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前行小视野、薄层T2WI检查的MRI征象与病理结果的对比研究价值。方法 86例经肠镜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术前行MRI检查;对直肠癌进行MRI T分期以及判断有无直肠周围系膜淋巴结转移,并与术后病理T分期及系膜内淋巴结转移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MRI T分期总的诊断准确率为87.21%(74/86),与病理分期结果一致性很高(Kappa值=0.7955,95%CI:0.68~0.91);MRI判断淋巴结转移总的诊断准确率为61.63%(53/86),与病理结果一致性偏低(Kappa值=0.2400,95%CI:0.04~0.44)。结论小视野、薄层T2WI对于直肠癌术前T分期有较高的价值,但对于术前淋巴结评判结果价值不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CT和MRI在直肠癌术前局部分期中的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直肠癌25例,于术前分别行CT和MRI检查,CT采用平扫及增强扫描,MRI序列包括矢状位T2WI,冠状位T2 WI,轴位T1WI及T2 WI,轴位DWI.观察肿瘤对肠壁的侵润深度及范围,肿瘤周围组织结构,淋巴结等方面,将术前影像局部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于T分期,CT的总诊断准确度为72.0%(18/25),与病理学T分期间一致性检验为较好(kappa=0.439);MRI为88.0%(22/25),与病理学T分期间一致性检验好(kappa=0.760).对于N分期,CT的诊断准确率为72.0%(18/25),与病理学N分期间一致性检验为较好(kappa=0.426);MRI-DWI为84.0 %(21/25),与病理学N分期间一致性检验为较好(kappa=0.675).结论 在直肠癌术前局部分期中,MRI较CT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分辨MRI(HR-MRI)双重造影结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判断直肠癌T分期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赤峰市医院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84例原发性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HR-MRI双重造影结合DWI综合分析判定直肠癌的大小、浸润程度、与邻近器官的关系,做出术前T分期诊断,并与术后病理相对照,判断影像学方法对T分期诊断的准确性。结果本组84例原发性直肠癌患者均可被HR-MRI双重造影结合DMI检出,T分期诊断准确率为78.6%(66/84)。结论 HR-MRI双重造影结合DWI对直肠癌术前T分期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评价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序列在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价值。2007年1月至12月67例直肠癌患者进行术前MRI检查,对67例直肠癌患者分别采用b值为600、1000s/mm2,进行MR扩散加权序列检查,测定瘤体、淋巴结和皮下脂肪ADC值,并与病理结果作对照;比较不同b值下瘤体分化级别与ADC值有无差异,同时比较良恶性淋巴结ADC值有无差异,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不同b值条件下,瘤体及淋巴结的ADC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着b值升高,组织ADC值降低。同一b值下瘤体分化级别组间无差异,良、恶性淋巴结ADC值组间有差异。磁共振扩散加权序列对直肠癌和淋巴结检出是一个可行性方法,ADC值对良恶性淋巴结鉴别有一定价值,DWI序列可以作为常规MR扫描序列。  相似文献   

5.
王耀彬  温友信  陈艳琼  陈海英 《武警医学》2019,30(12):1029-1031
 目的 比较MRI增强与直肠双重超声造影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03至2018-03医院接受治疗的84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术前一周接受MRI和双重超声造影检查并知情同意。对MRI检查患者均采取常规高分辨率冠状T2WI、轴位T1WI扫描,扩散加权成像和加强扫描;对直肠双重超声造影(double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DCEUS)采取定量对比谐波成像技术示踪微泡造影显像检查。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影像学诊断结果与病理进行一致性分析,用χ2检验对两组进行比较,对比两组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中的诊断效果。结果 MRI对直肠癌T分期的诊断准确率为80.95%(68/84),DCEUS对直肠癌T分期的诊断准确率为86.90%(73/84),MRI和DCEUS评估直肠癌术前T分期与术后病理组织学一致性均较好(Kappa=0.518;Kappa=0.611)。MRI对N期的诊断精准率为73.81%(62/84),DCEUS对N分期的诊断精准率为63.10%(53/84),MRI评估N分期与病理组织学分期一致性好(Kappa=0.802),DUES评估N分期与病理组织学分期一致性较好(Kappa=0.694)。二者对TN分期精确度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T期χ2=2.12,N期χ2=1.37)。