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经口入路颌下腺切除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经鼻插管全麻后,沿颌下腺导管开口至磨牙后区的下颌舌颌沟做弧形切口,内镜辅助下分别沿下颌下腺导管,切断与颌下腺有关的神经、血管、导管,将颌下腺切除。结果5例患者均顺利切除颌下腺,1例出现暂时性舌体麻木,2周后恢复。无面神经下颌缘支及舌下神经损伤,无其他并发症。颈部无瘢痕,美容效果好。结论内镜辅助下经口入路颌下腺切除术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与传统经颈入路比较,评价耳后发际入路内镜辅助第二鳃裂囊肿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利弊。方法:前瞻临床对照研究,25例第二鳃裂囊肿,13例接受耳后发际入路内镜辅助手术;12例接受传统经颈入路手术。术前,影像学(B超、CT或MRI)评估囊肿大小、位置、毗邻,并行细针穿刺组织学活检明确病理。两组比较切VI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切口美容效果等。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整切除。内镜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显著大于传统组(P〈0.05);术后3个月,内镜组切口美容效果显著高于传统组(P〈0.01)。术后内镜组出现1例(7.7%)暂时性耳垂麻木,1例(7.7%)耳后发际皮瓣游离缘皮肤淤紫,均在术后1个月缓解。所有病例随访18~36个月(中位随访2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耳后发际入路内镜辅助第二鳃裂囊肿切除术安全、可行。与传统经颈入路比较,优点为切口隐蔽、美容效果确切,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内镜辅助下颈部囊状水瘤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改善传统开放颈部囊状水瘤切除术后的美观效果,探讨内镜辅助下颈部囊状水瘤切除术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行内镜辅助下颈部囊状水瘤切除术6例,其中单纯胸前入路3例,单纯上颈部切口1例,联合入路2例.结果:所有患者均于内镜辅助下完整切除囊肿,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无手术并发症,术后美观效果好.结论:内镜辅助下颈部囊状水瘤切除术安全、可行、美观效果好,为该类患者手术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术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1例颌下腺米库利兹病(Mikulicz disease,MD)。患者女,65岁,因“发现双侧颌下淋巴结肿大半年余”收入聊城市人民医院。查体:双侧颌下淋巴结肿大,质硬,活动度差。淋巴结针吸不除外非霍奇金淋巴瘤。颈部强化CT:双侧颌下腺弥漫性肿大,双侧颈部见多发小淋巴结。在全麻下行右侧颈部肿物切除活检术。术中见右侧...  相似文献   

5.
鼻内镜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1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鼻内镜下先切除鼻腔、筛窦、蝶窦、额窦口、上颌窦口肿瘤及其基部黏骨膜,侵及上颌窦者经柯陆径路内镜下于骨膜下分离切除肿瘤。结果术后随访2.5~7年,平均3.8年。治愈28例(90.32%),复发3例(9.68%)。结论鼻内镜对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疗效确切。切除肿瘤及其基部黏骨膜,对侵及上颌窦者联合柯陆径路内镜下治疗,可有效预防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6.
甲状舌管囊肿是先天性颈部肿块,通常位于颈部正中。传统手术入路是颈部横行切口.约4.0-6.0 cm。近年来有学者行颈部腔镜辅助下甲状舌管囊肿切除术,虽然颈部切口变小,但术后颈部仍有瘢痕。为满足部分患者的美观要求.在考虑手术安全和有效前提下.现报道1例经口内镜辅助下甲状舌管囊肿切除术,术后随访40个月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7.
