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分析影响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08年6月至2012年12月间223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住院患者,记录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根据住院期间是否死亡分为两组:死亡组和存活组,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AMI合并CS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223例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中107例死亡,116例存活.与生存组相比,死亡组中年龄≥70岁、糖尿病、陈旧性心梗史、慢性肾功能不全、前壁心肌梗死、未置入IABP、室间隔穿孔、消化道出血比例及入院时心率、左室射血分数、肾小球滤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年龄≥70岁、糖尿病、前壁心肌梗死、心率快、左室射血分数低、室间隔穿孔、消化道出血为AMI合并CS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年龄≥70岁、糖尿病、前壁心肌梗死、心率快、左室射血分数低、室间隔穿孔、消化道出血为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住院死亡率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识别高危患者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资料,应用单变量及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其基线特征因素和治疗因素与住院死亡率的关系。结果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住院死亡率为51.7%(46例)。其中病死组平均年龄[(74.1±10.1)岁]高于非病死组平均年龄[(66.8±11.4)岁],急诊PCI比例[10例(21.7%)]低于非病死组[26例(6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2.109,95%CI:1.29~3.44)、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OR=4.831,95%CI:1.05~22.26)及急诊冠状动脉血运重建(OR=0.171,95%CI:0.06~0.48)与住院死亡率显著相关(均P<0.05)。结论高龄、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是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住院死亡率增加的危险因素,而急诊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则是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最为严重的心血管急症,心源性休克又是AMI最危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是由于大量坏死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出量显著下降,而导致的休克综合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并发心源性休克的危险因素。方法对952例急性STEMI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并发心源性休克分成两组,应用单变量及多变量log is tic回归分析STEMI患者并发心源性休克的危险因素。结果 952例急性STEMI患者中并发心源性休克42例(4.41%)。休克组住院死亡率高于非休克组(50.00%vs 5.27%,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史(OR=3.466,95%CI 1.678~7.158)、脑梗死病史(OR=5.937,95%CI:1.941~18.160)、二度/三度房室传导阻滞(OR=8.112,95%CI 2.762~23.825)、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OR=14.737,95%CI 4.897~44.348)、肌酐水平(OR=1.940,95%CI 1.078~3.493)、左心室射血分数(OR=2.981,95%CI 1.321~6.725)、前降支严重病变(OR=2.721,95%CI 1.026~7.211)、2个/3个部位心肌梗死(OR=6.863,95%CI 2.683~17.557)是STEMI并发心源性休克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糖尿病病史、脑梗死病史、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肌酐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肌梗死面积、前降支病变程度与STEMI并发心源性休克有关。  相似文献   

5.
本资料为我院2001年8月~2002年4月间急诊科救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源性休克者共8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42~68岁。经过积极救治及严密监护后,均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CS)患者的近期预后和影响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为CS患者的死亡风险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国际多中心CREATE研究的中国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17例资料,平均年龄(68.5±10.3)岁,男性患者占57.6%.用单变量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合并CS患者的基线特征因素和治疗因素与30 d病死率的相关性.结果 517例CS患者30 d的病死率为62.3%(322例).将全部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46,95%GI:1.18~1.81)、前壁梗死(OR=2.01,95%CI:1.29~3.11)、入院基线血糖>7.8 mmol/L(OR=2.17,95%CI:1.26~3.73)、血钠<130 mmoL/L(OR=2.21,95%CI:1.21~4.04)、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或重度左心功能障碍(LVD)(OR=3.78,95%CI:2.28~6.27)、未紧急血运重建(OR=3.53,95%CI:1.20~10.41)和使用利尿剂(OR=1.90,95%CI:1.21~2.97)是30 d病死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仅包含基线特征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上述前5项基线变量是死亡的独立基线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两个回归模型均有较高的判别死亡高危患者的能力,ROC下面积分别为0.81(95%CI:0.77~0.86)和0.80(95%CI:0.75~0.84).结论 STEMI并发CS的患者30 d病死率超过60%,年龄等基线因素和未紧急血运重建等治疗因素是影响30 d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治疗方法与死亡的原因。