结论 MRI多系列成像技术和多方位观察更有利于病变部位的显示,能够更好指导直肠癌的手术形式和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与直肠癌T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搜集本院2012年12月21日至2015年8月3日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直肠癌患者91例,术前行常规MRI及DCE-MRI扫描,测量DCE-MRI定量参数[转运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容积分数(Ve)值],并分析与直肠癌T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的关系.结果 Ktrans、Kep、Ve与直肠癌T分期存在正相关(r=0.758,P=0.000;r =0.395,P=0.000;r =0.314,P=0.002);Ktrans及Kep在有无转移淋巴结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 =6.893,P=0.000;t=3.355,P=0.001);Ktrans、Ve与肿瘤分化程度存在负相关(r=-0.223,P=0.034;r=-0.259,P=0.013).结论 DCE-MRI药代动力学定量参数与直肠癌T分期及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定量参数可以为直肠癌的临床预后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3.0T MRI在直肠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1例经病理活检证实为直肠癌的患者进行常规MRI、高分辨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扫描,测量肿瘤最下缘离肛缘的距离及累及环周百分比,评估肿瘤的TN分期、环周切缘(CRM)、系膜血管受侵(EMVI)的状态,与肠镜和手术结果比较.结果 MRI对判断肿瘤下缘距肛缘的距离具有很好的预测价值(P>0.05);T1~T2期、T3期肿瘤累及环周百分比的平均值分别是61%、83%(P>0.05);T、N分期诊断的总准确率分别为80.5%、75.6%,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0.564、0.634);CRM、EMVI诊断的总准确性分别是90.2%、73.2%,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分别是较好、中度一致(Kappa值=0.765、0.461).  相似文献   

8.
CT与MRI在直肠癌诊断及术前分期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CT和MRI在直肠癌诊断及术前分期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7例经外科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直肠癌病例,所有病人均于术前进行MRI和CT检查,MRI序列包括常规T1WI、T2WI及快速梯度回波脂肪抑制(FSPGR),CT采用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观察肿瘤大小和信号,周围浸润及淋巴结增大情况,将影像观察结果与外科手术和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T分期对于CT术前分期的准确度为88.9%、MRI为96.2%。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24%,特异度为97.6%;MRI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36%,特异度为97.6%。结论在直肠癌术前诊断及分期方面,MRI的作用优于CT。  相似文献   

9.
正摘要目的应用扩散加权成像(DWI)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的信号强度(SI),钆对比剂增强后的T1加权序列MRI影像评估肝实质期肝纤维化分期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77例病人行3.0 T MRI检查,包括DWI/SWI序列和钆对比剂增强后的T1加权序列。肝纤维化根据活检分期,使用Metavir评分分期:F0(n=21,27.3%);F1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探讨T2WI三维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序列(3D-SPACE)联合RS-EPI DWI成像技术在直肠癌术前评估中的临床应用。方法:连续搜集2016年1月-2017年2月间临床疑似直肠癌并顺利完成MRI检查的135例患者资料,将术后病理结果证实为直肠癌的42位患者纳入本组研究,同时扫描A组:三方位高清T2WI序列和B组:T2WI3D-SPACE联合超清分段读出平面回波弥散加权成像(RS-EPI DWI)序列组。两位阅片医师采用盲法对两组图像分别进行肿瘤淋巴结(TN)分期、环周切缘(CRM)评估以及肠壁外静脉受累(EMVI)评估。所得数据均在19.0版SPSS软件上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位诊断医师的在A、B两组图像整体的T分期、N分期、CRM评估、EMVI评估上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两组图像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A组T分期、N分期、CRM评估和EMVI评估的准确率分别为69.0%、59.5%、76.2%和71.4%。B组T分期、N分期、CRM评估和EMVI评估的准确率分别为88.1%、66.7%、78.6%和88.1%。A、B两组间4项术前评估指标行卡方检验,在T分期上满足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在N分期、CRM评估和EMVI评估上P值均>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T2WI 3D-SPACE联合RS-EPI DWI序列组对比常规高清T2WI序列,明显提升了直肠癌T分期的准确率,在N分期、CRM、EMVI的评估方面准确率稍有提升。可常规用于直肠癌MRI术前评估MRI扫描。  相似文献   

11.
