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在湿法烟气脱硫试验平台上,针对我国烟气脱硫装置运行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承受恶劣烟气状况能力弱、脱硫装置效率较低、投运率不高等问题,系统开展了增效剂与脱硫效率、固态石膏CaCO3残余量、系统能耗以及液气比与脱硫效率、浆液pH值与系统钙硫比等关键参数相互之间关系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加入增效剂后,提高了低pH值下石膏浆液中残余碳酸钙含量,改善了系统内SO2脱除过程,导致系统总运行成本降低,但吸收塔石膏浆液内Ca/S比明显增大,为保证石灰石利用率,系统操作时pH值宜控制在5.2左右。  相似文献   

2.
针对国华神木发电公司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系统的消化器系统、脱硫灰循环及外排系统、吸收塔系统、吸收剂质量控制等进行和优化调整,降低了脱硫吸收剂消耗量,从而有效降低了脱硫系统的运行成本,该优化方案可供脱硫系统经济运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脱硫系统存在的高消耗、高能耗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SPSS软件对脱硫系统进行优化的方法。以某300 MW机组脱硫系统运行数据为对象,对脱硫系统进行建模,得出了以脱硫效率为因变量、4个影响脱硫效率的关键因子为自变量的指数回归模型,进而建立以脱硫总费用为目标的线性规划模型,从而得出了最优的液气比和pH值。该方法对实际运行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燃煤机组智能化改造是提升机组能效和工业绿色转型的必然选择,从实际需求和工程视角出发,对湿式脱硫系统智能化改造的总体框架和关键技术进行设计。首先,对智能控制系统(ICS)网络框架的结构组成进行阐述。其次,基于ICS框架,设计了信息物理融合模型与先进控制算法相结合的优化控制策略,并基于直接能量平衡(DEB)策略设计吸收塔pH值优化控制策略;同时,使用信息物理融合优化结果指导分析智能评价系统;利用数据孪生技术和机理模型结合实现系统智能预警和故障诊断;统计典型故障,建立专家系统且结合数据驱动实现及时故障追踪。最后,采用可视化人机交互系统对脱硫系统指标实时展示,构建ICS+数字孪生+机器学习+可视化一体化脱硫系统,为实现自趋优、自学习、自恢复、自组织、自适应的智慧脱硫系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CFB-FGD传质模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反应的机制,探寻重要参数对脱硫效率的影响情况,建立考虑脱硫剂浆滴内化学吸收过程的传质模型。该模型以双膜理论作为建模基础。在建立模型过程中,不仅考虑了塔内反应过程,而且考虑了外循环物料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将模型嵌入 Matlab 软件中进行数值计算,分析增湿水量和钙硫比对脱硫效率的影响情况。通过计算值与某电厂循环流化床脱硫系统运行数据的比对,发现该计算值与实测值的拟合度较高。模型的误差不大于5.1%,比较其他的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该模型可用于优化运行参数,并在电厂脱硫系统变工况运行时预测脱硫效率。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沙角C电厂3号机组烟气脱硫装置吸收塔系统的工艺流程、反应机理,通过吸收塔浆液的pH值、密度、氯含量、碳酸钙含量的分析,对吸收塔系统进行了优化调试,从而确保了沙角C电厂3号机组脱硫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7.
徐鹏  严剑文  吴顺 《热力发电》2021,50(11):165-169
介绍了脱硫系统的设计特点、运行情况及优化方案。对某电厂700 MW燃煤机组湿法烟气脱硫系统厂用电率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耗电设备、入炉煤含硫量、脱硫效率、脱硫系统运行方式、石灰石品质等进行分析,试验确定了脱硫系统降低厂用电率具体措施:调整2台锅炉的配煤方式;确定了不同负荷下脱硫效率及循环浆液泵最佳运行组合,将单台锅炉脱硫系统中循环浆液泵运行数量由原来的3~5台调整为2台;对吸收塔浆液喷嘴及支管进行清理疏通,降低循环浆液泵运行出口压力,有效提高了脱硫系统运行液气比,满负荷情况下吸收塔适应含硫量由0.87%提升到1.24%。优化措施实施后,全厂脱硫系统厂用电率从1.038%降至0.733%,脱硫系统运行经济性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8.
为降低燃超高硫煤的大容量机组的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用电量,对合山电厂新建670 MW机组吸收塔进行节能优化设计。通过对6层喷淋层单塔、2个3层喷淋层吸收塔串联及U型吸收塔3种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最终采用用电量最少的U型吸收塔方案。两年的运行结果表明,与常规的6层喷淋层单塔脱硫系统比较,国内第1个应用U型吸收塔的合山电厂670MW机组脱硫系统每年节约用电量14.27 TW·h,在燃煤硫含量高达5.2%的情况下,脱硫效率仍达到98.8%,U型吸收塔脱硫系统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及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热电有限公司2×330MW机组吸收塔脱硫效率偏低的问题,对脱硫系统及其设备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改造方案。分析及应用结果表明:吸收塔脱硫效率偏低的根本原因为喷淋层损坏,改造方案实施后脱硫效率达到95%以上,脱硫系统实现长周期稳定运行,实现了二氧化硫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0.