经胸乳入路的内镜甲状腺切除术50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经胸乳入路内镜甲状腺手术的技术方法、安全性和优缺点。方法2002年3月至2006年12月行胸乳入路内镜甲状腺切除术500例,其中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简称甲亢)76例、甲状腺腺瘤11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91例(10例有1~2次开放手术史)和甲状腺癌22例。结果成功完成手术492例,手术时间40~270min(平均74.5min)。其中行甲状腺肿瘤切除50例,甲状腺单叶次全切除214例,双叶次全切除212例(含原发性甲亢手术治疗73例)。22例甲状腺癌中,单叶腺体次全切除4例,根治性切除16例,另2例转开放手术。甲状腺肿块长径最大8.0em。术中失血3~250ml(平均5.5m1),未输血。术后2~3d拔除引流管。术后住院时间3~8d(平均4.2d),住院费用为7600~13500元(平均10510元),本院同期开放甲状腺手术患者住院费用平均为5700元,两者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13.755,P〈0.05)。术后并发症方面,术后手术通道出血3例,皮肤灼伤1例,切口感染2例,皮肤淤血3例,皮下积液6例,1例出现甲亢危象,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2例,无神经或甲状旁腺永久性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6%(18/492)。术后随访,失访42例,458例随访3~57个月(中位时间27个月),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小结节,1例原发性甲亢术后复发。患者均对手术的美容效果满意。8例因为出血、腺体过大、甲状腺癌侵犯气管等原因中转为开放手术。22例甲状腺癌目前仍生存,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半年出现同侧颈淋巴转移,行开放颈清扫术后已无瘤生存至今3年,并继续随访。结论经胸乳入路内镜甲状腺切除术是一种安全而可行的手术方法,手术视野清晰,显露神经清楚,且具有显著的美容效果。此外,该方法仍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且费用较开放手术高。因此,本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腔镜下锁骨下入路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的临床医用并总结手术经验。方法:对35例符合指征的患者行腔镜下锁骨下入路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应用自动拉钩建立术腔,吸引剥离器与超声刀联合使用分离并切除腺叶,术中以甲状腺下动脉为标志寻找喉返神经。结果: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33例术中冷冻病检诊断为甲状腺肿,2例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良性病变者术后无术区肿胀,皮肤麻木及其他不适,并对美容效果满意。结论:腔镜下锁骨下入路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病变具有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操作简便,美容效果好等优势,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下颌下腺肿物切除的手术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54例下颌下腺区肿物的患者行下颌下腺腺体及肿物切除术,对于病理回报为恶性肿瘤的患者同期行Ⅰ、Ⅱ、Ⅲ区淋巴结清扫术。术后随访12~24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54例患者均完整切除下颌下腺腺体及肿物,其中面神经下颌缘支暂时性损伤2例,感染1例,术后病理回报淋巴结转移2例,无舌下神经、舌神经损伤病例,无复发病例。结论下颌下腺区肿物切除术中,神经分支的保护,层次清楚的局部解剖和严密止血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讨论经外耳道入路内镜下夹层法在鼓膜修补术临床体会。方法对我科2017年8月~2022年01月共5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经外耳道径路内镜下夹层法技术治疗的患者术中耳内镜下操作、术后鼓膜愈合情况以及听力恢复情况进行总结探讨。结果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修补术中应用耳内镜技术能灵活观察术野,缩短手术时间、预防手术并发症。结论慢性中耳炎鼓膜修补术中经外耳道路径耳内镜技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经颈侧胸锁乳突肌后下入路无注气腔镜甲状腺手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2023年3月收治的10例行经颈侧胸锁乳突肌后下入路无注气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所有患者行术前穿刺活检考虑甲状腺乳头状癌,记录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恢复、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 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4 h 39 min,平均出血量16 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4.6 d,无明显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未诉明显颈部不适。结论 经颈侧胸锁乳突肌后下入路无注气腔镜甲状腺手术安全性良好,患者术后恢复快,外观满意度高,颈部舒适感好。  相似文献   

12.
胸骨后甲状腺肿物32例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物的手术入路及方法。方法:良性甲状腺肿物采用颈部低领式切口入路,按甲状腺切除的方法给予处理;胸骨后甲状腺乳头状癌,采用颈部低领式切口加颈部正中纵切口,行肿瘤姑息切除加气管切开术。结果:31例良性甲状腺肿物患者采用颈部切口入路均获成功;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采用颈部纵切口,姑息切除肿瘤加气管切开,术后追加放疗及同位素治疗,生存期超过5年。32例患者中,9例(28.1%)出现并发症;5例(15.6%)出现喉返神经损伤;出血3例(9.4%)。结论:颈部低领式切口是切除胸骨后甲状腺良性肿瘤的理想入路,恶性肿瘤手术径路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1临床资料患者男,59岁,16年前发现右颈部颌下区有一肿瘤,其后渐大,于2005-02-21入我院诊治。入院查体:基本生命体征平稳,右颈部颌下区可触及一肿瘤,约4cm×3.5cm×3cm,质硬,分叶状,与颌下腺粘连,触诊上、后界不清,前、下界尚清,与皮肤及深部组织有粘连,固定不活动,表面皮肤无红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男性患者选择颏下联合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H-TOETSA)治疗甲状腺肿瘤的安全性和美容效果。