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易峥 《规划师》2004,20(9):33-36
重庆市历次城市规划证明,“多中心、组团式”的布局结构是符合重庆市情的理想的规划结构,也是重庆城市的惟一选择。在未来的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中,应主动地维护和发展这种城市布局模式。  相似文献   

2.
城市发展历程表明,城市工业园区的不断发展,改善了自身投资环境,影响和提高了城市的产业环境,使城市土地升值,推动中心城区产业"退二进三"的步伐,促进旧城更新改造和城市新城的出现。作者从工业园区产业结构升级、工业产业布局、土地利用等方面对城市布局结构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城市工业园区对城市布局结构的作用机制,为推进工业园与城市良性发展提供一定的对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正> 一、问题的提出 城市规划是研究城市建设发展的综合性科学。进行城市规划,首先需要正确地确定城市性质。不同性质的城市,决定着城市不同的发展方向、发展规模,采用的定额指标、城市布局以及城市环境风貌都有区别。过去,对按照城市特点确定城市性质以指导城市发展这一基本原则缺乏认识,片面强调“变消  相似文献   

4.
凯文·林奇曾说过 :“城市景观是一些可看、被记忆、被喜爱的东西。”包头市是建国以来我国最早编制总体规划的城市之一 ,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 ,城市的空间布局和景观环境已形成特色 ,尤其是城市布局形态、园林绿地系统、城市街道广场是包头市景观特色的基石 ,正是这三方面内容形成了包头市景观的整体框架 ,给人们留下了永久的印记。1 城市布局形态———城市与自然环境交融共生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窿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这首词十分贴切地表述了塞外草原恢宏、开阔、一望无际的自然风貌 ,包头就是在这种自然环境基础上…  相似文献   

5.
山水城市的绿地系统是城市绿色构架的重要体现,也影响着山水格局的形成和山水资源的维护,因此选择适合山水城市本土性的绿地系统发展模式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在分析兰州、晋城和南京三个典型山水城市绿地系统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现阶段山水城市绿地系统发展的普遍特征和问题,以此结合承德市鹰手营子矿区的山水格局和城市布局,提出了本土性的“山-水-城”相融的绿地系统规划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长江三角洲主要城市一般都具有滨海、跨江、傍河、枕湖(有的还依山)等特点,这些城市特别重视“江、湖、港、桥”的综合开发,它们的“水文章”做得有声有色,城市布局日益合理,城市经济充满活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相似文献   

7.
1904年开通的胶济铁路是山东地区最早的一条东西交通动脉,也是国内较早通车的铁路。胶济铁路的开通极大地改变了山东地区城市的分布,促成了经济重心的转移。首先,铁路沿线形成了青岛、坊子等新兴的港口和工业城镇;其次,济南、淄博因铁路的开通而更加繁荣和密切联系;再次,作为胶济铁路起点,青岛近代城市布局对山东近代城市产生极大影响。自此,山东地区的新兴城市完全摒弃传统城市布局,开始了近代化城市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李秉毅  张琳 《规划师》2003,19(6):64-67
传染病极易在城市蔓延,危害极大,城市的规划、建设与管理害应该予以重视。要在城市规划的专项规划中增加传染病防治规划,同时加强城市规划教育改革,在城市规划研究生中招收一些医学本科生;设置“卫生隔离带”,增加绿地比例;控制城市规模和人口密度;城市布局适当分散,重视城镇体系规划;适当迁村并点,重视“城中村”改造,改善人居环境,达到城市自然—经济社会生态系统协调趋优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城市发展遇到了许多可变的和不稳定的因素。这些因素作用在布局形态上,一方面导致了城市增量土地外延和内涵的变化,使城市平面空间得以拓展;另一方面又促使城市存量土地使用产生置换和转移,实现城市田地功能与结构重组,可见,这些因素作用的结果是引发了城市布局形态从量变到质变。审视这种变化,对规划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城市布局形态是指城市的物质(环境)实体在地域空间上的投影,是城市内在的政治、经济、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的表现。由于城市是社会生产、生活、交通和游憩四大功能活动的物质化载体,城市的发展进程总是伴随着多种多样结构的变化(如经济结构、人口结构、交通结构、地域结构等)。因此城市布局形态也可理解为城市的空间布局形态,其中包括诸如城市用地规模和形状等数量方面的形态及城市各构成要素使用特点等质量方面的形态两个方面。2、城市的布局不论呈现哪种形态,一般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33)
TOD理论最早在美国出现,鼓励城市形态由公共交通为导向,并以公交线路指导开发城市为关键,以便能够充分利用土地和使用交通设施,遏制城市无限扩张。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以及交通技术的不断发展,小汽车的数量越来越多,交通需求越来越大,导致城市布局正在悄然发生改变。我国城市和交通的发展还有很多不足,学习TOD理论并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为城市的合理布局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至2010年,特大和中等城市的比重将有所下降;西部城市极少的状况将有所改善;城市的基础设施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针对我国目前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而城市分布很不均匀的现状,国家已决定对城市布局作重大调整。国家主管部门初步拟定的《中国设市规划》提出,调整城市布局旨在提高城市化质量,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大加快了城市化进  相似文献   

