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烧结刚玉、α-Al2O3微粉、高纯镁砂、金属铝粉为原料, 酚醛树脂为结合剂, 制备Mg O–Al2O3和Al–MgO–Al2O3系复合材料, 样品成型后经过200℃烘干, 于1500℃氧化气氛烧成。利用X射线衍射仪, 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研究了金属铝粉对MgO–Al2O3复合材料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未添加金属铝粉的样品烧后主晶相为α-Al2O3及镁铝尖晶石, 微观结构较为疏松; 引入金属铝粉后, 样品烧后主晶相为α-Al2O3及镁铝尖晶石, 新生相包括Al4O4C、Al4C3、(Al2OC)x(AlN)1-x等, 微观结构较为致密, 样品性能得到改善。添加金属铝粉样品的内外组成呈梯度变化, Al4O4C相主要出现在样品内部, 并有金属铝残留; 金属铝粉引入使样品氧分压从表面到内部依次降低, 金属铝粉氧化后与Mg O原位合成尖晶石, 使结构致密化, 阻隔了氧气的进一步渗入, 样品内部形成的Al2O与C反应得到晶须状Al4O4C。  相似文献   

2.
通过超声振动在7075合金中添加SiO2,原位生成Al2O3颗粒,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自带能谱分析仪(EDS)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镜(TEM)、浸泡腐蚀实验和电化学测试实验对合金的微观组织、物相组成和耐腐蚀性能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超声振动和Al2O3颗粒的原位生成可以细化合金的微观组织,将团聚的Al2O3颗粒分散均匀,且Al2O3颗粒可作为异质形核的核心,提高形核率。超声态Al2O(3(p))/7075合金主要由Al、Al2O3、Al7Cu2Fe、Al2CuMg、Mg2Zn相组成。相比于7075合金,超声态Al2O(3(p))/7075合金的失重腐蚀速率...  相似文献   

3.
以6061Al作为基质材料,利用液体冶金的搅拌铸造技术及挤压法制备Al2O3颗粒增强的金属基复合材料,选取6061Al添加3种质量分数为5%、10%和15%的Al2O3为研究对象,以改善6061Al/Al2O3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通过SEM分析表明,Al2O3颗粒在6061Al金属基体中的分布相当均匀;由X射线衍射试验结果显示,复合材料中只有6061Al和Al2O3,且不会影响结晶性及6061Al的组织结构型态。试验结果表明,随着Al2O3添加量增加至15%,6061Al/Al2O3复合材料的硬度和抗拉强度均有较大提高,但伸长率略有下降,由于材料孔隙率的提升,致密度下降,从而引起材料的硬度略微下降;分析磨损量与Al2O3添加量及磨损率与滑动距离的关系,结果显示商用6061Al的磨损率最大,而6061Al/Al2O3(15%)复合材料的磨损量最小,并且磨损率最低,这是由于在6061Al中加入Al2O3颗粒,Al2O3颗粒的存在可以减少磨粒对基体的犁削作用,有效提高基体的耐磨性。深入探讨Al2O3颗粒增强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发现颗粒增强体以很细的粉末(一般在20 μm以下)加入到金属基中起到提高硬度、强度和耐磨性的作用;然而,Al2O3添加量越来越大时,其对6061Al系列材料的硬度、强度和耐磨耗性等性能将起到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4.
马雪菲  王赫男  鄂顺  冯长杰 《稀有金属》2023,(11):1477-1485
选用2198铝锂合金作为实验材料,以Ce(NO3)3为成膜主盐、H2O2作为氧化剂,在其表面制备了一种环保型稀土化学转化膜。采用化学浸泡法,在30℃的温度下对合金进行不同时间的化学转化处理,研究化学转化时间对合金硝酸铈转化膜耐蚀性的影响。测量化学转化膜形成过程中Ce(NO3)3溶液的pH变化,试样的开路电位和重量变化;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SEM/EDS)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化学转化膜层表面形貌进行观察,并对膜的组成进行分析;利用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转化膜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2198铝锂合金表面生成的化学转化膜呈深黄色,生成的化学转化膜能够覆盖合金表面,含有Al,Ce,O和少量的Cu元素。XPS分析表明,2198铝锂合金的化学转化膜的主要成分为Ce(OH)4,Ce(OH)3,CeO2,Ce2O3和Al2  相似文献   

