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高锰酸钾(KMnO_4)和硫酸锰(MnSO_4·H_2O)为原料,氯化铁(FeCl_3)为铁源,分别制备二氧化锰(MnO_2)粉末、磁场辅助MnO_2粉末和磁场辅助铁掺杂MnO_2粉末。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X射线衍射(XRD)分别对样品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并使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样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脉冲磁场环境和铁离子掺杂都明显改善了MnO_2的电性能。当电流密度为2 A/g时,脉冲电磁场辅助得到的铁掺杂MnO_2的比电容为992 F/g。  相似文献   

2.
NaO_(0.44)MnO_2具有开放的框架和三维隧道结构,是一种优良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采用固相法制备了Al~(3+)掺杂的Na_(0.44)MnO_2,并通过形貌、结构分析以及各种电化学手段研究了Al~(3+)掺杂对Na_(0.44)MnO_2材料储钠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适量的Al~(3+)掺杂能有效提高Na_(0.44)MnO_2材料的倍率和循环性能。Al~(3+)掺杂量为1%(Al与Mn的摩尔比为0.01:0.99)的样品在30 C(1 C=120 mA/g)的电流密度下具有76.5 mAh/g的放电比容量,且在1 C下循环1 000次之后容量保持率高达70.0%。相比之下,未掺杂的样品在30 C下的比容量仅有45.7 mAh/g,且在1 C下循环1 000次之后容量保持率仅为47.0%。这些结果表明掺杂Al~(3+)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Na_(0.44)MnO_2在循环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Na~+在Na_(0.44)MnO_2中的嵌入/脱出反应速度,为发展高容量和高稳定性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 近几年来,国内外不少人试图通过掺杂来改善MnO_2的性能。1980年,W.E.Mourad和M.W.Rophael等对MnO_2掺不同的金属离子,通过X光衍射测比表面积,吸附等手段研究了掺杂后的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研究了掺杂后的MnO_2对肼还原动力学的研究,发现四价以上金属离子掺入后,其活性大大优于未掺杂的。但作者发现掺杂MnO_2时Cr(Ⅲ)  相似文献   

4.
为在大气压下产生高强度的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等离子体,该文利用永磁铁产生平行于电场方向的磁场,用于增强纳秒脉冲针–板DBD等离子体的物理化学活性,并探究不同脉冲参数下磁场对等离子体特性的影响规律和机制。考察平行磁场辅助脉冲针–板DBD等离子体的动态演化特性,并从电学、光学和臭氧生成特性等方面研究了脉冲电压幅值、上升沿时间和下降沿时间等参数对平行磁场辅助脉冲针–板DBD特性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平行磁场通过磁化电子改变DBD等离子体特性;施加平行磁场后,针–板DBD中空间流光放电及介质表面流光放电强度增强;不同脉冲放电参数下,施加平行磁场对放电强度及臭氧产量均显示出增强效果,在短脉冲上升沿时间条件下平行磁场的增强效果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1、MnO_2的放电反应 在MnO_2(EMD)粉末中,加入足够的导电剂(炭粉)和电解液,放在实验用塑料电池壳中,按1mA/100mg MnO_2进行恒电流放电,如果分别用KOH和NH_4Cl+ZnCl_2作电解液,便可得到图  相似文献   

6.
从阴极材料二氧化锰(MnO_2)入手,介绍对MnO_2进行的多种改性研究,如金属氧化物掺杂、金属包覆、阴离子掺杂以及热处理的影响;从阳极材料、黏结剂、集流体等方面,分析影响锂-二氧化锰(锂锰)一次电池性能的多种因素;对锂锰电池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通过球磨法制备了二氧化锰(MnO_2)掺杂的氟化石墨(CF_x)复合材料;以复合材料为正极、锂带为负极,制备了1 Ah方形软包装锂/氟化碳(Li/CF_x)电池。探讨掺杂比例对Li/CF_x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与纯CF_x相比,掺杂30%MnO_2的电池以0.1 C倍率放电,低波电压和平台电压分别为2.360 V、2.463 V;以0.5 C、1.0 C倍率放电,低波电压分别提高约0.4 V、0.5 V。掺杂MnO_2可改善Li/CF_x电池的电压滞后现象,并提高放电平台电压。  相似文献   

