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腔二囊管在辅助急诊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术联合硬化剂注射、静脉曲张套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作用。方法按就诊先后顺序选择60例患者,并采用单盲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运用三腔二囊管辅助急诊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术联合硬化剂注射、静脉曲张套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对照组运用常规急诊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术联合硬化剂注射、静脉曲张套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30例患者治疗均获成功,止血效率为100.00%(30/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2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治疗后消失率为63.33%(1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28%(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痛和发热、总住院天数和总医疗费用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三腔二囊管辅助急诊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术联合硬化剂注射、静脉曲张套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提高治疗效率,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及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内镜套扎术联合组织胶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73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药物+内镜(生长抑素+内镜套扎术联合组织胶注射)治疗组34例,内科保守治疗(生长抑素+普洛奈尔)组39例,观察两组止血有效率和再出血率。结果药物+内镜治疗组止血有效率94.12%,再出血率5.88%;内科保守治疗止血有效率74.36%,再出血率27.27%。两组止血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内镜治疗组再出血率发生率明显低于内科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套扎术联合组织胶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内镜下套扎、组织胶注射等联合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采用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或注射硬化剂联合胃底静脉组织胶注射治疗33例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观察治疗后根除情况、再出血情况、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治疗6个月后复查有56%(18/32)的患者达到静脉曲张根除,44%(14/32)的患者达到基本消失,随访1年32例患者均未再发消化道出血;治疗前轻度和重度门脉高压性胃病(PHG)的发生率分别为18.2%(6/33)和3%(1/33),6个月后PHG的发生率为42.4%(14/32),其中3例为重度,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 0.05);出现胸痛18例、上腹部不适8例、低热7例,均于1周后完全消失。结论内镜下套扎或注射硬化剂联合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安全有效,但会加重PHG的发生及存在其他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镜下和药物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药物及内镜下套扎联合注射组织胶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病例60例,分药物组32例和药物加镜下治疗组28例,统计分析其止血率、2周出血率、复发出血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药物套扎栓塞组较单用药物组止血率高5.3%,复发出血时间长约134天,不良反应多。结论药物联合内镜下套扎及组织胶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比单用药物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急诊内镜下套扎联合组织胶注射液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70例急诊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分组治疗方法为内镜下止血治疗33例,单纯内科保守治疗37例,对比两种方法止血的效果及再出血率。结果内镜组止血有效率高达100%,再出血率6%;保守治疗组止血有效率仅为75.7%,再出血率高达28.6%。两组方法止血有效率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止血有效率明显高于保守治疗,且再出血率低。结论急诊内镜下套扎联合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安全有效,止血率高,且再出血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镜下硬化术联合组织胶注射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139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成对照组69例和观察组70例。对照组患者在胃镜下行硬化术,观察组患者在胃镜下行硬化剂联合组织胶注射术。对比两组患者胃镜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治疗效果情况、止血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胃镜下硬化术联合组织胶注射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提高止血成功率及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内镜下贲门胃底静脉曲张精准断流术(ESVD)联合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治疗术(EIS)在食管-胃连通型静脉曲张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该院肝硬化合并食管-胃连通型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26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3组: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组(EVL组)、EIS治疗组(EIS组)及ESVD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内镜下套扎联合组织粘合剂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我院收治的98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各49例,常规组采用单纯内镜下套扎治疗,治疗组采用内镜下套扎联合组织粘合剂注射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止血优良率、静脉曲张缓解率高于常规组,再出血率低于常规组(P 0. 05);两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及止血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内镜下套扎联合组织粘合剂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给予生长抑素联合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及硬化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6月收治的75例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及硬化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止血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止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采取生长抑素联合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及硬化治疗的效果更佳,可有效提高止血成功率,降低再出血率,缩短止血时间,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内镜下套扎、硬化剂及组织胶栓塞联合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2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100)和研究组(n=120)。对照组单用内镜下套扎治疗,研究组联用内镜下套扎、硬化剂及组织胶栓塞联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3 d静脉曲张严重程度、疼痛评分、食管静脉曲张直径、门静脉宽度、脾静脉宽度与治疗后止血成功率、早期再出血率和迟发性再出血率。结果2组患者术前静脉曲张严重程度、疼痛评分、食管静脉曲张直径、门静脉宽度、脾静脉宽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3 d中重度静脉曲张率、疼痛评分、食管静脉曲张直径、门静脉宽度、脾静脉宽度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术后3 d中重度静脉曲张率、疼痛评分、食管静脉曲张直径、门静脉宽度、脾静脉宽度、早期再出血率、迟发性再出血率较对照组更低,止血成功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治疗中内镜下套扎、硬化剂及组织胶栓塞联合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静脉曲张严重程度及疼痛,降低再出血率。  相似文献   

11.