正目的探讨直肠癌初次分期MR扩散加权成像(DWI)检出淋巴结及区分其良恶性的能力。方法21例病人术前行1.5 T MRI检查(±术前5×5 Gy),检查序列包括T2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多模态MRI成像在直肠癌诊断患者术前TN分期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直肠癌患者,均进行多模态MRI成像,将手术病理结果作为依据,统计术前多模态MRI成像在T分期、N分期中的诊断准确度,并分析术前多模态MRI成像和术后病理检查在TN分期诊断方面的一致性。结果 MRI检查发现直肠癌T1WI序列为等低信号,T2WI序列为等和稍高信号,T2WI脂肪抑制序列为高信号; DWI序列为高信号,ADC图为低信号;动态增强扫描发现病变不均匀性强化。多模态MRI成像对T1期、T2期、T3期及T4期的诊断准确度分别为80.00%、80.00%、87.50%、90.00%,对T分期的总体诊断准确度为84.29%。模态MRI成像对NO期、N1期、N2期的诊断准确度分别为86.67%、91.67%、89.47%,对N分期的总体诊断准确度为90.00%。多模态MRI对直肠癌T分期、N分期的诊断结果和病理诊断结果之间一致性较高(Kappa值=0.774、0.786,P <0.05)。结论 经多模态MRI成像能对直肠癌患者术前TN分期做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3.0T核磁共振(MRI)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86例膀胱癌患者进行3.0T MRI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比较在T分期中的价值、准确性、特异度、敏感度以及膀胱癌患者弥散加权成像在不同b值下的平均弥散系数(ADC)值及肿瘤、正常膀胱壁的信号噪声比(SNR)与断层图像的增强噪声比(CNR)。结果 3.0T MRI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诊断出T1、T2a、T2b、T3以及T4期分别有25(75.76%)、21(95.45%)、10(83.33%)、11(100%)与7(87.50%),3.0T MRI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在诊断T分期方面准确率较高;3.0T MRI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诊断对膀胱癌良恶性的准确度为92.56%,特异度为86.67%,敏感度为100%;膀胱癌病变区的SNRC与正常膀胱壁的SNRB平均值随着b值得增加而降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癌病变区的CNRCB与正常膀胱壁的CNRCU平均值随着b值得增加而升高,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区ADC值随b值得增加有小幅降低,但是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0T MRI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诊断对于T分期准确率较高,当b取1500时更有利于T分期诊断,并且3.0T MRI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诊断有较高的准确度、特异性以及敏感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3.0T MR高分辨率成像在直肠癌术前局部浸润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168例,术前均行MRI常规盆腔、直肠高分辨成像.评价3.0T MR高分辨成像术前T分期的准确性;探讨T3期直肠癌局部浸润特征性影像学表现.结果 直肠癌累及肠周径程度与病理T分期呈中等正相关(rs=0.530, P=0.003).MRI直肠癌T分期与病理T分期比较,总体诊断准确度为84.52%,各分期MRI征象与病理T分期有较强的相关性(rs=0.837,P=0.001).MRI诊断T3期直肠癌中,各单一征象以肿瘤结节样外凸特异性最高(91.1%),肌层信号中断灵敏度最好(89.7%).而各叠加征象中则以肠壁索条影+肌层信号中断特异性最高(89.3%),灵敏度最好(78.0%).结论 3.0T MR高分辨成像能较好显示直肠癌局部浸润表现,对术前T分期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和弥散加权成像在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2015年9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诊治疑似为乳腺癌的79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进行分析,均行DCE-MRI及DWI扫描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及总结表观弥散系数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对乳腺癌诊断价值。结果 DWI序列b=800s/mm2时,乳腺癌的ADC平均值明显低于良性病变的ADC平均值,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P0.05);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分型对诊断乳腺癌与良性病变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9.78,P0.05)。结果显示,MRI相关参数对诊断乳腺癌的效能排序:ADCTICMRI形态学。结论 MRI动态增强扫描和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两者联合诊断能明显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1.5T动态增强磁共振(DCE-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评估乳腺癌术前新辅助化疗(NAC)疗效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5年4月~2016年11月收治的经病理学确诊的32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手术前均进行NAC治疗,比较MRI、B超检查测出患者肿块的最长径、最短径,分析癌灶在MRI图像上的主要特征,并评估DCE-MRI联合DWI检查在判断腋下淋巴结是否转移中的价值。