8.
通过液相共沉淀法制备得到了掺杂石墨烯/镍的二氧化锰(MnO_2)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对所得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及微观结构进行分析,并通过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及交流阻抗等方法对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过镍掺杂后的MnO_2为粒径约为60 nm的α-MnO_2,所得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较好,在电解液浓度为2 mol/L的KOH中-0.2~0.6 V、0.5 A/g条件下,其比电容高达321 F/g,经过循环伏安测试表明,该材料具有较好的电化学可逆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表面活性剂PEG-2000辅助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含量锶掺杂纳米La_(1-x)Sr_xMnO_3锌-空气电池催化剂。通过TG-DSC、XRD、FTIR、TEM和极化曲线等方法研究了催化剂La_(1-x)Sr_xMnO_3的结构和电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La1-xS rxMnO_3为钙钛矿结构,其晶体成型温度在450℃左右、晶粒尺寸处于纳米级别。以La_(1-x)Sr_xMnO_3为催化剂制备空气电极的极化曲线特征表明:La_(0.8)Sr_(0.2)MnO_3的电催化性能最好,当极化电压为-600mV(vs.Hg/Hg O)时,氧还原反应极化电流密度可达0.235 A/cm~2,而相同条件下制备的不含锶纳米La MnO3催化剂氧还原反应极化电流密度仅为0.165 A/cm~2,电催化活性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0.
以KOH活化中间相炭微球(MCMB),通过KOH活化法制备了活性中间相炭微球(AMCMB),并以KMnO_4和MnSO_4为反应原料,用化学沉淀法合成了MnO_2/AMCMB复合材料。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和X射线粉末衍射(XRD)对样品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通过循环伏安、电化学交流阻抗、恒流充放电等方法研究AMCMB和MnO_2/AMCMB电极在6 mol/L KOH电解液中,0~1 V的电容行为。结果表明:AMCMB成功地复合了MnO_2;AMCMB电极放电比电容为155.52 F/g,MnO_2/AMCMB复合电极首次放电比电容增大至198.36 F/g。  相似文献   

11.
纳米掺杂SnO2粉末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纳米掺杂氧化物SnO2对AgSnO2触头材料性能的影响。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SnO2与各种掺杂氧化物(包括TiO2、ZnO、Sb2O3、CuO)的混合粉末。粉末的X射线分析(XRD)、透射电镜分析(TEM)表明:所得粉末为纳米级,且掺杂物离子能很好地进入到SnO2的品格中;对粉末进行的各项物理性能测试表明:SnO2粉末的性能,尤其是电性能有了明显的改善,这对后续制造新型的AgSnO2触头材料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水热法合成制备了MnO_2/G复合材料,采用粉末压制工艺成功制备了LiSi/LiNO_3-KNO_3/(MnO_2/G)单体电池,利用XRD、DTA分析了MnO_2/G复合材料的结构及其与硝酸盐电解质的兼容性,采用恒流和脉冲两种放电模式研究了单体电池的电性能,并分析了放电温度和电流密度对电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温度和电流密度对电性能影响很大,在350℃测试温度下,放电平台比较平稳,有最高的放电容量;在30 mA/cm~2电流密度下,放电过程中有高且平稳的放电平台,平台电压截止2.0 V时,比容量达到639.5 mAh/g;该电池有较好的抗脉冲性能。  相似文献   

13.
以自制的NH4FePO4作为前躯体,CH3COOLi·2 H2O为锂源,Ce2O3为掺杂源,通过微波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1-xCexFePO4(x=-0、0.001、0.002).采用×粉末衍射仪(XRD)、电子扫描显微镜(SEM)以及恒流充放电对材料掺杂进行了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材...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 二氧化锰粉是Zn—MnO_2;LiMnO:碱性Zn—MnO_2等电池中的正极活性物质,其压制成的电极为多孔粉末电极。众所周知,多孔电极的比表面(1g固体物质所具有的总表面积)是衡量多孔电极性能好坏的一个重要参数。所谓总表面积除了电极的外表面之外,还包括粉粒超  相似文献   

