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首次报导不同的路易斯酸分别与Fischer型卡宾(CO)5WC(OEt)Ph组成炔烃催化体系。通过对炔烃的催化聚合反应,讨论体系的催化活性中心。发现体系的活性比相应的卡宾和卡拜的催化活性皆高。从而进一步证明活性中心是桥键络合物的设想:(CO)5WCPhOEtAlCl2Cl。并对所获得的聚合物进行了IR、DTA和X衍射分析,测定了它们的数均分子量Mn、特性粘数η和电导率σ。  相似文献   

2.
比较了CpTiCl3/MAO,CpTi(OBz)3/MAO,Cp,TiCl3/MAO和CpTi(OBz)3/MAO4种均相催化体系的苯乙烯间规聚合,讨论了主配体茂基上取代基和辅助配体的电子效应对催化剂活性,聚合物间规度和分子量的影响,研究了聚合温度,聚合时间,催化剂浓度和苯乙烯浓度对苯乙烯间规聚合物的影响,发现五甲基茂三苄氧基钛(CpTi(OBz)3)/甲基铝氧烷(MAO)催体系热稳定性较高,在5  相似文献   

3.
稀土络合催化二氧化碳和环氧化物的共聚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稀土络合体系RE(204)3-Al「Ch3CH(CH3)2」3(RE=Y,Nd,Pr,SAm,Dy,Eu);P204=(RO)2POO-,R=CH3(CH2)3CH(C2H5)CH2-催化二氧化碳(CO2)与环氧氯丙烷(ECH)无规共聚、合成高分子量的新型聚碳酸酯。同时利用此催化体系对CO2、ECH、环氧树脂(EP(618))进行三元共聚,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广角X射线衍射及热重分析(TG)  相似文献   

4.
新型高活性催化剂TiCl4、Ti(OBu)4/MgCl2、SiO2、ZnCl2/醇/AlR3体系催化乙烯气相齐聚和共聚合,制得了一系列线性低密度塑性体和极低密度弹性全。用DSC、FT-IR研究了它们的支化结构、结晶度、结晶与熔融行为。结果表明新型高活性催化剂具有和齐聚性能相关的很好的催化乙烯与1-丁烯共聚合的性能;当共聚单体中1-丁烯含量由7%(体积,不同)增加到26%,产物的支化度(乙基数/10  相似文献   

5.
报道用高分辨率电子能量损失谱(HREELS)研究碱金属Cs在Ru表面上的助催化作用。对于CO和Cs在Ru(0001)的共吸附,存在有两种碱金属助催的CO状态。而在低覆盖度碱金属Cs预覆盖的Ru()0001)表面上,适量的CO吸附导致形成(2×2)-C2+2CO的共吸附畴在高分辨电子能量损失谱中共碱金属助催的CO态C-O伸缩振动能量204meV。接着在一表面上进行O2分解吸附,HREEL谱发生了显  相似文献   

6.
直接凝固注模成型(DCC)是一种新的近净尺寸的陶瓷成型技术,但湿坯强度较低(与注凝成型和注射成型相比),为了提高Al2O3直接凝固成型后的坯体强度,在Al2O3-DCC过程中AlOOH,本文系统考察了Al2O3+AlOOH体系的电动特性、流变性及凝固过程,重点讨论了AlOOH加入对体系凝固行为,如活性酶添加量、固化过程动力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镉离子在三正辛胺为载体的液膜体系中的传输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马铭  何鼎胜 《膜科学与技术》1999,19(1):49-52,56
研究了Cd(Ⅱ)在三正辛胺(TNOA)-CCl4大块液膜体系中的迁移规律。实验结果表明,载体TNOA浓度,反萃液醋酸铵浓度、料液酸度增加,Cd(Ⅱ)的迁移通量增加。温度升高有利于Cd(Ⅱ)的迁移。  相似文献   

8.
碳的线型同素异形体-卡宾(Carbyne)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介绍了卡宾(Carbyne)的发现及研究史,评述了其合成、结构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空气氛化Fe(CO_3)_x(OH)_(2(1-x))悬浮液体系,控制体系的pH和掺入适量的钇元素,合成出纳米级铁黄γ-FeOOH微晶。由DTA-TG和XRD分析得出,由γ-FeOOH直接脱水得到的γ-Fe_2O_3样品,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其γ-α相变温度可达725℃,且粒径为纳米级,并具有很好的气敏灵敏度和选择性。600℃烧结的气敏元件,对液化石油气(LPG)的灵敏度S大于70;而在700℃下烧结的元件,对C_2H_2灵敏度S大于40;它们均对选定测试的气体CO、H_2、汽油(Petrol)。C_2H_2和LPG有很好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0.
交联高聚合度聚氯乙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高聚合度聚氯乙烯(HPVC)的交联体系及其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二硫代国甲基秋兰姆(TMTD)氧化锌,氧化镁组合的硫化体系可有效有交联HPVC,且交联效率大于过氧化二异丙苯交联体系,酸性物质(增塑剂,硬脂酸)将会降低TMTD/ZnO/MgO硫化体系时HPVC的交联效率。  相似文献   