结果 32例患者中,新辅助化疗前MRI图像表现以多发结节或肿块较为多见,新辅助化疗后,21.87%(7/32)图像可见外观形态不规则,边界尚清,呈斑片状,图像特征表现为延迟期强化,78.12%(25/32)患者图像显示为单发结节,形态较为规则,边界清晰,图像特征主要表现为向心性缩小;以患者手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为诊断金标准,经整理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后可知,MRI检查测出肿块最长径、最短径与患者手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等级相关系数r分别为0.851、0.671,P均0.001,明显高于B超检查(r分别为0.634、0.612,P均0.01);经对照病理学检查结果 ,MRI扫描对腋下淋巴结是否转移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45.83%(11/24)、50.00%(4/8),B超扫描对腋下淋巴结是否转移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分别29.16%(7/24)、12.50%(1/8),MRI扫描对腋下淋巴结是否转移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明显优于B超检查(P0.05)。结论 1.5T动态增强磁共振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可对乳腺癌术前NAC后残留癌病灶的范围、外观形态及腋下淋巴结是否转移进行准确评估,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资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3.0T磁共振平扫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在直肠癌分期诊断中使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10月经病理诊断为直肠癌的患者40例,术前均使用3.0T磁共振平扫联合DWI扫描,对图像进行分析,评估病变的临床分期。结果 3.0T HR-MRI T_2WI、DWI扫描T期诊断准确率为95.00%(38/40),T1期灵敏度准确度66.67%、T2期50.00%、T3期100.00%、T4期100.00%;在40例直肠癌患者之中,3.0T磁共振平扫、扩散加权成像诊断出36例,准确率90.00%,其N0期准确率为92.00%、N1期81.82%、N2期100.00%。结论 3.0T MRI平扫联合DWI,在直肠癌诊断分期中准确率较高,有助于临床手术评估及治疗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MRI平扫结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在直肠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直肠癌患者行MRI平扫及DWI检查,评价肿瘤形态、T分期、淋巴结转移、环周切缘(CRM)状态、肿瘤下缘距肛缘的距离,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MRI与病理对T分期、N分期及环周切缘受累评估的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结果:MRI平扫及DWI能准确显示肿瘤的部位及形态.MRI平扫结合DWI对28例直肠癌T分期总的诊断符合率为78.57%(22/28),T1~T2期、T3期、T4期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5.71%、78.57%、92.86%,MRI与病理对T分期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值=0.656).MRI平扫结合DWI对判断N分期的符合率为71.43% (20/28),判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66.67%(6/9),特异度为73.68%(14/19),MRI与病理对N分期的诊断具有中度一致性(Kappa值=0.489).MRI判定CRM状态的总体符合率为85.71% (24/28),敏感度为90.90%(10/11),特异度为82.35%(14/17),阳性预测值为76.92%(10/13),阴性预测值为93.33%(14/15),MRI与病理对环周切缘受累的评估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值=0.710).MRI矢状面图像能测量18例下段直肠癌肿瘤下缘距肛缘的曲线距离.结论:MRI平扫结合DWI对直肠癌、T分期、环周切缘状态的判断及肿瘤下缘距肛缘的距离的测量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病理分期为标准,探讨在常规MRI的基础上联合扩散加权成像与动态增强对直肠癌术前分期的价值。方法对首诊43例直肠癌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病例均行常规MRI(含薄层MRI)、DWI和动态增强MRI并术前分期。结果常规MRI与常规MRI+DWI+动态增强MRI对直肠癌术前TN分期准确率分别为48.9%和69.8%,对T分期准确率分别为72.1%和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N分期准确率分别为67.4%和7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动态增强联合DWI能充分显示肿瘤对肠壁的浸润深度及周围组织器官的侵犯范围,提高直肠癌术前局部分期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CT与MRI在直肠癌的术前诊断及临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5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直肠癌病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MRI和CT检查,进行TN分期,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MRI检查对直肠癌T分期诊断的总准确率为86%(43/50),显著高于CT检查对直肠癌T分期诊断的总准确率[72%(36/50)](P<0.05);MRI在诊断淋巴结转移中正确率为71.4%(10/14),显著高于CT在诊断淋巴结转移中的正确率51.4%(16/35)(P<0.05).结论 在直肠癌术前诊断及分期方面,MRI的作用优于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