方法 收集2021年9月—2022年4月诊治的55例男性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选择了H-TOETSA手术方式,同期25例患者选择传统的“衣领式”颈部皮肤切开甲状腺手术。比较H-TOETSA术式和传统的“衣领式”颈部皮肤切开术式组的一般资料、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和并发症(喉返神经损伤、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手术部位感染以及颏部麻木感)的发生情况。术后1个月门诊复查时评估患者美容效果的满意度。结果 选用H-TOETSA术式组的患者与传统的“衣领式”颈部皮肤切开术式组比较,手术用时较长(153.233±40.826 vs 122.960±37.821),术后住院天数较短(2.733±0.907 vs 3.480±1.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颏部麻木感未明显增加、引流量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个月,选用H-TOETSA术式组患者的主观美容满意度显著高于传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中下鼻道联合扩大入路治疗上颌窦后鼻孔息肉(ACP)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东省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自2011年12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31例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组、B组。A组14例经鼻内镜常规开放上颌窦口和息肉切除,在角度镜下手术;B组17例在A组的基础上骨折内移下鼻甲,联合下鼻道开窗扩大入路内镜直视下切除息肉和上颌窦病变。 结果 所有患者鼻塞、打鼾、鼻出血、头痛及耳闷症状消失。A组术后病情部分控制4例(28.6%),随访中复发病情未控制5例(35.7%)后纳入B组;B组术后病情部分控制2例(11.8%),随访中未见复发病例,病情控制率为88.2%(15/17)。病情控制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两组方法治疗ACP均有良好临床效果,B组因视野更清晰、操作更方便、术后利于引流和复查、病情控制率高、术后复发率低,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42岁,以“发现左颈部包块伴进行性增大8个月”为主诉于2005年10月21日上午入院。局部检查见:左颈部下颌骨下缘近下颌角处见一约4cm×3cm×1cm大小肿块,质硬,活动尚好,无触痛。患者在我科门诊于2005年10月18日行局部肿块彩超,提示:左颈下区实质性包块。在彩超引导下穿刺组织病检提示:(左下颌)来源于基底细胞良性肿瘤,细胞增生活跃,因穿刺组织少,术后明确诊断。患者入院后于2005年10月21日下午3时即在局部麻醉下行“左颈部肿块加颌下腺切除术”,术中见肿块位于左颌下腺前内方,质硬,颌下腺质地偏硬,与周围组织粘连明显,舌神经与颌下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与传统手术临床对照研究,评估颈部小切口电视内镜颌下腺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其优点。方法 术前评估为良性肿瘤的病例26例,手术于颈部皮纹内长2.0~2.5cm的小切口下,内镜辅助完成颌下腺切除术。与同期进行的传统手术病例65例,进行对照研究。对两组病例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进行统计分析,比较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两组91例手术完成顺利,内镜组切口(2.3±0.2)cm;术中出血(9.4±4.2)mL;手术时间(74±12)min;术后总引流量平均(21.2±5.7)mL。1例术后出现同侧舌部麻木,2周后恢复。无面神经及舌下神经损伤病例。与传统手术比较,手术切口缩短(P<0.01),出血减少(P<0.01),术后引流量减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手术时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病例随访1~5年,平均29个月,均未见复发。结论 内镜下颈部小切口颌下腺切除术手术切口明显缩小,术后美观效果好,并发症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颌下腺切除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手术途径对颌下腺良性疾病面神经下颌缘支的保护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2018年6月在四川省肿瘤医院初次手术的134例颌下腺良性疾病患者,分别采用不同手术入路进行颌下腺全切术,术式1:颈阔肌下翻瓣显露面神经下颌缘支;术式2:不显露面神经下颌缘支,仅在颌下腺表面分离;术后均随访6个月以上,统...  相似文献   

19.
口内入路颌下腺切除及术中颌外动脉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口内入路颌下腺切除术在解剖上的可行性及手术安全性。方法对颌下腺与颌外动脉的关系进行文献复习,为口内入路的颌下腺切除术提供解剖学基础。行口内入路的颌下腺切除术10例,包括慢性颌下腺炎8例,颌下腺多形性腺瘤、颌下腺囊肿各1例。结果70%(7/10)患者的颌外动脉走行于颌下腺腺体表面,分出滋养支供血腺体。30%(3/10)患者的颌外动脉穿行于腺体中。10例口内入路的颌下腺切除术效果良好,手术时间平均为50min,出血量平均为60ml。10例患者未出现术中、术后大出血等并发症。结论颌下腺切除术中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妥善处理颌外动脉,对于颌下腺的炎症、囊肿和部分良性肿瘤而言,口内入路的颌下腺切除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substernal goiter,SG)手术入路选择及诊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0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36例SG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危险因素分层,其中高风险6例,中风险13例,低风险17例。选择颈部入路切除病变30例,联合胸腔镜手术切除6例,观察手术入路与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 36例患者都获得完整切除,术中均未转胸骨裂开,其中1例术中出现颈段食管破裂,经胸腔镜缝合修补;3例术后出现短暂的甲状旁腺功能低下,1例术后 出现Honer综合征。结论 大部分SG可单纯经颈部切口切除,对于有高危因素者,颈部切口联合胸腔镜下侧胸部小切口,是较为安全、微创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