5.
以Al(NO3)3·9H2O、Ca(NO)2·4H2O、C8H20O4Si为原料, 采用高分子网络法制备出成分均匀、粒度分布为3~7μm、高活性的CaO–Al2O3–SiO2复合烧结助剂; 将质量分数为3%、5%、7%、9%的CaO–Al2O3–SiO2复合烧结助剂添加到Al2O3和ZrO2原料粉体中, 经干压成型, 在1450℃烧结温度、保温4h的工艺条件下进行常压烧结制备得到ZrO2/Al2O3复相陶瓷试样, 研究烧结助剂添加量对复相陶瓷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添加质量分数为5%的CaO–Al2O3–SiO2复合烧结助剂时, ZrO2/Al2O3复相陶瓷的综合性能最达到佳, 相对密度为94%, 显微维氏硬度为1204 MPa, 抗弯强度为321 MPa, 断裂韧性为4.52 MPa·m1/2。  相似文献   

6.
以Al(H2PO4)3溶液为磷酸盐胶黏剂基体,研究了MgO、Al2O3、CuO三种固化剂对胶黏剂固化速率、固化温度、固化气密性的影响,分析了高温煅烧前后MgO和CuO对胶黏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gO活性大,与Al(H2PO4)3基体反应迅速,不适合用作固化剂;以Al2O3为固化剂的胶黏剂密封性能差,Al2O3也不适合用作固化剂;未煅烧CuO作为磷酸盐胶黏剂的固化剂,反应速率适中且密封性能良好,当Al(H2PO4)3基体与CuO质量比为5.0:4.5时,气密性最好,为0.15 MPa(非上限)。  相似文献   

7.
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差热扫描热重分析等测试方法,研究了铁尾矿加气混凝土在蒸压养护条件下的反应机理.未蒸压坯体中主要水化产物为钙矾石、结晶度低的水化硅酸(CSH)凝胶和Ca(OH)2,铁尾矿中部分矿物X射线衍射峰降低.经蒸压养护后,钙矾石的X射线衍射峰消失,托贝莫来石的X射线衍射峰增强,表明在高温高压和热碱激发下,铁尾矿中的矿物成分发生分解,活性组分SiO2和Al2O3结合Ca(OH)2发生反应,生成托贝莫来石。   相似文献   

8.
在Fe-Cr-Al合金中添加微量的稀土元素可显著改善合金的使用性能, 文中以电渣重熔生产Fe-Cr-Al合金所用稀土渣为研究对象, 根据离子-分子共存理论(IMCT)建立了1 823 K时CaF2-Al2O3-CaO-Ce2O3四元渣系热力学质量作用浓度模型.结果表明:当渣系中CaO和Al2O3的质量百分数之比维持在1:1, 即wCaO /wAl2O3=1时, 随着Ce2O3含量增加, 渣中铈铝酸盐Ce2O3·Al2O3质量作用浓度(活度)显著增加, 但炉渣物相种类没有变化.渣系中Ce2O3含量分别在10 %, 20 %, 30 %, 40 %时, wCaO /wAl2O3值对组元活度的影响各不相同但有共同特征, 表现在处于约1.0~1.8时, CaO活度增加最迅速, Ce2O3活度增加, Ce2O3·Al2O3活度下降, 说明渣中CaO含量增加促进了Ce2O3·Al2O3分解而导致Ce2O3活度增加, 选取渣系进行熔融和X射线衍射实验, 用jade 5.0软件分析物相, 实验结果与计算一致.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实验室中自然储存10年的Pr6O11样品的分析,发现样品中含有质量分数约19 %的Pr(OH)3.采用热重(TG)、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对样品的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样品中只有Pr6O11、PrO2和Pr(OH)3 3种物相.考察了纯Pr6O11在室温和相对湿度为100 %条件下样品质量随时间的变化,60 d后增重趋势减缓.用纯Pr6O11作为吸附剂对水溶液中磷酸根脱除实验进行了考察,验证了Pr6O11与H2O反应生成Pr(OH)3.通过在190 ℃下不同水热时间(24~96 h)观察,PrO2也可以与水缓慢反应生成Pr(OH)3.   相似文献   

