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就诊的120例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建立预见性护理小组对其进行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手术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休克、尿道活动性出血、尿路感染、尿道狭窄、膀胱颈部挛缩性狭窄及尿失禁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治疗效果,缩短手术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尿道下裂患儿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116例尿道下裂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即术前常规皮肤消毒,术后引流管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前3 d用1∶5 000高锰酸钾溶液浸泡会阴部后用0.5%碘伏棉球擦洗会阴,术后采用弹力绷带固定阴茎伤口,庆大霉素8万U加生理盐水5 ml冲洗尿道支架管,"金因肽"外喷阴茎皮瓣,配合红外线理疗,尿道外口涂抗生素软膏。结果:观察组术后发生尿瘘、尿道狭窄4例(7.12%),对照组尿瘘、尿道狭窄12例(2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尿道下裂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提高一期手术成功率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糠酸莫米松乳膏用于小儿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96例小儿尿道下裂患者根据个体病情选择适当的尿道成形术,术后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试验组患儿于术后4周起应用糠酸莫米松乳膏涂抹手术切口及水肿的包皮组织;对照组术后保持切口清洁干燥,不做特殊处理。观察两组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的发生率及尿道狭窄出现后需要手术的比例。结果两组术后1个月最大尿流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个月和3个月最大尿流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尿道狭窄的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术后尿道狭窄的发生率(P0.01),且试验组出现尿道狭窄的病例无1例需要手术干预,而对照组有2例尿道狭窄在尿道扩张无效后行尿道狭窄处尿道造瘘(P0.01)。试验组患者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后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糠酸莫米松乳膏能够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术后尿道狭窄的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符合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5):1047-1048
选取收治的20例尿道下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分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阴茎背侧包皮带蒂岛状瓣转移一期修复尿道下裂,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性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尿道狭窄1例,尿瘘1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0%,对照组尿道狭窄2例,尿瘘2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采取阴茎背侧包皮带蒂岛状瓣转移一期修复尿道下裂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较少,是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  相似文献   

5.
亓莹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7):1193-1196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对尿道下裂患儿术后心理状态、并发症发生率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该院儿科接受尿道下裂成形术的74例患儿作为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接受集束化护理干预。分析及比较两组患儿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评分,小儿阴茎感知评分量表(PPP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社会退缩、抑郁、交往不良、攻击性等各项因子项评分以及CBCL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儿父母PPP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升(P<0.05);尿道狭窄、出血、尿瘘、尿道憩室、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5.41%(2/37)较对照组27.03%(10/37)降低(P<0.05)。结论对尿道下裂成形术患儿应用集束化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儿心理状态、提高患儿父母术后阴茎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86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遵照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IPSS评分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优于常规护理,值得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预防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00%,显著低于对照组4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引流管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减少引流管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可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于应用双极等离子电切治疗尿道狭窄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8例男性尿道狭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2组患者均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治疗术,对照组患者在术后应用一般性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分析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2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前2组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6个月与术前相比状态均有好转,但2组比较最大尿流与膀胱残余尿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2个月与术后6个月相比,2组均有显著进步,且观察组最大尿流、膀胱残余尿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治疗尿道狭窄的患者应用综合护理,能够保证患者健康、促进患者康复,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52例结直肠癌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2组,各2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干预。统计并对比2组术后恢复情况(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并比较2组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C30)评分。