68%,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7.94%、93.98%、95.65%,阴性预测值分别为35.71%、32.35%、41.53%,总有效率分别为54.51%、48.29%、64.80%;ITP患者血小板特异性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抗体阳性患者的血小板数量显著低于阴性患者,ITP患者血小板特异性抗体水平[吸光度(A)值]与血小板数量呈负相关;激素治疗有效的ITP患者抗-GPⅡb/Ⅲa或(和)抗-GP Ⅰ b/Ⅸ转阴或抗体水平降低.结论 MAIPA试验对ITP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ITP患者的疗效也具有指导意义,可作为IFP和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鉴别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9.
《低增生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血小板输注指南》(以下简称为《指南》)是2009年由来自英国、美国、加拿大、德国、比利时、澳大利亚6个国家的24名输血学专家,为规范该病诊断和治疗而组成的国际化专业组织制定,2015年,该组织专家对其进行更新.笔者从《指南》所涉及的是否需要进行预防性血小板输注、最低血小板阈值、血小板输注剂量、同型输注、RhD阴性患者输注RhD阳性患者血小板的处理方法、是否应该进行血小板交叉配合试验以及全血来源浓缩血小板和机采血小板的疗效比较7个方面对低增生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内容解读,并对国内、外该病的诊疗现状进行对比,以期为我国低增生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规范治疗提供帮助.《指南》可以为低增生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血小板膜GPⅡb/Ⅲa活性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小板膜GPⅡb/Ⅲa与心脑血管病之间的关系以及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心脑血管病治疗中的地位。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3—01/2005-12关于血小板膜GPⅡb/Ⅲa与心脑血管病关系的文章。检索词“platelet,GPⅡb/Ⅲa,ischemic heart disease,ischmic stroke”,并限定文章的语种类为English。同时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01/2005-12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血小板,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血小板膜GPⅡb/Ⅲa活性与血小板激活机制。②血小板膜GPⅡb/Ⅲa活性与心脑血管病相关性。③血小板膜GPⅡb/Ⅲa拮抗剂的作用特点。排除标准:排除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符合上述要求的文献41篇,排除28篇重复性研究。13篇符合纳入标准。其中7篇关于血小板膜GPⅡb/Ⅲa活性与血小板激活机制及与心脑血管病相关性研究,6篇关于血小板膜GPⅡb/Ⅲa拮抗剂作用特点。资料综合:血小板活化在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而血小板膜GPⅡb/Ⅲa与纤维蛋白原等黏附蛋白结合,是多种因素引起血小板活化的最终共同通路,因此,血小板GPⅡb/Ⅲa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密切相关。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是一类新的非常有前途的抗血小板药。结论:血小板GPⅡb/Ⅲa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密切相关。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是一类新的非常有前途的抗血小板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