15.
专利信息     
专利申请号 :9980 0 997 公开号 :1 2 72 946专利名称 :稀土 -铁 -硼型磁体用原料粉末及其磁体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材料合金粉末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地用于稀土 -铁 -硼型烧结磁体剩料或次品的再生 ,并提供了一种稀土 -铁 -硼型磁体的制造方法。对稀土 -铁 -硼型烧结磁体剩料或次品进行粉碎、酸洗和干燥 ,然后对该产物进行钙还原处理。清除钙成分后 ,可制备出用于制备 Nd2 Fe14B磁体的原材料合金粉末。所制备的磁体具有优异的磁性能。 (日本 )专利申请号 :9980 0 747 公开号 :1 2 72 2 1 2专利名称 :耐腐蚀永磁…  相似文献   

16.
肿瘤治疗用陡脉冲磁场发生器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研究应用陡脉冲磁场治疗肿瘤,结合脉冲功率技术和现代电力电子控制技术研制了一套双指数衰减陡脉冲磁场发生器。在概述陡脉冲磁场发生器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其两个主要组成部分陡脉冲形成电路和单匝Helmholtz线圈的具体设计要点和关键研制技术,其磁场磁感应强度幅值(0~1mT)、脉宽(160ns~55μs)、重复频率(1Hz~1kHz)大范围独立可调,通过选用快速开关器件、减小回路电感等措施提高陡度(上升时间为70~220ns),通过合理设计Helmholtz线圈结构与尺寸增大磁场均匀区域,该发生器的研制为陡脉冲磁场治疗肿瘤的进一步实验和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Li_2MnO_3及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具有较高的容量,是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热点。综述了采用不同方法制备特殊形貌的Li_2MnO_3、富锂锰基正极材料以及通过掺杂和包覆来改善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进展,并对Li_2MnO_3及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采用固相法合成了不同浓度的Mn掺杂Pb_(17)O_8Cl_(18)(POC)发光材料,并用X-射线粉末衍射、TG-DSC及激发-发射光谱研究了所获得材料。结果表明,在430℃条件下合成的不同浓度Mn掺杂POC荧光粉均为POC单相,1at% Mn掺杂POC荧光粉的熔点在531℃。在激发光谱中观察到240 nm和270 nm的激发峰,分别属于Mn~(2+)-O~(2-)之间的电荷转移跃迁和Mn~(2+)从基态~6A_1到激发态~4E_g的跃迁。在Mn:POC的发射光谱中观测到宽的中心位于520 nm的荧光谱带,属于Mn~(2+)的~4T_(1g)→~6A_(1g)能级跃迁产生。从Mn~(2+)的绿色发射情况可以推断Mn~(2+)取代POC晶体中的Pb~(2+)格位,位于四面体晶格场。  相似文献   

19.
用不同阴离子的二价锰化合物和高锰酸钾水热反应生成二氧化锰,研究不同阴离子,对二氧化锰结构、形态和放电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等方法对二氧化锰的结构、形态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不同阴离子对二氧化锰的结构、晶型转化和形态等有显著影响。(SO_4)~(2-)有利于形成α-MnO_2单相晶体,且α-MnO_2晶体不会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而转化为其它晶型。γ-MnO_2只会在含有(Cl~)-和(NO_3)~-的溶液中形成,而β-MnO_2较容易在含有Ac~-离子的溶液中形成。用反应时间为7h的MnO_2((SO4)~(2-))、MnO_2(Ac-)、MnO_2((NO_3)~-)和MnO_2(Cl~-)组装电池,初次放电容量分别为207、120、20_3、181 mAh/g,MnO_2((SO_4)~(2-))的初次放电容量较高。  相似文献   

20.
在电子学器件方面近来最明显的进步是降低了耗电量,相应地迫切要求高能量密度、高可靠性、长寿命的电池。为了满足这些要求,已经提出了许多种固态电池。本文提出二氧化锰可作为固态锂电池的阴极材料。 1、制作电池的材料 所用的二氧化锰(MnO_2)粉末是电解二氧化锰(EMD),就是在制作通常的干电池时所使用的那种。粉末的表面积用BET方法测量的结果是67.9米~2·克~(-1),平均粒径为25μm,无大于100μm的颗粒。大多数用LiI作固体电解质,也有用Li_3N,Li_2SO_4,LiNbO_3和Li-β-铝的,单晶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