方法选取2013年~2014年收治的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的治疗方法及死亡的原因。结果 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死亡与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呼吸功能衰竭有很大的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性别、年龄、慢性肾功能衰竭、ⅡAVB等一般资料与死亡无显著关系(P0.05)。结论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呼吸功能衰竭,应针对患者的情况及时采取循环支持治疗,尽快恢复梗死血管的血流,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心源性休克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严重并发症,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再灌注治疗,结合药物及辅助装置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现总结了近年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诊断及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心源性休克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为7%~10%。近些年,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等血运重建技术的熟练应用和多巴胺、主动脉球囊反搏技术(IABP)的有效配合,以及新型药物左西孟坦和心室辅助装置(VAD)、体外膜氧合(ECMO)的应用,其病死率由70年代的70%~80%下降到50%。本文综述了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的心源性休克的诊断标准、病理生理机制、尤其是干预手段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静  华琦 《心脏杂志》2008,20(5):596-598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连续收集我院1995年2005年初发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资料,按照是否有心源性休克分为两组。分析患者一般情况、化验指标、危险因素、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差异。结果休克组年龄显著高于非休克组[(70±9)岁vs(63±12)岁,P<0.01];两组间血清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WBC和电解质水平无显著差异;休克组吸烟者明显少于非休克组(19%vs52%,P<0.01),其他危险因素无显著差异;休克组心律失常和心脏破裂的发生率显著增高,病死率明显高于非休克组(83%vs8%,P<0.01)。结论高龄是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关键因素之一,心源性休克患者临床情况更为凶险,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1.
英国James Cook大学附属医院Sutton等的一项研究表明,大约50%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经过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处理最终可以安全出院,出院后6个月临床经过仍然良好.急诊PCI使死亡率从预期的80%降至50%.该组患者中,住院死亡率为51%(58例/113例).多变量回归分析表明,有心肌梗死病史、年龄超过70岁、溶栓失败、多支血管病变患者的预后差,前三项为住院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危险比数比(OR)分别为5.21(95%CI1.85~14.7),4.02(95%CI1.14~14.12)和3.78(95%CI1.43~9.96).研究者还指出,为了改善预后,必须尽量在早期避免或减少休克的发生,如果紧急血管再通仍不能改善休克状态,应试用其他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状态下 ,紧急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对挽救患者生命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 15例 ,平均年龄 (70 1± 8 4)岁 ,动脉血压 <85 / 6 0mmHg(1mmHg=0 133kPa) ,心动超声检查射血分数 (EF) <42 % ,伴有明确的急性泵衰竭征象。患者发病 2 4h内紧急行左前降支冠状动脉支架术 ,其中 4例同时行右冠状动脉内支架术 ,3例行回旋支冠状动脉内支架术。介入治疗术前及术后观察血压、心率 ,应用心动超声测定心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15例患者支架术后完全阻塞的左前降支血管再通良好 ,术后 30min血压与术前比较明显升高[收缩压 (10 6 0± 11 8)vs (76 2± 4 9)mmHg ,P <0 0 1;舒张压 (82 4± 9 7)vs (5 6 2± 6 1)mmHg ,P<0 0 1];心率明显下降 [(79 2± 8 4)vs (10 9 2± 9 1)次 /分 ,P <0 0 1]。术后 4h ,心动超声测定心功能明显改善 [EF(48 8± 4 7) %vs (34 3± 4 5 ) % ,P <0 0 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状态时 ,尤其是年老患者 ,治疗的关键是尽早使完全阻塞的血管再通 ,而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是十分有效和较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2013年在我院住院期间,确诊为AMI的患者614例的临床资料,根据AMI患者住院期间存活与否,分为死亡组(62例)和存活组(552例),用单变量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所有患者的基线特征因素和治疗方法与院内死亡的关系。结果:62例死亡患者平均年龄(66.58±12.87)岁,男性39例(62.9%),院内死亡率为10.10%(62/614),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AMI院内死亡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OR=3.065,95%CI:1.188~7.915)、女性(OR=2.775,95%CI:1.200~6.419)、心率(OR=2.836,95%CI:1.405~5.722)、血糖(OR=1.943,95%CI:1.186~3.184)、Killip IV级(OR=1.744,95%CI:1.211~2.513)、3支或左主干病变(OR=3.157,95%CI:1.244~8.014),P<0.05~<0.01。结论:高龄、女性、心率增快、入院血糖水平高、KillipIV级、3支或左主干病变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危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需要机械通气和/或主动脉球囊反搏支持治疗的危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收治的需要机械通气和/或主动脉球囊反搏支持治疗的危重心肌梗死患者115例,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危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115例患者中,康复出院42例,院内死亡73例,病死率63.48%.