结果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69%(2/26),低于对照组的30.77%(8/26)(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6.15%(25/26),高于对照组的69.23%(18/26)(P0.05);干预前2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面护理干预应用于结直肠癌腹腔镜术后患者,可改善其术后恢复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20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观察2组膀胱持续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膀胱持续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67%(1/60),低于对照组的16.67%(1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上尿路梗阻所致自发性尿外渗的术后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选取本院接诊的急性梗阻性尿外渗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34例,观察组38例,2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比例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上尿路梗阻所致自发性尿外渗患者术后采取优质护理控制感染及并发症,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提高诊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重度尿道下裂采用分期管形包皮岛状皮瓣术与分期尿道板重建卷管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12月进行治疗的重度尿道下裂患儿6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分期管形包皮岛状皮瓣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分期尿道板重建卷管术治疗,比较两组术成功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治疗成功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尿道下裂患儿采用分期管形包皮岛状皮瓣术治疗手术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采用分期尿道板重建卷管术治疗,具有良好安全性,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术后外形更美观。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尿道下裂患儿尿流特点及术后尿流改变特点,以探讨尿流率检查在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的临床应用。方法2011年11月至2012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尿道下裂患儿分为≤2岁组,2~4岁组,4~7岁组及>7岁组分别于术前、术后、出院1个月、3个月行尿流率检查。结果尿道下裂患儿行尿流率检查者术前72例,术后58例,出院1个月46例,出院3个月42例,尿流率检查结果显示尿道下裂患儿术前最大尿流率低于同龄正常男童,术后最大尿流率也低于正常(P<0.05)。尿道下裂患儿出院1个月最大尿流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尿道下裂患儿术前最大尿流率较正常同龄儿童低,术后出院后1个月尿流率下降最为明显,此时尿道狭窄发生率最高。于出院后1个月行尿流率检查可较客观的评价早期诊断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及时处理可明显减低再手术率。尿流率检查可作为尿道下裂术后定期随访检查项目,可了解术后尿道恢复情况,并指导临床及时合理干预,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精细化护理在甲状腺患者术后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收治的甲状腺手术患者8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精细化护理。观察术后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MDASI)评分,术后各时间段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并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MDAS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6hVAS量表评分相当(P0.05);观察组术后12、24、48hVAS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25%(P0.05)甲状腺术后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能明显改善躯体不适现象,同时降低术后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5.
心理护理对小儿先天性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小儿先天性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004年1月~2005年8月收治的151例男性患儿设为A组,行一期成形术86例,尿道修补术38例,阴茎成形术27例;将2005年9月~2007年8月收治的175例男性患儿设为B组,行一期成形术101例,尿道修补术54例,阴茎成形术20例.术后均行预防性抗感染治疗,加强引流管的护理及切口愈合观察,并给予B组有针对性的全程心理辅导.结果:术后常见并发症为尿瘘、尿道狭窄、切口感染、裂开,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84%(36/151),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86%(12/175).结论:早期全程心理护理对预防尿道下裂术后尿痿、尿道狭窄、切口感染、裂开等术后并发症有明显效果和积极作用,且有利于患儿的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世春 《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7):100-10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尿道下裂术后尿瘘早期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尿道下裂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术后首次排便时间、10 d内排便次数、切口愈合情况以及尿漏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早于对照组(P<0.01),10 d内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切口愈合情况、尿瘘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降低患儿尿道下裂术后尿瘘的发生率,缩短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减少排便次数,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3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观察组应用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对照组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IPSS评分(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Qmax(最大尿流率)、RUV(残余尿量)、手术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PSS评分、Qmax、RUV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69.24±9.32min,对照组手术时间为78.24±12.54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相比对照组的4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可达到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相类似的效果,可有效降低IPSS评分,增加最大尿流率,减少残余尿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更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移动平台对尿道下裂术后患儿父母元担忧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5年12月79例尿道下裂术后患儿及其父母设为对照组,2016年1月—2016年12月80例尿道下裂术后患儿及其父母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及随访,观察组在常规出院指导及随访基础上应用健康教育移动平台进行延续护理。采用中文版元担忧量表评价患儿父母元担忧情况,比较两组患儿尿瘘和尿道狭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患儿父母元担忧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尿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移动平台应用于尿道下裂患儿术后延续护理,可有效降低患儿父母元担忧水平及患儿尿瘘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尿道拖入术及尿道吻合术治疗外伤性后尿道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80例外伤性后尿道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住院号尾数单双号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实施尿道拖入术及尿道吻合术治疗,对照组实施腔镜尿道狭窄扩张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伤性后尿道狭窄实施尿道拖入术及尿道吻合术治疗,虽然手术创伤较大,但术后恢复良好,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围术期中的护理效果以及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首次下床时间、排气时间及切口拆线时间均较对照组早(P0.0),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0%)明显低于对照组(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明显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助于患者尽快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