魏宏鸽  徐明华  柴磊  朱跃 《中国电力》2016,49(10):132-135
为满足超低排放要求,需对脱硫系统进行优化和改造,其中双塔双循环技术为可选方案之一。通过现场试验和调研的方式,从脱硫效率、洗尘效率、系统阻力、运行方式等角度,分析了双塔双循环脱硫技术的运行特点。现场试验及实际调研结果表明,双塔双循环脱硫系统具有脱硫裕量较大、运行可靠性高等特点,脱硫效率往往能达到99%以上,同时其协同除尘效果要优于常规单塔单循环系统,是燃中、高硫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技术路线之一。针对双塔双循环脱硫技术设计及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循环泵备用数量较多,二级吸收塔氧化风机的利用率不高,一级塔液位下降较快和二级塔液位上升过快,以及系统设计阻力过大等,提出了优化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湿法脱硫系统增效节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室进行石灰石活性试验,并在康平电厂600 MW机组湿法脱硫系统进行增效节能运行试验研究,取得了脱硫系统的最节能运行工况。通过投加己二酸、提高脱硫效率、减少浆液循环泵运行数量和优化运行组合,实现了脱硫系统的节能运行。试验结果表明:当吸收塔浆液内己二酸与石灰石的质量比为0.25%时,脱硫效率提高效果最好,可提高2%以上;维持脱硫效率不变,通过投加己二酸,脱硫系统年运行费用可节省2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2.
湿法烟气脱硫吸收塔系统的调试及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半山电厂脱硫系统中主设备-吸收塔的工作原理与调试过程,对吸收塔系统的优化运行进行了一些试验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应用机理分析方法,对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系统进行了研究分析,给出了脱硫系统操作pH值控制范围,分析结果对实际运行参数的选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吸收塔浆液pH计的安装位置对其降低设备磨损和检修费用,提高脱硫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达到经济运行目的特别重要。提出了对神华国华徐州发电有限公司1 000MW机组pH计安装位置的一种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验室进行石灰石活性试验,并在康平电厂600MW机组湿法脱硫系统进行增效节能运行试验研究,取得了脱硫系统的最节能运行工况。通过投加己二酸、提高脱硫效率、减少浆液循环泵运行数量和优化运行组合,实现了脱硫系统的节能运行。试验结果表明:当吸收塔浆液内己二酸与石灰石的质量比为0.25%时,脱硫效率提高效果最好,可提高2%以上;维持脱硫效率不变,通过投加己二酸,脱硫系统年运行费用可节省2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5.
结合上海漕泾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应急锅炉脱硫设备的调试,介绍石灰-石膏法脱硫工艺运行特点,总结出石灰浆液初始质量浓度、吸收塔浆液pH值、密度等工艺参数合理范围及其控制方法。调试结果表明,当吸收塔浆液密度>1 140kg/m3时,脱硫效率下降,合理控制吸收塔浆液密度和pH值可使石灰-石膏法脱硫系统脱硫效率保持在95%以上,且石膏品质良好,系统运行稳定,水、电、石灰粉耗量等各项经济指标也均在设计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6.
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系统吸收塔传质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吸收塔中传质的一般理论及太原第二热电厂安装的我国第一台全国产化的简易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工艺流程,并对系统调试过程中所获得的数据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讨论了影响系统脱硫效率的主要因素,以期为优化脱硫系统性能、降低系统成本和进一步的工业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7.
脱硫吸收塔浆液起泡溢流是烟气脱硫(FGD)系统运行中的常见问题,严重影响脱硫系统的可靠性。阐述造成吸收塔溢流的原因及溢流后对脱硫系统的影响,分析总结原始吸收塔溢流管道的结构及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溢流管道实施优化改造。经过近两年的现场验证,有效解决了脱硫吸收塔起泡溢流问题,保证了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8.
某火电厂FGD脱硫系统效率不高原因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火电厂#3机组脱硫系统出现效率低和吸收塔浆液pH值无法提高的现象,分析认为该系统2台搅拌器停运,浆液扰动强度下降,导致脱硫塔浆液致盲是造成系统脱硫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通过对2台浆液搅拌器置换吸收塔浆液,使系统脱硫效率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对某沿海电厂1 000MW火力发电机组海水烟气脱硫系统在定负荷条件下,建立了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脱硫效率优化模型。利用遗传算法对烟气入口SO2浓度、净烟气流量、净烟气温度、海水升压泵电流、吸收塔入口海水流量与温度等运行参数进行寻优,获得了当前负荷条件下提高机组脱硫效率的优化调整策略,确定了海水脱硫系统变工况运行参数基准值。实际应用结果表明,采用该优化调整策略可以使系统脱硫效率由96.784%提高到98.636%。  相似文献   

20.
燃煤电厂烟气脱硫系统的运行优化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介绍了燃煤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运行优化的研究成果,主要内容有以吸收塔浆液pH值控制为核心的脱硫化学反应工艺的细调,增压风机和GGH等设备及系统运行方式的调整优化,以及循环泵的节能组合投运等提高脱硫运行经济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