多因素分析表明前壁心肌梗死、左室射血分数严重减低(LVEF<35%)、血肌酐升高(Cr>133 μmol/L)、血红蛋白降低(男性<120 g/L,女性<110 g/L)是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需要机械通气和/或主动脉球囊反搏支持治疗的危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死率高,前壁心梗、泵衰竭、肾功能不全、贫血是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脏破裂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预后,并探讨临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收集AMI患者1561例,其中发生心脏破裂患者21例为心脏破裂组,随机选取未发生心脏破裂的AMI患者105例为对照组,采集2组患者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案,分析AMI并发心脏破裂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脏破裂组年龄、入院心率、女性、肌钙蛋白、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尿素明显升高(P<0.05,P<0.01),急诊PCI、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比例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86%vs 72.38%,P=0.011;(119.33±19.37)g/L vs (139.29±17.65)g/L,P=0.001;(4.13±0.62)×10^12/L vs (4.60±0.69)×10^12/L,P=0.010;47.62%vs 73.33%,P=0.020;23.81%vs 52.38%,P=0.017]。结论女性、高龄、再灌注时间延迟、入院心率快、高NT-ProBNP、高肌钙蛋白、低血红蛋白、低红细胞计数是AMI患者心脏破裂的危险因素,早期的再灌注治疗、ACEI/ARB、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是预防AMI后发生心脏破裂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患者在出院后死亡率与全因住院率的关系。方法和结果:纳入112 668例年龄≥65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112 6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5%患者伴有心源性休克,这部分患者在60d(9.6%vs5.5%)和1年后(22.4%vs 16.7%)的病死率均明显增高。校正基线数据后,其出院后60d的死亡风险仍然较高(HR:1.62,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分析1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进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ntra-aorticballoonpumping,IABP)的治疗效果及其护理经验。方法选择我院1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在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前、术后的观察对比。结果在IABP循环支持治疗后,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心功能明显提高,心率下降,尿量增加。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实施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治疗,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积极的预防治疗护理措施则能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影响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3月至2015年5月由南阳市中心医院和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应用IABP治疗的AMI合并CS患者(n=46)的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MI合并CS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随访出院患者至2018年5月,统计其生存率,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AMI合并CS患者远期生存的危险因素。结果 46例患者院内死亡19例,死亡率41.3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合并糖尿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术后TIMI血流分级、IABP并发心排量不足是应用IABP治疗的AMI伴CS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27例出院患者3年生存率62.96%,平均生存时间为(29.15±8.39)月,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术后TIMI血流分级是影响应用IABP治疗的AMI合并CS患者院外生存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术后TIMI血流分级是影响应用IABP治疗的AMI合并CS患者近远期预后的危险因素,临床对于高龄、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TIMI低级别患者应加强监护,积极采取补救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死亡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06年12月至2012年1月入院的883例60~89岁的AMI患者(按年龄分为两组,60~74岁为老年组共473例,75~89岁为高龄组共410例)的一般情况、既往病史及家族史、临床检查及诊断、并发症、治疗及生存情况。结果老年组死亡率明显低于高龄组(5.9%vs 14.6%,P=0.000),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率明显高于高龄组(92.6%vs 69.8%,P=0.000)。两组患者死亡均与尿素氮、血糖、白细胞、脑钠肽(BNP)水平高,并发窦性停搏、心室颤动、心房颤动、心源性休克、Killip 3-4级,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未手术呈正相关;与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使用率呈负相关。尿素水平高、并发窦性停搏与心源性休克、未手术为两组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积极PCI治疗可改善老年AMI患者预后,需重视其尿素氮水平及窦性停搏、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死时的心源性休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预后不良,住院死亡率高达80%~100%,溶栓治疗不能改善重度泵衰竭和心源性休克患者的预后。早期梗死相关动脉重建和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可提高生存率,但必须综合治疗以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