10.
基于混料试验中单纯形质心法建立了CaO-SiO2-Al2O3-MgO-2%TiO2渣黏度和熔化性能预测模型,利用预测模型、FactSage和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不同w(Al2O3)含钛炉渣的冶金性能,并探讨了高Al2O3炉渣中w(MgO)/w(Al2O3)对黏度和熔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炉渣黏度和熔化性能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误差分别小于5%和2%。随着Al2O3质量分数由10%增加至18%,黏度(η)、熔化性温度(tM)和液相线温度(tL)均升高;低熔点相黄长石(Melilite)开始析出温度和析出量逐渐增大,高熔点相钙钛矿(CaTiO3)和低熔点相硅灰石(CaSiO3)开始析出温度先增大后减小,还析出了少量高熔点相尖晶石。当A...  相似文献   

11.
选择Al粉作为Al2O3粉末材料的改性剂, 采用热压注工艺制备汽车用Al2O3粉末材料试样, 研究不同Al粉添加量(质量分数)对Al2O3粉末材料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Al2O3粉末热压注试样最大收缩率出现在长度方向, 最小收缩率出现于高度方向。随着Al粉质量分数的增加, Al2O3粉末热压注试样收缩率表现出先减小, 后稳定增加, 最后再减小的变化规律, 弯曲强度和体积密度降低, 气孔率显著升高, 试样挠度增高, 浇注得到更大孔径的结构, 同时试样中大尺寸孔径数量也显著增多。随着Al粉质量分数的增加, 试样中Al2O3衍射峰不断上升, 玻璃相的变化不大。加入质量分数8%的Al粉后, 试样断口区域生成了明显的颗粒结构, 说明试样主要发生沿晶断裂。  相似文献   

12.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PLD)技术,在氧化镁(MgO(001))、钛酸锶(SrTiO3(001))和铝酸镁(MgAl2O4(001))3 种衬底上,外延生长钴酸镍(NiCo2O4)薄膜。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 X 射线衍射仪(XRD)对 NiCo2O4薄膜进行形貌表征和结构分析,测试结果表明 NiCo2O4薄膜具有平整的表面和优异的结晶度。采用综合物性测量系统(PPMS)测试 NiCo2O4薄膜的电输运及磁性能,通过对比发现在 MgO(001)和 SrTiO3(001)衬底上生长的NiCo2O4薄膜呈半导体特性,并且磁性较弱,而在MgAl2O4(001)衬底上生长的NiCo2O4薄膜具有金属性和...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明P、Al复掺对纯C2S晶型转变及物相组成的影响规律,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FactSage热力学分析软件分析了P2O5和Al2O3复掺C2S焙烧后试样的主要矿物组成及平衡态时物相组成。研究发现,P2O5的掺杂对C2S晶型由β-C2S向γ-C2S转变有抑制作用,当P2O5掺杂质量分数高于0.5%时,抑制效果明显。Al2O3掺杂C2S,Al2O3中Al3+替代β-C2S中Si4+形成氧原子空缺,提高了C2S的活化能;铝酸盐能够替代硅酸盐四面体,形成低熔点物质,提高C2S的稳定性,降低熔点。因此,P、Al复掺C2S,既能抑制C2S晶型由β-C2S向γ-C2S转变所产生的体积膨胀,提高硅酸盐水泥的安定性,又能降低C2S的熔化性温度,节约硅酸盐水泥的烧制成本。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明P、Al复掺对纯C2S晶型转变及物相组成的影响规律,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FactSage热力学分析软件分析了P2O5和Al2O3复掺C2S焙烧后试样的主要矿物组成及平衡态时物相组成。研究发现,P2O5的掺杂对C2S晶型由β-C2S向γ-C2S转变有抑制作用,当P2O5掺杂质量分数高于0.5%时,抑制效果明显。Al2O3掺杂C2S,Al2O3中Al3+替代β-C2S中Si4+形成氧原子空缺,提高了C2S的活化能;铝酸盐能够替代硅酸盐四面体,形成低熔点物质,提高C2S的稳定性,降低熔点。因此,P、Al复掺C2S,既能抑制C2S晶型由β-C2S向γ-C2S转变所产生的体积膨胀,提高硅酸盐水泥的安定性,又能降低C2S的熔化性温度,节约硅酸盐水泥的烧制成本。  相似文献   

15.
以α-Al2O3和氧化钇稳定氧化锆粉体为原料,无压烧结制备致密Al2O3-ZrO2复相陶瓷,在临界电场下进行热处理后,对Al2O3-ZrO2复相陶瓷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900 V/cm的电场下,烧结致密Al2O3-ZrO2复相陶瓷的闪烧起始炉温为308℃。在炉温为1 200℃、电场为700 V/cm的条件下,闪烧致密Al2O3-ZrO2复相陶瓷原位合成Al2O3-ZrO2共晶结构。闪烧陶瓷主要分为复相区、过渡区和共晶区3个区域。复相区的微观结构与烧结陶瓷相似,形状不规则的Al2O3和ZrO2相均匀分布;过渡区晶粒异常长大,粗大的Al...  相似文献   