侯俊 《中国综合临床》2002,18(2):121-122
目的总结内镜下套扎并联合注射组织粘合剂治疗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对经内镜下连续套扎术治疗的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2 3例 ,及经套扎术后诱发加重的 4例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联合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注射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3例套扎治疗者 ,平均每例套扎 1.8次 ,共行 42例次 198处套扎 ,显效 13例 (5 6.6% ) ,有效 9例(3 9.1% ) ,其中 6例大出血经急诊镜下套扎后即获止血 ,并发大出血失败 1例 (4 .3 % ) ,总有效率 95 .7%。 4例患者分别于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后第 4~ 12周出现 ~ 级胃底静脉曲张 (发生率 17.4% ) ,经联合注射组织粘合剂治疗后静脉曲张消失 ,6个月后胃镜复查 ,组织粘合剂完全排出 ,未再出血。结论内镜套扎治疗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显著。对套扎后诱发加重的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联合镜下组织粘合剂注射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背景:目前经内镜硬化剂、经内镜套扎、组织胶栓塞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疗效已经获得公认,但各种方法的疗效存在差异.目的:通过阐述套扎环、组织胶、硬化剂的材料学特征及其生物相容性,探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套扎、硬化及组织胶栓塞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89/2009)及Medline数据库(1989/2009)中检索有关套扎环、组织胶、硬化剂生物相容性及其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文献,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环,硬化剂,组织胶,治疗"及"cerebrovascular disease,stent,therapy"为检索词.排除重复研究、动物试验类基础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筛选纳入17篇文献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内镜下套扎与硬化治疗在控制急性出血和预防早期出血方面疗效确切,已经成为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破裂出血的金标准.临床常用硬化剂包括5%鱼肝油酸钠、1%乙氧硬化醇、5%油酸氨基乙酸等.目前应用的组织胶均属α-氰丙烯酸酯类胶,在微量阴离子存在的情况下,能产生瞬间聚合反应而固化.硬化剂治疗时拔针后血管穿刺点会有出血现象,注射组织胶后可见曲张静脉向注射部位两侧增粗、发白,拔针后组织胶会封堵穿刺点而无渗血,即刻控制曲张静脉急性出血.内镜下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近期疗效显著,但远期疗效仍然是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不同内镜方案对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在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内镜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248例,其中组织黏合剂注射结合硬化剂治疗患者120例为硬化剂组,套扎手术结合组织黏合剂注射治疗患者128例为套扎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果、手术后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近期(一个月)出血率和远期(两年)出血率,患者手术前后血氧饱和度、血压及心率改变状况。结果套扎组患者总有效率(88.28%)高于硬化剂组(82.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套扎组并发症率为2.34%、远期再出血率为8.59%,低于硬化剂组的15.83%、24.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氧饱和度、血压及心率状况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套扎手术结合组织黏合剂注射对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治疗效果理想,其远期再出血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组织黏合剂注射结合硬化剂治疗,对患者血氧饱和度、血压及心率无明显影响,可作为临床首选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信息化护理干预在内镜下套扎术联合硬化剂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50例行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联合硬化剂治疗患者根据护理干预方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综合护理干预,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信息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术后24、48、72 h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护理后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低于护理前(P 0. 05),干预组护理后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干预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P 0. 