11.
Ti(OC4H9)4-MAPS体系溶胶-凝胶转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Ti(OC4H9)4-MAPS体系中Ti(OC4H9)4、MAPS、C2H5OH、H2O4个原料组分对聚钛硅氧烷产转变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水和Ti(OC4H9)4的用量或降低MAPS和C2H5OH的用量,菜成凝胶;反之,则易形成溶胶。  相似文献   

12.
用量子化学SCC—DV—Xa方法分析了Ca_2Fe_(2-x)AlxO_5体系中的Ca_2Fe_2O_5(即C_2F),Ca_2Fe_(1.43)Al_(0.57)O_5和Ca_2Fe_(1.28)Al_(0.72)O5.认为它们的水化活性随Al的增加而提高的原因是:(1)Al的净电荷比Fe高,易吸收水分子的孤对电子;(2)Al-O键比Fe-O键弱,易断裂而容易与水反应.  相似文献   

13.
超细孔二氧化硅膜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在多孔陶瓷载体上制备出具有3.0nm孔径的SiO2陶瓷膜。考察了制膜过程中TEOS、乙醇、水的相对量;酸碱催化和pH值;热处理温度及成膜助剂对膜性能的影响。在自制的单管膜分离器上,测定了O2、N2、CO2和CH4等气体在SiO2陶瓷膜上的渗透性能。  相似文献   

14.
含稠杂环结构聚芳醚酮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无水AlCl3/ClCH2CH2Cl/DMF为催化剂/溶剂体系,将(夹)二氧蒽(ODP)和吩噻恶(OSP)分别与对苯二甲酰氯、间苯二甲酰氯及2,5-二氯对苯二甲酰氯进行亲电缩聚,合成了几种主链含稠杂环结构的聚芳醚酮,用IR、DSC、TG和WAXD等方法对其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它们均属非晶态聚合物,其对数比浓粘度均在0.65以上,具有很高的玻璃化温度(Tg=190~258℃)、优异的耐热性和耐溶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Al_2O_3(Ti,W)C和SiCw-Al_2O_3(Ti,W)C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对比,研究了热压工艺、SiC晶须含量、晶须分散效果和晶须/基体的复合情况等对Al_2O_3(Ti,W)C复相陶瓷力学性能的影响。从热膨胀系数失配角度分析和微观结构的观察证实,SiC晶须及(Ti,W)C固溶体对改善Al_2O_3陶瓷力学性能的效果是显著的,SiC_w-Al_2O_3.(Ti,W)C陶瓷材料的增韧机制主要是裂纹偏转和裂纹桥接。  相似文献   

16.
PVC/ABS二元体系增韧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淑英 《高分子材料》1997,4(2):19-23,28
本文研究了刚性有机粒子(SAN,PMMAPS)和无机刚性粒子(超细CaCO3)对PVC/ABS二元体系的改性效果,并对不同产地的ABS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二元体系的韧性不同程度的提高,且添加小价量时增韧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通过激光光散射和粘度法研究了羧甲基纤维素(CMC)与烷基醇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酯(AR12EOn)的超声共聚物在溶液中的分子形态。结果表明,随活性大单体支链增长,共聚物分子尺寸增大;水溶液中的胶束粒子随共聚物的疏水性增强而增大,CMC-AR12EO3体系胶束聚集数最大;共聚物分子与胶束均呈棒状结构。共聚物水溶液的粘度主要取决于分子量和胶束缔合数,盐水溶液中的粘度异常行为与共聚物中引入的大单体活性及形成的胶束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Al_2O_3(Ti,W)C和SiCw-Al_2O_3(Ti,W)C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对比,研究了热压工艺、SiC晶须含量、晶须分散效果和晶须/基体的复合情况等对Al_2O_3(Ti,W)C复相陶瓷力学性能的影响。从热膨胀系数失配角度分析和微观结构的观察证实,SiC晶须及(Ti,W)C固溶体对改善Al_2O_3陶瓷力学性能的效果是显著的,SiC_w-Al_2O_3.(Ti,W)C陶瓷材料的增韧机制主要是裂纹偏转和裂纹桥接。  相似文献   

19.
通过激光光莠射和粘度法研究了羧甲基纤维素(CMC)与烷基醇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酯(AR12EOn)的超声共聚物在溶液中的分子形态。结果表明,随活性大单体支锭增长,共聚物分子尺寸增大;水训的胶不粒子随共聚物的疏水性增强而增大,CMC-AR12EO3体系胶束聚集数最大;共聚物分子与胶束均呈棒状结构。共聚物水溶液的粘度主要取决于分子量和胶束缔合数,盐水溶液2中的粘度异常行为与共聚物中引入的大单体活性及形成的  相似文献   

20.
应用量子化学研究Ca2Fe2—xAl2O5的水化活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量子化学SCC-DV-Xα方法分析了Ca2Fe2-xAlxO5体系听a2Fe2O5,Ca2F31.43Al0.57O5和Ca2F31.28Al0.72O5,认为它们的水化活性随Al的增加而提高的原因是:(1)Al的净电荷比Fe高,易吸收水分子的弧对电子;(2)Al-O键比Fe-O键弱,易断裂而容易与水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