16.
以硝酸铝(Al(NO3)3·9H2O)为氧化剂,甘氨酸(C2H5NO2)为还原剂,硝酸钐(Sm(NO3)3·6H2O)为改性剂,通过溶液燃烧法合成了γ-Al2O3粉体。采用XRD、SEM、BET、TG-DTG等手段对产物进行表征,并分析探讨了焙烧温度、改性剂添加量对产物物相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硝酸铝(Al(NO3)3·9H2O)与甘氨酸(C2H5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5,改性剂Sm(NO3)3·6H2O添加量为1%,焙烧温度为1 025℃,焙烧时间为4 h的条件下可以制备具有较高热稳定性的γ-Al2O3  相似文献   

17.
采用盐雾试验和电化学阻抗谱测试技术研究了纯锌和锌铝伪合金涂层在含氯离子环境中的腐蚀行为和电化学特性,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物相分析等手段研究了原始涂层及腐蚀后的表面形貌和腐蚀产物的相结构,并对两种涂层的腐蚀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随着盐雾时间的增加,纯锌涂层表面逐渐生成疏松多孔的胞状腐蚀产物层,主要腐蚀产物为Zn5(OH)8Cl2H2O、ZnO和Zn5(CO3)2(OH)6,盐雾试验达到768 h后腐蚀产物层局部区域发生龟裂.锌铝伪合金涂层表面生成致密的腐蚀产物层,主要为Zn5(OH)8Cl2H2O、Zn0.71Al0.29(OH)2(CO3)0.145·xH2O及ZnAl2O4.电化学阻抗谱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盐雾时间的延长,两种涂层的电荷转移电阻均逐渐增大,但锌铝伪合金涂层的阻抗要明显大于纯锌涂层,表现出了更好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18.
测定了一定HF浓度溶液中Ta(OH)5的溶解度,研究了高纯H2TaF7溶液中和沉淀过程,氨水中和、氨气中和、氨浓度以及加氨速度等因素对Ta(OH)5结晶动力学及其后续产物Ta2O5粉体粒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钢铁长流程冶炼过程中,各环节稳定高质量生产都离不开炉渣的重要作用,流程性成渣过程的深入研究对强冶降本、提质增效和资源回用影响显著。本文以10B21冷镦钢生产为背景,研究钢渣在BOF-LF过程的渣化行为。结果表明,经过BOF-LF过程,从化学成分角度,钢渣的二元碱度(CaO/SiO2)陡升,而三元碱度(CaO/(SiO2+Al2O3))和全碱度([(CaO)+(MgO)+(MnO)+(FeO)]/[(SiO2)+(Al2O3)+(P2O5)])均呈现下降趋势。从矿物组成分析,转炉渣的主要矿相为CaO、Ca2SiO4、(Mg, Fe)O、Ca2Fe2O5、Ca2(Al, Fe)2O5,而精炼渣的矿物组成主要为CaO、Ca...  相似文献   

20.
对超低碳IF钢钛合金化后的非金属夹杂物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钛合金化后的夹杂物主要为Al2O3和Al?Ti?O夹杂物,没有发现纯TiOx夹杂物。钢中生成的Al?Ti?O复合夹杂物从形貌上均可分为七种类型,四种具有Al2O3外层,另外三种无Al2O3外层。钛合金化后,钢中瞬态生成了大量无Al2O3外层的Al?Ti?O夹杂物,随后夹杂物表面生成Al2O3外层,导致有Al2O3外层的Al?Ti?O夹杂物数量比例逐渐增加至78.0%。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随着钢中钛含量的增加,夹杂物的转变顺序为固态Al2O3→液态Al?Ti?O→固态Ti2O3。确定了Al?Ti?O夹杂物的生成机理过程分为两步:精炼过程钛合金化后,当钢液局部区域的钛的质量分数高于0.42%时,[Ti]与钢液反应瞬态生成Al2O3?TiOx或TiOx;随着精炼过程中钛元素的混匀,含TiOx夹杂物被钢中[Al]还原,Al2O3?TiOx和TiOx夹杂物逐渐转变,在夹杂物表面生成Al2O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