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信息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内镜下套扎术联合硬化剂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效果满意,能改善术后疼痛情况和情绪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和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背景:目前经内镜硬化剂、经内镜套扎、组织胶栓塞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疗效已经获得公认,但各种方法的疗效存在差异。目的:通过阐述套扎环、组织胶、硬化剂的材料学特征及其生物相容性,探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套扎、硬化及组织胶栓塞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89/2009)及Medline数据库(1989/2009)中检索有关套扎环、组织胶、硬化剂生物相容性及其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文献,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环,硬化剂,组织胶,治疗"及"cerebrovascular disease,stent,therapy"为检索词。排除重复研究、动物试验类基础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筛选纳入17篇文献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内镜下套扎与硬化治疗在控制急性出血和预防早期出血方面疗效确切,已经成为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破裂出血的金标准。临床常用硬化剂包括5%鱼肝油酸钠、1%乙氧硬化醇、5%油酸氨基乙酸等。目前应用的组织胶均属α-氰丙烯酸酯类胶,在微量阴离子存在的情况下,能产生瞬间聚合反应而固化。硬化剂治疗时拔针后血管穿刺点会有出血现象,注射组织胶后可见曲张静脉向注射部位两侧增粗、发白,拔针后组织胶会封堵穿刺点而无渗血,即刻控制曲张静脉急性出血。内镜下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近期疗效显著,但远期疗效仍然是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组织胶注射联合套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7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进行内镜下组织胶注射,对合并的食管曲张静脉同时行套扎治疗,观察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组织黏合剂注射量1.0~3.2ml,平均1.9ml;套扎共行68例次,每例1~3次,平均1.4次,套扎217处。治疗成功率100.0%。9例(24.3%)出现胸痛,3例(8.1%)出现上腹不适,未有异位栓塞发生,随访3个月未有再发出血患者。31例3个月后复查胃镜,见胃底曲张静脉消失或明显减轻,食管静脉曲张减轻及红色征消失。结论组织胶注射联合套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联合部分脾拴塞序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2例,分别序贯进行内镜下套扎、硬化荆注射、组织黏合剂栓塞及部分脾栓塞治疗;对照组34例,单纯内镜下套扎、硬化剂注射、组织黏合剂栓塞治疗;比较术后急诊止血率,曲张静脉消失牵、曲张静脉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急诊止血率均为100%,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5.4%,1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曲张静脉消失率分别为92.3%,76.5%,曲张静脉复发率分别为11.5%,41.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治疗联合部分脾拴塞序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栓塞联合套扎治疗45例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内镜下组织黏合剂栓塞联合套扎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45例手术患者术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讲解术中配合要点,加强术中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结果 45例术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失或成直线,出血停止,且半年内无复发.结论合理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是栓塞联合套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成功的一个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药物联合内镜下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56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联合药物及内镜下治疗,单纯食管静脉曲张采用套扎或硬化治疗,但急性出血时首选组织粘合剂注射,对合并的胃底曲张静脉同时行组织粘合剂注射。术后观察不良反应、并发症和近期疗效。结果 53例止血成功,成功率94.64%,1例仍有便血,2例发生脑梗死,考虑组织粘合剂引起的异位栓塞。结论药物联合内镜下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安全、有效,但需警惕异位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16例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注射组织胶和硬化剂、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联合序贯治疗的疗效及术后护理。结果,16例患者止血率为100%,术中出现心率、血压下降1例,术中出现血氧下降3例;术后出现腹痛10例,眩晕1例;1例出院后出现出血,经再次内镜下治疗后未再出血。认为序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伴出血患者近期疗效好,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术中及术后并仍需密切关注,精心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