12.
俞静 《规划师》2009,25(11):16-19
相对于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建设的刚性控制,总体城市设计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与空间策略,在塑造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环境、强化城市吸引力与凝聚力方面起到更为积极、有效的作用。都江堰市总体城市设计着眼于城市布局结构的创新与国际旅游特色的提升,通过“显山、亮水、秀城、融田”四部分设计内容,为灾后重建提供切入点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完善,城市规划越来越体现出政府指导和管理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政策导向,城市规划以其高度的综合性、战略性、政策性和实施管理手段的不断科学化、法制化,通过优化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配置、合理调整城市布局、协调各项建设和完善城市功能,从而在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维护城市整体和公共利益等方面,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本文就城市规划如何对城市发展进行调控作了具体的阐述,提出了城市的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必须要有一个科学的理念来作指导,强调“科学的拜口“客观的”方法去认识和规划城市,并落实到具体的规划工作中。  相似文献   

14.
《城市规划》1999,(10):35-38
1实现市区绿化隔离地区绿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所谓“绿化隔离地区”,是指北京市中心地区与边缘集团之间以及各个边缘集团之间的绿化地带,总面积约240km~2。这个地区也是北京市区城乡结合部地区(图1)。1.1绿化隔离地区是构成“分散集团式”布局的重要因素北京的“分散集团式”城市布局形式,能有效地控制城市中心地区的规模,防止城市“摊大饼”式发展,可以创造优美清洁的城市环境,也为城市的发展改造留有余地。而绿化隔离地区是构成“分散集团式”布局的重要因素。1.2绿化隔离地区是市区绿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区绿化系统由四…  相似文献   

15.
今年6月,我有幸参加了上海市园林局赴美城市绿化考察团,实地考察了美国华盛顿、纽约、西雅图、洛杉矶等城市的绿化,有许多地方值得上海的绿化工作者学习、借鉴。 1 美国城市绿化印象 1.1 绿化和建筑相得益彰,十分协调 美国的城市,给人的突出印象是,其城市规划尤其是绿化规划水平较高,城市的街道、房舍等建筑都镶嵌在绿茵中,绿化和建筑相得益彰,给城市增添了无穷魅力。如首都华盛顿,整个城市布局是围绕高高  相似文献   

16.
刚刚批复的《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为西安市民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未来的12年内,西安市将会发生“质”的改变:“九宫格局、棋盘路网、轴线突出、一城多心”将使城市布局更具特色;“米”字形高速公路网将使城市对外联系更加快捷:高标准的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及配置齐全的医院、学校等公共设施将使居民生活更加便捷;八水绕城和秦岭绿色屏障形成的山水城市格局将使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未来的西安将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设施完善、生态良好,富有历史文化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相似文献   

17.
<正> 一 发展是主要的,控制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这可以说是上海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的一个战略思想。 解放前的旧上海,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条件下畸形发展起来的,城市布局混乱,基础设施残缺不全,加上工作中受“左”的思想影响,城市建设中存在不少问题,突出的是: 第一,中心城十分拥挤,向心吸引力有增无减。中心城区149平方公里内平均人口密度为4万人/平方公里,有些街道达16万  相似文献   

18.
以生态旅游为导向的中小城市总体规划应采用区域的视野,协调用地;科学确定城市定位,将生态旅游作为主导产业;从保护自然生态、尊重人文传统的角度进行城市布局和生态分区.恭城总体规划以生态旅游理念为指导,将城市定位为“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具有瑶族历史文化特色的山水园林城市,桂北地区重要的生态旅游县城”;提出“岛内居住、岛外生产”的功能布局,采用多组团式的规划结构;将两条生态隔离带与多条游线相结合,形成旅游廊道;兼顾快速环道和慢行交通系统.  相似文献   

19.
湛江市城市规划百年回顾与城市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均发 《规划师》2001,17(3):104-108
回顾近百年来湛江市城市发展历程和历次城市规划编制及实施情况,通过对历史资料的综合分析,对湛江市的城市性质、城市规模、城市布局与架构、城市环境与景观等城市规划中的一些主要问题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20.
宁波城市布局形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年前,宁波市委、市府就提出继续深化和实施“以港兴市、以市促港”的发展战略。因此,如何搞好宁波城市的合理布局,促进港口的建设,对于把宁波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至关重要。从目前城市布局的现状来看,深水大港港址及大工业项目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带的北仑区及镇海区,而城市主体部分则在老市区,相距有十余公里,互相分离,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港口的发展。所以,如何解决“港”与“城”分离的问题,使之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是实施“以港兴市、以市促港”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